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掌部反射区

 凯丽1 2010-08-03

1)大脑(头部)

位置:双手掌侧,拇指指腹全部,左半脑反射区在右手上,右半反射区在左手上。

手法:用拇指由上向下推按10~20次,力度以产生酸痛为度。

主治:头痛、头晕、头昏、失眠、高血压、中风、脑血管病变、神经衰弱等。

(2)垂体

位置:位于双手拇指指腹中点,大脑反射区深处。

手法:以拇指尖端在反射区上,点压或点揉5~10次,力度以产生酸痛为度。

主治:内分泌失调、更年期综合征、小儿生长发育不良、骨质疏松、心脏病、高低血压、贫血、甲状腺肿瘤、甲亢、前列腺炎。

(3)眼

位置:位于双手手掌和手背第二、三指指根部之间。左眼反射区在右手上,右眼反射区在左手上。

手法:以拇指尖端反射区,点压或点揉5~10次,力度以产生酸痛为度。

主治:结膜炎、角膜炎、青光眼、白内障、近视等眼疾和眼底病变。

(4)耳

位置:位于双手掌第四、五指指根部。左耳反射区在右手上,右封区在左手上。

手法:寻找敏感点掐揉或点按,每侧5~10次。

主治:耳聋、耳鸣、中耳炎、梅尼埃综合征、重听、腮腺炎病症。

(5)斜方肌

位置:位于手掌侧面,在眼、耳反射区下方,呈一横带状区域。

手法:从尺侧向桡侧推按10~20次。

主治:颈、肩、背部疼痛、落枕、颈椎病、手无力等。

(6)鼻

位置:位于双手掌侧拇指末节指腹桡侧面,第一指骨远节指骨体中部。右鼻反射区在左手上,左鼻反射区在右手上。

手法:掐揉或点按10~20次。

主治:鼻炎、鼻窦炎、鼻出血、鼻息肉、上呼吸道感染、头痛、头晕等。

(7)额窦

位置:位于双手掌10个指头顶端约1个厘米范围。左侧额窦反射区在右手上,右侧额窦反射区在左手上。

手法:用拇指或指甲尖端在反射区上点按5~10次以上。

主治:鼻窦炎、头痛、头晕、头重、失眠、发热、中风、脑震荡、眼、耳、鼻、口疾患。

(8)颈项

位置:位于双手拇指近节掌侧和背侧。

手法:向指根方向全方位推按5~10次。

主治:颈项酸痛、僵硬、颈部伤筋、落枕、颈椎病、高血压、消化道疾病等。

(9)心脏

位置:位于左手掌第四、五掌骨之间,近掌骨头处。

手法:以拇指端从手腕或手背向手指方向压或推压5~10次。

主治:心律不齐、心绞痛、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病、休克、失眠、健忘。

(10)肺和支气管

位置:肺反射区位于双手掌侧,横跨第二、三、四、五掌骨,斜方肌反射区下一拇指处;支气管位于中指第三近节指骨,中指根部处为敏感反射点。

手法:从尺侧向掌侧推按10~20次,由中指根部向指尖方向推按10~20次,掐按中指根部敏感点10~20次。

主治:肺与支气管疾患、鼻炎、皮肤病、心脏病、便秘、腹泻等。

(11)胆囊

位置:位于右手的掌侧和背侧,第四、五掌骨之间,紧靠肝反射区的腕侧下方。

手法:按压或拿捏10~20次。

主治: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厌食、消化不良、高脂血症、胃肠功能紊乱、肝脏疾患、失眠、皮肤病、痤疮等。

(12)肝

位置:位于右手的掌侧及背侧,第四、五掌骨体之间近掌骨头处。

手法:自手腕向手指方向轻轻按摩5~10次。

主治:肝脏疾患、消化系统疾患、血液系统疾病、高脂血症、肾脏疾患、眼病、眩晕、扭伤、指甲疾患等。

(13)甲状腺

位置:位于双手掌第一掌骨的掌骨头处至第一、二掌骨间,再转向指尖方向成一弯曲带。

手法:以拇指侧腹施力,在反射区上推揉,在敏感点处点压按摩5~10次。

主治: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甲状腺肿大、甲状腺炎、甲状腺性心脏病、心悸、烦躁、失眠、肥胖、小儿生长发育不良等。

