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战时的第25兵工厂与“中国敦刻尔克大撤退”!

 昭忠祠 2010-08-21

    抗战时的第25兵工厂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兵工厂战略内迁的产物。其前身是1875年成立的清政府上海江南制造总局龙华分局和民国6年改称的上海兵工厂龙华分厂。1938年4月,该厂奉命迁往重庆,更名为军政部兵工署第25兵工厂,由著名兵器专家冯朱棣任厂长。以制造枪弹为主,附带生产木柄手榴弹,并代造铜皮、雷管、拉火帽等。本文所附的这枚徽章,是第25兵工厂为庆祝抗战胜利而颁发的,它揭示了那场波澜壮阔的“中国敦刻尔克大撤退”。

    “七七事变”后,为保存国家建设力量,支援抗战的军需物资,补充后方的民用供应,国民政府实施了东部工厂特别是各兵工厂的战略内迁。1937年8月10日,国民政府行政院召开第324次会议,确定“政府第一期工业政策中心工作就是协助厂矿内迁”,决定所有关乎战时军需民用之工业,均于最短时间移设内陆。同月,国民政府组织迁移监督委员会,上海工商界随即成立了联合迁移委员会,进行迁厂工作。各地内迁工厂多先迁武汉,由于日军迅速逼近,又经武汉、中转宜昌继续内迁四川等地。到1940年,经政府协助内迁的厂矿有448家,机器设备70991吨,技工12164人。兵工厂的内迁再建则着眼于两方面,一是以重庆为中心建立新的兵工生产中心,二是以洛阳、汉阳、衡阳为中心,建立临近战区的兵工生产点。据此,1938年2月7日,国民政府经济部长翁文灏、军政部兵工署署长俞大维奉令组建“钢铁厂迁建委员会”,主持汉阳钢铁厂、大冶铁厂、上海炼钢厂、六河沟铁厂、巩县兵工厂等国防前线大型军工厂内迁再建工作。内迁结束后,直属兵工署的16个兵工厂,已全部分布于平汉路与粤汉路以西地区,其中位据重庆的就占了11个。

    在各工厂内迁过程中,广大民族资本家以民族利益为重,共赴国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卢作孚创办的民生公司投入全部可用的船只抢运,频繁往返于宜昌至重庆段航道,“为了报效国家,兵工器材每吨只收30元到37元,……而外国轮船每吨运费却收300元到400元,……”。宜昌大撤退中军工物资和工业设备器材的重担悉数落到中国轮船上,而其中的90%是民主公司承担的。1937年下半年到1939年,仅通过民生公司运到重庆的兵工器材就达9.6万吨。据统计,八年抗战中,民生公司先后抢运军工物资及厂矿器材约20万吨,撤退人员47万多人,民生公司船员有117人牺牲,76人伤残,被炸沉、炸坏船只16艘,毁损6艘。亲历了宜昌大撤退的晏阳初曾说,“这是中国实业史上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在中外战争史上,这样的撤退只此一例。”

    大批近代化工厂的内迁,对于改变中国工业的不合理布局、促进后方经济开发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支援民族抗战、保障军需民用供给作出了突出贡献。据统计,自1938年各兵工厂在重庆相继复工到抗战胜利,仅重庆的第10、20、21、24、25、50等兵工厂,就生产各种枪弹8.5亿发、各种步枪29.3万枝、轻机关枪1.2万挺、马克沁重机枪1.8万挺、各种火炮1.4万门、各种炮弹598.3万发、手榴弹955.7万颗,为抗战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