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反应强度与刺激强度相匹配

 蓝河星梦 2010-07-05
作者:邰启扬 吴承红 |  文章出处:网络

  这一个案例比较奇特。来访者自己没有什么心理疾患,也没有什么外部的人际关系障碍,但就是不能接受某一个特定的人。偏偏这个人就是她同宿舍的室友,是朝朝夕夕必须与之相处的人。这个人并没有任何地方得罪过她,而她对这个室友的不能接受已达到妨碍自己正常生活的程度。

  来访者:"老师,我感到自己有心理问题,我的一些好朋友也这么说。"

  催眠师:"你为什么会这么想呢?"

  来访者:"我非常非常厌恶同宿舍的一个同学。"请注意,她连着用了两个"非常",可见厌恶程度之深。

  来访者:"她和男友在校外租房子同居。每当她回到宿舍就大肆炫耀,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甚至将一些细节详加描述,简直让人感到恶心。我看到她不愿多看她一眼,听到她做作的声音浑身起鸡皮疙瘩。就因为我是班级干部不能太多地表现出来,也不能主动要求调宿舍。"

  催眠师:"这种状况大约有多长时间了?"

  来访者:"我们在同一宿舍住了三年多了,她从一开始就令人讨厌,虚荣、做作……反正大家都不喜欢她,当然可能没有我这么强烈。尤其近半年多来她和男友租房同居以后,我这种反感和厌恶就更强烈了,如果正在吃饭,一见到她连饭也吃不下去,即使有时她不在宿舍,只要看到她的东西也同样有这种感觉,有时我真想把她清除出我们的宿舍。老师,我这算不算不正常?其实我也觉得有些不正常,但是就是没有办法克服。"

  催眠师:"对于一些不良的行为产生反感是正常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德准则,必然会产生一定的道德评价和道德体验,但从和你的交谈中发现你在这方面的反应程度显然是超过了一定的度,严重地影响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有时正常的反应同样也有一个度的问题。"

  来访者:"有些同学和朋友也劝过我,我也曾经试图作过改变,我也对自己说,她如此是她自己的事,与我没有关系。但尽管这么想,还是左右不了自己的情绪,如果我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就不会到您这里来了。"

  催眠师表示完全可以理解,并向其介绍了催眠疗法,要求来访者事先上网查阅有关的催眠资料,如果愿意接受这一疗法,可以三天以后来心理咨询中心。

  第一次催眠

  在约定的时间来访者如约前来。

  来访者:"我上网看了一些催眠疗法的资料,没有任何顾虑,只要能够解决问题就行,我正在准备考研,情绪不好对复习很有影响。"

  催眠师:"对于你目前的问题也可以用其他的心理咨询方法,但如果是要求时效的话,无疑催眠疗法是最好的。"

  大约经过十多分钟的暗示诱导,来访者逐渐进入了催眠状态,根据标准判断达到中度催眠状态。

  针对来访者的症状,我们的判断是她在人际关系方面有过敏性反应。生活中,的确有我们所喜欢的人与我们所不喜欢的人。对于那些不喜欢的人,只要他们没有对我们构成实际的伤害,我们就没有理由也没有必要作出过激反应。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过激反应产生的原动力,不是对方的语言或行为,而是自身的心理健康程度。这是因为,在大部分心理学家界定的心理健康标准中,都有这么一条,那就是对外部刺激反应适度,即反应强度与刺激强度相匹配。

  根据来访者的这种情况,我们决定施行催眠过程中的系统脱敏疗法。

  系统脱敏是行为疗法的一种治疗程序,即当反应处于抑制状态时,连续对患者施以逐渐加强的刺激,使其不适反应最终被消除。通俗地说,当一个人的心理上的痼结过于强烈之时,一次性的暗示或者行为指导往往难以奏效。此时,只有渐次地消除其不良的反应,渐次地建立其良性反应,才能逐步彻底改变其不良行为,建立起良好的、恰当的行为模式。自然,在清醒的意识状态中,通过各种手段也能达到一定的目的,但是,如果和催眠术结合起来使用,效果将更快、更好。因为催眠暗示具有良好的累加性的特征,更易诱发并巩固系统脱敏的作用。具体做法是将放松反应同患者想象中的各等级水平的焦虑诱发刺激依次进行匹配。最初,先让患者想象微弱的刺激,即表格所列感到最小程度害怕的所见到的人或社交场合。如果患者仍能保持放松,则可以想象强一等水平的刺激,依此类推,一直进行到最恐惧等级水平的刺激。如果某一等情况的刺激引起了患者的焦虑与恐惧,则就重复这一步骤,直至患者在想象这一刺激情况时能保持完全放松为止。最后,到所有的等级水平的刺激都进行完之后,患者就已经学会了以放松取代焦虑,来对先前使其产生焦虑与恐惧的所有刺激情境进行反应。