(14)头颈淋巴结

位置:双手各手指间根部凹陷处,手掌侧和手背侧均有头颈淋巴结反射区。

手法:各点掐点5~10次。

主治:治疗眼、耳、鼻、舌、口腔、牙齿等疾病,还可治疗淋巴结肿大、甲状腺肿大及免疫力低下。

(15)肾

位置:位于双手肾上腺反射区下方。

手法:点按10~20次。

主治:肾脏疾病、泌尿系统结石、高血压、贫血、慢性支气管炎、骨折、斑秃、耳鸣、眩晕、水肿、前列腺炎等。

(16)肾上腺

位置:位于双手掌第二、三掌骨体之间,距离第二、三掌骨头约拇指宽处。

手法:点按10~20次。

主治:肾上腺机能亢进或低下、各种感染、炎症、过敏性疾病、哮喘、风湿病、心律不齐、休克、糖尿病、生殖系统疾病等。

(17)脾

位置:左手掌侧第四、五掌骨间,膈反射区与横结肠反射区之间。

手法:点按10~20次。

主治:炎症、发热、贫血、高血压、肌肉酸痛、舌炎、唇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皮肤病等。

(18)腹腔神经丛

位置:位于双手掌侧第二、三掌骨及第三、四掌骨之间,肾反射区的两侧。

手法:围绕肾反射区两侧由指端向手腕方向推按10~20次。

主治:胃肠功能紊乱、腹胀、腹泻、胸闷、呃逆、烦躁、失眠、头痛、更年期综合征、生殖系统疾患等。

(19)输尿管

位置:位于双手掌中部,上接肾反射区,下连膀胱反射区。

手法:从手指端向手腕方向按压5~10次。

主治:输尿管结石、排尿困难、泌尿系统感染、尿道炎症、肾积尿管狭窄、高血压、动脉硬化等。

(20)膀胱

位置:双手掌下方。

手法:向手腕方向点压、按摩5~10次。

主治:肾、输尿管、膀胱结石、膀胱炎等泌尿系统疾患。

(21)生殖腺(卵巢、睾丸)

位置:双手掌根部腕横纹中点处,相当于手厥阴包经之“大陵”。

手法:按揉10~20次。

主治:性功能低下、不孕症、不育症、月经不调、痛经、前列腺增生、子宫肌瘤等。

(22)前列腺、子宫、阴道、尿道

位置:位于双手掌侧腕横纹中点两侧的带状区域。

手法:由中间向两侧分推20~30次。

主治: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尿路感染、尿道炎、阴道炎、白带增多、子宫发育异常、子宫肌瘤、宫颈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生殖系统疾患。

