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练好太极剑(中)-中国太极拳网

 柔轻如风 2010-08-09

怎样练好太极剑(中)

-----
作者:王志远 来源:武当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06日 点击数: 22 收藏
 

   

  所谓戳扣者,腕骨不正,握剑不顺,形如印戳及腕骨不松,尺(骨)桡(骨)别扭,执剑抝扣,一剑在手,僵硬抝折不断,犹如捣鼓枯枝朽木之谓也。

   

  《剑道.指界》指出,剑术之道,妙在执使,执为执剑,使为运使,故有执使运转之法。执是手指之职司,使是手腕之职能,执期于平稳,运冀于轻便。其执剑之法要“五指捉剑如胶合漆沾,呼吸与共,痛痒相关”。指出如以掌握剑,像握菜刀一样,则“掌不空廓,剑难沾、点、撩、劈”,若又如戳如扣,则“腕不灵而有碍身法之转回,步之进退,得势不能乘,有法而难展”。若要使剑法运使得当,灵活自如,剑之执使须“指实、掌虚、腕活(灵)”。执剑浅轻而坚,则节力均平,掣打劲利;运腕活利,则回旋出入,纵横轻重,运转便易,挥使自如而奇荡自生。

   

  具体如何执使?剑经云:执剑在乎便稳,用(运)剑在乎轻健,故执使之道,原无定法,要使宽而虚,轻而灵.当以指执剑,要使腕不知执;运之在腕,而使指不知运。执之虽紧而运之须活,其要诀在于悬腕,腕悬活而灵,以可以尽力,务求剑力从腕中来,全身劲力通达剑锋,便稳而轻健。但剑家从长期实践中总结㈩来的执剑之法,主要有两种,即龙眼执剑法和风眼执剑法。龙眼者,圆其虎口,四指蜷曲在里,大拇指在外,压住食指和中指第二节,握住剑茎(柄),状如握刀。此法执剑深而束,指实掌亦实,虽执剑有力,实战中剑器不易脱手。然而紧执必滞,因其掌实,如枢不转,掣岂自由?则剑之运使旋回,乃成棱角,瘪丢不断,凸凹丛生。剑既死矣,剑法岂能活而生动。故此法为太极剑家所扬弃。凤眼者,平其大指,置于食指第一节內侧,与之相抵,使虎口成初月形,即凤眼;中指成钩,贴于拇指内侧并与食指相并成双钩,以三指执剑于元宝形或菱形剑格之中节。唯以上三指之用,尚未能尽执剑之能,故又须辅以无名指和小指以“帮辅中指”,其用途是作导送和靠山。导者,引剑向内;送者,推剑向外;靠山者,即刹掣也:用于剑点、崩、击、挑等剑法之刹车,以控制动作的方位和落点。凤眼执剑法,指实而掌虚。所谓“指实”,是五指“相次执实,如螺之旋,紧捻密持,不露一缝”。然指虽实而实中有虚,须宽舒得宜,不可一味紧执,这是因为愈紧则愈滞于运使:善剑者不在执剑大牢,而是柔中有韧。是谓正法。所谓“掌虚”,是“掌空廓以至虚能容卵”,虚则灵,则剑能适意腾跃顿挫,圆转劲利,运使自由,直当得意。极圆而至活,则四面八方,剑意俱到,生气存焉:但所谓指实掌虚的观念是相对的。就执剑而言,指为实,但实中又有虚,即所谓“轻把剑,自然手心虚,振迅天真,出于意外”。掌为虚,但虚中也有实,既所谓“劲运使,剑气生手流便,精魄出于锋芒”。指实掌虚,是虚实互映的执剑原则,也只有指实掌虚腕活的执法,才能充分发挥剑术运使流利潇洒的特点,才能使剑术运使轻灵松柔而不流于飘浮,融匀沉稳而不陷于重滞,符合“剑如飞凤,又似游龙”的要求。违反了这一原则,则行剑如同枯枝朽木捣鼓,既无生气又无气势。
有剑家质疑凤眼执剑法,认为手指执在剑格上就是请人断我手指。此论偏误矣。须知剑器之剑格,原是从无到有,从厚宽到扁窄,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改革,逐步定型为扁元宝形或菱形,皆为形似,分为三节。“凤眼”执在剑格中节以下,则可以增加剑锋的弹力和稳定剑的运行路线,提高剑身活动的正确性及施展剑法之功能。如五指全部执握在剑茎(柄)上,即为“龙目艮”执法,则无法充分实施太极剑法。如上所述,已为太极剑家所扬弃。“凤眼”执剑法,只有当“凤眼”破口,食指脱离拇指,自行伸展于剑格第一节边缘外,才会造成“请人断我食指”的后果。所以,在实施“凤眼”执剑法
时,须认真注意这一点。

