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考个状元有多难?古代的举人、秀才,状元又分别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

 世界历史网 2022-06-10 发布于上海

“十年寒窗苦读日,只盼金榜题名时”。最近这几天,是全国莘莘学子高考的大日子。十余载寒窗苦读,终于在这一刻得到正式检验。凭借分数高低,选择心仪的大学,进入人生的下一个路口。

不同于高考制度,封建社会,朝廷想要选拔优秀人才,便会采用科举考试。科举制度是隋炀帝执政时期,为网络天下英才开创的人才选拔制度。

每届科举考试过后,排名前三的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若是谁家出了个状元,那必将传遍十里八乡,整个家族都要跟着沾光。在朝中深耕几年,仕途顺利,日后必定光耀门楣。

古代考状元的流程和难度

虽然状元的光环十分耀眼,但获得状元异常困难,需要在各个级别的科举考试里,过五关斩六将,拿到殿试的冠军,才可以称作状元。

比状元名次低一点的榜眼、探花,跟状元一样,都属于通过殿试,名列前茅的高级人才,在级别上,同属于“三鼎甲”行列,将来是做大官的料。

每个朝代的划分范围不大一样,殿试成绩从第四名到第十名,甚至到第二十名、第五十名,第一百名,最远可以到第三百名,在身份上都是进士,同样属于重要人才,拥有进士身份,等同于在朝廷拥有了正式编制,能吃上公家饭,可以直接进入朝廷的翰林院工作,做一些修订、编撰史书,拟写文书之类的事务,然后按月领取俸禄。

如果考中了状元,无疑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不但拥有了很高的身份象征,至少还可以直接获得七品官位,相当于现在的县长,从此以后,将会衣食无忧。

更重要的是,状元历来是每个朝廷的重点栽培对象,如果将来能够在仕途上平步青云,步步高升的话,将有享用不尽的荣华富贵。考取了状元,等于拿到了做朝中重臣的资格证书,像历史上官至一品的著名宰相,房玄龄、郭子仪(武状元)、文天祥等人,都是从状元中间一步步晋升上去的。

状元郎金榜题名,回乡探亲

每个状元在上任前,会被皇帝批准1个月左右的探亲假,会穿上崭新官服,披红挂彩,或者坐在八抬大轿,或者骑上高头大马,来到故乡给家人报喜,四邻八方的乡亲,甚至一些地方小官看到后,都会蜂拥而至,给状元郎送来贺喜的同时,也沾沾状元郎的福气。

考取状元所经历的辛苦,比想象中要困难很多。如果打一个比喻的话,就跟如今每四年举办一届的世界杯那样,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需要先从外围赛开始,成绩优异者方可进入小组赛亮相,如果能从小组赛里边突围出去,会进入八分之一决赛,胜者再参加四分之一决赛,再胜者再参加半决赛,还能胜者将参加决赛,进入终极对决。

在决赛中如果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就是当世无双的状元郎。

考取状元是古代每个读书人最高的人生理想,但每届状元只有一个,竞争是何等激烈。在考取状元之前,每个学子相继要参加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它们相当于世界杯的外围赛、小组赛、淘汰赛。

科举考试及第等级

童试每年举行一次,由各府、州、县主办,考官是本地最高官员,对本地区的读书人不分年龄大小,人人都可以参加。童试也叫入学考试,童试过关,在身份上就是秀才,也叫童生,就拥有了参加下一个级别——乡试的资格。

乡试每三年举办一次,在省城举行,考试时间放在农历八月,主考官由皇帝委派。乡试通过者,在身份上是举人,就拥有了进入仕途的基本条件,同时可以参加会试。

会试在京城举办,每三年一次,由礼部尚书监考,考试时间放在春季。乡试过关,在身份上是贡士,就有资格参加殿试,向状元发起冲击。

正由于科举考试如此艰难,也有那么多的不确定因素,因此,才会从历史故事里看到许多读书人,从青春年少一直考到花甲之年,耗费几十年光阴,仍然是一个秀才,连一个举人也考不中,距离状元遥遥无期。