(23)腹股沟

位置:位于双前臂手掌侧桡骨侧,距手腕骨2寸处。

手法:按揉10~20次,力度以产生酸痛为度。

主治:生殖系统病变、性功能低下、前列腺肥大、衰老。

(24)食管、气管

位置:位于双手掌侧,第一掌骨与掌指关节上,下接胃反射区。

手法:以拇指向指根方向推按或掐按10~20次。

主治:食道肿瘤、食道炎症、气管疾患。

(25)胃

位置:位于双手掌第一掌骨远端。

手法:向手腕方向推按10~20次。

主治:胃痛、胃溃疡、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胰腺炎、糖尿病等。

(26)胃脾大肠区

位置:位于手掌面,第一、二掌骨之间的椭圆形区域。

手法:按揉10~20次。

主治: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胀、腹泻、贫血、皮肤病等。

(27)胸腔呼吸器官区

位置:位于手掌侧,拇指指间关节横纹至腕横纹之间的区域。

手法:向腕横纹推按10~20次。

主治:胸闷、咳嗽、气喘等呼吸系统病症。

(28)小肠

位置:双手掌心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反射区所围绕的区域。

手法:快速、均匀、有节奏地从手指向手腕方向按摩5~10次以上。

主治:小肠炎症、腹泻、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心律失常、失眠等疾患。

(29)大肠

位置:位于双手掌侧中下部分。自右手掌尺侧手腕骨前缘起,顺右手掌第四、五掌骨间隙向手指方向上行,至第五掌骨体中段,约与虎口水平位置时转向桡侧,平行通过第四、三、二掌骨体中段;接至左手第二、三、四掌骨体中段,转至手腕方向,沿第四、五掌骨之间至腕掌关节止。

手法:推按、推揉或掐揉10~20次。

主治:腹胀、腹泻、消化不良、便秘、阑尾炎、腹痛、结肠炎、结肠肿瘤、直肠炎、乙状结肠炎、肛裂、痔疮等。

(30)盲肠、阑尾

位置:位于右手手掌腕骨前缘靠近尺侧,与小肠、升结肠的反射区连续。

手法:定点按压5~10次以上。

主治:腹胀、腹泻、便秘、消化不良、阑尾炎及其手术切除所致腹痛。

(31)回盲瓣

位置:位于右手手掌侧腕钩骨前缘尺侧,在盲肠、阑尾反射区科上方。

手法:定点按压5~10次。

主治:下腹胀气、回盲瓣功能失常。

(32)升结肠

位置:位于右手掌第四、五掌骨间,小肠反射区尺侧与手尺侧纺平行的带状区域,从手腕骨前缘至第五掌骨体中部,约与虎口水平位置左转至横结肠反射区。

手法:由手腕至手指方向推按5~10次以上。

主治:结肠炎、便秘、腹泻、便血、腹痛、结肠肿瘤等。

(33)横结肠

位置:位于双手掌第一至四掌骨近端的一带状区域。

手法:右手掌从小指至食指方向,左手掌从食指向小指方向横推。

主治:腹泻、腹痛、便秘。

(34)降结肠

位置:位于左手掌侧,平虎口水平,第四、五掌骨之间至腕骨之间的带状区域。

手法:向手腕方向推按10~20次。

主治:腹泻、腹痛、便秘、结肠炎等。

(35)乙状结肠

位置:起于左手掌面左侧第五掌骨近心端与钩骨交界的腕掌关节睦,至第二掌骨近心端与第一掌骨间带状区域。

手法:由左手掌尺侧向桡侧方向推按、按摩5~10次以上。

主治:直肠炎、直肠癌、便秘、乙状结肠炎、结肠炎等。

(36)肛管、肛门

位置:位于左手掌第二腕掌关节处,乙状结肠反射区末端。

手法:向腕方向点压按摩5~10次以上。

主治:直肠癌、肛门周围炎、痔疮、肛裂、便血、便秘、脱肛等。

(37)直肠、肛门

位置:双上肢前臂桡侧远端约3横指。

手法:以拇指腹推揉、搓按5~10次以上。

主治:痔疮、便秘、直肠癌、直肠炎、静脉曲张等。

手背部反射区的位置及功能

(1)小脑、脑干

位置:位于双手掌侧,拇指指腹尺侧面,即第一指骨远节指骨体中下部尺侧缘。左侧小脑、脑干反射区在右手,右侧小脑、脑干反射区在左手上。

手法:由指端向近节端点压、推按或掐点5~10次以上。

主治: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脑肿瘤及小脑萎缩引起的病变、共济失调如帕金森氏综合征。

