分享

情绪心理学 心理学中有两个重要的主题,一个是认知和智能,另一个是情绪和情感。

 青衣问道 2014-05-01

情绪心理学


心理学中有两个重要的主题,一个是认知和智能,另一个是情绪和情感。智能是人脑的高级产物,是人类祖先世世代代为适应生存在人脑结构中保存下来的能力。我们之所以能够具有创造性,是由于我们思维中抽象、升华的结果,是一种高级的适应性心理能力。




兴趣、性格特征、智能、人格,都对我们的生存、生活和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至于情绪和情感,在活生生的现实中,我们经常处于这样或那样的、好的或坏的心情或感受之中。现实对我们来说并不经常是顺利的,它会给我们带来许多困难,使我们心理上感到困惑,使人陷入混杂的、矛盾的、负性的社会化复合情绪之中。






情绪心理学有两种特殊存在形式,其一为内在状态或体验,其二是外显表情,情绪的组织作用的观点应源于情绪的动机性,绪与认知是带有因果性质和互相伴随而产生的。



情绪心理学是研究情绪的科学,包括快乐与悲伤、期望与失望以及爱恋与淡漠、愤怒与恐惧、忧郁与焦虑等情感变化的奥秘。


  “情绪是多成分组成、多维量结构、多水平整合,并为有机体生存适应和人际交往而同认知交互作用的心理活动过程和心理动机力量。”只要把情绪的成分、维量、整合水平、适应作用、通讯功能,以及同认知和人格的关系揭示出来,就有可能对情绪心理学这一独具特色的心理现象作出解释。至少在当前的科学水平上,人们能为情绪之谜打开一个窥测它的奥秘之门,为进一步探索铺筑一条可行的路。


    情绪与认知不同,它似乎与个体的切身需要和主观态度联系着。从这种联系中可以引申出情绪的两种特殊存在形式,其一为内在状态或体验,其二是外显表情。这是认知过程所不具有的特征。因此,情绪与认知是带有因果性质和互相伴随而产生的。情绪可以发动、干涉、组织或被破坏认知过程和行为;认知对事物的评价则可以发动、转移或改变情绪反应和体验。



自我塑造

自我塑造是对自己个性全面的认知,对自己智能、情感和性格的全面认识和把握。这一过程,主动和有意地强化优点和改变缺点,把自己塑造为心理功能健全的人。

(一)智能

人的智能好比一架机器,高智能是一架精良的计算机,智能缺陷则像构造不全、功能低劣的机器。智能基本上是先天的,大脑的资质好,禀赋高,就如计算机硬件内存大、操作速度快。智能更是后天形成的,经过开发(教育、锻炼)而能提高。人脑的智力是可无限使用而提高的,正如机器软件的使用因人而异一样,人的智力因勤奋程度不同也各有差异。

智能包括感知能力、思维能力、记忆力、想象力、动手的技能等多方面的结构成分,构成分析、选择、概括、决策、解决问题等复杂过程。记忆是外界事物在脑中的铭记,它们经过工作记忆储存在长时记忆中。长时记忆经过“组块”,像资料库那样,分门别类,存储记忆材料,便于随时提取使用。例如,棋手脑中的诸多棋谱可供棋手灵活运用。棋谱越丰富,棋手的运用就越灵活。我们的知识和技能也是经过组块,积累在大脑中的。而性格特征和个性,更是由复杂的心理结构所构建的。本文着重讲解情绪与适应这一主题,是因为情绪在人格完善中具有重要作用。

(二)情绪

使我们发生感情困惑,并能够帮助我们去适应的主要心理因素是什么呢?是情绪。

情绪作为脑的功能,与认知不同,是人在遇到某种具有利害关系的事件时发生的。它是一种普遍的、无时无刻不存在着的心理状态。情绪的这一独特性质,决定了它与人具有性命攸关的联系。

情绪具有多种独特的属性。

(1)情绪是多维的,情绪有多种存在形式。多维,是指它包含着多水平的紧张度、激活度和享乐程度。多种存在形式,是指它既是脑的活动过程,又是脑的一种状态。无论是过程还是状态,都可以有不同的紧张度、激活度和享乐度。由于情绪时刻受到环境事件的影响,它随时可以伴随着认知过程而产生,而且更有可能影响认知活动。

(2)情绪具有一种激活效应,它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控制的。这是由情绪的神经机制决定的。情绪的神经定位较多地涉及脑在进化中的古老部位。情绪刺激可以直接达到脑核心部位的杏仁核。杏仁核是情绪产生的核心。神经兴奋从杏仁核传递到大脑半球前额叶皮质,从而产生情绪体验,并诱导适应行为。由于上述系统有着内导、外导的多通路相互影响,所以情绪兴奋不但在达到大脑前额叶之前即可发生,而且在脑中许多部位呈现弥散性兴奋状态。因此,情绪并不能完全受大脑皮质和语词意识的支配。在一定意义上说,情绪是超理性的。这就是我们感受到的痛苦、烦恼或愤怒一经发生,难以立即加以克服的原因。当多种情绪过程混合或转化时,诸如忍受不了的痛苦可转化成愤怒,愤怒与厌恶结合可形成敌意,忧伤受到压抑导致抑郁等复合情绪,它们更加增添了体验的复杂性而难以克服。又由于脑中的情绪痕迹可从记忆中唤起,又可从外部利害事件引起的预期中产生,因此,机体内部的活动也会因受到情绪的冲动而发生好的或不好的改变。这些情绪均可激活整个脑和全身。

要强调的是,情绪的这种激活和不可控性,随时均有变化的可能。人如果处在平静少变的环境中,情绪就不会使人过于激动。而在当今社会转型、高速运转的世界里,在利害矛盾、机遇冲突的生活中,人们的情绪往往受到严重的冲击。那么,人的适应首先需要的就是心理的适应,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情绪的适应。

(3)情绪经常表现为多种情绪的混合。快乐、痛苦、兴趣、厌恶、恐惧、愤怒、悲哀等,都是先天的基本情绪。另外,人类的社会化,以及与认知判断的结合,造成了情绪本身的复合。焦虑、忧郁、敌意、妒忌、怨恨、歉疚、羡慕、渴望等多种复合情绪,是人们经常体验到的。例如,人们处在升学、就业的时刻,自然有很多想法,产生了期望与目标,因而感到担忧或焦虑;一旦受到不公平待遇,感到愤怒;失败时感到怨恨或内疚。不同的情况,产生多种情绪的混合。这些负性的复合情绪,尤其是焦虑、抑郁等,比那些单一的怒或怕,使人更加感到不舒服。这就需要加强对它们的调适,去对付不良环境。然而,眷恋、羡慕、欣赏等是良性的复合情绪,给人们更深层的体验、感悟和享受。由此可见,情绪构成了人的丰富而复杂的精神世界。

(4)情绪作为一种心理信息,是人际交流的手段,通过表情表达出来。它的作用往往是语言所不能代替的。情绪的传递, 在社会交往中起着独特的作用,例如在亲子之间、恋人之间传递着的无言的依恋,朋友之间交往的面部表情,伴随着语言而发生的师生感情,等等。情绪不但让人们通过语言互相了解,而且补充语言之不足,成为人们联系的纽带,传递着和谐、友爱或怨恨、敌意。在人类社会的形成中,在人类语言发生之前,情绪就已经在起着重要的信息交流的作用,情绪因而成为人的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的媒介。

(5)情绪是一部“监视器”。由于情绪是以脑的状态的形式存在的,因此它通过内在体验,能够监测自身的行为,并监测认知加工和脑的其他心理活动。人类婴儿的感受状态,逐渐萌发为意识,并随着语言的发展,达到语词意识的水平。只是在此时,人才能用语言表达自身的意识体验。也正是从这时开始,情绪才成为一种能够监测自身以及监测脑的认知加工的、特殊的心理功能,并使情绪能够达到可以接受理性思维的调节的水平。

由于这个谈话的重点是情绪,下面我介绍几种重要而常见的情绪。

1.兴趣

(1)由于兴趣具有感情性的属性,因此情绪心理学把它列入情绪范畴。兴趣与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兴趣的神经特性与一般明显的情绪有所不同。兴趣的激活量、紧张度和享乐色调均处于不十分强烈的中等水平,在神经激活水平和外部表情上均不那么明显。中等激活水平的神经活动和脑的状态,为脑提供一种最清醒的状态,为人提供进行智力加工最佳的状态,成为脑的信息加工的最优背景。只要你具有强烈的内在动机,有动力去探索事物,兴趣的形成就是自然而然的。

(2)兴趣的发生机制是怎样的呢?人类和高等哺乳动物有一种内在的动机,这种动机表现为,个体在某种不存在生物内驱力的情况下,主动自然地产生寻找刺激的先天倾向。所以,兴趣具有驱动作用。它能调动生理机能,促进维持身体活动所必需的能量的释放。例如,它可以放大饥饿驱力,促进觅食和进食的行动。它也驱动人去认识新鲜事物,操纵事物。

(3)兴趣是如何对人的认识起作用的呢?杰布森说,环境信息作用于脑而产生感觉,人的感觉转换成为知觉是经过选择的。这个选择的机制是注意,而支配注意的就是这种内在动机,即兴趣了。詹姆斯提出,注意恒常地支配着知觉的选择过程。兴趣提供对环境的最初的认识,是获得知识的重要的心理基础。

(4)兴趣是思维和创造的有效支柱。人们应当也必然会有多种兴趣或爱好。如果一个人生活中没有某种或多种爱好和兴趣,就像煮的菜肴里没有盐,没有油,没有糖,没有滋味。兴趣为人提供观察、探索、追求和进行创造的动力。它支配人的注意和知觉的选择,是智慧发展的源泉。兴趣对认知的作用在于:书本知识或专业知识当然可以培养兴趣,但是如果你注意到或有余力从事专业以外的事,有多种兴趣和爱好,就可以导致思路更广阔,信息来源更充分,创造性就能得到更大的发展。

兴趣支配知觉的选择,排斥和筛选无关刺激的干扰。如果没有兴趣维持着注意集中的作用,知觉就将从一个对象跳到另一个对象上,就不可能产生有效的思维加工。兴趣引导人进入冷静、深度的思维中。这是创造的前提。兴趣浓厚的人更容易与人交往。兴趣可以成为社会交往的动因和媒介,有利于人们良好的交往技能的形成。

2.快乐

(1)快乐和兴趣是两种最普遍的良性情绪。快乐给人以欢快、满意、幸福的感觉,是一种享受和享乐的体验。快乐是在得到某种满足和满意中产生的。人们从感觉中、从满足内驱力的需要中得到快感、舒适感,还可从玩笑中得到愉悦、欢快。但是真正的快乐,是在人从事有意义的活动中产生的,是在获得成功、完成任务、实现承诺、实现愿望和理想时出现的,是在得到他人和社会的承认和接受时产生的。例如考取大学的快乐,就是从客观上证实自我的时候出现的真正的快乐。

(2)快乐是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中产生的。人际交往中的彼此沟通、互相认同,朋友、家人相聚,有共同兴趣的话题和共同喜欢的活动,都是快乐的来源。人是不能脱离人群的。被人群排斥、冷落,就会陷入孤立、孤独,产生不安全感。快乐为人们提供一种良好的心理环境,有助于人们融入社会。

(3)快乐增强人的自信,使人精神开朗和乐观。快乐的体验具有一种超越感和自由感,使人处在摆脱束缚的状态,从而使人勇于承受重担和压力,提高经受挫折和痛苦的力量。它让人充满信心,给人以勇气,有助于建立自我信赖感和自我依靠感。这种自信心和独立性是创造性的源泉。

(4)快乐使人的紧张得到释放。人们往往在人生的跑道上奔向目标,不停歇地前进。但追求的过程不可避免地产生失误和挫折,从而又产生压力。人不能持续不断地紧张下去,需要放松和调节。兴趣与快乐的交替出现有助于维持脑的最优的、最适合于智力活动的状态。在智力加工的过程中,回顾成果,产生信心和满意,得到精神上的松弛,是启动后续工作的良好开端。

