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食物的故事

 行者77漫步 2010-05-26

 

 


 
 食物的故事
 
 
 

 
  下面是关于吉林省四平地区,1960年代城市居民食物的真实记录,以冬天的食品为主。吉林处于东北腹地,土地肥沃,是“世界三大玉米带”之一,从这个称号也可以隐约了解到为什么在那个年代,吉林地区粮食供应以玉米面为主。普通人家每人每月都是三两油、一斤白面、一斤大米、一斤高粱米,有的会有些小米,剩下都是玉米面,中学生定量35斤、工人42斤、干部31斤、没工作的27斤半。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七十年代末。
  这篇记录跟据爸爸、妈妈、二姨口述整理而成。

  上篇(老爸口述)

酸菜炖排骨


  【酸菜】
  以前饭馆门口写的:“热乎炕,酸菜炖粉条子”。
  十月底十一月初入冬以后就开始腌,家里大缸腌几百斤酸菜,大概一个月,从十二月份,开始吃,能吃到过完春节。搭配白菜,萝卜,土豆子,胡萝卜,这就几乎是过冬的全部食物了。真正腌好的酸菜,脆生,还酸,没有杂味,有淡淡的嫩黄色。那会儿水果少,包饺子时候,酸菜芯,家里小孩子就等着,你奶奶把酸菜丝切好,大家抢着吃。
  过去家里放肉很少,都是肥肉,就是要荤油,那会能买到水油都很高兴,猪肚子里的油出油率高,出油滋嘞很少。
  1960年代,大白菜市价有一分八,二分几,最贵不超过三分钱一斤。三年困难时期,黑市五六毛钱一斤,那就了不得了!

大豆腐
 

  【豆腐】
  每条街上都有豆腐坊。四、五分钱一块,大概有一斤沉。刚出锅的热豆腐可以直接吃。那会儿豆腐也不能经常吃,凭票供应。1967年,武斗刚平息下来,我们这些孩子没事,带上水、带上饭结伴去北河套那块儿拣豆粒儿。拣了好多豆粒,自己回家泡,再找磨房磨碎,连豆腐渣子带豆浆带回去,先煮,煮完也跟豆腐渣一样,自己加点油,盐,葱花,花椒面炒,又当饭又当菜,这叫“小豆腐”。
  1970年,我在锦州当兵。那块儿有个地主,八十多了,说了句:“我要能吃口豆腐该多好!”晚上开批斗会斗他,批斗的主题就是:“我们贫下中农都吃不到豆腐,你地主想吃豆腐就是想变天”。老头子弯着腰,自己搧嘴巴子,嘴里还念叨:“谁让你嘴馋!谁让你嘴馋!”

盐豆子


  【盐豆子】
  你奶奶说:“家趁万贯,不可盐豆子就饭。”意思是盐豆子香,也咸,下饭得比平常多吃好几碗饭。盐豆子是黄豆在锅里干炒,炒到噼里啪啦一阵响,豆子上都有裂纹了,准备好大海碗,里面搁上盐粒,酱油,葱花,把豆子倒入,只听滋拉一声,冒热气,赶紧拿筷子和拢,这是为了入味,这时候赶紧拿大碗扣上,闷个十来分钟,揭开盖儿,豆子变成酱色,酥软了,就可以吃。

冻豆腐


  【冻豆腐】
  冻豆腐比大豆腐稍微贵些,家家户户自己冻,有钱的一次买一整板豆腐,拣成小块,摊开冻在外面,一宿就冻得梆梆的,然后码在大缸里,能吃一冬。冻豆腐切的像海绵一样,放锅里跟酸菜或者白菜一起炖,现在想起来齿痕留香。(说道这里,老爸咽了下口水)现在那样冻豆腐再也吃不着了,一个是豆子质量不行了,一个是天气也不如以前冷了。

黄瓜拌干豆腐


  【干豆腐】
  东北干豆腐可以说是一绝!现在干豆腐太厚,一揭开都散渣子,吃到嘴里咂曰曰的。过去吃这个比大豆腐、冻豆腐少得多!吃法那可就多了,有一种卷肉的干豆腐。肉馅,不是纯肉,掺了很多粉面子,拿豆腐皮卷起来,拿马莲扎上,一捆一捆的,熏好。自己家不做,国营店里卖,六毛钱一斤(1975年),回家切丝吃。我最喜欢蘸酱卷葱吃。