   

  大凡剑法实处之妙,皆因虚处而生,所以剑之执使须指实而轻柔有韧,腕骨平正,掌虚而腕活,力戒戳扣。如此则可弄剑深玩,而有活趣了。

   

  传统的太极剑,吞吐自如,凝重中正,挺收含放,舒展大方,动作朴素,柔中寓刚,具有太极拳系器械的独特风格,故演练太极剑要理遵《太极拳论》,法循《太极拳说》,根据太极拳静、松、稳、匀、缓、合、连的原则,以松静为体,柔圆为用,以松柔为法,舒展全体,开启经络,畅通血脉,心意率行,气血流注,进行用意不用力的锻炼。

   

  演练太极剑要保持“柔中寓刚,绵里藏针,绵绵不断,滔滔不绝”的太极拳运动特点,要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尾闾中正,含胸拔背,沉肩坠肘;两足要稳固有力,虚实分明,足膝轻捷灵活,迈步犹如猫行,动作协调圆润,进退操纵得宜;身法中正厚重,上下相随,完整一气,一动无有不动,既要绵绵不断,心静神敛,法度严谨;又要轻灵敏活,潇洒流落,剑逸神飞。“剑逸神飞”即是“剑走青”。所谓“青”者,轻也。乃轻捷便利,轻盈飘逸之谓。彼我争锋,闪赚腾挪,逢坚避刃,遇隙乘刚,能干净利落地避开来械,谓之“走青”,即“不沾青”。反之则谓之“沾青”。

   

  剑之在青,又形容剑势随风就势,飘忽浮沉,仿如轻云蔽月,飘若流风回雪,涣然如水之质,漫衍浩荡;用剑翩轻,劲动似飞,跌宕起伏,灵觉透露,一片虚灵。然而轻则须沉,不可放意大过,过则浮滑,厥失维均,以致练成只有姿势俏丽,而没有实质攻防内容的“花架”;或脚下无根,腰腿无功的“空架”;或点头哈腰,前俯后仰,左歪右斜的“歪架”;或砍杀凌厉,刀剑不分的“混架”。故剑歌云:“剑法从来不易传,游来游去似龙旋(一作如龙似凤最幽玄),若将砍斫如刀用,笑死三丰老剑仙。”此即为太极剑之四病架,每每见到有人,专心致志,苦心治技,“十年磨一剑”,然一朝交手,全然不能运化,率自为人制者,所由皆此。

   

  欲避四病架,首重修心做人。俗说:“夫剑者,心之迹也。”“剑者,如也。如其志,如其心,如其人也”.“剑之好丑,在心与人”。可见剑乃人之心灵之物。故有诸内而形诸外,邸内心意之正,外面形式之中,内中意气之中,外面形式之和,有其内而知其外,诚于内而形于外。此即所谓心正则剑正,人正则剑正。胸中有道义,又广以圣哲之学,剑乃可贵。自古至今,未见有心术不正而其剑术高尚者。王守仁《传习录》曰:“人又甚么教做心,只有一个灵明。”所谓修心,就是修真,清除蒙蔽,了得其心,纯正本心,见性觉悟,灵府杳冥。概而言之,无非清虚静定四字。心怀无垢为清,心中无物为虚,念头不起为静,内心不乱为定。清为清其心源,虚为虚其心斋,静为静其气海,定为定其内心。心源清,则“心澄于无何有之乡”,才会情定生慧;心斋虚,则虚旷为怀,明通公溥,方可容纳万物;气海静,则身心融会于杳冥之中,就会精全命固;内心定,则外息诸缘,内心无惴,就能无内外,无将迎,心境澄明。(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