(5)坦诚和开朗使人得到快乐。坦诚地对待自己和自己的行为,作出恰当的自我评价,是达到自我满足和体验快乐的前提。人的能力和成果均有不同。只有自知,才能自信。要开朗,勇于敞开自己的心灵,勇于面对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评价。

3.痛苦

(1)当环境事件对人起着有害、不利的影响的时候,或处于长期等待和期盼的时候,经常会诱导出痛苦、忧伤、忧虑、愤怒等负性情绪。痛苦是最普遍的负性情绪。痛苦是使人产生难以忍受的受折磨体验。这是因为,情绪牵动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特别是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的活动变化,这些变化会改变、干扰正常的生理过程,导致一种特殊的生理感受。痛苦是有机体处于不良情境时所引起的负性感受。情绪的激活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不容易控制。情绪体验所引起的在脑中弥散性扩散的兴奋,不能完全受大脑皮质和语词意识的支配。于是,多种复合情绪增添了体验的复杂性,加强了负性的体验。

(2)痛苦是人持续在不良环境中而无法摆脱不良环境时产生的。人的一生,从婴儿到老年,痛苦是不可避免的。由于痛苦的激活度和紧张度都不太高,使人可以无奈地忍受着,因而导致人们可能长期地忍受痛苦。如失去亲人、考试失败、失去尊严和信任等,都会使人长期忍受着痛苦。痛苦产生的诱因,包括物理的、生理的、心理的。如持续存在的噪声、刺眼的亮光,会引起人们烦躁。持续的疼痛、饥饿,使人很痛苦。给人感受最深的痛苦是由心理―社会的诱因所引起的。痛苦有一定的生态价值。痛苦的表情和诉说,是表达其痛苦、引起人们的同情和获得帮助的心理手段,有利于群体的和谐与团结。然而只有对自身痛苦的起因和后果有所认识,人才能设法改善自身的不良处境。

(3)痛苦虽然是可以忍受的,但它是人们心灵的负担,不应当因其可以忍受而无视其严重性。严重的痛苦可导致悲伤。严重和持久的痛苦可转化为抑郁,而成为精神性焦虑或抑郁症。因此,人们应设法改善造成痛苦的处境。学习压力给孩子们带来的痛苦,教师和家长有责任帮助他们解脱。社会如果不重视人们的痛苦和改善他们的困难处境,就是落后的、不负责任的社会。

4.抑郁

抑郁是一种复合情绪,它比任何单一情绪的负性效应都更强烈,持续时间更长,给人带来的痛苦更大。它的构成成分以痛苦为主,含有悲伤、愤怒、悔恨、自怨、羞愧等情绪,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情境而异。

(1)抑郁可属于正常情绪范围,严重时可转化为病态,成为抑郁症。抑郁的正常与异常的界限,一般来说,处于忧郁状态的人,如能对所遭遇的环境与自身状况有恰当的认识,对自身行为能够控制与调节,即属于正常的情绪范围。对自身处境不能如实判断,并产生偏离社会的行为,情绪低落或绝望,失去兴趣,不能正常工作和生活等,则属于异常范围。

(2)抑郁症有神经性抑郁和精神性抑郁之分。神经性抑郁主要是外源性的,是由环境和认识因素,如外来压力引起的应激所导致的。精神性抑郁一般有内源性致病因素,主要有遗传的因素。精神性抑郁只表现在情绪上,诸如情绪低沉、冷漠、悲观、失望,由于自我意识混乱而失去自尊和自信。

(3)对抑郁症的心理解释。

①精神分析理论强调,“丢失”是抑郁的主要原因。患者失去爱,失去他人的承认和支持,从而丧失安全感,失去自我确认、自信和尊严,并产生悔恨、恐惧和焦虑。严重的抑郁患者,把自身的抑郁情绪归因于自己的无能,从而加重了抑郁的程度。特别是,患者常常因感到无助而把威胁归因于自己,产生过分的自责、严重的郁闷和回避倾向而不能自拔。

②认知理论家贝克认为,患者的思维产生偏差,他们任意推断事物的因果关系(如失去亲人是自己的过失),对情况作过度的、不实际的概括,因而不能得出正确的认识和判断。这样所形成的认知图式,过度偏离实际,特别是倾向于自我低估和自我责备,从而产生愿望丧失,导致情绪上的异常。

③“习得性理论”认为,当事物得不到积极的强化,或积极强化的奖励与惩罚不一致的时候,就可能产生一种所谓“习得性抑郁症”。塞利格曼提出“习得性失助”的理论,认为抑郁是习得性失助的结果,即当所遇到的情境不能加以控制,就会对所遇到的情境感到无力应付,从而消极对待,由此从困扰转化为情绪低落而抑郁。

5.压力与应激

(1)压力常存。在人们的生活中,为了达到各种大大小小的预定目标,经常要付出一定的努力,而在目标难以预料时,经常会感到压力。一旦遭遇失败,心理上受到挫折,或生活中出现重大改变,压力感就更加明显。目标越远,难度越大,压力也就越大。应当说,压力是不可避免的,适度的压力是必要的。

(2)压力如何解脱?作为情绪状态,压力处于情绪的“紧张―疏松”维量上的紧张极。消极地对待压力,人就会感到痛苦、消沉或退缩;长期忍受这种压力,紧张的情绪就会自发地寻找突破口。这时,如果人能振作起来,寻找失去的兴趣和力量,增加兴奋,就可以冲破压力而继续前进。如果人的压力状态无从转化,它的突破口就会指向身体、心理内部,在生理、心理的薄弱环节上失去平衡而发生病变。

(3)什么叫应激?应激是在受到严重威胁、承受极端压力的紧急情况下,生理、心理发生急剧变化的反应。应激肯定是紧张的,但它不是单纯的紧张。应激有着复杂的神经过程。这时人的交感神经系统高度激活,副交感系统也在发生作用。例如,单纯的愤怒使人紧握拳头,手心出汗,这是交感系统的作用;考试前焦虑,手是冰凉的,这是副交感系统的作用。交感系统和副交感系统同时起作用,即高度兴奋和压抑同时存在,这才是应激。其实,只有遇到不可避免、难以克服的情况,才会发生交感系统和副交感系统同时被激活的状况。它可以以震惊、恐惧、恐慌、愤怒等情绪形式出现,也可以产生处于高唤醒水平的压抑,感到孤立、无助等。它可以是短暂的,也可以是持久的。

(4)应激的后果。由于有机体具有自动的生理平衡机制,所以过于激动的情绪不能持续很久,从而不至于引起疾病。但是,巨大的惊恐或持续的灾难会给生命带来威胁,从而引起身心薄弱环节的潜在病变。长期忍受挫折和打击,长期处于高度激活和压抑并存的紧张状态,有可能导致慢性疾病的发生。诸如紧张引起血管痉挛性头痛症,微循环痉挛引起皮肤炎症,胃痉挛引起胃溃疡,内分泌系统失调引起失眠、消化不良等。在心理上,长期的疾病、丧偶、婚变、失业等,都会引起孤独、焦虑、消沉等情绪,或爆发为实施暴力、犯罪行为。如果发展严重而成为抑郁症等严重情绪疾病,就会影响免疫系统功能,而导致严重的身体疾病。

总之,对待压力或应激,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心情;有好心情,才能有好身体。一个人的心理平衡,生理就稳定;生理稳定,疾病就不会发生。经常保持良好心态,是身心健康、事业有成的基础。

(5)防御机制。情绪是难以控制的,但是,人的意识、语言和自我暗示可以调整自身的情绪。我们有多种有意识或无意识的防御机制。防御机制学说来源于弗洛伊德。防御机制有多种策略,如压抑、否认、文饰作用、投射、理智化、转移。压抑是自我采取的一种控制自身冲动的倾向。如果压抑的效果出现,个体就会忘掉原来的动机。如果压抑不完全有效,个体就会采取另外的策略,或转移到他人身上。有时人会为冲动找出另外的借口,以掩饰或淡化自身的责任。防御机制有时能帮助个体解除某种痛苦,但由于它们在某种程度上有不自觉地欺骗自己的性质,所以在严重的情况下很难有效。因此,还是坦诚地对待自己、面对现实更好。

三、情绪调节

要做一个情绪健康的人,有如下心理机制需要建立。

1.自知―达观:人贵有自知之明。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首先让我们了解自己,诸如自己的潜能、天性秉赋、思维特征、性格特点、社交技能、兴趣爱好、创造性、经受挫折的能力、爱心、同情心等。作为成人,自我认知是控制情绪的起点。关键在于,了解自己,有求实之心,并对自己不放纵,也不过于苛求,才能做到达观。

2.进取―目标:人要有生活目标,立定志向,塑造未来。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如果没有目标,就会令人不知所措。要实现大目标,必然要建立子目标,一步一步地达到。这样可以建立信心。这是人生的目的,是生活的主流,不可或缺。

3.兴趣―选择:要根据自身潜能去选择目标。兴趣常常与潜在能力有关,选择有兴趣的目标,可以使人在工作进程中主观上更顺畅,少阻力。而且,对所从事的事业有享受感,是人生一大乐趣。个人有不同的兴趣倾向,可分为四种类型:(1)逻辑思维优势型,易被塑造为理论家和思想家;(2)操作活动优势型,易被塑造为技术行业的科技人员;(3)感情体验优势型,易成为各艺术领域的人才;(4)社会交往优势型,可培养为社会活动家,组织工作者。

4.紧张释放:压力使人觉得与目标有距离,需要努力,促使人付出能量,但压力过大则产生紧张,所以紧张需要得到释放。我们要对自己的成就敏感并能享受它,这是克服紧张的好办法。解除紧张的最有效方法是身体运动。运动能活跃植物神经系统及全身,疏解皮质紧张状态,因此运动后情绪舒畅,不但能消除烦恼,而且由于体能的作用,也能增强自信和竞争意识,促进身心健康。

5.理性思考:青年已经建立了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的建立有三种水平或三个阶段。

(1)幼稚的自我同一性,即尚未形成自我同一性。一切靠父母做主,达不到理性思维水平。

(2)混乱的自我同一性,即对自己的认识、要求、目标、追求的榜样不明确,使人无所遵循,理性思维不完善。

(3)成熟的自我同一性,即建立了对人和事的统一、一致的见解。心目中对自己有认识,有自我设定的目标,有自己追求的榜样。这时人已有足够的理智,遇事能分析,也有了一定的自信心和自制力,比较能排除不良情绪的干扰,这是一个人成熟的表现。

6.沟通交流:能与家人、朋友说心里话。朋友、亲人之间的交流沟通,是愉快的事,更是烦恼的疏通渠道。人际间的沟通可以增进互相的了解,增加彼此的尊重,促进人们宽容性格的形成。




个性特征

个性,或称人格,是描述各个人精神面貌的总称。人格一词英文为personality,来自拉丁文persona,意思是面具、人物身份和性格。这个概念后来被人们引申得更加复杂,包括行为方式和个人品质等。心理学家对人格的定义不下几十种,因此,为个性下确切的定义比较困难。王垒把这个包容着大量心理成分的复杂结构概括为:人格是心理特征的整合统一体,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组织,在不同时空背景下影响人的外显、内隐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这个定义反映了人格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它包含着整体性、稳定性、个体性、自然与社会性的综合。

