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当太极桩功完整版

 尊寶 2010-07-06

   千百年来,传统武术在漫长的历史流传的过程中,从零星闪烁的远古,到群星光芒

的今天,形成了当今的众多的门派。能够使他们延续、发展到今天的动力是什么呢?内功!

内功是传统武术的精华所在,而内功的具体修炼是以站桩功的方式来完成的。

站桩功是传统武术内练能力的基础。习练者在站桩中,通过思维意识的运用,而进

入意识相对的静止状态,从中实现人体的阴阳平衡、开通经络、调和气血、补养元气,达到

培本固元地目的。通过在桩功中的锻炼,才能使体内的真气运动自如,通过心法的应用才能

进入静定的状态,才能达到天地人三合一的境界。

在众多的桩法中,首当典范的是太极桩,在很多的门派中都有太极桩之名,然而,

名虽相同,而实质的内容却各有所别。一般的太极桩强调:在站桩过程中,要调身型,使肢

体放松,消除体内僵硬之劲。而武当太乙密传丹派的太极桩则强调:松紧有度,更强调意识

的运用。

就武当太极桩的内涵论述于下:


一、浅谈太极理法

道自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阴阳。阴阳者,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本性。它既相对,

。相对者:阴极必反,阳极必变者是。相者,阴阳相,则万物必昌此乃万

理也是道的基础。就是道家著名的太极论之精

太极之名已久最早见《易·系辞》中所有太极,是生两清代

王宗岳太极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说出了太极的含义

太极是无极演化而生,是阴阳的本性。

在自然界的表象即是天地,天,黑夜。所以古人在不总结善这学说

终得出天下万物皆可分并且帮助人们观察和了事物及其发展。

阴阳对统一的辨证理论体系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

太极的是阴阳对统一的辨证关系。应当说它适任何个领域包括

武术技击。在武术技击中更注重阴、阳、虚、实、动、静的变化技击中的动,桩功中

的静无不体现了太极法。到武术技击,更要桩功!桩功的修炼包含静桩、动桩,两

种方式,于练功的形式不同,具体要求有所区别,要根据自我_____修炼的目的而定。


二、太极桩功原理

武当太乙门十分注重桩功的修炼,太极桩是武当太乙门密传丹法的入手功夫,是一

具有代表性的桩法。太极桩的修炼方式突的体现了武当太乙门以武入道特色,同时

美地体现了太极论在内功中的具体应用。

太极桩功历史远,相传太极桩功是道祖老子所传,经尹真人而留于武当。虽然

说已无法考,但根据桩的功能、效果也可窥知,发明桩的人是一位圣者。而位大贤

精通阴阳五行、人体经络、武功技击、金丹内炼诸多学说


太极桩法在练外形方面有独到之处
:下手求天、地、人三才

同修。所谓三才

1)练人之天极——双臂之厚

2)练人之无极——丹田之混元;

3)练人之太极——双腿之轻灵。

三才相合入无极而成混元,即可功成。继而精求劲法,在身体用劲方面,力求刚、

柔有度,阴、阳换有法,正如祖师所劲法太极在一法之中仍然体现。以太极桩为例:

