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川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成立5周年履行社会责任报告

 大龙腾虎跃 2010-08-01
情系巴山 爱融蜀水

  ——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成立5周年履行社会责任报告(二)

  2005年6月28日,是四川信合人铭记的日子。

  这一天,期盼已久的四川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挂牌成立。

  新机构、新机制、新气象。开局伊始,四川农村信用社就将履行社会责任作为企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

  5年来,四川农村信用社以打造和谐社会为己任,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实现了历史跨越,成为四川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力军和服务县域经济的生力军。

  5年来,四川农村信用社华丽转身,忠实履行社会责任。

  A

  抗震救灾义无反顾

  “5·12”汶川特大地震,震惊世界,全球聚焦。

  地震中,四川农村信用社是全省网点损失最重、人员伤亡最多、资产损失最大的金融机构。

  2986个营业网点受灾,受损面49%;遇难64人,重伤108人,员工直系亲属伤亡170人;财产损失44.3亿元。

  “我们难,农民更难;我们苦,农民更苦。全省农村信用社必须迅速行动起来,帮助灾区人民解决困难。”这是省联社党委地震当晚作出的重大决定。

  “尽职履责、为党分忧、为民解难”、“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支持灾后恢复重建”的指导思想,在当晚的党委会上确立。

  “山垮房垮四川信合不垮,水停电停服务三农不停”,这是对四川信

  合抗震救灾精神的生动描述,也成为四川信合履行社会责任的最好诠释。

  面对巨灾,四川信合人挺起不屈的脊梁,不弃不离,为灾区群众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提供了最基本的最应急的金融服务。

  震后第三天,率先通过“帐篷银行”恢复营业的金融机构,被中央电视台和省、市多家新闻媒体争相报道。

  震后第十天,率先针对灾区推出受灾群众生活费垫资贷款、受灾群众重建家园贷款、受灾群众恢复生产经营贷款、企事业单位恢复生产经营贷款和安居工程及基础设施项目贷款等5个抗震救灾专项贷款产品的金融机构。

  震后第十三天,率先全面恢复营业的金融机构。

  在抗震救灾中,四川信合人克服重重困难,忠于职守,无怨无悔。

  没有营业地方怎么办?他们选择了帐篷和板房,这种特殊办公环境,短的持续了四十多天,长的时至今日。在北川、汶川、青川、都江堰、什邡、绵竹等灾区,农村信用社的“帐

  篷银行”、“板房银行”随处可见,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帐篷和板房内50℃的高温,热不过坚定的职业信仰,热不过服务灾民的高昂士气。灾区信合员工强忍失去亲人和家园的悲痛,克服缺吃缺住、缺医少药等各种困难,连续超负荷加班。灾后50天,仅39个重灾县农村信用社就为灾区人民发放救灾救济款和生活补助金10多亿元。

  在灾后农房恢复重建中,四川农村信用社发挥巨大的网点和人员优势,全力以赴,成为发放农房恢复重建和城镇居民住房重建贷款的主要金融机构。

  “即使有损失,也要挺身而出”,省联社的决定掷地有声。

  对“两房”重建贷款,一律实行“一站式”办贷,基准利率,期限合理,随用随贷。

  今年5月末,灾区农村信用社累计发放抗震救灾专项贷款74.24万户、金额284.31亿元。累计发放农房重建贷款66.15万户、金额149.29亿元,分别占全省金融机构的

  94.80%和93.09%,其中发放困难农户农房重建贷款户数6.49万户、金额15.52亿元。

  “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四川农村信用社作出自己的贡献,得到了银监会和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银监会授予省联社“全国银行业系统抗震救灾先进集体”称号,授予“全国银行业系统抗震救灾先进个人”1人,四川省委、省政府授予省联社“抗震救灾先进集体”称号。

  B

  帮扶民族地区共建和谐

  四川是多民族省份。甘孜、阿坝两州是我国第二大藏族聚居地,凉山州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地。省联社党委一直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一直致力于加快民族地区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和改善金融服务,促进广大农牧民脱贫

  致富。

  为帮助民族地区农村信用社走出经营困境,更好地为民族地区农牧民提供有力的金融服务,省联社举全省信合之力对我省民族地区农村信用社实行对口帮扶。

  在省联社统一组织下,内陆经济实力雄厚的县级联社结对帮扶我省民族地区47家贫困县级联社。通过落实交流干部、调剂资金、无偿援助、人员培训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我省民族地区农村信用社正在缩小与内陆的差距。

  内陆农村信用社累计向我省民族地区农村信用社捐款888.61万元;捐赠车辆18台、办公电脑264台、监控设施17套等物资折合人民币977.27万元;交流挂职干部和业务骨干128名。

