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之一 认识自我
一、选择题部分
1.【2009.福州】小兔子是奔跑冠军,可是不会游泳。于是,小兔子就去学游泳,结果小兔子耗费了大半生时间也没学会。小兔子的故事说明了正确认识自己要(C)
A.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 B.忽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
C.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D.给予自己暗示,提高信心
2.【2009.成都】(不定项)卢梭曾指出:“‘你要人士自己’。比伦理学家们的一切巨著都更为重要。”而要全面正确的认识自己,其方法有(BC )
A.获得他人的表扬来认识自己B.通过与他人的对比来认识自己
C.自我客观的评价来认识自己D.听取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
3.【2009.南京】初中学生一方面渴望交际,一方面又易感到孤独,不愿与人交往。这主要说明(D)
A.初中学生难以琢磨多变无常B.过度自尊会严重影响同学交往
C.学会与人交往不是容易的事D.初中生青春期心理充满着矛盾
4.【2009.南京】认识自我的途径有很多,其中通过————来认识自己往往更全面,更客观( C)
A.自我观察B.他人评价C.集体生活D.自我反省
5.【2009.丰泽区】九年级学生英英总是为自己个子不高而感到难过,她总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英英( A )
A.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我 B.能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C.能不断从别人身上吸取优点 D.能客观认识自己的内在素质
6.【2009.乐山】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我们必须明辨是非善恶。下列关于是非善恶的说法,正确的是(D)
A.坚持自己的意见是具有辨别是非善恶能力的表现
B.懂得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是评价是非善恶的根本标准
C.明辨是非善恶就可以与自然和谐相处
D.分清是非善恶是人生修养的重要内容
7.【2009.株洲】电影《袁隆平》放映后,反响很大,有人提出“追星当追袁隆平。”这一主张(B)
①会导致青少年产生盲目从众的心理②有利于引导青少年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③有利于营造尊重知识的氛围④有利于引导青少年重视学习和创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2009.芜湖】逆反心理是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亲子隔阂,导致种种不快,等。下列做法中有助于克服逆反心理的是( B)
A.聆听教诲,惟命是从B.平等沟通,换位思考
C.固执己见,决不让步D.不理不睬,冷淡相对
9.【2009.芜湖】幼狮迪奥通过对羚羊的观察,认为羚羊的耐力与吃草有关,为了增长耐力,便效仿羚羊吃草,终因营养严重缺乏二奄奄一息。母狮教育迪奥:狮子之所以成为草原之王,不是因为没有缺点,而是因为有突出的优点,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A)
A.要善于发现和发扬自身的优点B.干任何事情都不能模仿别人
C.每个人都能战胜自己的缺点D.每个人的缺点和优点都是一成不变的
10.【2009.牡丹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下面属于用全面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是 ( B )
A.小明既看到今天的“我”又看到明天的“我”
B.小军既看到自己的优点又看到自己的缺点
C.小文既悦纳自我又完善自我
D.小林既看到自己的优点又看到别人的优点
11.【2009.湛江】友情是朋友间真挚的情感、心灵的交流,是经过岁月洗礼的真金,是精神世界宝贵的财富。建立和发展友情的前提是(B) A.珍惜青春年华 B.理解、宽容 C.平等待人 D.关爱、帮助
12.【2009.龙岩】九年级某班学生在中考前填写“自我鉴定表”。结果发现,在“优点”这一栏内,同学们写得很多;而在“缺点”这一栏内则写得很少,许多同学甚至没有填写。这一情况表明(C )
A.同学们自尊心强,不愿承认自己的缺点B.同学们自信心强,相信自己能改正缺点
C.同学们不能全面认识自己,不能客观评价自己
D.同学们都很优秀,许多同学只有优点,没有缺点
13.【2009.厦门】“如果你不能成为山顶的一棵松,就做一丛小树生长在谷中,但须是溪边最好的一丛小树。”这诗句启迪我们(A )
①既要接受自己的缺点,又要看到自己的长处②不必追求最好,得过且过就好
③要善于发挥长处,最好地发展自己 ④要学会悦纳自我,完善自己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4.【2009.漳州】右图中小鸡和小鸭的对话,正确的启示是(B)
A.人有优点就会变得自负
B.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
C.看到别人的优点就会产生自卑的心理
D.要善于发掘自己的潜能
15.【2009.聊城】花样不断翻新的各种“选秀”活动,制造了许多一夜成名的娱乐明星;袁隆平通过几十年的田间劳作、勤奋钻研,终于研制出“籼型杂交水稻”,对中国乃至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有人提了:“追星当追袁隆平!”你认为这一主张(C )
①有利于营造全民崇尚科技、渴望成才的舆论氛围②会助长青少年随大流、盲目从众的心理③有利于引导青少年树立勤奋向上、奉献社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④有利于满足青少年追求新鲜刺激的心理需求
A. ①②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16.【2009.大庆】“日新又新我常新”,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自己。下列态度体现了这一要求的是 (C )
A.“人无完人,有缺点没关系” B.“自知者明,要全面认识自己”
C.“经常反省,才会不断进步” D.“相信自己,我才是最优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