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饮食—食品溯源系列十二辑

 雨中笠翁 2010-05-15
        历史沧桑,时光流转。一个个封建王朝兴亡更替。经过历史的淘汰,官府菜真正能够完整流传下来的,实在是凤毛麟角。孔府菜是由于孔府在历代封建王朝中所处的特殊地位而保全下来,是乾隆时代的官府菜。

  在我国著名的文化古城山东省曲阜城内的孔府,又称为衍圣公府。这座坐北朝南三启六扇威严的宫殿式府第,门额上高悬蓝底金字”圣府”,它是孔子后裔的府第。

  中国封建社会,孔府既是公爵之府,又是圣人之家,是“天下第一家”,比皇帝的家还要显贵。历代统治者,都把孔子的后裔封为“圣人”。直至蒋介石1935年封孔子77代孙孔德成为“大成至圣先师奉报官”,并以“特任官待遇”,都是加官进爵。

  从明清到近代,由于历代“袭封衍圣公”,官列“文臣之首”,权势十分显赫。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是孔子的论述,历来作为饮食名言相传。孔府孔氏子孙在饮食方面较圣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经过千万厨役的劳动,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孔府烹饪。

  孔府烹任,基本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宴会饮食;一类是日常家餐。宴席菜和家常菜虽然有时互相通用,但烹饪是有区别的。

  孔府宴席用于接待贵宾、上任、生辰家日、婚丧喜寿时特备。宴席遵照君臣父子的等级,有不同的规格。

  第一等用于接待皇帝和钦差大臣的“满汉全席”,是以清代国宴的规格设置的,使用全套银餐具,上菜196道,全是山珍海味,熊掌、燕窝、鱼翅等,满族的“全羊带烧烤”。

  另一种喜庆寿宴的高摆宴席,在宴席上有四个“高摆”,是用江米面作成的图柱体,像支粗大的蜡烛,外面用各种乾果镇成图案和字形,写有“寿比南山”等吉言,每个一个字,摆在银盘,成为宴席的特殊装饰品,庄重高雅。

  孔府菜中有不少掌故:“孔府一品锅”,衍圣公为当朝一品官而得名;“带子上朝”、“怀抱鲤”,都是一大一小放在同一个餐具中,寓言辈辈为官、代代上朝。这些菜造型完整,不能伤皮折骨,所以在掌握火候调味、成型等方面,难度很大。

  “神仙鸭子”是大件菜,为保持原味,将鸭子装进砂锅后,上面糊一张纸、隔水蒸制。为了精确地掌握时间,在蒸制时烧香,共三炷香的时间即成,故名“神仙”。相传这是被逼出来的,衍圣公要求此菜做成立即趁热上桌,不得延误,要熟烂,又要准时,厨师想出点香计时的方法,成为烹饪中的美谈。

  孔府有一种与火不接触的独特自烤菜。如烤花篮桂鱼:把炮制乾净的桂鱼调味、造型后,网油,再包面饼,把鱼包封严密,放在铁钩上,下用木炭火两面烤熟,其鲜味不失,色白而嫩。食者知其味,不知其法,曾是孔府秘不外传的名菜制法。

  烤鸭、烤乳猪,孔府都列为宴席菜,被称为“红烤菜”,指烤出的菜红润光亮。

  孔府的另一类菜肴是“家常菜”,从米粥、煎饼、咸菜、豆腐到豆芽、香椿、鸡蛋、茄子,这些来自民间的常食小吃,经过孔府厨师的精巧制作,成为孔府的独特菜品,其原则是“精菜细作,细菜糖炒”。所以孔府的家菜也是别有风味的。

  豆芽菜,将豆芽去芽和根,清油快炒,鲜脆爽口,曾受到乾隆皇帝的赞赏。香椿芽也是山东西部民间春季常用的菜蔬,孔府每年收进数百斤上好的椿芽,供一年食用。

  孔府家常菜中,经常用土特产品烹制各种菜肴。仅各种“虾仁”菜,多达几十种,如:玉带虾仁、雨前虾仁、翡翠虾仁、三鲜虾仁、松子虾仁、腐乳虾仁等等。
 
 
 
                                                                    广东“艇仔粥”的来历
 

  传百年前,广州一个家道中落的“西关阔少”,经济拮据,买了一只小艇,在荔枝湾做起了卖粥的营生。客人要吃粥了,他先把新鲜鱼片、海蜇丝、熟猪肚丝、生菜丝等粥料放进碗里,冲入沸滚的味粥,撒上油炸花生米、炸鱿鱼丝、炸粉丝、芫荽、葱丝、紫苏叶,最后才添少许虾子和几滴麻油。这一碗粥,粥滚味鲜,十分符合广州那些嘴巴鉴赏水平发达的食客的要求,由于它在艇长4米、有篷的舢舨艇上出售,被称之为“艇仔粥”。