多年来,把人格与气质联系起来的研究很多,产生了无数的分类。后人概括出人格的五种特征,称为五因素模式或“大五”。

(1)外倾―内倾性:包括活跃―安静、热情―淡漠、兴趣广泛―兴趣专一等,属于气质特征。

(2)亲和―宜人性:包含坦诚―含蓄、宽厚―尖刻、热情―冷漠、傲慢―谦虚等,有益于人际团结,属于社交性特征。

(3)认真―责任感:包括义务感、负责精神、认真、谨慎、守纪律等,属于道德特征。

(4)情绪性:包括快乐―痛苦、沉静―激动、轻松―紧张等,是主要的情绪特征。

(5)认真―坚持性:包括坚忍不拔、探索钻研、意志坚强、兴趣广泛等,属于认知特征。













情绪心理学 - 情绪与认知区别

 情绪与认知不同,它似乎与个体的切身需要和主观态度联系着。从这种联系中可以引申出情绪的两种特殊存在形式,其一为内在状态或体验,其二是外显表情。这是认知过程所不具有的特征。因此,情绪与认知是带有因果性质和互相伴随而产生的。情绪可以发动、干涉、组织或被破坏认知过程和行为;认知对事物的评价则可以发动、转移或改变情绪反应和体验。
   
  
情绪心理学 - 情绪的定义

 许多学派给情绪下的定义反映了这些特点和这类关系。例如,功能主义把情绪定义为:情绪是个体与环境意义时间之间关系的心理现象。(Campos,1983)。阿诺德的定义为:“情绪是对趋向知觉为有益的、离开知觉为有害的东西的一种体验倾向。这种体验倾向为一种相应的接近或退避的生理变化模式所伴随。”(Arnold,1960)。拉扎勒斯提出与阿诺德雷斯的定义:“情绪是来自正在进行着的环境中好的或不好的信息的生理心理反应的组织,它依赖于短时的或持续的评价。”(Lazarus,1984)。这些定义都标示出情绪对人的需要和态度的关系,阿诺德和拉扎勒斯还指出了情绪依此而具有的特点,诸如体验、生理模式、评价等。

    另一位学者杨(Young,1973)在上世纪70年代,给情绪下的定义为:“情绪起源于心理状态的感情过程的激烈扰乱,它同时显示出平滑肌、腺体和总体行为的身体变化。”他把情绪标定出感情过程的扰乱,暗示了情绪同有机体的利害关系和联系。但它更强调情绪的“干扰”性质。这一理论对情绪病理学特别有用。同杨的理论相反,罗伯特·利珀则坚持主张:“情绪是一种具有动机和知觉的积极力量,它组织、维持和指导行为。”(Leeper,1973)。重要的是,它指出了情绪的组织作用的观点。

  
情绪心理学 - 情绪的特性

 关于情绪的组织作用的观点应源于情绪的动机性。在汤姆金斯(Tomkins,1970)强调情绪是有机体的基本动机之后,伊扎德继承达尔文的观点,径直强调情绪的适应性。他指出情绪是动机,并同知觉、认知、运动反应相继联系而模式化。伊扎德从功能性的观点出发,强调情绪的外显行为——表情这一重要变量;通过表情把情绪的先天性和社会习得性,适应性和通讯交流功能联系起来,建立了包容广阔的情绪理论(Izard,1977,1991)。按此概述,情绪有如下特性:
1、情绪是多成分的复合过程。
2、情绪具有多维量结构。
3、情绪是生理和心理多水平整合的产物。
  
   当作了如上的分析之后,现在回到情绪心理学的定义上来。实际上,任何定义都不一定十分完善。定义的作用应当是方便与研究,为研究者提供认知的方向,但也会随着新发现而改变。我们曾经试图把情绪心理学描述为:“情绪是多成分组成、多维量结构、多水平整合,并为有机体生存适应和人际交往而同认知交互作用的心理活动过程和心理动机力量。”(孟昭兰,1989,1994)。这样的描述既展现了情绪的功能,又囊括了情绪的结构。这样的描述确实是为了依据它来进行研究。只要把情绪的成分、维量、整合水平、适应作用、通讯功能,以及同认知和人格的关系揭示出来,就有可能对情绪心理学这一独具特色的心理现象作出解释。至少在当前的科学水平上,人们能为情绪之谜打开一个窥测它的奥秘之门,为进一步探索铺筑一条可行的路。








脑科学研究的情绪含义
孟昭兰



──情绪心理学面临挑战

  一百多年前,在詹姆斯的情绪理论(1884)问世之后,出现了情绪生理学研究的高潮,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却显得很薄弱。直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心理学才得到较为广泛的关注和发展,主要表现在建立了较为周全但多样化的理论体系上。80年代以后,实证研究广泛开展──从感知到人格。此时对情绪的研究已涉及理论的确立,诸如情绪的结构与功能、情绪生理学和情绪社会化等方面。到20世纪后期,神经生理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及儿童早期心理发展这三方面,成为心理学研究发展的三大突出方面。近年来,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与心理过程相联系的脑科学研究已经起步。这一点主要表现在神经科学与认知科学的结合上。其实,对情绪神经机制的了解远比对认知的研究起步更早。可以说,国外的研究成果已经为我国情绪研究提供了知识和技术的基础。现在我们需要做的是,把现有的情绪理论及研究成果加以整理,在此基础上,开展与神经科学相联系的情绪研究。然而事实上,我们对情绪本身的认识,以及我们自己所作的研究也很少。为此,我们应当双管齐下,一方面,结合认知科学,开展情绪的脑科学研究,另一方面,进行情绪本身性质、形式、内涵的研究,并把我们已有的有关情绪的行为学研究结果给予神经科学的依据,以加深我们的认识。这样才有益于情绪心理学进一步的理论建设和实践应用。

自希腊哲学时代以来,在认识论中,以唯智主义思想为主导。中国朱熹、王阳明理学派亦然,把情绪看做非理性的、粗糙的低级现象。这是情绪研究滞后的主要根源。近代心理学已经进入科学领域,但就是在19世纪末叶,铁钦纳说,“情绪心理学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个人意见和个人信念的心理学”。20世纪以来,弗洛伊德学说遭到传统心理学的反对,更加拖延了情绪研究的发展。情绪研究常常只是个别人研究的对象。然而,詹姆斯提出的第一个情绪学说刺激了情绪生理学的发展。冯特提出了情绪的三维学说(1896),情绪心理学的发展受到了重视。直到60年代,二战后许多美国士兵罹患精神疾病,从而迫使医生面对情绪问题。时至今日,许多情绪心理学家曾是精神病医生,诸如伊扎德、普卢特奇克已成为著名的情绪心理学家。60年代以后,出现了情绪研究的第一次飞跃,主要表现在理论派别林立,逐渐兼收并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对情绪在总体上达到较为统一的认识。如对情绪的结构与功能、情绪与认知的关系等的认识,都有理论上互相融汇的体现。然而,认知心理学与情绪心理学的研究,在很长时间内仍处于相对独立、彼此忽略、互不联系的境遇。情绪心理学研究仍处于薄弱状态。

到20世纪80年代,西方哲学出现了重视人的情绪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的倾向。一派学者认为,科学理性思维虽然是人类智慧的精华,但是,理性思维本身不是,也不能成为人的行动的动力;驱使人的活动的动力是热情、激情和情绪。他们认为,无论政治行动的启动、经济的决策、重大的计划实施、对大众的动员等,无论是正确的或是荒谬的,均在不同程度的理性思维的基础上由情绪所驱使。人们的智慧、思维动机,如果没有情绪的参与,将是苍白无力的。从进化的观点看,情绪从一开始就是驱动有机体为生存而行动的高级动力。

这种观点不认为情绪是单纯的认知后的反应,相反,情绪是高等动物和人类心理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人的心理生活中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对人的认知起着组织和干涉的作用,对行为起着驱动和调节的作用。情绪经常出现在心理生活的前沿,尤其在人产生需要与可能出现矛盾的时候发生。在竞争与冲突日益激烈的时代,人的心理平衡时常受到破坏,心理纷扰已日益广泛地出现在各事业领域、各年龄阶段的人们之中。这种现象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开展情绪研究已迫在眉睫。

情绪是极其复杂的心理现象,是一种多成分、多维度、多种类组合、多水平整合的心理过程,也是一种心理状态。在我们面对情绪并着手研究这一复杂现象时,情绪的外部表现与内在体验如何协调,情绪的紧张度和激动度怎样整合,情绪在知觉和思维加工中的差异,在意识上和意识下的鉴定,单一情绪与复合情绪的机制,凡此种种,均应当得到明确的解释。

对于情绪心理学家来说,在情绪―认知关系问题上,尤其在对成人情绪的研究中,应当强调认知评价在情绪发生中的不可或缺的作用。认知,在此时,应当作为外部刺激诱发情绪的心理介质,情绪只有通过认知评价才可能被诱发。因此,借鉴对认知过程──如决策、目标、策略──的精深研究,及其所建立的理性思维框架,应当成为情绪研究中必备的参照知识。这一点,却常常为情绪心理学家所忽略。同时,认知心理学也应当关注情绪研究的新进展,在课题设计中加入一个情绪变量,将有助于加深对认知评价规律性的认识。

现在让我转到另一个重要的话题。心理现象是脑的功能,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从而对它的研究需要实证的检验。

近一二十年来,情绪的脑研究已经得到很大的发展。杏仁核功能的发现,让情绪的机制进一步明朗化。勒杜的发现十分重要,例如,神经刺激输入,到达丘脑系统后,有一条直接达到杏仁核的“捷径”,使神经通道大大地缩短了情绪发生的时间,更说明了杏仁核是情绪的核心机制。这个解剖学功能解释了为什么情绪可以发生在认知加工之前,为什么情绪对生存和生活具有适应的作用而成为认知和行为的驱动力。

勒杜的进一步研究,在脑的更广的区域内描述了情绪与认知加工的机制。他的研究以先天性恐惧为例,把杏仁核的输入―输出机制描述为像是一台计算机,解释了为什么情绪或对突发性恐惧性刺激的情绪反应可以发生在认知加工之前,以及认知加工调节情绪的来龙去脉。他所描述的从杏仁核到前额叶皮质的神经通道,是情绪与认知评价之间联系的机制,也是认知、决策在前额叶皮质发生所引起的情绪反应的机制。又例如,与记忆密切联系的海马组织,是通过前额叶皮质与杏仁核联系,是情绪记忆的机制。这些都是在情绪脑研究中的重大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就从情绪与认知的相互联系来说,它确实解释了情绪心理学家在行为研究中的推测。北京大学情绪心理学实验室对婴儿的情绪对认知操作影响的实验研究,论证了不同性质的情绪影响着随后手工操作的质量这样的结果。勒杜的上述发现,从神经科学上证明了我们的行为研究的假设。上述例子说明,情绪和认知不是互不相干的、独立的过程,它们相互作用,各自有独立而又联系着的脑机构。而情绪与认知的相互关系,是人类心理功能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和范畴。情绪绝不是一种单纯的心理与行为反应,认知也绝不是单纯理性的认识活动。情绪与认知的联系是了解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和心理生活的一个大课题。

再举一个例子:神经生物化学研究对多巴胺分泌的作用的发现,大大地提高了对情绪体验的功能性属性的认识。多巴胺的作用,远远不只是影响精神病症的变化,也不只是对吸毒的影响,更基本的是它对动机、享乐的作用,是快乐发生的神经化学递质,从而多巴胺的分泌量和机制是正常的快乐与享受的物质根源之一,是人的兴趣、追求,甚至创造、冒险这些心理与行为的物质基础。这论证了体验这种主观心理现象的存在。不言而喻,神经科学、神经生化和心理行为学研究的结合,是进一步揭示情绪心理完整机制的途径。

从情绪研究相对落后的情况来说,我们应当在心理学中加强对情绪的研究,应当建立专门的研究范围和课题,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推广各大学开设情绪心理学课程和培养专门人才。科学的发展已经到了让我们揭示情绪与认知相互联系的机制的时刻。

  情绪研究在国外已广泛发展。1985国际上成立了“国际情绪研究学会”, 当时只有一百多名会员,现在已发展到数千人之多。其发展的进程已经涉及人类社会和人的心理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基本理论、方法论和内容,从简单的情绪品种及其作用,情绪与认知关系,到复杂的社会化情绪。情绪的专门杂志已有数种,有关的书籍每年有多种出版,研究论文在多种杂志上广泛发表。然而在我国,情绪研究除从1983年在北京大学建立实验室培养研究生以外,其他地区迄今只进行了零星的工作。大学的情绪基础课,在北大,自1992年以来居然也停止开设。这是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很大的损失。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实践对情绪提出了日益增长的要求。国家相关领导层已经注意到各年龄、各领域人们的情绪困扰在社会上出现的严重性。社会已经向这一学科提出了要求,我们肩负着重大的责任。
引用:http://www./psych/viewnews-10817







