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米勒《晚钟》《拾穗者》《播种者》

 艺术1314 2010-08-30

米勒《晚钟》《拾穗者》《播种者》

2010-08-01 21:53:08 来源:叶子工作室

米勒(1814-1875),是19世纪中叶法国著名的农民画家。他自幼参加田间劳动,十八岁来到瑟堡师从当地画家习画,二十三岁赴巴黎,被罗浮宫中的名画所吸引。在巴黎,为了养家糊口,有时他被迫制作一些模仿18世纪罗可可绘画的作品,但在1849年带领妻儿迁往巴比松之后,他开始了真正的农民画家生活。
米勒笔下的农民与过去美术作品中的农民完全不同,他从不把农民描绘成滑稽可笑的乡巴佬。米勒的作品朴实单纯,亲切自然,他以一种全新的眼光去观察农民的日常生活,他笔下的农民都有简洁的外形和庄重自然的风貌。
19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米勒的艺术进入成熟阶段,农民生活成为他惟一的题材,其作品大多描绘宁静的农家生活,如油画《播种者》《拾穗》《晚钟》等。也有些作品表现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如油画《死神与樵夫》《扶锄的男子》和色粉画《葡萄园中的休息》。
在米勒之前,人们总是把农民描绘成傻乎乎的乡巴佬形象,而米勒的笔下没有这样形象的农民。他笔下没有矫揉华丽的色彩和人物,他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周围农家的真实生活。米勒在法国绘画中确立了真实地反映农民日常生活和艰苦劳动的新型风俗画,因而被称为“农民画家”。他崇尚庄重自然、质朴简约的风貌,并将人类的美德、本性和自己的人生态度融入其中。
他的艺术是19世纪中叶法国农村的真实写照,在法国现实主义艺术中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他对19世纪中叶法国写实主义美术运动的蓬勃开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晚钟》(也有译为《晚祷》的),布面油画。66厘米x55.5厘米。创作于1858-1859年。现藏法国巴黎罗浮宫博物馆。

 


1853年,米勒因丧母而分得了一点微薄的遗产。回到故乡时,他所要的只是前代留下来的一只旧衣橱和生长在壁上的葛蔓。米勒喜爱这种植物,这是和他热爱农村生活,热爱和他一样终日勤劳的农民的心是一脉相通的。回到巴比松以后,他开始了艺术的高产时期。当他接连不断地在巴黎展出以农村生活为主题的油画时,连他以前的老师德拉罗什也不能不惊叹地称赞他的成就,说他是艺术的强者。
《晚钟》这幅画的画面相当简洁,从现实生活入手,摘取身边农民日常劳作中的一个小画面进行艺术描绘,将平常日子中的普通一刻停驻成永恒的经典。暮色中一望无际的田野,远处隐隐约约显露出教堂的钟楼,画面前景是一对正低头合掌祈祷的青年农民夫妇,身边停放着运送农产品的独轮小推车、小筐、装土豆的麻袋和竖立的农具。整个画面宁静而安详,一切都表明这对年轻的农民夫妇是在一天里最后的劳作中突然停顿下来的,原因则是由于教堂袅袅飘散而来的晚钟钟声。
在画中,米勒着力于描绘这对夫妇的虔诚与朴实,人物造型承继他一贯的浑圆简朴。他们的穿着都粗糙而简陋,略显稚拙,却突出了农民的朴素和单纯。在苍茫的暮色中,男人手拿帽子,女人低头合十,显得那么知足和认命。他们长年累月地辛勤劳动,过着清贫困苦的生活,但他们并不怨天尤人,而是将一切交由上帝来安排。米勒在画中表现出对这些农民的赞赏与同情,同时也表现出自己的人生观。
米勒本人曾强调,这幅画的意境主要是表现钟声,虽然画面上与钟有关的只有远处依稀可见的教堂。在他关于童年时代的记忆中,祖母一家人每天在田间辛勤劳动,当晚钟响起时,祖母一家人总要停止手上的工作,默默低头祈祷。这幅画的主题体现了人对上帝的信服、崇敬和对命运的谦恭、顺从,同时赞扬了农民的勤劳、安贫和知足,寄予了对他们的同情。更重要的是,《晚钟》缅怀了养育众生的农民祖先,也告诫人们不要忘记土地是生活的根本,应该热爱大地母亲。这是米勒的作品中常常表现的启示。
这幅画1859年在沙龙展出后不久,被比利时部长凡•普拉埃特购去。后来几乎全世界都知道这幅名作,价格不断上升,而且在世界各地出现了成千上万的该画的复制品。当然,也有一些挑剔者,指出这幅画的缺点,如地平线太高了,人物形象太僵硬,前景上那只破篮子是用来掩护小车前的空白的,等等。尽管不无道理,可是《晚钟》与米勒的其他作品所不同的是,油画难得体现的音乐魅力,被画家以黄昏时刻田野上的色彩和远处的钟声所强化了。

