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bdcxrh 2010-07-18
 关于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农民工不断地涌入城市,其子女就学比例已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如何有效开展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共建和谐的社会,是现今教育必须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接受思想道德建设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特殊的、重要的作用。因此,关于农民工子女的家庭教育的研究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本文旨在调查研究,分析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的基本现状,形成的主要原因,提出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  家庭教育 现状 分析 思考

 

 

 

 

 

 

 

 

 

 

 

一、城市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现状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学校,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者,家庭教育则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它对于孩子的教育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但在外来员工子女的家庭教育方面确实存在着很多问题:

1、隔代抚养问题多。由于年轻力壮的父母出外打工,在工作还未稳定的初期,他们往往把自己的孩子交给祖父母照管。这些监护者由于年龄偏大,观念陈旧,要么对孩子过分娇宠,要么就是“放羊式”管理,任期自由发展。加上祖父母文化程度偏低,甚至很多都是文盲,他们根本无法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在这种环境长大的孩子,容易产生依赖、惰性、霸道的习惯,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不愿意接受约束,养成了不好的习惯,以后即使回到父母的身边,想改变他们也是很难的。

2、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农民工背井离乡出外打工,他们面临着很多的生存压力。生活的拮据,经济上的窘迫,使得他们为生活所累,为生计奔波。对家庭教育的意识淡薄,缺少家庭教育理念和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再加上农民工往往不止生育一个孩子,他们在潜意识里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他们所能做的就是管好孩子的温饱,孩子是否能够成才靠的是孩子自己,平时也疏于与学校、老师、子女沟通,家庭教育基本上是空白的。

3、家长的文化程度低,学习条件差

在家访时我们发现,很多家长在面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无策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棍棒教育。有的甚至告诉老师:“我的孩子如果在学校不听话,你们尽管打!”简单粗暴的行为往往使学生产生了抵触的心理,很大程度上扭曲了孩子的灵魂。再者,很多农民工不注重自己的言行,“言教”重于“身教”。只注重在嘴上说教孩子,而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一些不良的言行已经不自觉地影响了孩子。很多农民工工作辛苦,生活单调乏味,他们时常聚集一帮老乡在家里打牌、喝酒、赌博,甚至干起了一些偷鸡摸狗的事情,严重影响了子女身心的健康发展,导致了子女错误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观。

在走访时我们发现,这些学生的学习条件、学习环境都较差。家长外出打工,生计艰难,所租住的房子面积窄小,严重制约着他们对于子女教育的投入。有的家中除了课本外,几乎没有什么课外书籍。孩子与家长挤在有限的十平方米的出租屋内,又当房间,又当客厅,有时还得在里面做饭,空间十分狭窄有限,孩子们基本上都没有独立的书桌,有电脑的家庭只是个别。条件的限制,必要文化设施的缺失,对于学生的文化学习,知识面的拓宽都是极大的制约,同时也与家长的期望值形成了很大的差别。

二、思考与对策

根据以上分析,对于外来员工子女这一特殊的群体,我们教育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干预和指导,从而优化外来员工子女的家庭教育。

1、帮助家长更新教育观念,指导他们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

教育观念是人们头脑中对于教育的看法和认识,其核心是教育价值观。教育观念将直接影响到家长的家庭教育的态度、内容和方法。由于农民工家长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再加上长期较差的生活水平,大多数民工家庭教育理念落后,不注意自身形象对子女的影响,容易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养成各种不良的习惯。因此,首先要树立和改变家庭教育观念。在进行家庭沟通中,我也曾对民工家长提出了“自我约束”和“以身作则”的观点,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施教水平,努力通过言传身教的形式加强对子女正面的影响,让教育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其次,要有足够的时间和孩子交流,帮助孩子通过各种方式增加见识,培养和谐的性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应主动配合学校辅导孩子的学习,鼓励孩子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让孩子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融入城市生活。再者,学会尊重孩子,让孩子表达他们的观点,努力从子女的角度去思考和处理家庭问题。在家庭遇到一些重要的抉择的时候,不要忽略了孩子的意见,不要把孩子的想法抛在了一边,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与尊重。如果家长们能够热爱自己的工作,以一种健康向上的状态影响着家庭,教育着孩子,那么孩子们就能够在良好的、融洽的、和谐的家庭氛围中健康成长,这也是我们一直期望的。

