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建平:东方自古以来专制论不可靠

 3gzylon 2010-08-31


  东方社会自古以来,至少自国家产生以来,即是专制主政。这一观点,在古典希腊时期便已产生,自启蒙运动后在欧洲广泛流行,并逐渐流传至东方社会。在一些国家,如中国,甚至成为学术界相当长一段时期的主流观点。有信奉者甚至扩而大之,认为自古以来,仅欧洲是民主当政,而以亚洲为代表包括非洲和美洲的其他地区,均为专制主政。对此我们最为熟悉的一个表现即为:当今文明起源研究热潮中,许多学者仍然认为,中国文明起源的核心线索在于专制王权的确立与走强。

  事实上,不少研究已证明,东方自古以来的专制论、欧洲以外地区自古以来的专制论,均站不住脚。在此笔者不妨再将几个典型地区的论据简单陈列如下。让我们先看三个学术传统上典型的东方社会。

  两河流域: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原始民主政治

  数十年前,西亚地区的历史被当做东方自古以来专制论的主要例证之一。直到1943年,芝加哥大学雅各布森教授在《近东研究杂志》发表题为“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原始民主政治”的论文,方揭示出古代此地区也存在过非专制政治。之后,研究者在苏美尔文献、阿卡德文献以及其他语言的文献中,陆续发现更多关于长老会议、民众会议等等可称之为古代非专制政治权力机构的材料。现在,古代西亚地区也存在过与希腊罗马类似的非专制城邦政治制度这一观点,已成为亚述学家等的基本共识。可惜的是,至今仍有不少中国学者不甚了解国际学术界业已成为旧学的成果,抱残守缺。

  在古代的美索不达米亚,发现记载有古代两河流域民主政治的材料中,最著名的是一篇苏美尔史诗《吉尔伽美什与阿伽》。史诗讲述苏美尔初史时期,北方的基什与南方的乌鲁克不和,基什国王阿伽派遣使者到乌鲁克,向其首领吉尔伽美什提出难以接受的要求。吉尔伽美什先会见本城的长老们,提出拿起武器与基什战斗,遭到拒绝。而后又在民众会议上重复了这一请求,终获支持。由此说明,那时的军事指挥权虽由首领或国王掌握,但战争与和平之决定权却不在他手上。因为既有长老会议,又有民众大会;并且,虽然长老会议讨论在先,最终之决定权却似乎在后者掌握之中。这种首领(国王)—长老会议(贵族会议)—民众会议三权制度与希腊罗马城邦的公共权力制度并无很大区别,只是在时间上早了两千年左右。

  印度:共和国的三元权力结构

  不少学者包括个别中国学者已发现古代印度的非专制制度,在史诗如《摩可婆罗多》中,在吠陀文献、佛教文献与耆那教文献中,在帕尼尼谈论语法的《八章书》等其他著作中,都可以找到早期印度,尤其是公元前6至3世纪的北印度地区,存在过的实行非专制政治包括民主政治的国家。

  古代印度作家通常把国家分作两类:君主政体国家和非君主政体国家。现代研究者多称后者为共和国。共和国里一般是三元权力结构:首领-罗惹会议—刚那。后两者分别相似于《吉尔伽美什与阿伽》中的长老会议与民众会议,或者古希腊城邦的贵族会议和人民大会。

  首领由刚那任命(选举),不世袭。据《衣事》叙述的离车国经验,刚那任命某人为首领时,需与会者全体一致同意方可。刚那甚至可以罢免首领。首领的权力受到很大限制,他只是刚那的公仆,虽然拥有执行权,但须对刚那负责,使其个人行动符合于联合体成员的思想和愿望。

  刚那则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拥有行政、司法和财政方面的职权。所有全权自由民,包括婆罗门和吠舍,都可参加这一会议。要对重大问题作出决定,有些地方需要与会者一致赞成,如前面提到的离车首领选举;而在另一些地方,如释迦,则仅需多数赞成即可。

  罗惹会议由刹帝利—罗惹组成。有一个讨论重要问题的专门大厅,叫做僧伽刚那(santhagara),被解释为:刹帝利家庭(raja-kula)代表处理有关国家管理问题的大厅。在释迦和末罗的有关史料中,参加会议人数为500人。

  两种会议占权力的比重,各个国家各个时期各有不同。在离车,民众会议刚那发挥更大作用,而在释迦,贵族的刹帝利—罗惹会议主导国家政治。

  古代印度共和国的鼎盛时期在公元前6至3世纪,后被君主制国家战败,其中一些在大帝国覆灭之后,又曾一度兴起,并一直存在到笈多王朝后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