 亲子关系与婴幼儿的个体差异
孟昭兰

  为什么有的孩子适应新环境比较容易,有的孩子则比较困难?了解儿童具有先天性和社会化的个体差异,以及从心理上进行分类等问题,可能有助于家长理解孩子的特点,有助于老师识别孩童之间的不同性格而区别对待。心理学的知识是教育教养的基础,为教育教养提供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是解决儿童心理与行为问题的钥匙。一般来说,人们的注意集中在儿童的智力发展上。其实,决定儿童最优发展的主要心理因素不是智力。这是由于,除了天赋聪颖和智能迟钝这两种少数极端儿童以外,绝大多数儿童的大脑为正常发展提供了足够的智能。然而,使儿童发展达到全面而最优的更重要的条件,是最初建立的亲子关系,以及与其相关的感情和社会化发展(也就是目前所说的“情商”)。因此,早期亲子关系的社会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儿童发展的个体差异。

一、早期亲子关系建立的差异

(一)“母婴感情联结”的早期建立是婴儿生存的必要条件

对于儿童的生存和生长,心理学十分重视早期亲子关系的建立。早期亲子关系的内涵是婴儿先天生命力与母亲敏感性的结合。这种结合的质量决定着婴儿生存和生长的质量,也是影响婴儿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新生儿生来具有自发的协调有机体活动的能力,称为婴儿的生命力或活性。新生儿出生即处于与母亲彼此影响、相互作用的情境中。婴儿需要的表达、母亲对其需要的理解和满足,以及为此婴儿作出反应的前因后果,使婴儿得以生存。在此期间构成了母婴之间的相互作用,这是母婴交往的生物学基础。但是,沟通母婴之间联系的桥梁,不仅是物质上的供给与接受,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信息传递。而此时,传递的信息不是语言,而是感情性信息。母婴之间的信息传递能调动母亲对婴儿下列先天机体反应的敏感性:(1)身体器官活动协调,如吮吸、吞咽、消化、排泄、呼吸、睡眠、觉醒;(2)感官活动协调,对外部刺激的接受与协调,如注视―保持―离开,静息―倾听,接受成人的抚摩,排斥强光与强噪声;(3)表情协调与感情监测,如饥饿、疼痛,寒冷时哭叫、皱眉,舒适时活跃、微笑。

(二)亲子关系建立中父母的主导作用

亲子交往的建立既含有先天基础,又包含着社会因素的渗透。由于父母的个性特征各有不同,诸如父母对子女养育知识的不同,父母社会生活交往、职业、性格等的不同,与孩子的交往从一开始就各有不同,因而婴儿所接触的亲子关系环境也不相同。父母双方对待婴儿的差异,是婴儿社会环境差异中的重要方面。越是细心、敏感的父母, 对婴儿的身心需要理解得越具体, 反应就越及时,对婴儿的成长越有利。因此,早期亲子关系的建立,渗透着自然和社会性两方面的因素。从新生儿时期开始,个体自然属性的差别与社会环境的不同两方面的结合,形成了儿童个体日益发展和显现的个体差异的根本来源。

婴儿早期表现的心理协调能力是在母亲──主要是母亲──的抚育中由母亲的面孔、面部表情和声音表情所激活的。这时婴儿的感觉和情绪反应,如哭叫、皱眉、撅嘴、微笑、全身活跃等,是婴儿早期智慧的闪现。细心的父母能意识到婴儿早期闪现的这些智慧火花,及时地强化它们、巩固它们,使其在同样的情景中反复出现,是婴儿心理发展的前提,也是日后个体差异发展的前提。因为,母亲敏感性的发挥以及其自身的感情反应,又激活着婴儿的情绪,强化着婴儿的欢乐与痛苦,发展他们多种情绪,如快乐、兴趣、爱与眷恋、痛苦、厌恶、愤怒、恐惧等。这些情绪都服务于儿童生活的需要。这些情绪及其行为的发生,一方面表明婴儿适应生存的心理能力的增长,另一方面日益显露出婴儿个体的人格差异(孟昭兰,1992)。这就是说,母亲对婴儿的分化反应觉察得越早,敏感性越强,强化得越多,婴儿认人的能力和对成人的亲近反应就出现得越早,个体发育的差别显露得也越早。

婴儿生长到半岁至一岁时,由于婴儿各自环境的一贯性的影响,开始出现一种情绪惯常性。经常处于母婴间快乐交往的孩子,将更健康,更经常快乐,愿意接近人,愿意探索外在事物。而健康不良的孩子经常体验痛苦,更爱哭,形成痛苦的情绪惯性。得不到成人足够细心的照顾,缺乏快乐的强化与交流的孩子,则易于形成感情淡漠的惯性。这种由亲子关系形成的情绪惯性,会注入儿童的气质、性格之中,甚至能贯穿一生。因此,父母对婴儿感情需要的敏感性和母性行为的质量是儿童情绪色调、性格色调和个性的统一性的基础,也就是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及其个体差异的基础。

二、母婴依恋关系与依恋类型差异

(一)依恋安全感

儿童生活到一岁,婴儿和成人之间建立起一种感情上的密切联系,称为“依恋”。婴儿从与母亲的依恋中产生安全感,称为“依恋安全感”。母婴之间依恋关系的质量决定婴儿是否能够建立起这种安全感。它是由母亲这一天然角色与她对婴儿反应的敏感性所决定。母亲对婴儿信号的敏感性的不同,导致婴儿对对方的依赖程度的不同。因此,依恋是母婴双方感情上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最重要的心理―社会化现象。良好的依恋关系是婴儿获得快乐的唯一来源,是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最初保证,也会导致儿童个体在感情特质、性格特征上的差异。

(二)感情环境与分离焦虑

婴儿依恋安全感的建立说明,婴儿需要生长在良好的感情环境里。成人对婴儿的哺育,仅仅靠物质上的供给是不足以使他们健康成长的。长期生活在得不到成人经常的感情抚慰和感情交流的保育院、寄养所的孩子,容易感情淡漠、时常哭泣,甚至身体瘦弱、不够健康。他们往往是不快乐的,也缺乏探索环境的兴趣。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有感情欠缺,成年后也难以成为心理功能健全的人。研究表明:较早与父母分离的孩子产生的感情问题称为分离焦虑。早期的分离焦虑有一个发展的过程:第一阶段,反抗,大哭,呼喊妈妈,拒绝他人,十分痛苦;第二阶段,绝望,停止大哭,时而伤心,失望,感情冷漠;第三阶段,解脱,对接近的另外的成人表示接受和交往,他们的痛苦似乎已被淡忘,他们似乎用代替的防御机制来抵制分离带来的焦虑。这似乎说明,如果此时婴儿的处境有所改善,可能不会有长期的不良效果。但是,婴儿早期的感情经验对其后人格发展可能产生关键的、持续的后果。在个体差异上,他们或许永远带有淡漠情绪和冷漠性格的印痕(孟昭兰,1997)。

情绪有一种感染的作用。敏感的父母亲和婴儿之间能够互相感染彼此的情绪。敏感的父母亲时刻知道婴儿的物质和心理需要,诸如感情体贴的需要,认识、操纵外物的需要和与人交往的需要。孩子合理的需要应及时给予满足,不合理的需要应根据不同年龄妥善处理。要让孩子在无助、恐惧、焦虑时,感到父母是他们安全保证和依靠的基地。婴儿从小能经常感到安全,意味着他们与父母建立了良好的依恋关系。良好的依恋关系是父母和婴儿获得快乐的来源,是婴儿心理健康发展的最初保证,也是年轻父母增长对孩子的慈爱之心和责任感的来源。在母亲之外,如果作为非母亲的成人具有敏感的“移情态”,也能与婴儿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使托养儿童受益。家庭并不意味着一定是良好的感情环境。不良的婚姻环境、单亲家庭、父母过度忙碌或不够尽责等,都会影响家庭感情环境的质量。母亲或照看婴儿的人可以分成几种类型。(1)敏感的或粗心的父母。敏感的父母及时地发现婴儿显露的特点和变化。粗心的父母与婴儿接近时没有感情,不关心或忽略婴儿的的感情需要,他们经常来去匆匆,无暇顾及。常此以往,婴儿将表现更多的负性情绪,如悲伤、烦躁或感情淡漠。(2)温柔的或粗暴的父母。婴儿和儿童都需要爱抚,爱抚使他们产生安全感和对父母感情及时的反馈和回报,以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粗暴的父母简单化地对待儿童,对孩子往往漠不关心或粗暴训斥,责任心差,从而使孩子产生恐惧和疏远心理,这对他们个性的形成起着极坏的作用。这就意味着家庭环境也是儿童个体差异形成的重要因素。

(三)依恋类型

过去对依恋类型的研究是用12个月婴儿进行的。这个年龄意味着他们在先天基础上已经受到社会抚育环境的影响。也就是说,最早的依恋分类已经是后天的产物。依恋类型的这一性质告诉我们,父母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在抚养方式上要从开始即给予足够的重视。以一般的家庭抚养婴儿为对象的研究发现,依恋关系可分为三种类型。

1.安全型,占65%,行为特点是:

(1)具有快乐的情绪常性,虽然也有痛苦或发脾气的时候,但比较起来更为快乐;

(2)以母亲为安全基地,愿意依恋母亲,但相对不怕母亲离开,苦恼或哭泣的时间较短;

(3)对陌生人有所警觉和陌生感,但比较不惧怕陌生人,与陌生人相处一会儿就会试图接近和表示友好,喜欢与人交往;

(4)更多地能够独自玩耍,喜欢探索新异事物,愿意与人分享他的成功与喜悦;

(5)容易成为社交能力和适应能力良好的人;

(6)在认知、智慧和创造性的发展上,容易成为热情、进取、乐观和自信的人,成为易于接受任务和克服困难的人。

2.平淡型,占20%,行为特点是:

(1)具有比较忽略、回避母亲的倾向,对母亲离开表示淡漠,很少因母亲离开而哭闹,似乎没有形成与母亲的亲密感情联系;

(2)比较不惧怕陌生人,会自然地、平静地与陌生人交往;

(3)经常主动地独立玩耍,较少找人为伴和依赖他人;

(4)情绪平淡是其最大的特点,对母亲也是如此,倾向于成长为缺少感情色彩、心境比较平淡、举止平和、缺少热情的人;

(5)经常喜欢独自操作、玩耍,独立性强,有可能形成独特的爱好和技能,智慧和创造性的发展也少见不良影响,但倾向于形成内向的人格。

形成平淡型依恋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母亲对婴儿的情绪不敏感,很少表示亲密感情,久而久之,儿童的感情也变得冷漠,为了避免缺少温情回报的痛苦而采取冷漠的防御措施。国外研究把此种类型称为回避型,即认为回避行为是一种防御措施。二是母亲忙于工作,婴儿没有形成依恋的特定对象,从而对母亲感情淡漠。实验表明,中国儿童有更大比例的平淡型儿童(35%)。这种差别可能是由于:中国人的传统民族性格趋于内向;当代年轻母亲参加工作的人较多;婴儿从小在三代人同居的大家庭中成长。中国儿童生长的这一特定环境,导致中国平淡型儿童人数较多而负性反应较少。因此,我们建议,用平淡型代替回避型来标示,至少对中国儿童是合适的。这种回避的防御措施对人格的作用并不一定很好。无论是防御措施,或只是没有对某一人形成依恋,在一定意义上讲,冷漠的回避行为对儿童成长应当是不被鼓励的,他们日后难以形成热情、开朗、乐观的个性。

