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春霖忆述:最后的科举考试

 家住苍烟 2010-07-23
刘春霖忆述:最后的科举考试

2010-06-24 14:18:35

王德彰

  我国最后一名状元叫刘春霖,生于1872年,卒于1942年,河北省肃宁县北石宝村人。刘春霖生前,多次向友人谈及最后一次科考的情况。
  光绪三十年(1904年),甲辰恩科、正科合并举行。这一年科考,殿试前按惯例先举行“会试”。“会试”本应在北京举行,北京专有会试的考场,叫做“贡院”。但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北京时,把贡院烧毁。1901年的会试,已被迫迁移到了河南开封举行,所以1904年这次“会试”也就只得将考场设在开封了。
  “会试”的主考官(称大总裁)共有4人,由皇帝亲自指名确定,他们是:裕德、张百熙、陆润庠、戴鸿慈。另外还有18名同考官(俗称十八房)。
  考试是在1904年农历三月初八开始举行的,每场3天,连考3场,各场考试内容为:
  第一场:中国政治史论5篇。
  第二场:外国政治艺学策5篇。
  第三场:《四书》文2篇,《五经》文2篇。
  农历四月初十,贴出了榜文,“会试”共录取考生273名。第一名是谭延闿。被录取的考生皆称为“贡士”。贡士需再到北京参加“复试”、“殿试”。“殿试”非常隆重,考试日期是农历五月二十一日。殿试的主考官(大总裁)共8个人。他们是:大学士王文韶、鹿传霖,尚书陆润庠、张英麟、葛宝华、陈璧,侍郎李殿文等。
  殿试的考场在故宫三大殿的第三殿——保和殿。殿中间设有御座,是皇帝亲临监场的座位。自从清道光皇帝以后,皇帝就不再亲临,而是委派一位亲王代理。这次殿试是恭亲王溥伟代表监场,另外还有大总裁和考官的座位。其余都是一排排的2尺多高的小桌,没有座位,考生们自带小凳(市面上专有卖这种凳子的)。
  五月二十一日早晨,所有考生到东华门点名,然后发给考卷,由专人带入保和殿,找到自己的考桌。“殿虽然大,可是273名贡生应试,也是满满的一殿人。”刘春霖回忆说。
  发题前,考生们全都到前面中和殿前的石阶下,跪着接题(题是用黄纸印好的),然后回到保和殿各自原座位答卷。
  试题是4道策论题。卷子要求很严,书写必须是正楷,不能潦草。卷子纸是特制的宣纸白摺,比一般宣纸厚一倍多,很难书写。如果写错了字,不准涂改,只能用小刀把错字轻轻地刮去再写,否则就视为“脏卷”,脏卷不予录取。所以,入考场前每个考生必须带一把小刀。考试时间只有一天,当天晚上必须交卷。据刘春霖回忆说:“书写的时间就要半天以上,真正构思文章的时间很短,否则就完不成卷。”
  农历五月二十四日,发表考生名单(不是榜)。这天早晨,考生们很早就到乾清门外等候,到时有读卷大臣在御阶上捧着黄纸名单,高声道名,只宣布前10名。这10个人出来排成队,由大学士王文韶领到养心殿,去朝见光绪皇帝。10名考生跪下,由领见官把名单呈上,然后从第一名起,背说自己的姓名、年龄、籍贯后,叩头起身退出,引见结束。刘春霖事后说:“跪在下面,又不敢抬头,只是趁退出的时候,偷偷地看了一眼,皇帝是一个瘦瘦的脸型。”
  农历五月二十五日,新考中的进士要朝见皇帝,早晨就到太和殿前等候,后由带领官把众人领到太和殿前的御道旁排队。当光绪皇帝在太和殿升座时,新考的进士都跪在殿前的石阶下御道两旁。大学士王文韶将黄色的榜呈送殿内,交给传胪官(科举考试毕,皇帝宣布进士名单时上传语下的人叫“传胪官”)。过了一会儿,听传胪官读榜:“一甲第一名刘春霖”,接着有人应声高喊:“一甲第一名刘春霖”,一连念三遍。这时有专人将刘春霖从队里领出来,跪在御道的靠左边。又读:“一甲第二名朱汝珍”,同样有人应场高呼,也是读三遍,领出朱汝珍跪在御道的靠右边。继而又读:“第三名商衍鎏”,也是读三遍,领出来跪在御道的靠左边。以后再读二甲第一名(即总榜第四名)张启后时,只读一遍,也从队里领出来了。
  读完金榜,便将榜悬挂在太和门外。因榜是黄色,所以称为“金榜”,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金榜题名”。宫中为了便于查寻,另同样书写一个小一点儿的榜,叫“小金榜”。1904年这次科考的小金榜,现仍存在故宫博物院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