《拾穗者》

 

     1849年,35岁的米勒举家迁往巴黎郊区的巴比松,在那里度过他的余生。他将风景画的新突破带入到人物画里,致力于观察田野、大地,以及在上面辛勤劳作、繁衍生息的人。

      《拾穗者》便是最能够代表米勒风格的一件作品,它没有表现任何戏剧性的场面,只是秋季收获后,人们从地里拣拾剩余麦穗的情景。画面的主体不过是三个弯腰拾麦穗的农妇而已,背景中是忙碌的人群和高高堆起的麦垛。这三人与远处的人群形成对比,她们穿着粗布衣衫和笨重的木鞋,体态健硕,谈不上美丽,更不好说优雅,只是谦卑地躬下身子,在大地里寻找零散、剩余的粮食。然而,这幅内容朴实的画作却给观众带来一种不同寻常的庄严感。米勒一般采用横的构图,让纪念碑一般的人物出现在前景的原野上。三个主体人物分别戴着红、蓝、黄色的帽子,衣服也以此为主色调,牢牢吸引住观众的视线。她们的动作富于连贯性,沉着有序,布置在画面左侧的光源照射在人物身上,使她们显得愈发结实而有忍耐力。或许长时间的弯腰劳作已经使她们感到很累了,可她们仍在坚持。尽管脸部被隐去了,而她们的动作和躯体更加富于表情——忍耐、谦卑、忠诚。

《播种者》1850年

101X82.5厘米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米勒(Jean-Francois millet 1814-1875)法国画家。1814年10月出生于诺曼底半岛格鲁什村的一个耕农家庭,1875年1月卒于巴比松。他自幼参加田间劳动。18岁来到瑟堡师从当地画家学习,23岁获得瑟堡市议会的奖学金,赴跟随罗拉罗什学画,但更吸引他的是卢佛尔宫中的名画。他从米开朗基罗和普桑的画中学习的宏伟的纪念碑式的形式和气派,从伦勃朗和夏尔丹的画中学习到富有平民生活气息的内容和表现技巧。米勒于1849年夏到巴比松村定居,但枫丹白露森林的景色却不是他画布上的主要内容,他的主要描绘对象是法国农村的劳动者。米勒从来没有画过农民反抗的场面,这也许是由于他的温厚的人道精神中含有宗教情绪的缘故。但他画的胼手胝足,粗衣陋食的劳动者的形象,实际上对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上流社会就是一种抗争,虽然这种抗争是较温和的。

      1850年的这幅《播种者》即是如此。这是一个深沉有力的劳动者的形象。身躯高大的农民身著红衫蓝裤,在田野上播种。这幅画招到了"高等市民"的不安,他们在播种者那充满韵律感和强有力的动作中看到了类似六月革命时巴黎街头人民的形象。但当时的进步人士却有不同的反映。作家雨果从这幅画中看到对人民创造力量的赞美,因而予以充分的肯定。米勒用一种雕塑般的单纯而简练的形象,概括地表达耐人寻味的内容,所以荷兰画家梵。高评述说:"在米勒的作品中,现实的形象同时具有象征的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