3.焦虑型,占15%,行为特点是:(1)经常容易处于警觉状态,害怕母亲离开,母亲离开后极端痛苦,母亲回来后又对母亲发脾气表示拒绝,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平复;(2)不愿意探索新异事物,缺少兴趣,不愿意独立玩耍;(3)不愿意与他人接近,在社会适应上表现消极,缺乏安全感,缺乏对成人的信赖感;(4)长大后不善于社交活动,愿意独处,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5)由于紧张的情绪常性,导致胆小、紧张、多疑、感情脆弱的性格;(6)由于适应力差,容易形成谨小慎微、心地狭窄、畏缩不前、难以承受困难和接受困难任务的性格。

焦虑型儿童有可能属于困难型气质,但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育教养方式上的不当造成的。如母亲忙于工作和离开,缺乏与孩子密切的感情交流,如果母亲对孩子的依恋不耐烦、粗暴,使儿童经常体验负性情绪;母亲有时对孩子亲近,有时又“不告而别”,这种反复无常使孩子惶恐不安,对大人产生不信赖感;他们不能预期在需要时母亲能够到来,不敢离开母亲,不敢去独自玩耍,也不信任他人(胡平、孟昭兰,1996)。

三、儿童的气质特征

气质作为一种先天特性,通过社会环境影响,与依恋一样,也成为一种先天特性与社会环境整合的个人特质,它赋予性格形成上带有其特异性的色调。气质是注入影响儿童个体差异的另一个基础变量和因素。可以把气质特征引申到认识儿童的性格特征的范畴中,最后揭示儿童的个体差异。

气质的本质首先是一种先天特性,它基本上是由神经系统活动特性显现的行为方式,或说是一种行为风格。我们说一个人的气质好,往往是指他的仪态、仪表、风格、风貌上的优化和美化,表现在他的动作方式、表情、言语方式、语态上。在成人,它注入了更多的社会文化内涵,比如说一个人温文尔雅、仪态大方、礼仪端庄等。但从气质的根本性质来说,它是与生俱来的,是由神经系统活动特性决定的。由于早期婴儿的社会环境影响较为简单,气质主要表现在儿童基本的活动方式和情绪表达方式上。社会环境既影响依恋类型的形成,也影响一个人的气质改变。依恋类型和气质类型将逐步融汇在形成中的人的性格之中,也就是说,依恋和气质都是影响个体差异的因素。

(一)气质类型

由于气质的先天性质,每个人一生都会带着各自固有的气质特性。从新生儿时期就可以观察到个体的不同,如新生儿的活动水平、反应阈限、反应强度、趋避性、适应性、注意集中性、节律性、情绪性等,均有差异。这些属性的成分和程度在每个孩子身上表现的不同,从而形成了可区分的、各个人不同的气质特征。婴儿时期的气质可划分为下述三种类型(Ainsworth, 1978 )。

1.抚育困难型

最早的表现是生活节律难以形成,父母难以掌握和培养诸如睡眠、喂食、排便的节律,负性情绪较多而强烈。稍稍长大时,不喜欢接近陌生人,对新刺激反应消极,如不喜欢没吃过的食物,吃药困难等。

2.容易抚育型

生活节律容易形成,正性情绪较多。稍稍长大时,新异刺激易于引起注意并感兴趣,愿与陌生人打交道,适应能力较强,适应新环境较快。

3.启动缓慢型

对新事物反应中等,负性情绪较多,生活很有节律,但适应环境、启动动作缓慢。

这种分类是从新生儿开始并在婴儿一岁左右显现的,是基于适应行为划分的。显然,这种类型差别对儿童成长有影响,至少影响父母以及其他成人对婴儿的教养方式。例如,困难型儿童由于难对付可能受到更多的照顾。但也可能由于负性反应和不良情绪较多,易使父母产生精神忧郁或厌烦,从而导致教导方式不当,加剧孩子的负性气质的本性。情况严重时,甚至产生临床方面的问题。如学前期和学龄初期儿童由于得不到感情上的关怀,有可能出现心理性厌学或心理性病痛。例如,小学生由于在适应性、坚持性、灵活性和注意力方面处于劣势,会干扰他们的学习和操作能力及时得到锻炼,也会影响老师对他们的肯定反应。

容易型儿童在利用环境刺激和加速发展方面比困难型儿童有更多的优势:他们容易引起大人的喜爱,与大人有更多的积极、愉快的交往,导致他们更健康,心理上更快发展;社会交往能力、适应能力强,易于得到大人的肯定反馈;如果他们的学习能力也好,就更容易得到老师的喜爱和帮助,学习成绩也更容易提高。但由于他们的独立性较强,也容易受到大人的忽视,日后也会影响他们的发展。

缓慢型儿童负性特点较多,往往受到社会上负面的影响。他们的缓慢行为和动作往往引起大人的不耐烦或斥责,后果会与困难型儿童类似,产生恶性循环。父母应顺应他们的特点,使他们有可能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和学习。过于苛求,更助长那些负性特点在他们的性格中固定。

可见,容易型儿童容易得到社会的认可,容易得到较好的发展条件。另外两种类型的儿童如果得不到成人的理解和帮助,他们会体验很多痛苦,对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是不利的。父母,特别是老师要更加关注这一部分儿童,肯定他们的优点和成功之处,增强他们的信心,强化他们的快乐和兴趣,使他们产生努力和改正缺点的动力。

(二)气质与依恋的相互影响

1.气质对依恋的影响

婴儿从出生起,气质类型的不同就对他们的生活发生影响。例如,抚育困难型婴儿的生活节律性、适应性较差,给父母的养育带来许多不便,孩子哭闹多,兴趣少,从而父母对他们的社会行为降低要求,减少强化,否定的态度增长;婴儿稍大,活动增加,父母的指责和限制增加,由于孩子的反抗,双方的冲突也随之增加。这种情况会削弱双方互相期待的要求,减少互相依恋的机会,干扰了良好依恋关系的形成。随着儿童的成长,这种关系必然导致儿童的性格向着内敛、倔强的方向发展,他们自身也是不快乐的。在人际关系上,他们回避与人交往,难以感受他人对自身的感情,从而也就缺少对他人的关怀与同情。同时,儿童也不够乐观和进取,较少兴趣,这阻碍了他们智力的充分发展。缓慢型婴儿也容易导致类似的后果。而安全型婴儿由于适应性、趋避性强,注意力、反应性敏锐,容易更多地得到成人的强化,母婴相互交往的机会无形中增多,这就有利于良好依恋关系的形成。有依恋安全感的婴儿经常快乐,勇于探索,得到成功的机会也多,更容易自信和乐观。由此可见,不同的气质类型(从自然生成方面)对婴儿依恋的形成产生不同的影响。

2.依恋对气质的影响

依恋也会影响气质。安全型依恋为儿童提供经常体验良性情绪的机会。这就增加了儿童与成人交往的机会和接触外界事物的机会,增加了他们活动的主动性和社会适应性。因此,良好的依恋关系可能使容易型气质儿童得到更充分的发展,从而更加巩固其原来的气质类型。

即使是困难型的气质类型,通过父母的敏感意识和耐心应对,也能帮助他们适应变化和来自外界的要求,让他们体验快乐,帮助他们克服负性情绪,增加他们成功机会,培养他们的自信、乐观和责任感从而使困难型儿童的气质得到改善。

与此相反,母婴依恋关系淡漠或有时发生冲突,无论对容易型或困难型儿童,都没有好影响。这些孩子较少从父母那里得到鼓励,从父母的反应中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感。他们将更加失去与社会交往和探索环境的兴趣,注意力更加指向自身内部,渐渐变得内向和孤僻。这就是说,依恋类型是从社会性影响方面,使气质的本性有可能改变。

四、儿童性格特征雏形

亲子关系、依恋、气质诸因素的复杂整合,会印刻在幼儿的心理结构中。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个人经验的积累,他们的心理和行为日益复杂化,构成我们称之为性格的不同倾向。

直到幼儿期,性格只是一种尚待发展的雏形。当代研究认为,性格可分为五大类,称为“大五”(Caspi,2000,参见孟昭兰,2005)。“大五”可描述如下:(1)亲和度──欢快活泼或文静、和蔼可亲、善于交往、对人友好、感情真挚、讨人喜欢,相对于对人态度轻率、举止粗鲁、较少谦让、攻击性强;(2)外向度──外向、喜欢热闹、善于交际、善于参与、爱冲动、活跃,相对于内向、退缩、害羞、喜独处、自我保护性强;(3)严谨度──遵循规则、有条不紊、做事认真、有责任感、被人信赖,相对于生活无条理、动作凌乱无序、行动无所遵循;(4)情绪度──情绪稳定、快乐、开朗、乐观、自信,相对于情绪不稳定、敏感、焦虑、急躁,防御性强;(5)坚持度──善思索、有想象力、有创造性、有进取倾向、善于克服困难、愿意接受任务,相对于坚持性差、忍耐力差、缺乏思考与想象、拒绝新鲜事物、尽量躲避困难。

性格特征包含的是一个人的社会性、情绪性、活动坚定性等多种特征。从中可看出,无论是依恋的安全型、焦虑型,或是气质的容易型、困难型,都贯注在人的性格中。早期依恋的类型和质量,会像一种淡漠的背景对行为和性格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气质的原本属性也会被生活经验与适应行为所遮盖。

总之,婴儿心理发展历程显示了一个结构性的框架。

1.婴儿成长的心理结构是多层次的。个性的形成有其自然、先天的基础,脑和神经系统提供心理发展的物质可能性,社会环境决定着心理发展的质量。

2.在婴儿发展中,亲子关系与母婴依恋是自然与社会影响结合的第一个层面。

3.气质作为人的自然属性与已经渗透着社会因素的亲子依恋的结合,这是自然与社会影响的第二个层面。

4.气质受社会影响的改造或掩盖,成为性格形成的基础。亲子依恋关系对气质的改造起着背景的作用。

5.性格结构中,除气质因素外,其各种特征主要是社会文化和教育教养的结果。然而性格包含着早期依恋类型、气质类型诸因素的渗透,这是自然与社会影响的第三个层面。成长中的人在逐渐成熟的过程中所形成多样的性格特征构成人的完整的然而是个人差异的精神面貌,即人的个性,或称人格。












现代科学心理学主要派别的情绪观
──情绪心理学的理论来源
  尽管詹姆斯—兰格学说被看做情绪心理学的第一个真正的理论,然而当我们追溯情绪研究的理论来源的时候,眼光却应该从更广的领域去认识情绪心理学的发展渊源。  

 

纵观当代心理学发展史,情绪研究来自四条理论路线。第一是詹姆斯学说,它在情绪研究未开垦的土地上点燃了一盏灯,指明了一条路。许多学者沿着这条理论路线,做了关于情绪研究的奠基性工作。第二为弗洛伊德(Freud, 1916)学说,它耕耘了另一片不失润泽的土地。学者们在一片反对声中,艰辛而曲折地在它上面探寻着坦途。第三为达尔文(Darwin, 1872)进化论,它比上述两个学说出现得早,也曾是一盏明灯,但很久以来失去了光泽,直到近二十多年来又被人点燃,照亮着当代一些学者的研究道路。第四条理论路线是行为主义(Watson, 1930),它从20世纪20~30年代迅速兴起,在心理学研究中居统治地位。它的思想路线不能说不无缺陷,但是在方法学上建立了客观化和操作化原则。因此,对于情绪研究来说,其成就仍是不可抹杀的。

 

上述这些思想路线,尽管有着截然不同、“互无”影响的意味,但是对后来情绪理论发展的影响是互相交织的。

 

一、詹姆斯—兰格学说是关于情绪的第一个理论

 

詹姆斯(James,1890)心理学注重内省和人的本能,这意味着,人的内在精神因素是詹姆斯心理学的核心。他从内省体验的角度探索情绪的机制,提出了情绪是机体变化的反馈知觉的定义,为人们指出了几条重要的思考线索。