像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杜甫,李时珍,蒲松龄等才子,都属于这种情况。

在古代,对于读书人来说,第一步就是要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考生叫作童生,童生通过县试、府试和院试层层选拔,通过院试录取者即可进入所在地、府、州、县学为生员,俗称“秀才”。

生员分为廪生、增生、附生三等,经科试合格,即取得参加各省学政每三年组织的乡试的资格,称“科举生员”。考中举人,身份地位大为提高,也获得了前往京城参加会试的资格。

乡试多在秋季举行,会试则选在春天举行,相应地乡试和会试也被称为“秋闱”和“春闱”。会试由礼部主要负责,考核难度大大增加,淘汰率非常高,能在考试中脱颖而出的士子们进阶为贡士。会试之后还要举行复试,通过复试的人取得进士资格。

但要真正获得进士名位,必须参加终极考试—殿试。从唐代武则天开始,殿试均由皇帝亲自主持,所谓天子门生,便由殿试产生。明代殿试的日期较为固定,为三月十五日。清代殿试的日期最初选在三四月之间,后来由钦天监根据皇帝指定的日期范围挑选吉日。例如,乾隆二十六年(1761),殿试的时间便定在四月二十一日。

古代统治者对参加童试的考生的资格审查非常严格:

参考的考生必须由本地已取得生员资格的禀生担保,考生身世是否清白、是否假冒等都属于担保范围。除此之外,还需要提交亲供单,考生姓名、三代信息、住址、邻居、老师、担保人等详细情况都须认真在亲供单上填写。同时规定5位参考的童生之间互结,如其中一人弄虚作假,其他人都视为同罪。完成上述手续,考生才能获得考试资格。

经过殿试,才能确定三甲名次。三甲各三名,我们熟悉的状元、榜眼和探花就是头甲三名。宣布三甲名次,紫禁城太和殿要举行盛大的典礼,由皇帝亲自主持,并谕示天下,这一仪式被称为传胪。

明代时,紫禁城内的殿试在太和殿举行。

清代初期,殿试考场设在天安门前,后来便改为在太和殿的东西阁阶下进行考试。若是碰上刮风阴雨天,考生们便到太和殿东西两庑参加考试。

雍正元年(1723)十月,考生来到紫禁城参加考试,适逢天气寒冷无比,皇帝特许考生到太和殿内两旁进行考试,并谕令宫内的总管太监在考场里多摆放火炉,保证殿内温暖。这就是在殿内考试的开端。

乾隆五十四年(1789),皇帝谕令考生以后就在保和殿内参加考试,同时允许考生自带考具,之后在保和殿内考试便成为定制。保和殿不仅是殿试的场所,也是元旦等节日皇帝宴请亲王、藩属的地方。

能够参加在紫禁城里考试是不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

据史料记载,考试时,在保和殿内东西摆放十数排考桌,因为殿内阴暗,光线不够充足,所以坐在后排参加考试的考生有时根本看不清试卷上的字迹,只能主动搬到殿廊进行考试。

考桌也十分奇特,桌子就像炕几一样,考生们只能盘膝趺坐。南方籍的考生就十分不习惯这种桌子,于是有些人就选择自己携带特制的考桌入场考试。自带考桌考试也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保和殿的殿基很高,有三层石阶,同时还需转行数十级才能到达丹墀。这让自带考桌的考生们叫苦不迭,还没等开始考试答题,就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了。再加上古时考试的时间很长,综合来看,完成殿试也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情。

殿试题目最初由内阁大学士提前数日拟定,为了便于皇帝选择,一般会准备多道题目。呈交皇帝后,由皇帝最终决定选取哪个题目。但这一方式存在弊端,经常出现殿试之前考题泄露问题。

后来便改为由读卷大臣在殿试前一天秘密拟定题目,呈交皇帝钦定后,立即刊刻印刷。刊印場所由护军看守,严防试题泄露。直至殿试当天凌晨,试卷才印刷完毕。“新鲜出炉”的试卷随后被拿到考场,分发给参加考试的各位考生。