  根据来访者对其同学的厌恶程度和治疗的需要,我们把焦虑等级分为三级:

  第一级--在宿舍遇到所讨厌的同学;

  第二级--所讨厌的同学主动与来访者说话;

  第三级--所讨厌的同学用来访者的茶杯喝茶。

  观察到来访者在催眠过程中神情安详,通过做深呼吸让其放松到能够放松到的最大程度。催眠师用言语暗示:"你现在正在宿舍里看书,这时你所讨厌的同学推门进来了。"

  可以发现来访者面部表情的变化,刚才的平静很快被打破了。

  催眠师:"你的感觉怎么样?"

  来访者:"我感到糟透了,有一种血往头上涌的感觉。她不是与别人同居了吗?还要回来干什么?整个一个污染环境。"

  催眠师:"你准备怎么样呢?"

  来访者:"她不走我走,我再待下去就要吐了。"

  催眠师再次发出放松的指令。通过数次深呼吸,不断放松,来访者又一次回到了平静状态。让其再次体验上述的情境,来访者厌恶的程度明显降低了。

  催眠师:"她(指极端厌恶的那个室友)又回来了,你怎么办?"

  来访者:"她回来就回来吧,反正宿舍又不是哪个人的,我只能保证自己的洁身自好,她怎么样是她自己的事,与我无关。"

  催眠师:"你现在还有要呕吐的感觉吗?"

  来访者:"我为什么要呕吐?为她?犯不着。"

  这时的来访者与第一次放松状态下仿佛判若两人。从来访者态度的改变状况来看,第一次催眠取得了预期的疗效。在继续放松后来访者被唤醒。

  整个催眠过程不需要来访者记住,因此暗示其忘记。来访者被唤醒之后感到有些疲劳,好像没有睡醒似的,似乎做了一些关于那个人的梦,但又记不起来到底做的什么梦。约定三天后继续催眠。

  第二天催眠师收到来访者的手机短信:对那个人的厌恶程度降低了,不时时刻刻困扰自己了,但是看到她的东西仍然会产生反感,因为看到她的东西就会联想到她的所作所为。

  第二次催眠

  催眠师:"从你发给我的短信来看情况有好转,但要恢复到正常反应的程度还需要继续治疗。"

  来访者表示完全同意。

  再次用言语暗示使其进入催眠状态,判断催眠程度为中度,拎起其手臂感到有一种自动向上的力量,而不是绝对的肌肉松弛。在判断来访者已经完全放松以后,进入治疗状态。首先是复习第一级焦虑反应,发现对第一级焦虑反应已完全适应。于是进入第二级焦虑练习。

  催眠师:"你所厌恶的同学在宿舍,你刚从外面回来,她非常主动地与你打招呼,并与你说话。你这时会采取什么行动呢?"

  来访者:"我不愿意与她说话,但出于礼貌我与她敷衍一下。"

  这时,催眠师扮演其同学的角色与其对话。感到尽管有些勉强,来访者还是基本能够做到以礼相待的。在这一次催眠过程中,每当一段时间的对话之后皆有再次放松的过程,让其在不断放松过程中脱敏,降低对刺激源的厌恶程度,直至刺激对象不再引起厌恶为止。催眠达到预定的目的。

  第三次催眠

  三天以后,来访者再次按时到来。

  来访者:"我现在感到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对她反感了,她是她,我是我。不过这些天没有遇到她,真的遇到她时,不知道会怎样?还会像以前那样反胃吗?"