(2)三叉神经

位置:位于双手拇指掌面指腹尺侧缘远端,即第一指骨远节指骨中上部尺侧缘。左侧三叉神经反射区在右手上,右侧三叉神经反射区在左手上。

手法:以中指或食指指腹施力,从拇指端向虎口方向点按,推按或掐按5~10次以上。

主治:偏头痛、眼眶痛、牙痛、面神经麻痹及面颊、唇鼻之诱发的神经痛、三叉神经支配区域内的疾患。

(3)内耳迷路

位置:位于双手背侧,第三、四、五掌指关节之间,第三、四、五指根部结合部。

手法:以拇、食指施力,沿指缝至手指方向掐按5~10次以上。

主治:头晕、晕车、晕船、梅尼埃综合征、耳鸣、高血压、低血压、平衡障碍。

(4)喉、气管

位置:位于双手背侧第一掌指背侧。

手法:从手背第一掌骨远心端向虎口方向推按或点掐5~10次。

主治:气管炎、咽喉炎、咳嗽、气喘、上呼吸道感染、声音嘶哑、气管疾患。

(5)舌、口腔

位置:在双手拇指背侧,拇指指间关节后方正中线,两个扁桃体反射区间内。

手法:以食指扶以拇指掌面指腹指指关节处,用拇指端推按或按揉5~10次以上。

主治:舌体异常、味觉障碍、口腔内溃疡、口干唇裂、唇燥、口唇疱疹等。

(6)扁桃体

位置:双手拇指近节背侧正中线肌腱两侧。

手法:以拇指指端施力,一侧一侧地按揉5~10次以上。

主治: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等。

(7)上、下颌

位置:位于双手拇指背侧,拇指指间关节横纹与上下最近皱纹之间的带状区域。横纹远侧为上颌,横纹近侧为下颌。

手法:由尺侧向桡侧推按或掐点10~20次。

主治:龋齿、牙周炎、牙龈炎、牙周病、牙痛、口腔溃疡、颞颌关节炎及紊乱等。

(8)胸、乳房

位置:位于手背第二、三四掌骨的远端。

手法:向腕背方向推按或掐按10~20次。

主治:胸部疾患、各种肺病、食管病症、心脏病、乳房疾患、胸闷、胸痛、乳汁不足、胸部软组织损伤、重症肌无力等。

(9)膈、横膈膜

位置:位于双手背侧、横跨第二、三、四、五掌骨中点的带状区域。

手法:以中指或拇指指腹由桡侧向尺侧方向按摩双手膈区5~10次。

主治:打呃、膈肌痉挛引起的腹部胀痛、恶心、呕吐等。

(10)甲状旁腺

位置:双手桡侧第一掌指关节背部凹处。

手法:以拇指端点按或按摩5~10次。

主治: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或低下、佝偻病、低钙性肌肉痉挛、心脏病、各种过敏性疾病、胃肠胀气、白内障、心悸、失眠、癫痫等疾患。

(11)胸腺淋巴结

位置:位于第一掌指关节尺侧。

手法:点按10~20次。

主治:各种炎症、发热、囊肿、癌症、子宫肌瘤、乳腺炎、乳房或胸部肿块、胸痛、免疫力低下等。

(12)上身淋巴结

位置:位于双手背部尺侧,手背腕骨与尺骨之间的凹陷中。

手法:掐按10~20次。

主治:各种炎症、发热、囊肿、子宫肌瘤、白细胞减少症、免疫力低下、癌症等。

(13)下身淋巴结

位置:位于手背部的桡侧缘,手背腕骨与前臂桡骨之间凹陷处。

主治:各种炎症、发热、水肿、囊肿、肌瘤、蜂窝组织炎,增强免疫抗癌能力。

手法:压入骨间有胀感,点按或按揉5~10次以上。

(14)脊柱

位置:手背侧第一、二、三、四、五掌骨体均为脊柱反射区。

手法:向手腕推按10~20次。

主治:颈椎病、背部不适、落枕、腰痛、腰酸等病。

(15)颈椎

位置:位于双手背拇指近节桡侧和第三掌骨体远端的整个掌骨体1/5段。

手法:以拇指施力,从第一或第三掌骨体远端向腕部方向揉按或滑按5次,或以食指与拇指捏住拇指关节正反方向旋转动作5~10次,或伸拉拇指3~5次也可以拇指腹按揉,施揉中指拳尖后面颈椎段反射区8次或8的倍数。做以上手法同时还要活动颈部,做后仰、头左转、右转、低头等运动。