  省联社还通过深入的理论研讨、实地调查、选择试点、总结完善,成功将小额信贷运作模式推广到民族地区农村信用社,促进了机制转换,激发了员工活力,加快了业务发展,增强了我省民族地区农村信用社自身“造血”功能。

  2008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在藏族聚居区实施富民安康工程,推进牧民定居行动计划。省联社党委紧急行动,深入调研,充分论证,制定了《支持牧民定居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并与阿坝、甘孜州政府签订银政合作协议,向牧民定居计划授信25亿元。

  阿坝、甘孜州农村信用社顶着资金缺口压力,积极跟进,千方百计想办法筹措资金,在当地政府的统一规划下,及时足额向牧民发放定居贷款,有力地推进了这项工作。

  “3年内消除基础金融服务空白乡镇”,民族地区农村信用社勇于承担为空白金融乡镇服务的重任,其精神难能可贵。

  5年来,我省民族地区农村信用社已累计向24178户农牧民发放专项贷款4.16亿元,其中,向17016户牧民发放定居贷款3.13亿元,向7162户彝族群众发放“三房改造”贷款1.03亿元。大量的信贷投入,为农牧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脱贫致富作出了贡献。C

  连接城乡惠及民众

  真情奉献回报社会

  5600个网点的庞大体系,为全省6800万农牧民和广大城乡企事业单位提供金融服务的重任,促使省联社下定决心加快电子化建设,加速建立自己的综合业务网络系统。

  “走跳跃式发展道路,用拿来主义的办法,直接采用最新技术成果,直接聘用高层次技术人才,建设一流的计算机中心、一流的综合业务系统,一流的技术队伍,打造一流的技术优势,一举走在同行业的前列”,省联社提出了电子化建设总要求。

  2006年12月25日,SC6000综合业务系统正式开通运行。在不到8个月的时间内,建成了国内银行业一流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并实现了业务数据全省大集中。SC6000综合业务系统网络覆盖面达98%。

  SC6000综合业务系统开通运行,建成了又一条连接城乡、惠及民众的金融服务“高速公路”。

  2008年2月29日,四川农村信用社的“蜀信卡”在锦江宾馆举行隆重首发式。同年4月,“蜀信卡”全面发行。

  SC6000综合业务系统开通和“蜀信卡”的全面发行,为全省人民提供了优质、高效、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普惠制金融服务在农村信用社得到了真正体现。

  开通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使980万农民在打工地挣钱,在家乡农村信用社取钱,解决了农民工寄款难、回家携款难的问题。

  布放ATM机427台,为广大客户提供自助服务;积极发展特约商户1199户,开通POS终端1579台,为广

  大客户提供电子货币消费服务。

  在地震灾区及时推出“蜀信·家园卡”,使受灾群众的抗震救灾捐款、救灾补助金、恢复重建贷款等能安全、快速到账,并在省内免收手续费。

  为了把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及时送到每位农民手中,四川农村信用社每年贴本近2000万元,承担了全省1800万农户的20多项各类财政性补贴资金代付业务。

  今年5月末,“蜀信卡”发卡量已达1340万张,在全国农信系统居第3位。1340万张“蜀信卡”是四川农村信用社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金融服务的见证。

  农村信用社的成长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通过支持弱势群体求学、兴业,创业和就业,由“扶贫”到“扶智”,由“输血”到“造血”,四川农村信用社以多种方式,积极回报社会。

  为推动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实施,有效解决贫困学生“上学难”问题,积极开办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5年来,累计发放贷款2.09亿元,使39669名贫困学子喜圆大学梦。

  四川是劳务输出大省。针对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资金短缺问题,推出了返乡农民工创业贷款,帮助他们创业致富奔小康。5年来,累计发放贷款14.86亿元,帮助135417名返乡农民工创业。

  为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推出了再就业贷款,维护了一方社会稳定。5年来,累计发放贷款1.82亿元,帮助7992名下岗职工再就业。

  灾难无情,人间有爱。面对各种灾难,四川农村信用社集体和个人心怀感恩,慷慨解囊,传递爱心。

  当资阳市发生人感染猪链球菌疫情,省联社捐款20万元防控疫情;当四川遭受百年一遇的旱情时,信合员工捐赠钱物折合人民币151万元;当汶川特大地震、新疆雪灾和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四川信合系统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1615万元。

  五年来,四川信合系统累计捐赠钱物折合人民币1986万元,弘扬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

  此外,四川信合系统集体和个人还积极参加结对帮扶、帮扶贫困学生等各种爱心活动。5年来,结对帮扶贫困县1个,贫困村158个,贫困户1670户,帮扶贫困学生1960名。

  新起点,新战略,新成就。在全面推进“两个加快”、统筹城乡经济的响亮号角声中,四川信合人正满怀豪情,朝着建立一流现代金融企业的高远目标乘胜前进。邬天宇郑尚军邓华富记者吴旭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