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学设计我们首先应该考虑什么?

 高占国 2010-06-30

教学设计我们首先应该考虑什么?

            ——学习《理解力培养与课程设计—— 一种教学和评价的新实践》有感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  高占国

最近学习了美国:威金斯Grant Wiggins & 麦克泰Jay McTighe 合著的《理解力培养与课程设计—— 一种教学和评价的新实践》一书,很有感想。本书提出了一种“逆向设计”的教学设计思路和方法。对于我们研究教学设计非常有帮助。本文仅就其中的一些观点谈谈自己的感受。

下面这段话是该书中的部分内容:

   “教师,他们往往有一种表达的欲望,这正是他们的苦恼之源。实质上,使学生少机械地接受或不接受那些事实性的东西,他们更能做出明智的判断与聪明的行动。”——格拉格(1940)这段引文引自哈佛商学院的一本出版物,其中介绍了本校所采用的案例教学法的基本原理。本书的名字即是“智慧不能言传”。

    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讲,以理解为目的的教学要求尽可能地少教。按照萨泽(1984)的话说:理解……(对)辨别力与判断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理解比博学更有用。它产生于自我提问和他人的提问。

    大部分理解与思考有关,对于思考来说,它是自己主动引发的结果,而不是通过训练产生的。在理解性教学中,学生必须要意识到,理解的实现依靠自己领会,而不是等着记录教师的答案。所以教师既要改变课程,也要改变教学风格,建构性的教学方法越来越重要:如果学生要理解复杂观点的意义,教师所提供的那些解释是远远不够的,他应该做出自己的解释与理解。

    这个观点早在伯拉图时代就存在了。在他命名为《美诺》的谈话录中,苏格拉底指出,理解的含义更接近于澄清思想,而不是教给一些事实。严格而论, 理解无法“教”会,只有学会。当人们对“美诺”表示怀疑时,苏格拉底通过一个没受过教育的奴隶进行对话来证明他的观点。通过提问,再加上奴隶自己的思考,在无法作出判断时承认自己无知,苏格拉底就使这个奴隶理解了一个几何问题:怎样把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扩大一倍。苏格拉底后来指出,在教怎样一个事实的时候,如果没有如何提问,那个奴隶(学生也是这样)不可能理解这个问题的意义,并且很快就会忘记。他说:

    只要真实的观念存在,它们就会表现出应有的价值……但是它们往往不能存在长久。除非我们能够真正理解它, 它才能持久地保存在我们的灵魂之中,否则它会迅速地溜走。

    最近,这一古老观点的正确性在第三次国际数学与科学研究大会上,再一次得以证明。在为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八年级学生举行的国际性数学快速中,美国学生成绩相当不佳。究其原因,我们发现,这种情况是由美国教师在数学中的教学方式所导致。具体来说即是, 美国教师只是把重要的观念讲授给学生,而学生成绩较好的国家的教师则是通过举例、质询和讨论来揭示它们。在1998年,德国教师在教学中讲授式占的比例21%,探究式占79%;日本教师在教学中讲授式占的比例19%,探究式占81%;而美国教师在教学中讲授式占的比例79%,探究式占21%

    在对更为复杂的能力教学测验时,如“运用概念”和“发明新的应用方式和程序”等,得到的数据更令人震惊。德国教师在教学任务的时间比率中,实践性任务占90%,概念应用占6%,思考与发明占4%;日本教师在教学任务的时间比率中,实践性任务占40%,概念应用占18%,思考与发明占42%;美国教师在教学任务的时间比率中,实践性任务占95%,概念应用占1%,思考与发明占1%

上面的数据强调,我们必须清楚教学目标,按照逆向设计的逻辑进行教学设计,这一切都很重要,如果教学目标不明确,那么到最后,教学又回归到课本内容的传授上。我们应该适应学生自主性的要求进行慎重的教学设计,所有的设计都应当指向开发学生的智慧,实现他们学习中的自我指导。

结合我的教学经验和该书作者上面的观点,我认识到下面的观点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实践教学理念:

一、教学设计首先要设计的是教学目标

这是“逆向设计”的基本观点。“首先在大脑中产生关于结局的认识意味着对最终目的的清晰理解。为了更好地理解你的现在,为了使你的行动一直不偏离正确的方向,你必须明确意识到,你终究将归何处。——斯蒂芬·R·卡弗《高效率人的七大习惯》”

在传统的课程设计中,许多教师首先关注的书本内容、自己情有独钟的课文及组织已成定规的教学活动等。而不是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与标准来选择课程内容及组织相应的教学活动。对此,我们主张使用相反的做法,即在课程设计中,首先明确教学目标,然后根据学习目标进行教学设计。这种观点并不新颖。1949年,拉尔夫·泰勒就已经清楚而简洁地将逆向设计的逻辑表述出来:

  “教育目标成为课程设计的标准与出发点。通过它课程材料得以选择,课程内容得以形成,学习指导过程得以发展,评价工具得以准备……教育目标陈述的目的在于确定学生身上将要发生的变化,以此来设计各种活动并使之指向既定的目标。”

我们许多教师在教学教学设计时都是根据教学内容,即教材来考虑教学目标的设计,把教学目标当成了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工具,这在实际上违背教学规律的。按照“逆向设计”的基本观点,应该在首先设计教学目标的前提下,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考虑选择什么教学内容。“这一切都很重要,如果教学目标不明确,那么到最后,教学又回归到课本内容的传授上。”这也完全符合我们国家课程改革倡导的“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

二、设计教学目标要以学生的理解为目的

该书作者认为“我们应该适应学生自主性的要求进行慎重的教学设计,所有的设计都应当指向开发学生的智慧,实现他们学习中的自我指导。”“与其他设计职业如建筑学、工程学和绘画艺术家一样, 教育设计者必须考虑到他们的“顾客”的需要。在其他设计领域内,各种专业设计都是坚决以客户为中心的。设计的有效性与它们能否完成顾客的目标相符合。在教育领域,因为课程、评价与学生指导设计的有效性最终取决于学生学习所取得的成果,所以很显然,学生是我们的顾客。”在我们的教学设计中,由于教师首先根据教材进行设计教学目标,然后才考虑学生的需要,这样的设计一定是主观的,没有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设计。所以,在我们今后的教学设计过程中,一定要认真思考这样设计的道理,使教学设计真正能够为教学对象学生服务,而不是相反。

三、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少教而让学生多学

在我平时接触到的教师的教学中,经常能够看到许多教师往往很怕教给学生的少,在教学中一节课内设计了许多内容,这个还没让学生理解就接着进行下一个。教学中是按照以“教”为主的设计思想进行的,而不是以“学”为主的设计思想进行的。如果按照以“教”为主的设计思想进行的话,就必然犯主观主义的错误。现在我们国家江苏省的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和山东省杜郎口中学进行的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就是这一教学设计思想的具体实践。

通过以上三方面,我们明白了教学设计首先应该要考虑的问题,但是,为什么我们能够首先考虑这些问题,这个首先的首先应该是什么呢?我想我不说大家也应该明白的。

2007年8 月10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