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引导学生课外阅读

 寒珺 2010-08-15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它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在谈到课外阅读时曾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的占多少,我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宋代朱熹在《观书有感》中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高中语文教学应重视“课外阅读”这股源头活水。
  高中语文教学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而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尤为重要。
  (一)、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阅读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推动力,它是学生在主观上对学习产生的一种愿望。如果学生对课外阅读没有兴趣,那么就会把课外阅读看成是负担。
  从2007年开始,福建省语文高考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三部经典文化论著(《论语》《孟子》《庄子》)和长篇小说类文学名著(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曹雪芹的《红楼梦》,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钱钟书的《围城》,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列入考试范围。高中语文新课程人教版必修课本“名著导读”共推荐10部中外名著,依次是《论语》,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家》,《巴黎圣母院》,《红楼梦》,巴尔扎克的《高老头》,莎士比亚戏剧,朱光潜的《谈美》,《三国演义》,《堂吉诃德》。
  为了不让学生在选择读物时过于盲目,我把福建省语文高考必考书目及必修课本“名著导读”要求向学生作重点推荐,要求学生作为必读篇目。教师在推荐时不要过份强调它的应试功能,让学生不妨以消遣的方式来读,从而真正走进名著。
  除教师推荐之外,还让学生自己来推荐阅读的书目。利用黑板报的形式,进行“名著推荐”,由学生自主确定课外阅读书目。师生共同推荐课外读物,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有的名著不易读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根据名著改编的影片,看过影片后让学生阅读文本,可以使抽象难懂的东西具体化,学生通过欣赏影片,更容易品悟文学作品内涵,可以更好激发阅读兴趣。
  (二)、营建课外阅读氛围
  ①教师引领学生建立“班级图书角”。我把自己的一些名著和订阅的杂志如《读者》《青年文摘》《小小说选刊》等捐献出来,鼓励学生把自己的课外读物拿出来与同学们传阅交流。并由几位同学专门管理,同时借鉴“图书馆”管理制度,规定借阅期限,让学生在“书非借不能读也”中开展课外阅读。
  ②举办“阅读交流会”。让同学们在和谐、宽松的氛围中吟诵名著精彩片断,交流课外阅读体会,让心灵直接对话。教师要善于点拨答疑,巧于设问激励,同学们在获得更深层次理解的同时,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锤炼,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境界得到提升。
  ③指导学生定期自编报纸。要求学生自主拟定报纸名称,自排版面,自定内容。报纸可以用手抄报方式,也可采用电脑打字排版方式。采取自编报纸办法能够较好地表现学生个人课外阅读的审美感和创新能力。教师按合作学习小组装订成册,全班互相传阅。除了自编报纸外,还可以让学生自主编文章选集,把平时自己所喜欢的文章剪贴、摘抄下来,编辑成小集子。设计多样、个具特色的自编报纸,自编文集,构成了班级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同学之间合作交流,在欣赏他人的同时自我激励,学习借鉴其他同学长处,增强阅读鉴赏能力。在这种氛围中,每位同学都竭尽所能,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学生自主性大大提高,从而促进了课外阅读的有效落实。
  (三)、提高课外阅读质量
  ①给学生必要的阅读方法指导。阅读方法的指导影响着课外阅读的效果,如果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收获不大,阅读的积极性就会减退,如果阅读方法得当,学生会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阅读的积极性就会空前高涨,课外阅读就会成为一种内在动力。
  课外阅读可采用“浏览式读书法”:高中生需要读的课外书籍很多,可是课外阅读的时间有限,为了尽可能地扩大阅读面,可采取走马观花的浏览方法。有的文章属资料性质,只要翻阅一下,知道大体内容就可以了;有的文章,虽然重要,但目前力所不能及,记下一个纲目和出处即可。浏览重在拓宽知识面。还可采用“筛选式读书法”:这是一种快速查阅资料,选取所需信息的读书方法,读一本书时,有选择地读,重在有用,保证读的数量。
  ②教师设计一份“课外阅读卡”,卡片内容包括:课外阅读时间、书名、作者、情节梗概、人物点评、品味赏析、收获感受等。引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做好读书笔记,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习惯。课外阅读作笔记,应成为高中生熟练掌握的阅读方法。通过定期检查阅读卡,了解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督促学生完成阅读任务,锻炼学生的课外阅读意志。
  课外阅读要做到精读与略读相结合,学生才会获得广博的知识,才能取得最优的阅读效果。精读要求学生做到了解文学作品的总体布局,熟悉文学作品大意,记忆其中经典的部分,让学生围绕主题,细心揣摩一些精彩段落。也可以采用略读的方法。略读方法首先是略读书名、作者、前言,了解书刊的内容;然后是略读正文,了解章节名称、文章标题,最后细读自己所感兴趣或所需要的内容。
  ③引导学生读文学名著原著。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和选修课本有些课文是长篇名著节选,教学时对文学名著要引导学生去阅读原著。这里应注意不能要求学生只读“名著导读”和青少年版本的名著简缩本。要求学生以节选的课文为基点,向整本名著作扩展,通过对整本书的阅读来加强对局部的理解。立足课内,带动课外,从课内有力地向课外拓展辐射。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时与文本充分对话,从而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自主分析感悟能力,自主欣赏评价能力,自主吸收迁移能力。
  ④课外阅读时,可围绕一个专题,广泛收集整理与之相关的材料进行阅读。作者、主题、题材、结构、风格、艺术特色都可以成为一个专题。专题课外阅读开拓学生视野的同时使语文知识系统化。如课外阅读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时,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分析同一类型人物形象,如吴敬梓《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果戈理《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里哀《吝啬鬼》中的阿巴贡。
  (四)、创新课外阅读评价
  为了充分发挥课外阅读在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方面的作用,必须创新评价方法,确保课外阅读顺利开展。
  在评价目的的方面,由注重“甄别选拔”转变为强调促进发展,强调形成性和发展性,确保每一位同学阅读能力有实实在在的提高。同时,由注重结论转变为强调过程,评价应侧重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形成的阅读良好习惯及持之以恒的阅读意志。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课外阅读就像行船,积累越充实,课外阅读也就越渐入佳境。朱熹的这首《泛舟》形象地道出了课外阅读积累对高中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应培养高中生课外阅读的自主性,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课外阅读,有效地扩大阅读面,从而取得最优化的阅读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