 

首先,情绪被假定为可感受到的意识体验,它是一种主观的、可内省的、在个体观念中可存在的感受状态。这一观点在后人的研究中被苦苦思索,却难以从这种主观内省的迷雾中走出来。因此,对情绪体验的机制和研究方法虽初见端倪,需要走的路仍是漫长的。

 

经过几十年来的努力,情绪体验概念化的内涵逐渐丰富起来。人们认识到,从发生上说,情绪是有机体适应生存过程在脑中留下的痕迹。中枢神经系统,特别在大脑新皮质发生之后,这种痕迹带有感觉的性质。情绪体验在意识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它对情绪自身起监视的作用,从而组织、协调和控制认知加工和机体行为。情绪体验具有特定的主观享乐色调,每种不同情绪的特定享乐色调是永不改变的,它与情绪的外显表情,具有先天的一致性(Izard,1977)。在方法学方面,主观内省方法被视为必要的但又不足以作为呈现情绪规律性的手段。近年来,由于对体验性质认识的加深,以及对情绪机制的了解,在情绪测量的多种方法已经出现的基础上,尝试采用多变量测量的综合方法,已经逐渐被人所认识。

 

由此可见,由詹姆斯所暗示的情绪体验的概念已经深化。情绪心理学家都知道,这是一个困难的但又不能回避的问题,需要作艰苦的探索。诸如,体验作为情绪的心理实体,是为怎样的物质载体的过程所携带,情绪体验的信息操作过程的特点是什么,它与认识过程的信息操作有什么不同,它们是怎样相互影响的等问题,情绪心理学所给予我们的,不但是浮浅的,而且几乎是乏善可陈的。

 

詹姆斯为人们提出来的第二个思考线索:情绪过程是刺激事件引起自主神经系统所支配的身体器官变化的知觉反馈。应当说,詹姆斯的论断只是一个概念假设。然而与詹姆斯同时提出“情绪是一种内脏反应”的兰格(Lange,1922),则是以他所做的一系列生理学实验为基础的。詹姆斯—兰格学说(James-Lange theory)对后人的研究工作所起的重要作用在于,它刺激了大量的有关情绪与有机体身体器官活动相联系的实验研究,还引起了由坎农(Cannon, 1927)所倡导的对情绪脑定位的大量始终不衰的生理学研究。诸如帕佩兹(Papez,1937)提出边缘系统概念,后来被称为“帕佩兹环路”。麦克莱恩(MacLean,1949)命名边缘系统为“内脏脑”和后来又有“情绪脑”之说的一系列研究,为情绪整合提供了神经学的基础性解释。林斯利(Lindsley, 1951)关于网状结构的研究第一次提出了情绪激活的特殊神经传导通路。与此同时,奥尔兹和米尔纳(Olds & Milner, 1954)在下丘脑找到“愉快”和“痛苦”中枢,以及更多的关于下丘脑—脑垂体—肾上腺系统与情绪相联系的生物—化学机制。近年来,学者们发现海马更多地卷进认知、记忆工作,而杏仁核逐渐被认为是情绪发生的核心部位。还有许多关于大脑两半球情绪功能差异的研究。所有上述这些研究的结果,成为情绪心理学实验研究和理论发展的重要的自然科学基础。

 

詹姆斯提出的第三个思考线索包含着起因的含义。詹姆斯说,因为哭,所以愁;因为动手打,所以生气;因为发抖,所以怕。对于这些因果关系的陈述,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被颠倒了,但是它向人们暗示了情绪体验和运动反应之间的联系。对于詹姆斯这一含义的了解是经历了一个曲折过程的。人们起初反对的是,并非因为哭才忧愁,而是因为忧愁才导致哭泣。这在很大程度上是针对情绪体验与自主神经系统的关系而言的,也就是针对情绪体验与身体器官运动之间的关系而言的。在这个问题上,既从詹姆斯得到了启发,又对他提出了修正。然而体现詹姆斯关于体验与运动反应之间的关系的后来研究中,更重要的是关于骨骼肌系统支配的表情研究。固然,人们首先认为这是与达尔文相联系的。其实,詹姆斯理论的模式,是把自主性内脏系统与躯体骨骼肌系统的反馈作用并列的,只是由于在当时强调了兰格的关于血管系统活动对情绪的作用,人们的注意几乎全部集中在内脏反馈的研究上。近二三十年来提出的面部反馈理论已经取代了内脏反馈理论,注重了面部肌肉运动模式与情绪体验之间的关系,但是对于这种见解的发生与发展,仍然不能不说与詹姆斯理论有着一定的渊源。

 

二、行为主义在研究方法上作出重要贡献

 

在进一步阐述弗洛伊德和达尔文之前,让我们先介绍行为主义路线和认知理论在情绪研究中的作用与缺陷。自20世纪20年代后的50年间,行为主义(behaviorism)路线在心理学研究中所居的统治地位,不能不涉及对情绪的研究。行为主义从其自身的基本观点出发来解释情绪,引起了阵容庞大的研究。它提出了关于情绪的操作性定义,按照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原理,带出了观察情绪反应和解释情绪行为的许多方法,力图把对情绪的解释建立在客观的、可验证的实验过程之上。例如,华生(Watson,1930)认为,情绪是一种反应模式或模式化了的反应行为,它包括内脏、腺体及全身的强烈变化。由此可见,华生接受了詹姆斯的内脏机制假设。然而由于行为主义基本思想的限制,它摈弃了詹姆斯所涉及的情绪的主观内省方面。华生为情绪确定了两个客观的指标:一个是反应模式,另一个是活动水平。这就确立了客观的、可观察性和可测量性的实施原则。但是行为主义的基本理论模式限制了华生的思路,他把情绪归结为怒、怕、爱三种形式,而且它们是由遗传而来的。这些基本论断封闭了对人类复杂情绪的深化研究道路。

 

行为主义对情绪研究毕竟是有贡献的。华生所提出的情绪定义和一般的行为主义研究方法,为后人的研究展示了一条可行的途径。例如,用斯金纳箱(Skinner box)所做的动物因受电击而引起的按压杠杆率的下降实验,作为动物恐惧的指标;用剥夺饮水引起动物饥渴的方法作为引发情绪的刺激,以节律性咔嗒声作为电击的条件刺激所引起的反应比率的下降,作为条件性焦虑反应,这样,以饮水剥夺时间的长短、强化间隔率的不同,建立起恐惧或焦虑反应的动物模型。

 

由斯金纳创建的操作条件反射方法应用很广泛。有的学者试图模拟人类的生活环境,通过操作条件反射的方法,进行动物复杂行为的实验,以期解释某些人类的情绪行为。例如,阿姆泽尔(Amsel, 1959)所提出的挫折效应,既可解释动物,又可解释人类的情绪行为。他为挫折提出了一个操作性定义:“挫折是先前体验到奖赏后,又体验到无奖赏时的情况。”挫折的基本模型为:“在经过强化的行为的基础上,建立抑制性条件反射,暂时性地提高了反应率。”实验结果表明,在食物强化(奖赏)反应被消退后(惩罚),动物出现反应率暂时性提高。表明动物在产生了挫折情绪后,表现了积极的行为反应,这就是挫折效应。这类实验的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可以解释人在受挫折后所产生的积极反应效果。例如,小学生在受到责备或惩罚后,反而能派生出积极的改正行为,并能得到积极的效应。它反映了一种负性情绪可以在行为上起积极作用的可能性,并且可用重复的实验证明它。  

 

运用操作条件反射技术进行条件性情绪反应的设计,更接近动物或人的生活情况,并可得到数量化的结果。例如,实验程序规定为,首先给动物建立稳定的积极操作程序(以食物强化)或消极操作程序(以电击强化),在此基础上,插入另一个积极的(食物)或消极的(电击)刺激,即可观察到动物的条件性情绪反应。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积极操作基础或消极操作基础,附加积极刺激均产生欢快反应,附加消极刺激均产生恐惧反应。如果插入的刺激是原操作的时间间歇或时间延缓,所产生的情绪反应就不同了。在积极操作背景上给予原食物强化的间歇或延缓,则出现愤怒反应;在消极操作背景上(电击)出现的间歇或延缓,则发生宽慰反应。这一实验程序的设计符合人或动物生活中常见的情况。原初建立的积极或消极操作,类似于通常情况下从事着某种具有积极或消极性质的活动,插入刺激意味着遇到了新的情况,这一新的情况可以加强或改变原来的操作,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Sidman,1960)。

 

操作条件反射技术比经典条件反射更能反映动物或人更为复杂的生活环境,使之更接近动物或人的生活实际。然而行为主义的基本思想和所建立的方法,限制了探索心理的那些远为复杂内在机制,排斥了心理的意识方面和情绪的体验方面,这就注定了它的研究在复杂的心理活动面前束手无策,从而被后来发展的其他学派所取代。

 

三、以阿诺德为首创建的评价学说是关于情绪的第二个理论

 

阿诺德(M.Arnold)两卷集巨著《情绪与人格》(1950)的发表,标志着情绪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由她所倡导的情绪的理论路线,包容着三大领域的工作。第一,她继承并改造了詹姆斯的情绪学说,她以认知—评价论代替詹姆斯的内脏反馈知觉假设的后继工作。这一点看来是阿诺德的主要功绩,在文献上多次被学者们所肯定。第二,对她所扬弃的行为主义却很少人再提及。这导致所有认知心理学家所探索的始终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中间环节的机制。第三,她以及后继者利用了当时的生理学所涉及的全部最新成就。

 

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崛起,许多情绪心理学者转向情绪的认知理论的研究,形成20世纪60年代以来情绪研究的一大流派。例如,沙克特和辛格(Schachter & Singer, 1962)提出情绪的环境、认知和生理激活三因素论,明确指出单独环境因素或生理因素均不能引起情绪,单独环境与生理二因素结合也不能引起情绪,只有认知的参与、认知对环境因素以及生理唤醒的评价过程,才是情绪的机制。三因素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被后来那些因袭行为主义的学者们所接受和引用。又如,以扬(Young, 1973)为代表的认知派学者提出,认知冲突与生理唤醒结合是情绪的原因。这一派学者实际上主张,在情绪过程中有两种冲突发生:一种是外在刺激作用与内部心理图式之间的冲突;一种是已有的生理模式与心理冲突所引起的生理变化之间的冲突。冲突论被许多认知心理学者认定为情绪的内在机制。但是,无论是三因素论或是冲突论都没有说明情绪的实体到底是什么。

 

与其他的认知派学者不同,曼德勒(Mandler, 1975)努力揭示情绪活动的深层结构。导源于格式塔心理学、信息科学和生理激活论,他提出了远比沙克特、辛格更广的理论体系。他在信息加工的框架中加入情绪和动机概念,试图建立和解释包括情绪和动机在内的信息加工系统。

 

曼德勒以认知评价为思考情绪问题的核心,容纳自主系神经激活和意识体验作为情绪的整合成分,确定认知评价、自主系激活和意识体验为情绪产生的三个过程。他把认知评价解释为意义分析,认为意义分析的来源和结果取决于个体经验、期望、个性特征和信念等因素的相互作用。这些因素每次的不同结合,都会引起在性质上不同的情绪。

 