主治:颈椎病、颈项僵硬或酸痛、落枕等疾病。

(16)胸椎

位置:双手背第一、第三掌骨远端约1/2段。

手法:以拇指施力,沿拇指桡侧远端或第三掌骨远端向腕部推压5~10次,可随时进行。

主治:颈、肩、背部软组织损伤以及循环呼吸系统疾病疼痛、胸椎间盘突出等胸椎各种病变。

(17)腰椎

位置:位于双手拇指第一掌骨桡侧缘约第一掌骨体下1/2段和第三掌骨近端1/2段。

手法:以拇指施力,沿拇指桡侧远端或第三掌骨远端向手腕方向推压、揉按5~10次。

主治:腰肌劳损、腰背酸痛、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以及腰椎的各种病变。

(18)骶骨

位置:位于手背侧,各腕掌关节结合处。

手法:向手腕方向掐按各10~20次。

主治:坐骨神经痛、腰骶劳损、失眠、便秘等。

(19)尾骨

位置:位于手背侧,腕背横纹区域。

手法:以拇指施力,以拇指头端按压或按揉5~10次。

主治:骶尾骨部损伤、疼痛等。

(20)肋骨

位置:位于双手背膈反射区后方,内侧肋骨反射区位于小多角骨处;外侧肋骨反射区位于钩状骨处。

手法:点按10~20次。

主治:肋软骨炎、胸闷、胸痛、胸膜炎。

(21)肩关节

位置:位于双手尺侧第五掌骨、指骨关节尺侧凹陷处。手背部分为肩前部反射区,手尺侧边缘正中位为肩中部反射区,手掌尺侧缘为肩后部射区。

手法:以中指指端用力向腕中方向扣按或刮按;或用拇指指腹揉按5~10次。

主治:肩关节周围炎等肩部疾病。

(22)肘关节

位置:位于双手第五掌骨中部心侧缘。

手法:以中指端施力,在第五掌骨中部尺侧面扣压,或以拇指揉压5~10次。

主治:肘、膝关节痛、肘关节部软组织损伤、网球肘等。

(23)髋关节

位置:位于双手尺骨和桡骨茎突骨面周围。

手法:以拇指施力,以拇指头端按压或按揉5~10次。

主治:髋关节疼痛、坐骨神经痛、肩关节疼、腰背痛等。

(24)膝关节

位置:位于第五掌骨近端尺侧缘与腕骨所形成的凹陷处。手背部为膝前部,赤白肉际处为膝两侧部,手掌部为膝后部。

手法:掐揉或点按10~20次。

主治:膝关节病变和肘关节病变以及下肢瘫痪。

(25)颈肩区

位置:位于双手各指根部近节指骨的两侧及各掌指关节结合部。手背面为颈肩后区,手掌面为颈肩前区。

手法:向指根推按或掐按各5~10次。

主治:颈椎病、肩周炎等各种颈肩部病痛。

(26)血压区

位置:在手背部第一掌骨、第二掌骨、第二掌指关节、食指近节段所及区域。

手法:以拇指腹点按、揉按或以鱼际部按揉5~10分钟以上。

主治:调整血压,治疗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发热不适、胃痛、便秘等。

2.手是人体第二控制区

手部与全身的密切关系

你知道吗?从医学方面来说,人的十个指尖上有十宣穴,有对全身生理机能激活的作用。另外,手部还有6条经脉循行,人体的各脏腑器官、四肢孔窍在手部均有其对应的部位,因此手部可以反应全身五脏六腑的健康概况。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人的手掌是全身各部位的对应站。所以说只要检查手掌上何处有异常的感觉,就可判定身体哪里出问题,同时若在异常部位加以刺激,身体不良的部位,也会逐渐痊愈,也是治疗各种疾病的绝招。