  催眠师:"请相信催眠的疗效吧,一切均会水到渠成的。"

  在简单沟通之后,第三次催眠开始了,催眠引导的时间缩短了,来访者很快进入了深度催眠状态,深度催眠在理论上是指达到完全受控于催眠师,不能对外部世界产生反应,如呈现僵直或梦行状态。由于催眠程度的累加效应,来访者在第三次催眠中达到了深度催眠状态。

  催眠师:"今天天气很热,你所厌恶的同学刚从外面回到宿舍,没有找到自己的茶杯,正巧看到你的茶杯里盛有冷开水,她拿起来就喝,喝完之后才想起来向你道歉。这时你的感觉如何?"

  可以观察到来访者不再显得平静,脸色因心情激动而显得赤红。开始斥责那个同学:"你还有没有一点道德啊!这个杯子我是不要了……"

  这时,催眠师继续要求来访者放松,作深呼吸。并告诉来访者这是对你的一次考验,是你必须经历的。

  如此情境又重复了一次,显然来访者的反应程度没有先前激烈了。

  来访者:"跟这种人没法计较,用了就用吧,大不了我好好洗洗。"

  催眠结束之后来访者主动告诉催眠师自己现在感到完全好了,不会再出现过激反应了。她说:"我现在正忙于复习考研,没有时间为一些小事来伤神,现在看来是自己把问题夸大了。"

  催眠师:"现在你已经恢复到了清醒状态,我想在意识层面与你再作一些沟通,愿意吗?"

  来访者:"当然愿意!"

  催眠师:"人生活在世界上,通常不能随心所欲地选择环境,也不能随心所欲地选择你所遇到的人。我们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与所有的人都成为好朋友,我们也没有必要一定要把那些看不惯的人当成敌人。我们所能做到的是:看得惯的人我们多看些,看不惯的人我们少看些。看不惯而又必须看到的人,我们尽量不看,看到了也不必把她放在心上。只要她们不损害公共利益和你的个人利益,你就不必太在意。现实生活中,是不能什么情况下都要去疾恶如仇的。"

  来访者对我们的观点深以为然。

  最后,催眠师布置了定期反馈的作业,要求来访者在生活实践中彻底改善心理障碍。

  大约一个多月以后来访者打来电话,征求催眠师的意见,她所讨厌的那个女生因人流手术后产生并发症而住院,来访者想去看望她。

  催眠师笑答:"你自己看着办吧?去不去两可。"

  催眠师的体会

  这是一例催眠中的系统脱敏疗法的实践。系统脱敏疗法在意识层面进行,首先需要让来访者学会放松,而放松的程度在意识状态下是难以把握的,先必须使其体验什么是紧张,然后再从上至下,即从头到脚一个部位、一个部位地慢慢松弛。当然有条件的可以使用生物反馈仪,使来访者通过数次训练最后学会放松。而放松在催眠过程中做是极为容易的,在无意识层面贯彻放松的指令能够达到完善的程度,并且不需要经过学习和训练。放松的程度是制约系统脱敏疗效的关键,放松才能治疗神经系统对某一刺激的焦虑、恐惧。本例中的女大学生对同宿舍室友的同居行为从看不惯到反感,最后达到了见到她就会恶心反胃的地步,来访者对自己行为的失度并非全然无知,也感到似乎有些不正常,但是无法克服。这属于系统脱敏疗法的适应症,如果在意识层面上进行这一疗法时效方面要略逊一筹,放松达不到一定程度也会影响效果。

  系统脱敏疗法属于行为主义疗法的范畴。行为主义疗法不主张深究症状的原因,只关注行为的改变。本例由于使用了催眠疗法,当然可以探究其失度行为的无意识动机,挖出无意识的症结所在,最终达到无意识症结在意识层面被解密的目的,使症状得以治愈。而本例仅把催眠作为一种系统脱敏的辅助手段,在催眠过程中进行快速地放松、体验真实的情境,只用了三次催眠就治愈了症状。经过一段时间的考验来访者已经能够正确对待她以前所厌恶的人了。

  我们在催眠实践中体会到,能够运用其他疗法的心理障碍,只要来访者能够接受(属于可以被催眠的)催眠,同时没有启动病态的心理防御机制(如否定机制),均可以使用催眠疗法。催眠疗法既可以作为一种单一的疗法,也可以作为其他疗法的辅助手段,使来访者在催眠状态下施行其他疗法。这比意识层面使用某种疗法效果要好得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