  煮粥卖粥的艇仔,在艇头竖立一面狗牙样嵌边的布旗作招牌,上绣店号,当年广州珠江河湾盛行的花艇妓寨又推动了艇仔粥的传播。艇仔粥那半成品粥料,加上新鲜滚烫的快速烹饪,使到艇家和食客都各得其所,艇仔粥的售卖范围也由荔枝湾扩大到珠江沿岸一带。后来,花艇妓寨这些污垢,被冲入了浩浩珠江的历史长河,只有艇仔粥留传了下来。
 
 
 
                                                                     年夜饭食品的来历
 
除夕的之夜,无论相隔多远,工作有多忙,人们总希望回到自己家中,吃一顿团团圆圆的年夜饭。有时实在不能回家时 ,家人们也总是为他留一个位子 ,留一副碗筷,表示与他团聚。这年夜饭也叫“合家欢”,是人们极为重视的家庭宴会。俗话说得好,打一千,骂一万,三十晚上吃顿饭。
  按照我国民间的传统习惯,年夜饭的吃食很有讲究 ,通常有馄饨、饺子、长面、元宵等等。
  新年吃馄饨取其开初之意。传说盘古氏开天劈地,使“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结束了混沌状 态,才有了宇宙四方。再则取“馄饨”与“浑囤”的谐音,意思是粮食满囤。饺子是我国的传统食品之一 。也称作扁食或煮饽饽。古来只有馄饨而无饺子。后来将馄饨做成新月形就成饺子了。在唐代吃饺子的习惯已经传到我国的边远地区了。
  除夕夜,十二点钟声一敲响,就开始吃饺子,因此时正是子时 ,取其新旧交替,子时来临之意。
  长面,也叫长寿面,新年吃它,预祝寿长百年。古代的一切面食都叫做饼,所以汤面起初也叫汤饼,开始的面片不是擀成或压成的,而是将和好的面,用手往锅里撕片片,和现在北方吃的“乌鸦头”、“猴耳子”等的做法差不多。到唐代以后开始用 案板擀面,才逐渐有了长面、短 面、干面、素面、荤面、挂面……
  不少地方在吃年饭的时候还搭配些副食品,要想讨个吉利的口采。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如意),吃杏仁(幸福来),吃豆腐(全家福),吃三鲜菜(三阳开泰),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年糕年 糕,一年比一年高)……
  当然,现在的年夜饭品种就更加丰富了,什么鸡鸭鱼肉、山珍海味,大约一年中能见到的最好的菜肴都摆上了餐桌。
 
 
 
