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根清净方成稻,退后原来是向前

 LM0318 2010-07-02

六根清净方成稻,退后原来是向前

[日期:2009-07-30] 来源:顺昌琼林网  作者:麦子  

 

       “手执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成稻,退后原来是向前”。

       ——据传,这是五代时期的布袋和尚留下的许多耐人寻味的奇偈妙语之一。

       这首偈语诗,语言通俗易懂,含义丰富深刻,偈中所描写的插秧的情景如在眼前。布袋和尚用形象的插秧动作阐发了学佛和做人的道理。

       “手执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单从字面理解就充满了情趣和智慧。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没必要趾高气扬,没必要昂首挺胸,弯下腰来插插秧苗,低下头来看看稻田,就能发现我们苦苦追寻的那个“天”。“六根清净方成稻,退后原来是向前”,插秧每行六株,而且要去除秧根上的污泥,栽下去才能长成稻子,这正好与佛教六根清净一语双关,“稻”与“道”谐音。佛门要求出家人去除一切私心杂念,静心修行,才能得道。最后一句“退后原来是向前”,插秧是一边退一边插,而所插的秧苗是不断向前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退后即为向前。
       一般人的通病是:只看到别人的短处,看不到自己的过失。水中天如镜,人要自觉自悟,使本性清澈显见,才能够「六根清净方为道」,使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不被外面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污染,时时保持自性的清净,就是道,就是修行了。有时候,退让不是完全的消极,反而是积极的转进。与人相处,斤斤计较争执,互相排挤诋毁,又能成就什么?倒不如退一步,寻求更大的成功。 

背景资料:布袋和尚

       不知名氏,来历不详的布袋和尚,自称“契此”,他是五代明州奉化人(或说四明人)。笑口常开,蹙额大腹,经常佯狂疯颠,出语不定,就地而卧,随遇而安。他给人欢喜快活、逍遥自在、大肚能容的深刻印象。手持禅杖,肩荷布袋,所有供身资具通通放在囊袋中。 一生奇事不胜枚举,高兴就卧在雪里,雪也不沾身;能够预卜吉凶和气候,天晴时,穿着高齿木屐,跑到桥上,竖膝而卧,雨天则穿上湿草鞋,在路上急急行走,表示天快下雨,每一次都很灵验,被认为是一大奇人。有一首偈说:

    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 青目睹人少,问路白云头。

       便是形容布袋和尚逍遥放旷,无拘无束的一生。

       梁贞明三年(九一七),布袋和尚端坐在明州岳林寺东廊下的一块磐石上,将入灭前,说了一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说完安然坐化。 至此,众人才知道行履疯颠的布袋和尚,原来就是弥勒菩萨的化身。不久,有人在别州看见和尚仍背着布袋到处走,于是世人竞相描绘他的图像供奉在家中。据说,他的全身舍利至今仍完好保存在岳林寺大殿的东堂上。今天,一走到寺院,在山门前就可看见笑意盈盈的弥勒菩萨,好像欢迎每一位上山的信徒或游客。以下的诗偈,最能说明菩萨的满腔欢喜:
  眼前都是有缘人,相见相亲,怎不满腔欢喜; 世上尽多难耐事,自作自受,何妨大肚包容。
  大肚包容,了却人间多少事; 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
  大肚包容,忍世间难忍之事; 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
 
       布袋和尚,在日本也是家喻户晓的和尚,是人们常常听说的都每个人由衷、尽兴、强烈笑的著名和尚。       他的整个一生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笑,那就是他的信息,他的信条,他的经典。在日本,没有谁像布袋和尚那样被人在记忆中如此地尊敬。人们与这位在每一间屋子里陈设的布袋和尚塑像面前,感受到他发自内心的如此深刻笑的痕迹,他的笑驻留在每个听见笑声的人的心中,他的笑扣动了他的本性,他的笑更创造出了一种人类的共鸣。
       布袋,是独一无二的。在整个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可以被他的笑所滋养,每个人的心灵被可以被他的笑所净化,每个人都可以从他的笑容间感受到纯真的幸福。他的笑深不可知,却是人们心底鸣响的欢乐音乐。

       《插秧歌》 :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
  善似青松恶似花 看看眼前不如它 有朝一日遭霜打 只见青松不见花
  面上无嗔是供养 口里无嗔出妙香 心中无嗔无价宝 不断不灭是真常
  佛在灵山莫远求 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 好向灵山塔下修
  佛在世时我沉沦 佛灭度后我出生 忏悔此生多业障 不见如来金色身
  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底清净方为道 退步原来是向前
  千锤百炼出深山 烈火焚烧莫等闲 粉身碎骨都无怨 留得青白在人间
  三十三天天外天 九霄云外有神仙 神仙本是凡人做 只怕凡人心不坚

录入:麦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