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老子之道orz

 3gzylon 2010-05-23
 
 
解老子之道
[ 2010/5/22 11:11:00 | By: 沙漠沙粒 ]
 
1
  我认为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在《道德经》的不同章节中言说的“道”不是没有差别的同一个“道”。

  老子在“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道之为物,惟恍惟惚”、“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些语句中言说的“道”,是关于天下万物本源的道。老子在“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功成身退,天之道也”、“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这些语句中言说的“道”,是关于事物规律、原理的道。老子言说的“本源之道”是动词“道”表述和界定的主体事物,是指人类的认识活动,因为只有人类的认识活动,才能使天地万物从混沌自然中被发现、界定、彰显和产生出来,成为天地万物的本源。老子言说的“规律之道”是名词“道”表述和界定的客体事物,是指人类认识活动产生的结果。

  由于老子没有严格区分“本源之道和规律之道”,对“本源之道”的认识也不够深入和全面;由于《道德经》问世以来,没有人指出老子混淆了“本源之道”和“规律之道”的错误,发现老子言说的“本源之道”是指人类的认识活动;由于哲学本源论的研究没有进展,各种形而上学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万物没有本源的看法,同以前人们关于太阳围绕着地球转的看法一样已经成为人们的常识,所以今天人们对老子之“道”仍然没有全面正确的知识,不知老子之“道”究竟是何物。

  本文对老子言说、描述和界定的本源之道进行的分析和解读,对我们获得有关老子之道的正确知识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一、“本源之道”是人类的“认识”活动

  老子在《道德经》中对“道”进行了多次言说、详细描述和严格界定,创立了系统化的“道本源论”。

  道的本意是小路。道行之而成、有交通之用。老子发现“产道(玄牝之门)”有胎儿从母体产出的小路和生生之母双重含义,于是用“道”这个名称,指称天地万物的产生者和本源。

  老子发现人们用语词給事物“冠名”,使事物从混沌自然中被界定、彰显、产生出来的行为——“名”是“道”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于是把“名”和“名”的两种具体存在形式“无名”和“有名”或“有”和“无”作为道的别称以指称“道”。庄子《齐物论 第二章》有:“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其中的“谓之”即“言说之”、用语言词汇“界定之”,即使之(物)界定、彰显、有名、产生。“物谓之而然”译成现代的话语是:事物是由于人们用语言对它加以言说和界定而成为现实模样的。

  老子发现了“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客观事实和道理。句中的“有”就是“有名”,动词“有”处在名词“名(名称)”前面,是汉语动词的使动用法,有使“名”有、使“名”产生的含义。天下万物都是通过人类用语言词汇的言说、冠名被界定、彰显和产生出来的,因此老子说:“有名,万物之母”、万物生于“有”。老子还认为:“有”生于“无”,“无”是万物之母“有”的母亲,“无”或“无名”是特殊形式的“有”,是特殊形式的“道”。道德经中有“道隐无名”的语句。什么是产生“有”的“无”?我认为产生“有”的“无”是指使人类的认识活动具有名称,得以从混沌或万物中彰显和产生出来的人类认识活动,“无”是“有”的特殊存在和表现形式。老子在《道德经第二章》中说:“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庄子也有“道自本自根”的看法和观点。

  老子从万物是道产生出来的这个基本判断出发,继续前行希望看到道生万物的具体过程和状态,但他看到的仅仅是: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的“道之为物,惟恍惟惚”论,是“道本源论”的深入和发展,老子既然认为万物是“道”产生的,就必须进一步说明“道”是怎样产生万物的,说明“道”产生万物的具体过程和状态。老子的“道恍惚为物论”无法清楚地说明道之为物的过程和状态,却清楚地说明了老子的“道本源论”存在的缺陷和不足。道本源论在道恍惚唯物论的遮蔽下,无法彰显自己的哲学理论价值,发射出自己的光辉。

