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师与羊有血缘关系的三大原因-

 开心男人 2010-05-20
教师与羊有血缘关系,源此于社会过多地把教育问题的矛头指向教师,教师沦为成社会的“羔羊”。社会把矛头指向教师是是社会的理性缺失造成的,社会需要对教师这一群体更多的理解,理性地面对教育和教师。笔者认为,教师与羊有血缘关系,主要是五个方面原因造成的。

 一、教师是家庭教育失败被问罪的“羔羊”。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居第一位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主要在这些方面:其一、童年生活对孩子的影响深远。童年的经历及遭受的心理创伤,对孩子的性格形成具有深刻的影响,甚至影响人的一生。家庭教育是孩子童年阶段面对最多教育,因为孩子在童年遭受不良的家庭教育留下的误区,为孩子的成长留下了阴影。其二,孩子与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时间最多。父母的思考、处世态度和处事方式成为孩子成长的烙印,孩子从父母的“烙印”中学习。其三,父母是孩子最信任的对象。因为信任而让孩子对父母的处世方式与思想观念而深信不疑,因此,孩子的思维方式和习惯皆因父母教育的影响。然而,当孩子出现了成长问题,不反思家庭教育,把所有的矛头指向教师,把责任全部推在教师身上,在教师的身上刨根问底,对教师的行为故意放大,进行职业“绑架”,是否有失公正呢?当然,教师对学生的成长负有教育的责任,但作为最重要的家庭教育,难道就没有责任吗?

 二、教师被捆绑着“神仙”的十字架,成为“神仙”的替罪羊。社会一提到教育的问题,所有的矛头将指向教师,对教师谴责挖苦之声不绝于耳。孩子成长出现一切问题,都认为是教师没有教育好,把责任推到教师的身上,认为教师是“神”,把教育与道德的十字架捆绑在教师身上,认为教师有神仙的“神力”,可以点石成金、妙手回春,无所不能。但教师也有其职业的局限性,尽管教师对教育竭尽智慧,但不是所有的教育问题都能解决,教育需要社会多方面合力才能做好,把孩子成长的一切问题归因教师是不公平的。

 三、教师成为社会不良风气的替罪羊。学生的成长,受社会风气的影响,教师的感化教育难敌社会风气对学生的影响。当前、社会的潜规则流行,诚信危机与道德危机困扰社会,学生身心受到污染而出现道德沉沦。在这时候,社会的所有矛头指向教师,谴责教师没有教好学生,教师有教育的责任,但教师感到势单力薄的教师,社会各界更需要伸出援助之手,肃清社会的不良之风,让学生成长在一个健康的社会环境里,但你们做了吗?为何你们只看表象,不看社会的本质呢?

 笔者热爱教师,热爱教育,认为教师只是学生的引导者,要办好教育,需要全民参与并支持。面对教育问题,不要武断地把所有的矛头指向教师,教育问题关系到家庭、学校和社会诸多层面,社会各界需要合力共同面对教育的问题,才能促进教育的进步。

 当前,教师队伍出现的身心困境让人担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社会对教育施加的压力,让教师成为“惊弓之鸟”。前段时间,教育部提出:教师有批评学生的权利。本来教师批评有错误的学生是理所当然,但为何教育部要提出来呢?教师批评学生,被家长或学生投诉,教师通常被教育上级官员批评,教师反而成为被批评的对象,教师稍有不慎,上电视上报纸的事时有发生,媒体通常反思的不是教育的深层问题,而是批评教师,于是,教师明哲保身,就不再批评学生。教师对有错误的学生进行严肃而适当的批评,有利于警醒的作用,为何社会如此的不理解?笔者主张赏识教育,但也支持适量的批评教育。其二,社会对教师的强大压力,让教师的身心压力过大。适量的压力的确有利于教师的工作,但压力过大,反作用就不可避免。因为,压力过大,累积到一定的程度,会让教师“变形”,甚至精神崩溃,教师因“变形”而情绪失控的行为也屡在校园发生,在社会的一片批评之声中,是否想到,是谁加速了教师的身心“变形”呢?当教师在过度压力的作用下,沦为精神崩溃的高危人群,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呢?教师需要愉悦的身心进行工作,学生需要教师愉悦身心的渲染。教师愉悦地工作,学生才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如果教师怀着病态的心理,灰色的精神状态来教育学生,会有怎样的教育后果呢?

 社会需要理性对待教师这种职业,每位教师都想把你们的孩子培养成“龙”和“凤”,希望社会各界都来共同关注教育,关爱孩子的成长,孩子是家庭的花朵,每一朵花被异化都让教师心痛与落泪,为了每一朵花的盛开,教师都在倾尽智慧与心血,这都是为了未来的孩子。然而,教师正在变为社会的弱势群体,成为教育问题矛头围堵的“羔羊”。别让他们变成“羔羊”,而让他们成为一个个拥有尊严的“人”,拥有尊严的教师,才能更倾心地热爱教育,社会教育才能良性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