在医学界里,手足科学,是举世公认的最具尖端性,疑难性的一门学科。因为手与足,在人脑形成、进化与发展中,起有深远、巨大的作用与影响。

人体能够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也可发生疾病,都与经络的循行、经气的盛衰有密切的关联,而手部是经络循行最关键的区域之一。有6条经脉是以手指为起止点的,振动和疏通手部的经脉,进而疏通全盛身经络,起到调节脏腑、促进全身气血运行的作用,以达到祛病健身的目的,它们分别是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和手太阳小肠经。其走向和交接规律是:其中手三阳经从手走头,与头面部各器官直接联系,手三阴经由胸走手,与心、心包、肺等胸部脏腑密切联系。手三阳经和手三阴经分别在头面和胸腹部与足三阳经、足三阴经交接,并通过经脉循行与任、督脉联系,从而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沟通。

其实,人的手部和足部一样,布满了与人体器官紧密相连的经络穴位,当人体某个部位发生异常,手掌相应部位也会发生变化。手部贯通全身经气,分布的穴位包括经穴、经外奇穴、特定穴和病理反应点等近400个,病理反射区共有70多个。手部的穴位几乎全部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因此,选用上正确的穴位进行手疗,可以有效地提高人体的正气水平,增强整体的抗邪能力,从而对全身各系统疾病产生广泛的治疗作用,对人体起到防老抗衰的作用,效果更佳。

手是人外在的头脑

手是人外在的头脑,古代医学认为,手掌信息关全身,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手是记载神经反应和传递生物化学信息的高级记录员,它的行动与大脑几乎完全一致,手的敏感性比人体其他部位要强得多。因此,西方学者说“手是人类心灵的外在窗户”。中医诊脉的寸、关、尺部位就是在人周身的血液循环流向手腕处才能触诊脉象,脉象能较全面和准确地体现脏腑病变,是判断疾病病位、性质和邪正盛衰,推断病之进退预期后的重要依据。既然脉象能辨病,那么按摩手部的穴位同样也可以通过神经或经络等联系调节相应的脏腑、组织和器官,使人体得到康复。

手对于人体的重要性

除了残疾人外,人人都有一双手。手无疑是人体上最有特色的器官之一。科学实验表明,手是使人能够具有高度智慧的三大重要器官之一,其余两个器官是可以感受到三维空间的眼睛和能够处理手眼传来的信息的大脑。在自古至今的时代里,人类的手逐渐演变成了大自然所能创造出的最完美的工具。手可以改变一切。

现实生活中,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需要手的帮助,但手从来不叫累,总是那样的任劳任怨,手对人类来说真是太重要了。

手让一切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手创造并促进发展了人类社会,使国家更加繁荣富强。不是吗?人们用手开垦了荒地,种植了庄稼;用手建造起各式各样日趋先进的房屋;通过手的操作不断更新科学技术,从而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人们还常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手既然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对于它的生理结构和功能你不想了解吗?

手的构造很得杂,是由肌肉、脂肪、韧带、腱、骨骼和感觉灵敏的神经纤维错综组成的。手的功劳很大,手能够做几千种精密准确的工作。用手握一件东西虽是最简易的动作,都要运用由肩至指尖的全部肌肉、关节、腱。手拿调羹喝一口汤,也要用30个以上的关节和50组以上的肌肉。

手能灵活地伸展,因为手的骨头很多,腕部8块,手掌5块,五指则有14块。韧带一条条像腺一般的物质在关节处把骨骼绷在一起。手指的动作是由腱强韧的纤维控制的,这些纤维把手和腕的骨骼和操纵手腕的肌肉连结起来,让手发挥足够大的作用。

一般来说,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腕以下的部分,由大拇指、食指、中指、小拇指、无名指和手掌组成。