  老子发现并指出了“道”的运动方式:“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循环往复、周而复始,是老子“本源之道”的运动形式,也是人类认识活动的运动形式。人类认识活动总是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总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循环往复、周而复始进行的,因此可以准确地说,道的运动方式和人类认识的运动方式是完全相同的,老子的“本源之道”就是指人类的认识活动。

  老子发现了“道”同万物的存在和表现形式方面的差别。《道德经 十四章》有:“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緡緡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道德经二十一章》有:“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我认为事物是事情和物体组成的对立统一体,道是以事情或运动作为主要存在形式的事物,物万则是以物体或存在作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事物。老子看到并指出了作为事情的“道”和作为“物体”的事物之间的差别,但没有看到两者的相同之处。实际上事情和物体是密切相连的,事情是物体发生的事情,物体是事情得以发生的主体,人类的认识活动是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的对立统一体,“有”既是产生万物的母亲,同时也是由“无”生出的子女,个人的认识行为本身同时也是另一个人的认识行为的对象。

   老子发现了“道”无时不在具有永恒性的规定,他把“道”称为“常(恒)道”,把“名”称为“常(恒)名”。《道德经 第一章》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语句。我认为道的永恒性规定同人类认识的永恒性规定也是完全相同的。人类的认识活动是一个不断进步、绵延不绝、永无止境的过程,人类认识无时不在,具有永恒性。

  老子认为“道”同天地万物在时间规定方面有先后之分。《道德经 二十五章》有: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道德经第四章》有:“我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我认为:道同天地万物是同时出现的,它们在时间规定方面没有先后之分。认识的主体、认识的客体和认识活动本身是同时产生的,在逻辑关系上不存在谁先谁后的问题。人类的认识活动同人类认识活动的对象和结果、道同天地、万物、象帝是同时产生和存在的,在先的也是在后的。庄子对老子关于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的观点也有不同的看法。庄子在《齐物论》中说: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加矣。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有是非也。老子认为未始有浑然而成的物——道,没有天地的封疆、没有天地。显然不是庄子所说的其知至矣、尽矣的头等人

  老子没有发现“道”无处不在、普遍存在的规定。老子在《道德经第二章》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在道的普遍性问题上,庄子的观点与老子截然不同,庄子发现了“道”无处不在,明确地指出了道的普遍性。东郭子向庄子问道:“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实际上一切事物作为认识的对象和结果都同人类的认识活动有关系,人类的认识活动是万物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组成元素。道产生了天下万物,并存在于天下万物之中。

  老子虽然没有指出存在于万物之中的道,但是却在道中发现了道具有的内容和“德”,界定了道和德的主从关系。老子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我把这句话翻译成以下现代话语:德的社会地位和政治面貌什么样,道是(德的)随从。

  有一些人虽然也认为“孔德之容,惟道是从”这句话是老子从道和德的关系出发对德和道进行区分和界定,但是把老子的这句话的含义解读为:德是道的随从,我认为这种解读和老子的本意正好相反。因为从内容和形式方面看,德是道组成部分、组成元素和组成内容,道是德的存在和表现形式,道从属于德,德是主人,道是随从。

  人类的认识活动同人的其它一切活动一样,都是有意识的活动,都是在大脑产生的行为意识的指挥下开始、进行、变化和结束的活动,没有人脑产生和发出的行为意识的指挥,就没有人的理性认识行为。人的意识是人行为的本质、内容、统帅和主人,人的行为是人的意识的形式、现象、随从、跟班和狗腿子。

  老子在《道德经第五十一章》说:“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老子认为:德是道的具有品质,是道的组成部分、组成元素,是道的内容,道是德的存在和表现形式。因此,如果把“孔德”界定为“道”的主人和统帅,把道界定为“德”的随从最符合老子的本意。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十分清楚的看到,老子在《道德经》中多次言说、详细描述和严格界定的“本源之道”就是指人类发现、界定、彰显、产生事物,获得各种事物有关知识的认识活动,只有把老子的本源之道解读为人类的认识活动,才符合老子关于本源之道的真实看法和观点。