试卷上的试题是一道策问,题目取自四书五经中的某句话。殿试考生要根据自己掌握的儒学经典,结合朝廷的实际情况和问题,采用八股文结构,用自己的观点来进行分析和论述。清代顺治皇帝时期,一篇八股文为550字;康熙皇帝时期,一篇八股文为650字;之后,又增至700字。殿试试题的字数和题目与现代考试的作文题十分类似;不同的是考试时间的长短,现代考试作文需要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殿试考试时间较长,规定在太阳落山前交卷即可。

交上来的试卷被迅速送往保和殿东侧的中左门,在那里有弥封官等待封装试卷。古时封装试卷也与现代考试封卷类似,要盖住考生的名字,之后将试卷装入固定的箱子里,护送至专门阅卷的场所—午门内朝房。在这里,等候多时的读卷大臣要花费两晚一天的时间来阅卷。读卷大臣由皇帝钦点,阅卷为全封闭式,阅卷人员不得出宫。

阅卷大臣对殿试试卷进行等级评定,在诸多试卷中挑选出10份优秀试卷,并初步排列状元、榜眼和探花的名次。10份依旧弥封的优秀试卷和读卷大臣排列出的名次交由皇帝亲自审阅,并由皇帝最终钦定状元、榜眼和探花。

一般情况下,皇帝都认可阅卷大臣拟定的名次。皇帝钦定名次后,试卷得以拆开弥封。极为特殊的情况下,皇帝在拆开弥封后,可能进行名次更改。据史料记载,状元的名字十分重要,明成祖就曾因名字好坏更改状元人选。之后,明清两代历任皇帝都对状元的名字十分重视,如果考生名字的读音、字形等犯忌讳,或者不够雅致,或者入不了皇帝的“慧眼”等,都有可能与状元失之交臂。

传胪官高声唱读名字之后,状元、榜眼和探花在赞礼官的引领下前行来到太和殿殿阶之下。状元的位置要比榜眼和探花稍靠前一些,处于殿阶正中央。在状元面前是石阶中间的石刻,石刻图案为升龙和巨鳌,人们常说状元“独占鳌头”便来源于此

正因考试如此不易,皇帝特别赐予在殿试中脱颖而出的状元、榜眼和探花一项特殊的待遇,即在太和殿宣布名次之后,这三人可以扬眉吐气地沿着紫禁城中轴线,从午门中间的门洞中走出。前有礼官抬着榜亭,三人紧随其后,这是一种连亲王和宰相都无缘获得的殊荣。

说到这里问题就来了,如果我们将状元、榜眼、探花,与现在的本科、硕士、博士等学历进行比较,那状元应该对应的是哪个学历等级?以此类推,榜眼和探花,又该代表哪种学历的层级呢?

先简单介绍下封建时期的科举制度,每三年,各地会举行一次乡试,基本是在8月举行,又被称为“秋闱”。乡试之前,各州各县都会举办考试(院试),挑选一批精通笔墨,品行端正的考生,参加乡试。

每个省份对应的录取率都不同,江浙沪经济基础较为繁荣,文风盛行的大省,会根据平均教育水平还有人口进行分配,录取率自然就高一些。华北直隶地区,就是靠近天子脚下的省份,录取率同样不低。

贵州、陕西、甘肃、云南一带录取率,相较于其他热门省份就会打个5折,甚至更低。以清朝为例,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直隶地区录取了120名贡士(通过会试的考生),江南省同样也有120多个名额。

这两个省份参加乡试的考生,其总数量不会低于10万人,说是万里挑一也是丝毫不为过。想要顺利通过乡试考核,其难度可见一斑。

同学们别以为通过乡试考核,便高枕无忧了。乡试之后,考生们就去参加中央礼部考试(会试)。会试第一名就是会元,俗称准进士。会试一般是在乡试过后的来年春天举行,又被称之为“春闱”,录取率更低。

说到这里,或许有的人会质疑了:“不是常说封建统治者会在固定时间段,比如新皇登基或国家有大事发生,会开设恩科,恩科就是再给大家一次会试的机会。”