冻秋梨


  【冻秋梨】
  原料是白梨。吃的时候拿一洗脸盆凉水泡上,泡完之后梨上结上一层冰,里面就开始软和了。小孩子来回过来看化开没有,这个随便吃,一盆冻秋梨,每个孩子五六个,一晚上就吃完了。有年跟你妈去沈阳,坐公共汽车,看见一个八九岁的孩子,在啃没化开的冻秋梨,冻得跟铁蛋子一样,一咬一道白茬儿。


桔子瓣糖
 

  【桔子瓣糖】
  大街小巷都是桔子瓣糖。论块,一分钱两块。没人成斤买,买多了人家笑话不会过日子。有糖纸的糖块太奢侈,一般都吃桔子瓣糖。那会儿过年不给客人端糖,太少了,都是留着自己家人吃,给客人就是抓把瓜子,连花生都抓得少。
  【古巴糖】
  1962还是1963年,十月份,你爷爷拿油漆罐子拎了一下子糖,大概有五六斤,咖啡色的,吃起来苦不溜丢的,一人给了两块吃,也没觉得好吃。然后,你爷爷就把罐子挂在椽子上。后来,我就搭梯子,时不长上去偷两块,一开始罐子是沉甸甸的垂着,随着糖的减少,到冬天刮风,罐子就随着风飘。到春节时候,你爷爷打开罐子剩的也不多了。当时传闻古巴糖有毒。

粘火烧

  【粘豆包】
  提起粘豆包,那家伙!哈哈,好吃!用大黄米,小黄米做的,过去都是自己家做,淘完黄米,泡一段时间,发酵,具体怎么做得问你妈,这是“好嚼谷儿”。
  蒸的时候,一般底下搁苞米叶子,最好的搁苏子叶,蒸出来的粘豆包香。
  文革斗地主经常听到这样的话:“他家天天都吃粘豆包都吃不穷!”



大萝卜


冰糖萝卜


  【大萝卜、冰糖萝卜、青萝卜】
  过去都是红皮萝卜,也就是大萝卜,这是东北当家菜,也当水果吃。在兴隆山的时候,学校地里萝卜大丰收,就发动学生每人拎两个萝卜,学校到萝卜地需要穿过铁道,大概有三里地,学生就来来回回往学校运。有个学生造了个句:“拎萝卜的人排山倒海!”老师还大大地夸奖了这个学生。
  冰糖萝卜就是“心里美”。只有拌凉菜才能吃,加糖加醋。三年困难时期,1961年三十晚上,根本没有水果,连冻秋梨都吃不上了,就把冰糖萝卜切成片,大家一起吃。
  青萝卜。吉林地区很少见。

  下篇(老妈、二姨口述)



饼干


  【糕点】
  买好的糕点得去花木兰副食品商店、三马路南山副食。去这两个地方相当于去大型超市,都是国营店(注:这两个商店现在都没了);一般的店都叫小铺儿,私人开的,卖些油盐酱醋、点心糖果,后来超市出现了,这些小铺儿差不多都黄了。
  糕点得拿褐黄色油纸包起来。送人要包的四四方方,上面搭红纸,用纸绳儿扎起来拎着送人。
  光头饼干:5毛钱一斤,3分钱一块(60年左右)。发面的,圆圆的,上面溜光的。
  儿童饼干:4毛5,圆的,薄薄的,一块钱硬币那么大小,上面压花纹。
  炉果:6毛一斤,跟桃苏味道一样,长方形,上面撒芝麻。
  槽子糕:8毛一斤,就是蛋糕,圆的,比现在蛋糕块小
  江米条:5、6毛钱,比现在的酥脆
  芙蓉糕:8毛一斤,就是萨其马,上面撒厚厚一层白糖,奶黄色的。整块现切。
  酥皮儿:8毛一斤,枣泥,一股中药味儿,不爱吃,椒盐的好吃。
  地瓜面饼干:跟光头饼干一样大小,甜,地瓜煮糊了下面糖稀的味儿。这个不要粮票。
  月饼:1两粮票,2毛钱一块,这是好的,还有1毛5的。月饼供应,每人两块,就是什锦馅,白糖,青红丝。
  黑饼干:掺粗粮,苞米面饼干,三年困难时期要两块钱一斤。
  【古巴糖】
  60年代初,一两年,小方块,白色带咖啡色条,还有整包的像红糖似的。跟糖稀似的,苦。三年自然灾害时候,肝炎盛行,后来经过“调查”,认为是吃古巴糖吃的,老百姓见面都互相告诉:“别吃古巴糖,吃古巴糖得肝炎。”
  【伊拉克枣】
  面咕嘟的,黑色,核儿是扁的,不好吃。
  【油】
  豆油供应,每人每月三两油,8毛钱一斤。1970年代,陈锡联主政辽宁,还是每月3两油,辽宁老百姓都喊他:“陈三两。”东北地区的辽宁、吉林供应紧张,都是三两油,一斤面,一斤大米,一斤高粱米,还有些小米,剩下都是苞米面,中学生定量35斤,没工作的27斤半,工人42斤,干部31斤,工资也比工人少,大概少一级,那会人都不愿意当干部。
  辽宁细粮(含高粱米)比吉林略高,全国要数吉林省吃苞米面最多。黑龙江生产小麦,大豆,粮油供应在东三省里最好。
  从过完年就开始攒油和细粮,一个月攒出三两油,攒到过年炸炉篦子,猪圈门子,油炸糕(偶而有江米的),三十早上炸,放到一个巨大的搪瓷盆子里,够吃到初五。三年自然灾害,姥姥攒了一大瓶子豆油,放在门后,一个男的假装打听路,结果第二天早上发现那瓶子油被偷走了。
  椰子油,7毛钱一斤,白色的,凝固的,做时候先化开,做菜不好吃,烙饼也不好吃,就是炸东西还行,跟荤油似的。