你知道手为什么能完成各种精巧而又复杂的动作吗?那是因为手指的作用很大。拇指和其他四个手指分开操作,是所有手指中用得最多和最重要的手指。拇指的“社交能力”很广。因为只有拇指可以与其他手指相对,也能和任何一个手指合作。所以人手只要有拇指和另一个手指,甚至于半截别的手指,就能发挥作用。其他四个手指的力量都比拇指弱。通常中指最强,食指其次。小指生来软弱,教琴或教打字的老师都认为这个指头最难训练。手指除大拇指分两节外,其余部分为三节,随时可以向手心一侧灵活自如地弯曲和伸展。既然手指是如此的灵活,当然能在瞬息的时间里抓取东西,安置物品;另外,也正是因为手指的协调配合,才可以制作精美的物件,绘出栩栩如生的彩画,奏出悦耳动听的琴声,煮自己最喜欢吃的佳肴,拿起电话与亲朋好友聊个没完没了……

手上的皮肤有很强大的收缩性。手紧握时,手背上的皮肤差不多伸长13毫米,手掌的皮肤则收缩13毫米。手掌厚皮之下有一层脂肪保护着重要的腱和手部血管,而表面则能抵受搔刮、拧绞、紧握、揪扭时极大的摩擦力。

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手有大有小,握手时力度也不同;其实手的大小与握力强弱、动作快慢、灵活与否没有什么关系。音乐家、医生、艺术家、运动员和其他靠手谋生的人,手指相差很远,因人而异。手指飞快的钢琴家每秒钟能弹120个音,技术高明的外科医生能凭两个手指在病人心脏中用细绳打成牢牢的结。有一个卖艺的,右手食指经过多年苦练,能支持倒立的身体而保持平衡。可见手的贡献是无穷大的。

仔细观察一下自己的手,你会看到每个指头上都贴肉长着一片光润的指甲,呈浅红色。指甲的末端都有一块月牙似的白斑,可别小看这白斑,据说医学上已利用这“月牙斑”的大小程度来预测某些疾病了,开始防病了;拥有了坚韧的指甲就是拥有了手指尖的最伟大的保护者,演奏家还常常用它来弹拨吉他之类的弦乐器呢,被蚊子叮了还可以用指甲止痒呢!指甲的生长速度较快,不注意保养对人体害处也很大。据医学家的调查结果证明,一个人的指甲内可藏4~5万个细菌,其中有一部分是病原体细菌,有些懒惰的人不爱洗手,还把指甲留得很长,吃东西时抓了就朝嘴里塞,细菌就趁此机会,堂而皇之地随之进入人体,大量繁殖,让人得病。可见,为了预防这种病害的产生,常剪指甲确实是很有必要的。

手部有着丰富的神经,也有特殊的感觉器官。手指尖上有众多的神经末梢,它的触觉、温觉、痛觉等极为敏锐,一片比邮票还小的手指皮肤里就有几百万个神经细胞。稍有较大的痛楚,就会使人感到“揪心”似的疼痛,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十指连心”的原因所在吧。皮肤表面上一条条的槽,名叫螺纹,上有无数的孔和神经末梢,可以探知所触物体的温度和组织。

我们只要用手一“摸”就能由触觉知道很多东西。这是因为手的皮肤与身体其他部分的皮肤不同。手的皮肤异常强韧,又有很大的伸缩性,感觉非常敏锐。

手指的表面有一层指纹,它也是人的特征之一,但指纹的方向、纹路因人而异。国外有位科学家调查了数十万人的指纹,发现其中竟没有相同的,就连孪生兄弟、姐妹也不例外;公安机关利用这一试验证明,利用查指纹抓罪犯,已成为公安机关破案的方法之一了。手掌与手指尖,尤其手指尖的感觉非常敏感。