2、构建起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体系。

   家庭、学校和社会是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其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主导,社会教育是补充和延续,三者必须相互配合,和谐发展,方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1)   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

家庭教育的源头是家长。因此,家长的素质,家长的教育水平直接影响着他的教育效果。只有家长的教育观念与时俱进,家长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境界。

学校邀请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的专家走进学校,针对外来员工家庭,专业地为他们讲解法制教育方面的教训,使他们认识到育人必先要立人的道理,通过积极的心里疏导,帮助家长建立健康的心态。

(2)   加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配合教育

学校与家长沟通、密切配合,形成巨大的推动力。具体从以下几点做起:

定期召开家长会。召开家长会的目的在于把学校近阶段来的教学任务,学生的在校表现与家长沟通,形成一个统一的教育方式,帮助孩子成长和提高。也可在家长会上向家长们介绍一些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或者请一些家庭教育比较成功的家长在会上作经验介绍,让其他的家长也能从中汲取教子经验。同时鼓励家长不定时地主动地与学校、老师沟通。这也是家长会的一个有益的补充。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老师与孩子接触的时间也很长,作为最了解孩子的双方,在遇到难题的时候能够有效地沟通、互相请教,这样必定能使我们的教育更加及时有效。

适时进行家访。通过家访,我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了解家长的个性特点,找出原因,及时纠正。当然,家访应建立在彼此信任,共同提高的目的上来进行的,切不可让家长感觉老师的家访就是上门告状,要让家长感到家访是老师对孩子的重视和关心,使家长感受到老师的诚意,逐渐形成良性循环的目的。

在一次迎接毕业考试前的一次全面家访中,我们走访了几个外来员工子女的家庭,感触颇深。几个家庭情况相似,都租住在十来平方米的小屋内,三个人,甚至四个人挤在一个小屋内,这个小房间既当厨房,又当卧室和客厅,屋内大多凌乱,难得挤下一张书桌。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想要读好书真的很不容易。了解他们的状况后,老师有意识地让他们主动在学校完成作业,并鼓励他们通过学习,通过自己的力量来改变命运。

建立家校联系卡,建立家长反馈机制。学校反馈他们在校的情况,家长也可把学生在家的表现向学校反映,这样能达到信息的共享和反馈,改变以往的信息的不对称性,更加全面和完善地了解孩子的学习和成长过程。

(3)   学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关爱活动,以及心理健康教育。

  父母外出打工,家长的工作忙碌,背井离乡的迷茫与困惑,与城市生活的格格不入,这些都影响着孩子们健康的心理。因此,老师和孩子要适时地关心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的他们。可安排一些家教较为出色且富有爱心的家庭和农民工子女结对子,通过同龄人之间的交流、谈心,随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用真诚的友谊去让他们感到温暖。对于他们出现的偶尔的违纪行为,作为老师不可急躁对待,更不可轻易地扣帽子,说“农民在子女就是这个样!”,这样会伤害孩子的心,让他们自暴自弃,丧失信心。细心地观察孩子的表现,一旦遇到反常时,就要主动地和孩子交流,找出对策,解决困难。

(4)   充分利用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是家庭、学校教育的延伸、补充和拓展,而且社会教育资源丰富、影响面广,外来员工子女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应当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设有利于农民工子女优良品德生成的环境氛围,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充分利用文化阵地教育孩子。文化宫、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植物园等青少年教育的阵地,应尽可能地降低门槛向农民工子女开放,避免这些孩子们在节假日无处可去、放羊式的局面。

鼓励更多的组织和机构在建立起关爱农民工子女的机制。一些有能力、有爱心的集体和个人可以通过相应的机制关心这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们,让他们更快更好地融入到这个社会中去,让他们获得更多的社会归属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参与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学校、社会和家庭是教育的三大支柱,只有这三者互相配合,形成合力,才能使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切实可行,有实效。

农民工子女作为城市生活中引起我们关注的一群人,其实他们也是普通的孩子,他们也是一朵朵灿烂的祖国花朵。我们今天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是因为希望能和大多数孩子一样茁壮成长。希望他们的父母能更科学、更有效地进行家庭教育,使这些花一样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一样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成长,放飞属于自己的希望和理想!

 

 

 

作者:薛薇莎  单位:厦门市集美第二小学

地址:集美浔江路199

邮箱:xueweisha@163.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