曼德勒对自主系唤醒的内导功能,不仅把它归结为情绪的原因,而且提出了它使有机体对环境事件产生警觉。他认为,交感系统与副交感系统的交互作用,除了维持有机体激活水平的平衡以外,还为保持有机体的警觉状态,使之更加有效而起作用。由此可见,曼德勒没有离开詹姆斯,而是修正和发展了他的学说。曼德勒发展詹姆斯的另一方面,是关于主观内省方面的分析。虽然曼德勒还说不清关于情绪的意识体验机制,但是他十分重视情绪结构中的意识体验成分。他提出了人的意识容量有限性的看法,指出情绪的产生,只有出现在心理的很小的意识窗口上,才能被主体所体验。他暗示,情绪包含着对情境事件的意义分析和自主性唤醒这两类无意识的心理过程,它们整合于意识之中时就是情绪体验。曼德勒以焦虑为例,认为焦虑体验是由失助与干扰相结合而产生的。失助代表焦虑的认知成分;干扰导致自主性唤醒,即代表焦虑的内脏活动成分。失助的认知分析与干扰的机体活动相伴随,就产生恐惧、紧张、神经质等主观体验。如果这些成分首先占据了有限的意识空间,主体就难以发现应付当前局面的有效方法,这时思维和行动都变得狭窄而刻板,焦虑体验就难以被摆脱。如此看来,认知分析与生理唤醒在意识中的整合过程就是情绪的过程。情绪体验此时执行着控制有机体的作用,支配着有机体的行为倾向。这一观点与普里布拉姆提出的情绪的监测机制完全吻合。

 

以曼德勒为代表的认知结构派沿着信息加工理论建立了情绪发生的框架。这一派的主要思想强调认知分析是情绪的首要因素,它决定情绪的性质,自主性唤醒决定情绪的强度,二者在意识中整合为情绪体验。体验一旦出现,就以其特有的适应性功能和动机作用驱动有机体采取行动。曼德勒观点的优胜之处在于,提出并开始解释意识中的情绪体验成分,这对于克服下面我将分析的情绪副现象论的缺欠十分有力。

 

四、拉扎勒斯建立了完整的“纯”认知理论体系

 

拉扎勒斯理论体系的建立,引起了认知派学者很大的反响。学者们各自提出不同的认知论模型。例如,利文撒尔(H.Leventhal) 的模型包括知觉表象、评价、解释、应付。弗里达(N.Frida)提醒,情境来自不同的情境意义结构,包括:(1)核心成分:目标期待,利害关系。(2)内容关系:情绪的有效性、可控性和肯定性。谢勒 (K.Scherer) 的模型称为刺激评价检测,包括:(1)事件发生的概率、时间、预期;(2)评价后果的判断、目标、享乐度;(3)应付的影响力。所有这些信息在检测时被评估,成为产生某种情绪的基础(以上引自Lazarus,1984)。这些认知模型基本上是拉扎勒斯的理论所派生的,被后人称为情绪的“结构派”,从而与情绪的功能性主张相对立。

 

这些认知派情绪心理学者与曼德勒不同,曼德勒探索了情绪内在体验的机制。而这些学者的注意力集中在刺激—反应的中间环节的认知加工上。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以拉扎勒斯为首的“纯”认知派。拉扎勒斯既修正了行为主义,也丢弃了詹姆斯学说,绝口不提情绪的主观方面。他集中精力研究人的环境关系与认知过程对情绪的决定作用。拉扎勒斯的理论体系比较完整,对情绪发生的认知过程有详尽的分析,有很强的说服力。但人们仍不无遗憾地认为,它也有着严重的理论缺陷。

 

拉扎勒斯把情绪定义为“预料环境中对主体是好的或不好的信息的生理心理反应的组织或模式,它依赖于适时的或持续的评价”。简单说,情绪是模式化了的生理心理反应。他反对把情绪看做单一变量,认为既不能把情绪归结为内驱力,也不能归结为生理激活。他把情绪看做一种综合征,构成情绪症候群的成分是环境因素、认知因素、生理因素和行为因素。

 

拉扎勒斯理论中有两个重要的概念,即评价与应付。

 

拉扎勒斯认为评价是一个过程,而且是分等级的。初级评价是对环境信息的性质的评价。与主体无关的刺激,在初级评价后评价过程即终止。而对伤害性、威胁性或挑战性刺激则进行次级评价。这些紧张性刺激,无论是现实的或预期的,常常是心理应激的来源。在次级评价中,对主体本身的评价,时常成为中介因素而影响着第三级评价──再评价。在面对威胁或挑战中,主体需要估量刺激作用的后果,要寻找应付的策略和手段,要估量所采取应付手段可能发生的后果等,这就是再评价。情绪发生在评价之中,情绪也影响再评价,再评价又调整着情绪。  

 

拉扎勒斯重视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他把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从情绪的发生及调节来说,称为应付过程。他认为应付是一种人对环境信息的努力,当个体的需要超过他所能适应或承受的能力和范围时,这种努力为控制与调节这种需要或预期的时候发生。应付来自评价,是评价后采取的策略和手段,它的功能既为改变或调整行为,也为改变或调整情绪。因此,应付可以指向情境中的问题,也可以指向情绪。这样,当面对处于心理应激的患者时,心理医生既可从分析与改变患者的遭遇入手,也可以从分析与改变患者的情绪状态入手。

 

应付有多种多样的可能,拉扎勒斯对应付源也作了分析。他认为应付源可来自客观,也可来自个体主观方面。身体健康与能量是应付的能量来源;个体的积极态度、意志或信念是应付的精神资源;个体的人际交往技能和问题解决技能是应付的重要手段。在客观上,社会支持及经济资源也是应付所不可缺少的,由此可见,个体采取应付策略是有局限的。个人方面的生理心理条件限制、环境过于苛刻、事件威胁性太强等,都给人的应付过程增加困难。这常常是加剧应激的原因。

 

拉扎勒斯在分析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时,在刺激与反应之间提出“关系”概念。人与环境以及人际之间的交往,是发生在情境事件与认知评价之间、评价与应付之间、应付与再评价之间,还发生在认知、应付与情绪三者之间。在解析人与环境的关系时,他指出,个体方面包括个人投入水平和信念水平;从环境方面说,包括事件的新颖性、不确定性、可预测性、紧迫性和持续时间等。

 

拉扎勒斯从心理应激患者的实际出发,从诊断与治疗的过程中,总结出了极有特点的关于情绪的认知理论。他的理论的建立,深深地扎根于人的实际的关系与交往之中,所分析的是人的实实在在的认知活动和应付行为。他观察了情绪与认知的联系和互相影响,端正了传统上把情绪与理智对立起来的观念。他否认把情绪看做人的原始功能,而把它看做带有社会文化烙印的心理反应,把人的情绪、心理看做社会文化的一种现象。

 

在这一点上,他俨然是一位行为主义者,否认情绪体验作为心理实体的存在。他始终把情绪看做一种反应。作为反应,情绪是认知的终端。因此他断言,情绪是认知的结果。这就不幸地陷入了副现象论。

 

在拉扎勒斯的认知—情绪的理论框架中,把情绪放置在信息加工认知链的末端,把情绪看做认知—评价的反应或结果。他认为情绪在心理学中有独立存在的意义,对情绪的描述和分类是必要的。事件对人的意义由认知评价所揭露,人的认识受认知评价的指导,而情绪受认知的制约。

 

拉扎勒斯建立了理论框架之后,集中研究应激与应付方面的心理异常问题,有丰富的成果。但是,他的理论有严重的缺欠。它的错误体现在对情绪的性质的不准确的认识上,从而表现在情绪与认知的关系问题上。由于各学派论点的不同,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发生了集中的争论。典型的争论是在拉扎勒斯与扎伊翁茨(Zajonc,1980)和鲍尔(Bower,1981)的论文中展开的。拉扎勒斯认为,情绪不是心理学理论体系的构成物,就像疾病不是生理学的理论构成物一样。由此,他认为,认知构成情绪的必要的和足够的条件。实际上,拉扎勒斯没有把情绪的作用纳入情绪的整个范畴之内,情绪只是认知评价的副产品或后现象(Zajonc,1980)。这就不可避免地歪曲了情绪的基本性质,是拉扎勒斯认知论对情绪的一个根本性错误。

 

以汤姆金斯(Tomkins,1970)为代表的一些学者,不满意于副现象论的观点,提出情绪是一个独立的心理学范畴,有其本身的发生机制,它在人的心理生活中具有独特的作用。汤姆金斯也于20世纪70年代就提出,情绪实际上构成了有机体的动机体系,具有重要的动机功能与适应功能,是行为的唤醒者与组织者。汤姆金斯克服了早期弗洛伊德的内驱力概念,鲜明地指出,“生物内驱力只有经过感情体系的放大,才具有动机的作用”。情绪不仅在人生物性需要的满足上起着动机的作用,而且在人的行为改变、学习操作和认知加工中,情绪均发挥着驱动的作用。鲍尔具体地引用他的记忆研究结果,说明不同的情绪状态对记忆效果的影响。他以及其他学者认为,情绪本身就是智慧的高级组织者;情绪时刻支配着认知过程,影响着推理与决策,激起与控制着人的活动。它的影响的性质和程度,以被卷入的情绪的性质和强度而定。

 

拉扎勒斯认知论的贡献在于,重视人的认知活动在情绪发生中的决定作用。它涉及情绪的发生,却忽略了情绪的作用,这与他对情绪的整体观是联系着的。这种观点同样也歪曲了情绪的根本性质。普里布拉姆还认为,人的情绪使人在有所需要的时候,能起着激起个体的动机和行动的作用。当把情绪看做驱动有机体的活动动机时,个体的内在感受对脑内的程序和机体的活动就起着监视的作用,于是,情绪就被称为是对环境事件与脑内程序加工过程的“监视器”,认为情绪活动及其感受状态具有监视有机体自身和行动的功能。因此,情绪的认知派与动机派在情绪的性质上、情绪的作用上是互相对立的。

 

五、弗洛伊德是情绪理论的另一个先驱

 

情绪研究发展的另一个理论来源是弗洛伊德学说。弗洛伊德在1916年出版了《精神分析概论》,建立了精神分析学说。弗氏理论的核心概念为本能内驱力和无意识,他对情绪的全部解释均由这两组概念出发。他认为,本能内驱力的激活和释放与有机体生物学的需要和满足相联系,从而在内驱力得到释放时导致快乐情绪,而内驱力在机体内的激起与积累则产生紧张情绪。因此,他认定,情绪是内驱力心理能量的释放,“是一种欲表露的、源于本能的心理能量的释放过程”。他解释内驱力的压抑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冲突所引起的。因此他在说明焦虑和抑郁时,认为它们都是由能量的抑制所引起的。

 

后来,新精神分析学派改造并发展了弗氏学说。以拉帕波特(Rapaport, 1953) 为代表,他把情绪放在更大的心理环境来解释,把情绪同人格、动机联系起来。这一派学者普遍认为,情绪参与活动过程,或者认为情绪就是活动的动机。关于情绪与人格的关系,他们的基本观点在于肯定人的感情特征在整个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群中占重要位置。这一观点为许多人格心理学家所接受。新精神分析学派把情绪的动机性和特质化作为心理治疗的重要原则。他们认为儿童时期发生的重大情绪性事件或经历如果被压抑,其能量就会固着下来,永久性地成为人格构成的一部分,并可能成为情绪或人格障碍的早期原因。  

 

弗洛伊德理论为许多心理学者所反对,批评他所提出的基本概念是缺乏科学根据的,也是缺乏科学内涵的,虽然它们在心理治疗中始终是有生命力的。虽然早期弗洛伊德学派已经解体,除了新精神分析主义者继承他的基本概念并加以改造以外,一些重要的思想还被后来崛起的一批情绪心理学家所吸收。这体现在汤姆金斯(Tomkins, 1970)和伊扎德(Izard, 1977)为代表的情绪理论中。

 

无论是汤姆金斯或伊扎德的著作,都很少谈到他们的理论与弗洛伊德学派的渊源,但是他们所强调的诸如“情绪在内驱力中起放大的作用”(汤姆金斯)、“情绪是基本的动机系统”(伊扎德)等论断是他们的理论核心,这不能不追溯到弗洛伊德。

 