紧挨着手指的部分——手掌,它约占整个人手面积的1/2,虽然它不像手指那样,可以分成几个部分灵活多变,但它也能完成属于自己的动作,有着很大的功能。手掌的表皮是人体皮肤最厚处,约有四毫米;手背的皮肤较之薄、软而富有弹性,就是因为有这些特点,很有利于我们的手将东西握住。在手掌经常受摩擦的地方,皮肤层会增厚而形成小突起,起着保护内皮的作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老茧”,它的产生足以说明手掌具有握物的本领。

在手掌上你会发现掌心都有三至四条明显的掌纹,是手掌握紧时自然皱缬的纹路,虽千差万别,但都呈不规则的圆弧,而且互成倾角。在医学界,曾有位致力于遗传功能研究的医生发现先天畸形儿及其父母的掌纹70%以上都呈平行直线,他还就由此提出了一套用掌纹研究遗传病因的理论,他为医学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在社会潮流快速发展的今天,劳动的分工越来越细了,人手也愈益灵巧了;通过神经传导信息,通过血管提供动力,使灵巧的手按人的意图办事。尽管在不久的将来,机械手可能将在劳动中取代人手,但这丝毫不能排斥人手的作用,要知道,机械手毕竟还需要人手来制造。随着科学事业的发展,手的作用将会更大,为社会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前面已说到,手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具有摄握外物,感应刺激等作用,是人体最为灵巧的器官。但手通过神经、经络,与人体中枢神经、十二经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相连通也在发挥其重要作用。手虽然是人体系统的子系统,功能可不小,在整体功能中具有重要作用,如果以手为作用部位的手疗法实质是一种外加的人工涨落,是明智的选择,通过手法刺激手部,以触发、推动机体的自主性的自组织活动,促进其“自己运动”,对机体进行自我的调节,而达到祛病健身的目的,可以使你的身体更健康。

经多年的临床实践和现代科技已证明,利用手疗法可以医治百余种疾病,具有简、便、廉等诸多优点,令人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现代医学认为,从外表看来,手之结构精细,但血管神经丰富,因为皮下脂肪较少,所以对外界反应敏感,有大脑指挥脏腑组织的先行官之称;现代医学原理则证明,手掌上有很多穴位,而手心劳宫穴正好位于手部的黄金点上,是调节整体功能的最佳位置;中医学认为,手为手三阴经与手三阳经经脉交会之处,故手通过经络直接或间接与十二经脉、五脏六腑相通;全息生物学认为,手是一个发育程度最完整的全息胚,藏着整体的全部信息,通过全息反射原理,故可以诊治全身病症。由此看来,手的健康影响着一个人的整个身体。

你知道什么是“望手诊病”吗?其实叫做“气色形态手诊法”,主要是运用正常视觉对患者一侧或双侧手的气、色、形态进行系统的仔细观察,以这种观察结果作为了解对方的健康情况的特殊诊断方法。事实上,这种手诊方法以中医望诊断病为基础,包括两个基本要素——“位”与“相”。

你知道“位”有什么作用吗?“位”是脏腑器官在手上的反映部位。从大量临床实践来看,医生一般观察女性的病症是看右手,观察男性的健康情况则看左手,即所谓的“男左女右”,这就是首先要确定的“大位”。接着再确定具体哪个器官、脏器在手上哪个位置反映,通常分布规律大致为:大拇指的一侧对应身体的左侧,小指侧代表身体右侧;手的上部反映身体上部及器官上部,手掌下部对应和反应人体下部及器官下部。

对于医生来说,找到“位置”后,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看看“相”(即反应部位)上的气、色、形态的变化了。在气色形态手诊法中,所谓的“望气”就是观察手部颜色及整个手掌润泽是否有差别,或者一致。一般来说,如果整个手部发暗,没有光泽,提示系统或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多是些全身反应性疾病,如病毒性感冒后初愈、高热、肾炎、白血病、肿瘤等;或只是局部出现晦暗枯槁,则表示与该“位”相应的器官功能失常,出现严重病变。因此,患者平时应对自己的手进行注重的保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