  二、“道本源论”的理论价值和缺陷

  哲学史上产生的各种哲学本源论不是把客体事物当做世界的本源,就是把主体事物当做世界的本源,都没有把与客体事物或客体事物相互对立统一的主体行为看作是万物的本源。因此,哲学史上的各种本源论,都没有发现、界定、彰显、产生出世界的真正本源,都与真正的世界本源相距甚远。道本源论把同主体事物和客体事物相统一的“道(人类认识)”看做世界的本源,这同哲学史上产生的“物质本源论”或“精神本源论”相比,更接近客观实际,更具有科学性,有更重要的哲学理论价值。

  道本源论的理论缺陷有两个:道恍惚为物论遮蔽了道本源论的光辉,使老子无法看到“道”的本来面貌,看到“道”就是人类的认识活动。这是道本源论存在的第一个缺陷;道本源论把“道”看作是万物的唯一本源,忽视了对万物其它本源的寻找和探索。这是道本源论的存在的第二个缺陷。

  庄子在老子“道本源论”的基础上努力前行,发现了道本源论所存在的忽视万物其它本源的缺陷。

  《易经》中有: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用现代语言翻译为:通过形使者上谓之道,通过形使者下谓之器,通过化使之裁谓之变,通过推使之行谓之通。句子中的“上、下、裁、行”都是动词”,它们分别用在名词“者”或“之”前面,是古汉语动词的使动用法,有使者上、使者下、使之裁、使之行的含义。因此,四个分句中的“道、器、变、通”四个词都是言说主体行为的动词,或者说句中言说的“道、器、变、通”都是动词表述和界定的关于主体行为的事情或事物。

  根据下文:“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所以,这里的“形”也就是“拟诸其形容”,“上”也就是“象其物宜”的意思。”因此,形而上者谓之道的含意是:拟诸其形容,使者象其物宜叫做道。

  需要特别指出,道或形而上者、器或形而下者虽然都是指人类的行为,但两者在形式上也有所区别,道或形而上者这种行为是指人类运用感知器官和思维组织的认识行为,器或形而下者这种行为是指人类运用肢体的实践行为,人类的肢体行为是有形的行为或事物,人类的感知器官的行为是无形的行为。

  庄子在《齐物论二章》指出:“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这个句中的“行”和“谓”虽然都是指人类的活动,但这两种活动却有本质的分别,一种是人作为客体事物的活动,另一种是人作为主体事物的活动,句子中的“道”和“物”虽然都是主体活动产生的结果,但是“道路”是作为自然客体事物的人的运动结果,事物是作为自然主体事物的人的活动结果。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自然客体事物的运动和自然主体事物的活动都是主体的行为,主体行为是万物的本源。天下万物的本源是主体的行为,主体的行为既包含自然主体的行为,也包含自然客体的行为,创造万物的主体是自然物和人组成的对立统一体。

  三、结论:主体行为是万物的本源

  以上通过对老子本源之道的分析,通过对庄子道器本源论的解读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类的认识行为和自然万物的运动是世界的共同本源,或者说包含人类认识和万物运动的主体行为是世界的本源,任何单独把人类的认识行为或自然万物的运动看做世界的唯一本源的看法和观点都是不完全符合客观世界实际情况的观点。

  什么是哲学?哲学是人类认识、发现、界定、彰显和产生事物,获得事物的一般知识、形成处置事物的方法和原则,以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科学实践活动。哲学是围绕着事物是什么、事物是如何发生的问题发生和进行的人类认识活动,哲学史上产生的各种哲学问题都可以简化还原为事物是什么、事物是如何发生的这两个哲学元问题,或者说简化为本体是什么、本源是什么这两个哲学元问题。人类只有解决了事物是什么、事物是如何产生的这两个问题,或者说只有解决了世界的本体是什么、万物的本源是什么这两个问题,才能建立真正科学的哲学理论。

        爱哲学的人们,你赞成我在本文表述的看法和观点吗?欢迎你同我进行讨论和交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