汤姆金斯断然否定把动机归结为内驱力的看法,认为这是一个错误。其错误之处在于把内驱力本身的信号作用同它的放大器混淆了。他分析说,有机体的需要本身(内驱力)提供机体需要的信号。例如,饥渴的需要发出内驱力激活的信号,与此同时,伴随饥渴产生的急切感就是情绪;饥渴的急切感就会加强和促进有机体觅食的动机。因此,情绪起着放大或缩小内驱力的作用。而且,情绪作为心理适应的手段,远比生理适应更加灵活和及时。因为机体过程及内驱力活动是严格地按照生物节律起作用的,例如人按时补充食物。然而情绪的放大或缩小生理需要的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生物节律而使之适应人的社会环境。因此,情绪的发生与身体器官的节律活动相比,可以超出时间、条件的限制。对于人的各种社会性需要来说,情绪对它们的调节的灵活性则更大。因此,感情活动由什么对象以及在什么程度上所引起的灵活性,服务于人类复杂的生活条件和人际关系条件。汤姆金斯的这一观点不能不说对弗洛伊德提出了质的修正。

 

伊扎德的动机论容纳了更复杂的内涵,他所建立的情绪—动机体系是从整个人格系统出发的。他所提出的人类四个动机系统(内驱力、情绪、情绪—认知相互作用和情绪—认知结构)是由整个人格的六个子系统(内稳态、内驱力、情绪、知觉、认知、动作)组合而成。按照伊扎德的看法,在人类庞大的动机系统中,情绪是核心。无论是与内驱力相联系的动机,或是与知觉、认知相联系的情绪,抑或是蕴涵在人格结构中的情绪特质,都起重要的动机作用。这种观点早已远远地超越了弗洛伊德的内驱力学说,同时也启示了我们,为什么情绪经常处于人的心理活动的前沿,也为什么几乎在一切心理障碍中,均有情绪方面的反映;情绪既是心理障碍的原因,也是心理障碍的结果。

 

因此,可以把伊扎德和汤姆金斯因袭和改造弗洛伊德学说的主要方面归纳为三点:(1)沿用内驱力概念,认为内驱力是整合情绪活动的来源之一;(2)把心理释放概念改造为动机概念,并描述了人类的动机系统;(3)重视情绪的内在、主观因素,探索情绪体验的内在机制。



六、达尔文重新被人所重视

 

达尔文的一系列关于进化论的著作,包括《动物和人的表情》(1872)一书在一百多年前问世,对于全球范围的科学思维、学术思想和社会思想发生了重大的影响。可是在心理学界,一百年来,达尔文关于表情进化的理论几乎被遗忘殆尽。尽管在20世纪20年代以来,有一些关于面部表情的研究,其结果对于推动情绪研究没有起多大的作用。只是到了60年代初期,当汤姆金斯和伊扎德等一批学者在建立他们的理论时,重新审视了达尔文关于情绪的适应功能和表情的有用性的论断,提出了一条崭新的、与行为主义或认知派截然不同的理论路线。  

 

按 照达尔文的观点,有机体在进化过程中所产生的适应行为方式,经过遗传变异和淘汰选择,在它们的结构和机能上留下痕迹。生物进化到一定阶段,由于神经系统的 发生和发展,感觉功能成为比形态变化更有效的适应手段。随着动物感受性和感觉能力的提高,感情性功能──那些被称之为本能的争斗、逃避、趋近等行为,成为 重要的适应工具。人类的感情性反应能力则随着大脑皮质的发展而成为分化的情绪。

 

情绪心理学家们从达尔文及其后一百多年来的神经科学的发展所得到的启示,对近二三十年来情绪理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伊扎德指出,从进化的观点看,大脑新皮质体积的增长和功能的分化同面部骨骼肌系统的分化和情绪的分化是平行的。这意味着:(1)大脑两半球高级机体感觉区和运动区的形成和分化,以及通过横纹肌随意运动实现的外周运动,特别是面部运动模式的形成和分化与情绪的形成和分化均是同步的;(2)有机体在进化中获得的感情性反应,日益同大脑皮质及皮质下部位的联系和分工相关联,并与运动器官相联系,这导致感情性适应行为随面部运动模式的形成,在进化中储存于皮质下结构,成为分化了的情绪的内在体验和外显行为的机制。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汤姆金斯和伊扎德对面部表情和情绪体验作了深入的探讨。从他们的许多论述中,本作者试图作一概括,对面部表情和情绪体验归纳出几点假设(孟昭兰,1989)。

 

第一,人类婴儿的基本情绪是先天的,标志具体情绪的面部表情是先天预成的程序化模式。这个论断已从多方面的研究得到证明:(1)对先天盲婴的观察表明,他们具有与正常视觉婴儿同样的面部表情;(2)跨文化研究证明,前文化民族同文化民族的表情是一致的;(3) 正常婴儿前语言发育阶段的基本情绪表情是不学而能的。随着婴儿年龄的增长,婴儿表情的显露从反射性向整合性、随意性转化,逐渐受情境和语言的制约。尤其当 表情在人际间发挥着信息交流作用的时候,表情经常表现为被夸张的、被抑制的或被掩盖的。然而表情的社会化和可被随意支配的特性,并不能抹杀它们的先天模式 化的基本性质。它们是一种重要的成分,参与到情绪发生的整个机制之中。   

 

 第 二,面部运动反馈是情绪的激活器。面部运动同身体其他运动器官一样,具有内导反馈的作用。模式化的面部表情的活动从皮质下某部位,如下丘脑与杏仁核,到外 周面部肌肉系统有天然的神经通路。外界刺激事件引起感觉皮质和边缘系统的兴奋,激活在下丘脑或杏仁核内储存的情绪模式,这时在面孔上显露为一种具体情绪的 表情。这一表情活动本身的内导反馈再次引起皮质整合,产生情绪体验。因此,伊扎德曾强调,情绪是一个过程,它在意识里以体验的形式持续存在,表情只是整合 情绪的成分之一。

 

第 三,伊扎德、汤姆金斯等深化了对情绪的内在体验的理解,综合多种理论来源考察体验的性质和机制。从詹姆斯理论得出了情绪体验是大脑皮质对内脏活动的感知, 即体验是一种特定的知觉;从弗洛伊德理论得到了情绪是无意识的,也可以是意识的,但体验必然存在于意识之中的概念。这两种理论线索在情绪心理学中已成为普 遍的一般原则,然而伊扎德从更深广的方面探讨体验的性质。把体验纳入面部反馈假设之中。伊扎德对体验的理解,本作者概括如下。

 

1. 从种族进化和个体发展的观点看,环境信息在人脑内留下的骨骼肌外显行为模式的痕迹的活动,带有感觉的性质。它们是最初的感情性反映。这种反映为意识提供了 一种粗糙的情绪觉知。因此,它们既是个体最初的情绪体验,又是最初的意识。研究指出,婴儿在出生最初几周内,脑内接受的感觉材料多数来自体内器官和本体感 受器的活动,它们是婴儿最初情绪体验的刺激来源,也是最初的意识感受的刺激来源。人类婴儿的神经系统和脑的构造与功能的逐渐分化与整合,神经冲动弥散性地 扩散到脑的各级部位,是感情性反映在脑内持续存在的基础,也是意识以感受体验形式在脑内持续存在的基础。这种感情性反映随着婴儿的发育成长,从粗糙的、模 糊的、时断时续的存在形式向分化的、清晰的、持续的存在形式转化。

 

2.情绪体验的意识特征具有一种监测功能。这是一个既新颖、给人以很大启发,又难以证实的论断。原来,从对边缘系统被称之为“内脏脑”、“情绪脑”的时候起,人们已经推测情绪体验与皮质下部位的整合活动密切联系。然而只有神经生理学家普拉布里姆(Pribram, 1970) 对此作了更详尽的神经学解释。普拉布里姆指出,脑核心部位的神经元聚合体是由具有短而细的神经纤维的神经元团块所组成。这些神经元具有多突触的性质,它们 之间由多支纤维形成的神经网络进行平行传导,所产生的电位变化诱发感受状态并在脑内留下痕迹。这些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对血液循环携带的化学物质特别敏 感,使之成为一种特殊的感受器官。它们的敏感性使之成为持续监测它们自身活动状态的工具,并成为协调自身活动状态、维持或改变、加强或控制自身的器官。它 们可以在低唤醒水平持续存在,不受自主神经系统的直接影响,而由脑干、皮下神经节和丘脑系统所直接调节。这些机构不但是心境持续存在的重要机制,而且为认 知加工和行为提供动机背景。

 

第 四,情绪是相对独立的心理过程。伊扎德把情绪定义为:情绪是具有神经生理的神经骨骼肌的和现象学的复杂过程。从前述面部肌肉运动模式的先天预成性,以及情 绪体验从进化中获得的可感受性,使人们推测,情绪整合有其特定的相对独立于认知加工的过程。让我们试图作这样的理解:表情的先天预成模式的活动包含着感情 性信息,对这些感情性信息的加工过程是由特定的脑核心部位的神经过程所调节,它可以在没有基于学习和经验的认知的参与下发生。研究证明,在人类婴儿还没有 对外界物体在脑内进行匹配加工的能力之前,却发生了对活动着的人类面孔发生感情反应的能力。先天表情模式可被机体内外刺激所激活,它所卷进的感情性信息可 以在没有认知活动的情况下进行整合,产生情绪体验。这些与表情活动相联系的先天预成感情性机构的存在,正是儿童感情与其后发展起来的认知开放系统相联系并 发展起来的基础。在成人的研究中发现,对爱好的判断是直接的,它在认知判断发生之前就可以发生了。扎伊翁茨据此推测:与其他表象一样,表情活动所激活的感 情体验,在感情加工中可以被传递、储存和提取,因此,感情体验可以用表象的形式起作用。这种感情表象由表情活动内导所激活,不存在特定的符号过程,不必以 认知加工为中介。

 

这 一论断是扎伊翁茨在与情绪的认知论代表拉扎勒斯的争论中作出的。如前所述,拉扎勒斯曾断言,情绪是认知的结果而陷入副现象论。新近的神经学研究利用高技术 脑扫描器和计算机,正在系统地绘制情绪的脑通路图。最新研究证明,海马部位更多地卷入记忆及其他认知活动,而埋藏在颞叶深处的杏仁核与其他部位的一些联 系,被认为是情绪中枢。不仅如此,神经学家勒杜(JLedoux)发现了在丘脑和杏仁核之间有一条携带情绪信息的直接通道,通过这条“捷径”到达杏仁核的信息传递比早期知道的通道──信息从丘脑上至皮质,再由皮质下至海马和杏仁核──要快23倍。而且,即使通过皮质的长通道被损伤,实验动物仍能对噪声发出恐惧反应。勒杜的发现十分重要,作者以图1、图2说明这个问题。

 

 

 

1 情绪脑环路“捷径”模式图

 

(引自《情绪来自何处》,载《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1991624日)

 

1是 描述情绪“捷径”的模式图。整个图像是图中间小方框部分的放大了的想象图。全图按所标示的数字顺序表示情绪发生的神经信息通路。一个闪光刺激①的信息传至 丘脑②和大脑皮质③,然后传送到边缘系统部位,比如杏仁核④,同时引起身体生理反应⑤。这是原来被人们所理解的情绪的神经通路。神经学家勒杜发现了另一条 由丘脑至杏仁核的完全不通过大脑皮质的直接通道,即在图上标示为“捷径”的通道。原始情绪,如恐惧,信息通过这条通道到达杏仁核,作出粗略的情绪判断,要 比通过原来的长通道快23倍。而后,信息传至皮质,作出精确的记忆提取和思维分析。   

 

 

  

2展示情绪与认知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图2左侧(A)部分表明认知加工系统的相对独立模型及其引起情绪体验的过程;右侧(B)部分表明情绪的相对独立的系统及其对认知加工的影响,其中(C)部分表明自主神经系统支持情绪活动的传导模型。

 

勒杜的发现支持了扎伊翁茨、伊扎德等人的主张。他澄清了在情绪理论争论中的两大问题:(1)情绪过程可以在无意识觉知的情况下和无认知加工参与的情况下发生;(2)情绪与认知在脑中有不同的系统,尽管它们是相互联系着的。勒杜的发现为我们了解情绪的发生机制提供了神经解剖学证据,也终结了对“纯”认知派的争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