然而,通过相关史料能明确得知,清朝270余年历史中,也仅仅只开设5次恩科。

说白了,考生们即使通过乡试,却在会试这一关被刷下,又得等三年。与其期盼着虚无缥缈的恩科,还不如回家潜心研读,继续努力三年。

《范进中举》这篇课文,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范进50多岁却还是个童生,连基本的乡试都未通过。因为主事官周进抬举,范进应试及第,成为一名普通的举人。

即使是这样,也足以让范进耀武扬威,在妻子和岳父面前出了一口恶气。透过《范进中举》,也不难看出科举考试的残酷性,50岁考上进士并不算什么稀罕事。

不是有那么句俗语,“五十少进士”。包括清末重臣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连续考了17次乡试,终于在44岁那年才考中秀才,曾国藩自己也只是“三甲进士”。

好消息是,考生通过会试考核,成为贡士,就可以参加殿试了。殿试是最后一道关卡,走到这一步,能否获得更好的成绩,还得看考生们的个人发挥。

由皇帝亲自出题考核,对答如流,还得相貌讨喜的人,才会讨得皇帝喜爱,排名也能更进一步。

总之,殿试考核结束后,一甲三等分为榜眼、状元、榜眼、探花,还有二甲赐进士及第,三甲同进士。清朝国祚267年,一共举行112次会试,进士人数不超过27,000人,平均每年只录取100多人。一级甲等,二等、三等录取人数更低,绝不会超过30人。

横向比较下,每年大学本科的录取率相对而言还是比较高的。由此可见,还是古代的科举考试录取率要更低。

高难度,高回报。无论是一甲、二甲还是三甲,只要能得中功名,都可入朝做官。三甲同进士大多直接进入翰林院报到,成为后备人才,哪个地方有空缺便可以递补做官。

二甲进士可以自由选择是留在京城翰林院,还是选择去地方做官。一甲三等则另有特殊安排,状元任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可以出任翰林院编修,官阶相当于6~7品。

翰林院主要职责教书育人,为朝廷选拔人才,培养优秀官员,起草文书。虽是清水衙门,却离天子很近,属于近水楼台先得月。一甲三人其地位待遇和今后发展前景,比二甲三甲要高了不少。

如此说来,科举考试其实并不简简单单是学校录取学生,更像是皇帝挑选人才,进入职能机构当官,相当于如今的国考。

另外,科举考试只是考一些四书五经,和老掉牙的八股文,比不了现在的高考所包含的科目多样化。单纯的从考试难度而言,科举考试要比现如今的高考难上不少。

倘若非要比较,古代状元相当于如今的社科院院士,榜眼、探花相当于博士生导师。其余二甲和三甲进士,相当于现在大学里的博士生,还与企业签订了正式合约,毕业之后即可以进入相关部门工作。

硕士和一本,放在古代应该是仅仅通过院试。属于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却还未能更进一步,得不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总的来说,封建社会与社会各方面制度,与现代社会还是有诸多差别之处。我们不能将状元、榜眼、探花看作是学历,这种说法本就不合理。

因为从考试形式来看,高考只是给大家提供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科举考试则是出人头地,入朝当官的途径,大学生更不能与古代秀才相提并论。

现代教育制度讲究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文绉绉的四书五经放到今天只是古文类学科。古代的秀才参加高考,大概率只会在历史、地理、语文等文科类获得高分,理科,包括英语成绩一塌糊涂。相反,高考生穿越回古代参加科举考试,连最基本的院试可能都无法通过。

同学们不要过分纠结于状元、探花对应是什么学历,更不能武断地将状元、榜眼、探花,与现如今的本科硕士等学历进行比较。大家脚踏实地,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工作、学习中努力拼搏,做到无愧于心便可以了。


● 秀才、举人、贡士、进士、状元、榜眼、探花是什么关系呢?

● 我国保存至今的古代状元试卷是什么样的呢?光看字迹就知道古代状元有多难考!

● 明代状元试卷真迹曝光:古代状元有多厉害?字迹工整如印刷,全卷没有一个错别字

● 湖北考生拍题上传被取消考试资格,古代“高考”科举作弊被发现怎么处罚?重则砍头

● 高考的前世今生:关于高考的那些事,你必须要知道的历史变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