用功之时,先以刚劲而用之,以求开筋、开骨之效。刚劲用后弃之,弃之则松,松则柔。

以刚求柔,以刚用柔,以柔用刚,刚柔相济,始合太极,浑然一体,成。先用刚劲,

刚劲用过之后,就弃之,则柔劲自现。正所谓阳尽之后阴则自生,一阴一阳交替而用,周而

复始则合太极。从中,太极桩劲路的刚、柔变化是有法度的。


太极桩内在的意识活动方面也具独到之处

    (一)下手即合太极。先动足少阳胆经,以足少阳胆经之真气来推动足少阴肾经之真气。

以形成少阳、少阴两经相互交换,相相容,形成一阴一阳交替而用,周而复始之太极之状。

足少阳胆经在人身人之胆腑,性犹以活跃、动而称,更有强胆量,练精神、临敌而

不惧、泰山崩于面前而心不动之能,是武功练习听功所须练习的经络。与足少阳胆经相互

交融的足少阴肾经则更为要,足少阴肾经在人身体肾脏,肾脏是人先天之祖气的所

地,后天生精之所。有强筋骨、精神、聪耳明目、滋润五脏,是强身体、修真成圣的

要的脏腑。肾脏的强弱将直接影响习武、修真的果。因此,下手先修炼经,就显得

非常必要了。另外于少阴、少阳两经的相互交换直接导致果就是:肾水升腾由此

而使五脏滋润,正如老祖师所一法之中,有先动阳而后动阴者,即抽坎中之真

阳,添离中之真阴。如太极桩,先肾中之阳,心中之真阴者便是;真阳上升、真阴

。阴阳交替、周而复始始入太极之状,则丹功成

   
)易筋腾骨布气
筋者,通过身体姿势的调整,使身体的筋脉得充分活,

使有力。古语说,筋长一,力长一充分明了筋用。强筋的锻炼,

对身体的柔性、轻灵性,都有大的好处。传统的养生为:人身体的能量

途径有三种:1、经中的真气养;2、血中的养;3、筋中的能量养。

可见筋的锻炼是有论根据的,在实也证明了一方法的有效性。

骨者:通过特定的方法,使身体的皮膜,骨膜得充分活,使其逐步的产生

形如空鼓的气,以种特性的功能,来产生大的抵抗外击打的能力,骨者有

1皮肉腾起,是有效地抵御外界来一道屏障

2、筋骨之腾起腾膜此处抵御外侵犯的后一道防线,是

能够有效的抵御外界的入,关键在于骨功夫的优劣骨产生的气囊充分的发

展到身,所谓气:是通过各种练功方法的锻炼,所到的真气,练功者通过特的方法

真气身的筋骨、皮肉的气之中,使之产生大的保护身体的能力,种方法

叫做布气。

太极桩在行功中,通过不同的意识活动,合把易筋、骨、气,三种不同

的功夫和为一体,使养生、练气、强筋目的同时实现。

   
(三)换劲有法循
:在内功夫的练法中,常常有劲力的法,所谓劲力:就是武术

的劲法。内功夫通常将为两种:


    1
、后天劲,人的自身肌肉所产生力量。

    2、先天劲,人身体自身所来的在的能量,称先天劲。内功夫首先练的功夫就

是通过一定的练方法,使先天的内劲体现来。

换劲者:内功法以换后天的肌肉力量为要的目的,后天之劲退去,先天内劲自

生,传统内家理把这一过程称为:换劲。


太极桩在换劲方面
遵循着太极法,既由无极开始,继而太极、两四象

九宫定成的方进行的。

  (1由上向下换劲由上身阳经之内劲开始,下身进行内劲的换,其间内气、血

同意识的不变化,而行下身,使下肢经络完整、实,达到沉稳透着轻灵,刚

有柔的境地。

  (2由下反上换劲由腰背间两臂进行劲力的换。其间内气、血则同意识的

变化肢,当经络完整、实后,达到两臂沉重透着鼓胀,刚有轻灵

的境地。

  (3由中向梢换劲:本丹田则,向梢进行劲力的换。使之内

气、内劲丹田发向四梢节节灌通,使内劲运通达,达到经脉畅通无的境界,进而达

到内、三合一体,意一动,周身一体、整如泰山的状态。

  (4六合一体整劲谓整劲?周身内、三合融为一体,所发的整体如一的劲

力。在站桩时通过不地运用意识的换,使身体的、内、的各种劲力,有

为一体。在意识的引领下,丹田到肢,节节贯通,使之达到意识一动,则气达四梢

到一发动,周身动。大有泰山高楼倾

  (丹田培元练气丹田练气,是所有功法所要求的,太极桩在方面到之

,先动足少阳,足少阳一动,则周身内气开始活跃。动足少阳经后动足少阴,足少阴一

动则补先天之元阳,强五脏,练后天的五之精,为真气补五脏,行先天之真阳,补

心中之真阴,达到坎离,阴、阳互换的丹道周天的境地。之后,周身真气于丹田,

注重丹田的吐纳、开合、鼓荡填充丹田——充分吸纳周身的元气使

之更加饱满实。在整的练功的过程中,通过丹田不元精转化为元气,然后

通经络,使丹田的元气通过经络的运到体内的各脏腑,实于五脏。逐步的达到精

、神。丹田的混元饱满,为周天经行气做好必要的准备

  (五)周天行气循经:武当太乙门的功法以练精气为修炼宗旨,以练就丹田混元气

为入手,继而运气行经络,丹田混元气内功要的不同,而行不同的经络,以达到

不同功夫的要求,就是所的:经行气。太极桩不例:先以足少阳、足少阴两经

经行气的入手,继而行气于任二脉,以达周天的目的,此乃武功、丹功所必需

达到的。而行气于大周天,混元气于周身经络,达到法密如的境界,才是太极桩

功的最终追求。练到境界,太极桩在功方面,才达上乘功夫。

  (光华内收练神:神为内功之主帅,练神之明,则意之灵便,意识是内功习练法

中的君主任何功夫的练法,均离不开意识的运用。因此,在练太极桩功时,要十

意识的运用,所谓光华内练神:在练功的过程中,神光内心的意意识的

运用,换以体内气血运行的变化反观,精神内是练太极桩是应用的必备方法。

是太极桩武道合一的具体地现。神到、意到、气到、力到是内功夫的内三合的基本要

求。而内练气的法则则是练内功的法,景隧道,唯反观照察充分

明了神光内收可以开通经络道的特性。光华内以后,随着神光的内,练功者的心态

逐渐得趋于平安详,则逐步地进入定的状态,达到内功的大成高妙的境界。


三、太极桩的架势与动作结构

的行功桩保证功夫身的基本条件架势的体则体现了心性、根的下。

太极桩是武当太乙密传丹派的入门功夫,对桩结构也有特定的要求。

 (1)太极桩

 (一):行功姿势:身体自然站,两脚横开与,成11 形。正身

帘向前下方斜视,从,进行周身放松。两手自然下于大腿两舌抵牙牙龈

心法:身体放松后观想自身与茫茫宇宙混然合为一体进入我境界。

  1、两脚横开,比肩略宽,两11 型站,从脚依次放松,然后两腿微屈

高马桩,有圆裆之意。含胸拔背。两臂慢慢抬起平,肘略低,两肩胛骨用力贴向

,两臂在前成形。(以身体感觉舒适为度)。

  2、两手十自然开,弯曲,形似虎爪,两手相2 ,手心内,距胸前一

左右,成扁圆状。

  3头项项部直立,以头部舒适为度。

  4、两开目平两手也可一定目)。可睁太大。


心法:

  1肩井涌泉成一线12 分钟放松的感觉涌泉胀即为正

  4臀部

  5膝关节外撑

  6、手臂外撑外撑又要内挟球感)。

  7、意丹田呼吸丹田。 17 每个12 分钟,一个轮回810 分钟,能

几轮回做几个,一般810 个轮回


3)太极桩

式): 行功姿势由原,两手身体两侧向小腹丹田处抱合,双手重叠

手内劳宫扣外劳宫于丹田正体,目前方。

心法:意周身真气通过肢体经脉回收丹田。


四、太极桩的体态动作要求

1头易正:头居人体最高处,为人身之,是一身之主宰,不宜倾斜俗语讲:

不正,则下正神,神态端庄收颏直颈其头必,大有统领全身之意。

o

2肩易顺顺肩者,两肩向左右的方平而之,意在衡、平行、展的

左右伸张拘禁高耸之状,以合劲之态,此势乃此桩基本式要求。

3胸易出出胸者,人之威严在于出胸不是挺胸出胸挺胸则有

中正,出胸的灵活,腰部灵活,则身体轻灵,周身合力成。

4腰易稳,为人身骨的中心主宰,是人身下运动的纽带乃重心之所

因此要紧的是而厚实,、下行气不,则劲不

5)足易坚:足者,两足放平,大用力,使脚部稳稳于地,古

语言:百力发于,足之坚稳否将直接影响步法、身形、发力的能力。练时,使筋

展,不力,则足便不能功成?

6膝易曲善曲,而中求,则为下盘稳固之道。两膝微曲、下展,

使筋脉舒展,而下。练时用后天之力,力一生则足吃重力,便之大地之

稳重。要知力一生,真气运行阻滞,身体不,身体关节即失之灵活,练习要有

外撑之意。

7)手易抱一,是练太极内功的具体要求。行功时,两手要前合,犹如

翁抱树肘曲平、五自然开,此乃站太极桩基本姿式,行功时,要尽量的使

平行展,以达筋肉伸展,真气运行自如之目的。

8骨是人身体的支撑所在,内是众多神经的通道,是支配人体活动,

意识传途径因此通道是平,则历与神经意识的传,而使人动作敏捷

背直腰易下,则身体身松,真气通无先天真力自


五、太极桩内功检验标准

太极桩在武当太乙门密传丹派中,以百功成而称,有百功之美称。是太乙门

众多功法中的一个比较好的桩法。其每个阶段检验标准也不一。根据学员目前的实际情

,我们先太极桩初期检验标准介绍如下,供广学员参考:

站太极桩一星


1
、精力、体力以前有所变化

2睡眠

3别的学员有身体轻灵的感觉。有阳的现

站太极桩半个月内:

1、精力、体力更加旺盛抗疲劳能力明显增强。

2、在站桩中,所有的心法感觉均良好的进展。

3睡眠安详沉稳

4、身体具有轻灵,柔的轻身感觉

5、有强的食欲。消功能强。

6、阳


二个月
内:

1、精力旺盛、体力充沛

2食欲旺盛、消功能极强。

3、轻身功夫初步身,日常中(功态)身体倍感轻灵。

4、周身关节灵活。自身体柔软异常

5、身体有想挨打感觉

6打击力量有明强。


内:

1、轻身功夫

2抗击打体神功成。

3、身体柔、轻灵异常

4打击力、穿透力大增加

是站太极桩应具基本的标准望广学员己认真地对照检查。以后要经

铁甲金身,浑如一等阶段__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