                                                                           豆腐的来历
 
在我们的餐桌上,豆腐常常是一道味道鲜美、色彩鲜艳的名菜。我们可以做成清香味美的豆腐汤,也可做成色、香、味三者俱全的红烧豆腐……
  但是你知道这个普通的食品是怎么来的吗?
  说起来,它还是我国古代人民的一项伟大的发明呢!当然,这个发明和对社会生产、文明进步有着巨大推动作用的代表我们文明古国的四大发明是不能相比的。但豆腐制造方法的发明仍是人们生活中一项伟大的发明。
  豆腐——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吃过的价廉物美的食品。它含有人类所需的多种丰富的蛋白质和矿物质,营养价值非常高,而且很容易被人体所吸收,经常食用,能够促进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从它发明以来,一直为中国人民所喜爱。
  相传,我国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汉朝,劳动人民已经发明了用大豆制成豆腐的方法。后来,经过史学家的考证和推断,比较可靠的说法是在距今一千多年前的五代十国时期发明了豆腐的制造方法。北宋时期,我国一名伟大的文学家、诗人、词人苏拭(号东坡,一O三七年生至一一O一年卒),曾有  “煮豆为乳脂为酥”(指豆腐)的诗句。
  把大豆制成豆腐,有什么好处呢?为什么人们不直接食用大豆呢?
  这我们得先从人体所需要的营养谈起。
  维持我们人体生命,需要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六大类物质。体内各种细胞的新陈代谢,构成细胞的基本材料,都需要蛋白质。蛋白质由多种氨基酸组成,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石。有些氨基酸人体可用其他的物质制造出来,例如甘氨酸、丝氨酸等,这些被称为“非必需氨基酸”。另一些氨基酸人体不能合成,只能从食物中获得。例如缬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苏氨酸等,称为“必需氨基酸”。含有所有必需氨基酸蛋白质,叫做“完全蛋白质”。我们食物中肉、鱼、蛋的蛋白质都属于完全蛋白质,所以都是营养丰富的食品,当然,这些食品都是动物性的。植物性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特高,而且是不完全蛋白质。唯独大豆,不但蛋白质含量特别高,而且是不完全蛋白质。大豆的蛋白质含量几乎是鱼、肉中蛋白质的两倍,达到百分之三十六,所以大豆有“素牛肉”之称。
  大豆中所含的蛋白质量多质优,可是有个缺点,就是较难被人体消化吸收,只有当把大豆加工咸豆腐或其他豆制品时,其中的蛋白质才变得容易为人体消化吸收了。我国古代的人民无意之中运用了这个现代研究才得以发现的秘密。他们发明了制造豆腐的方法,使豆腐成为一大食品,促进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我们说,制豆腐是我国劳动人民加工植物蛋白质的一大发明,这是当之无愧的。
  还有,发明制豆腐的方法也并不简单。人们需先把大豆用水浸胀,磨成豆浆,再放在锅里煮熟。但豆浆并不能自然地凝结成豆腐,还必须在豆浆中加入适量的盐卤(主要成分是氯化镁)或石膏(硫酸钙),豆浆才能慢慢去凝成豆腐花(又叫豆腐脑,南方俗称豆花)。最后用布放在木架中将豆腐花中的水滤去一部分,就制成了豆腐。
  为什么制豆腐要在豆浆中加盐卤或者石膏呢?为什么大豆制成豆腐后易被人体充分地吸收呢?
当人们把大豆磨成豆浆后,大豆中的蛋白质就被粉碎成分子而溶入水中。蛋白质分子的表面有组成它的氨基酸的氨基(-NH2)与羧基(- )。这些基因与水作用,在蛋白质表面形成一层水膜。这层水膜还吸附有同种电荷,使蛋白质的颗粒相互排斥,不能引起相互间的碰撞和粘结下沉,这就是豆浆不能直接凝结成豆腐脑的原因。豆浆这种液体,叫做胶体溶液。
  加卤时,加入的盐卤或石膏都是可溶于水的电解质。它们在水溶液中离解成很多带电的离子(CI-与Mg2+)。这些离子与水结合的能力很强,破坏了蛋白质表面的水膜,以至没有足够的水来溶解蛋白质。另外,这些正负离子的存在,减弱了蛋白质表面所带电荷引起的斥力。这样,蛋白质就舍互相碰撞而粘结、凝聚起来——豆浆也就变成了豆腐。
  经过上面这样的加工,大豆中的蛋白质被撕得粉碎,从而也就易于为人体所吸收了。
  将豆浆做成豆腐,从化学上讲,是将胶体溶液变成胶冻溶液的操作过程。这可是相当高级的胶体化学应用技术了。这种在胶体溶液中加入电解质来破坏胶体而形成胶冻的技术,在今天很多方面都有应用。
  例如在橡胶工业中,从橡胶树上采下的乳白色胶汁,是橡胶的胶体溶液,人们在胶乳中加入醋酸(电解质),使胶乳凝聚成胶片,然后送橡胶厂加工成各种橡胶制品。
又比如,在肥皂工业中,人们先将脂肪经过皂化水解,制得肥皂的胶体溶液;然后再加入大量的电解质——食盐,发生盐析作用,使肥皂肢体溶液凝聚起来,制成块状的肥皂。
请看,现代工业中运用的这些技术,跟我们的祖先在一千多年前所发明的制造豆腐的方法,是多么的相似啊!
 
 
 
                                                                                      元宵
 
 
元宵,南方人又叫“汤圆”、“水圆”、“汤团”等。宋人陈元靓写的《岁时广记》称它为“元子”;《乾淳岁时记》称它为“乳糖元子”;《大明一统赋》称它为“糖元”;《武林旧事》称它为“团子”。各地制作的种种元宵,虽然风味各异,但均带有团圆的寓意和象征,为广大群众所喜爱。

  元宵最初起源于宋朝,那时民间开始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即用各种果饵做馅,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因为这种糯米球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元宵。1912年,袁世凯篡夺革命成果,他一心想当皇帝,又怕人民反对,一天到晚提心吊胆。因为“元”和“袁”、“宵”和“消”同音,“袁消”有“袁世凯被消灭之嫌”,于是,在1913年元宵节前,袁世凯下令把元宵改为汤圆。袁世凯垮台后,大部分地区又恢复了元宵的名称。

  月饼:据说,月饼在唐代就曾出现,至宋代更盛。它是中秋佳节祭拜月亮时最主要的物品,祭供后由全家分食。由于月饼象征团圆,有些地方称为“团圆饼”。《燕京岁时记·月饼》载:“供月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亮蟾兔之形。有祭毕而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者。”苏东坡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的《淞南采府》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当时的月饼已和现在的月饼颇为相近。
 
 
                                                                                         粽子
 
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把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竹筒装米,投入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为什么后来又用艾叶或苇叶、荷叶包粽子呢?《初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将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逐渐发展为我国端午节食品。

  清代乾隆皇帝,端午节在宫中吃了九子粽后,龙颜大喜,赞不绝口,欣然赋诗一首:"四时花竟巧,九子粽争新。"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种,即为九只粽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状各异,非常好看。并且九种颜色的丝线扎成,形成五彩缤纷。九子粽大多是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如母亲送给出嫁的女儿、婆婆送给新婚的礼物等,因为"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吃了"粽子"能得儿子的风俗,故"九子粽"便是多子多福的象征。清代诗人吴曼云,也写有一首赞美九子粽的诗篇:"裹就连筒米宿春,九子彩缕扎重重, 青菰褪尽云肤白,笑说厨娘藕复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