粘豆包、粘火烧


  【粘豆包】
  (1960年代)春节时候按人头算,每人只供应一斤黄米面,做粘豆包只够吃个两三次。黄米产量低,农村种的也少,够自己家吃就成,所以外面市场也买不着。
  黄米面用开水烫上,完后发面,用酸面发,那会儿天冷,不容易发,晚上发早上起来蒸。馅是豆馅,煳小豆,煳完拿勺子捣碎,不加糖,这时候加糖费,得加老些才甜,一般都吃的时候蘸糖。底下衬苞米叶,蒸二十分钟就能熟。夏天存的苞米嫩叶,外面晒干,冬天用的时候搁水泡开洗净,拿剪刀铰成一小段一小段的。城里习惯衬苞米叶,农村用苏子叶。苏子是浅褐色比高粱小的粒子,榨油用,我以前不愿意吃苏子味,现在觉得苏子的香味跟粘豆包的酸味挺搭配。
  【粘火烧】
  粘火烧跟粘豆包的区别就像馒头跟烙饼区别一样。费油不爱熟,但是好吃。
  改革开放前,有的人进城卖粘豆包,拿土豆块,黄泥当馅,买回家一蒸没法吃都扔了。



国光苹果


  【苹果】
  (1960年代)3毛钱一斤,一个个码在木头格子里,好几种,价格不一样。一般就称一、二斤。
  春节时候贵,夏天没这么太贵。因为苹果贵,都是成年人来买。孩子去买的话,服务员会告诉:回家让你家大人来买。



冻柿子


  【冻柿子】
  四平这边不吃鲜柿子,冬天才出来卖,回家用凉水拔上,把冰拔出来,就软和了。
  【苣荬菜】
  就是苦菜,三年自然灾害总去农村采,大家都采就少了。平时想吃的话买个3分钱、2分钱的,春天嫩,蘸酱吃,夏天就老了。剁碎搁水抄一下,把苞米面撒进去攥成菜团子。蒸锅一锅两层,一层能蒸七八个。
  【沙果儿】
  七八月份下沙果儿,酸,小时候没觉得酸。大连夏天也有卖的,还挺贵的哪!
  【山里红儿】
  秋天时候下来几分钱一斤。比山楂小,比苞米粒大一点,皮薄,全是褶儿。我还去采过,比苹果树高,里头都是刺儿。
  【菇娘儿】
  夏天七八月份,现在可贵了,大连卖五块钱一斤,还有十五块钱二斤。长在灌木丛里,到膝盖高,这个多,一般道边就有。



二姨包的烧卖


  【烧卖】
  我下乡时候吃过,1970年冬天在孤家子吃的,猪肉白菜馅的。四毛钱一斤,我买了两毛钱的。土豆粉做的,蒸完透明,不要粮票。


二姨做的胖头鱼


  【鱼】
  鱼过年才供应,每人半斤。(老爸插话:“那会儿属于‘集体瘦身’,全国找不着胖子。”)
  刀鱼,黄花鱼就这两种。黄花鱼五毛四一斤,两条鱼才花六毛多钱(1963,64年)刀鱼三毛多,不到四毛。
  淡水鱼不供应,随便买。大马哈鱼,切成一段一段的卖,你姥爷总买,蒸苞米面饼子,放碗里搁点油蒸上,挺好吃的。



二姨炸的茄盒儿


  【炸茄盒儿】
  过年过节才炸茄盒儿。
  夏天吃紫茄子,细而短,冬天吃绿皮茄子。做茄盒儿,绿皮茄子嫩,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