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位妈妈的孙瑞雪老师教育培训笔记整理 - 樱花烂漫的季节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乡党 2010-08-31

一位妈妈的孙瑞雪老师教育培训笔记整理

心情故事 2008-01-28 10:22:22 阅读2 评论0   字号: 订阅

注:下面是上海的一位妈妈在参加了孙瑞雪老师的培训后,做的相关笔记,一个字一个字的输入,变成我们能够看到的这个内容,这位妈妈希望这个内容能够传播到更多的地方,被更多的家长朋友看到,了解到......,在此,为她的行动感动....并深表谢意..

去年参加机构培训时做的笔记,一直想整理出来,一直偷懒,现在慢慢整理,欢迎有兴趣的筒子们一起讨论

------------------------------------------

这些年,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看到了大量的缺少父母爱的孩子。我们发现:父母说我们是爱孩子的,但我们在孩子的身上看到的状态却是一个无爱的结果。这到底是为什么?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结果?这是我们今天要谈的一个话题。

今天,我们要谈的第二个话题是:爱,对我们自己,对我们自己的孩子,到底意味着什么?如果我们把这个问题搞清楚的话,我们就能知道,我们为什么要爱孩子。

对蒙氏有些了解的父母,我们都知道,儿童从生下来的时候,儿童内在有个很强大的力量——就是他能够学习他能够感受到的所有的东西而不用你指导他,他有这种潜在的力量。但是,如果在出生只后没有相应的环境,这个力量就是潜伏在他的内在,而无法发挥作用。由于他没有外在的环境的配合,所以这个强大的力量就被浪费掉了。那么现在常常讲儿童的发展,它是智能发展的发展,而这个发展首先需要的就是“爱”。

那么,婴儿出生以后到底拥有什么东西呢?我们首先要说的就是儿童和成人是不一样的。一般情况下,我们不可能见到一个成人向周围人不停的要求对他的爱。但是,当所有的婴儿出生之后,我们所有的人,无论男人、女人、老人还是小孩,包括有些小孩见到小小孩,他都会对小小孩微笑。我们自己都控制不住,我们一见到小小孩,就会对小小孩“哦……哦……”,就算一个很恶的人,一个罪犯都会对小小孩“哦……哦……”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婴儿刚刚出生的时候,他是从天国来的,是从另一个高于我们这个物质空间的地方来的,而那个地方的法则是以爱的法则存在的。他是从那个地方来到地球,将那个地方的爱的法则也带来了。所以,婴儿到地球上头两年,基本上大人们都能够控制住自己恶劣的秉性,能去爱孩子。那不是因为我们成人的内在有爱,而是这个婴儿诱发了我们的爱。但是两年之后,我们的这种爱的感觉就会随着孩子的生长,就会慢慢慢慢被遗忘掉……

从这个角度来看,对儿童的爱和成人的爱,有着本质的不同,不同点在哪儿呢?就是儿童出生的时候,一直到他长到18岁,爱应该是个互动的过程,爱与被爱应该是个互动的过程,那么这个过程一直达到什么时候,爱才能在一个人的内在真正被建构起来呢?以我的对儿童的认识,是18岁。当一个人,他获得爱,获得到18岁截至的时候,爱就在他的内在被真正的构建了起来。(首先他从0-6岁,这个期间他要从成人那儿获得爱,我们一会儿来说这个东西到底对儿童意味着什么。那有了这个过程以后,我们知道6-12岁,我们说到最完美的状态的时候是12-18岁)

那我们来分析一下,爱对孩子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我们首先知道的就是,从出生的时候,儿童身上自身是没有爱存在的,他没有爱的品质,他带给我们的是爱的镜像。对“镜像”,我举个例子说明:比如说,上海人到北京去,一般从面目表情上就能看出他是上海人;而北京人到上海来,从面目上也能看出他是北京人,因为两个地方的人的面目长相确实不一样。但是,不要着急,一年以后他们到哪里就是哪里人。都说北京人的面子特别大,但是他到上海以后长着长着面子就会缩小——这个是因为,他来的时候,是把北京的那种镜像带来了,但这个东西不能持续很久。

婴儿也一样,他出生的时候,将天国的爱的法则带到了地球,但这种镜像并不能存在很久。那么他为什么要将这个东西带到人间来呢?他是为了唤起成人的爱。他要唤起你们的爱,否则他在地球上没有办法活下去的。要唤醒你们的爱,要唤醒多久呢?他用整整两年的时间来培养你的心灵。

婴儿刚刚生下来的时候,很多妈妈不知道该怎样爱孩子,你们自己也一定有体会。一个月以后,你突然发现你跟这个孩子开始有了沟通。刚开始的时候你说你爱他,那都是假的,(BBMM们笑!)那是一个概念,一个词汇,那不是真的。(再笑!)但是当你生下孩子,一个多月以后,你突然发现,你的内在开始跟他有沟通了,而这个过程能持续两年,那这个孩子就把妈妈培养出来了。

所以如果头两年,你的孩子让别人带了,那你不用担心,你一生都不可能跟孩子沟通得更好。除非2年之后,你努力的发现你自身的问题,你才能跟你的孩子沟通好。这就是为什么在中国现在的社会中有很多老人过得很……,你就发现,他们的孩子对他们的爱是出于责任,不是出于爱。“我给你钱,你不要闹。”他不关注他。他在内心里不关注他,因为他们之间没有爱的存在,但由于有爱的时候,他对你的关心就是“我要知道你的心情如何””“我要知道你内心的需求是什么”这种互动,你爱我,我爱你,这种互动的关系,才能让人真正消除人们内心的无望。

儿童在出生的时候,自身没有爱的存在,那怎么办呢?他只有一个办法来获得他内心的这种爱,就是通过大人对他的激发。首先,他带来一种爱的镜像,来唤起成人对他的爱,然后成人开始爱他,来激发他内在的爱。爱是在人的童年被激发的,刚开始只有一点,然后越来越大,越来越大……(此时孙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大的波波糖的图形  )

这个爱到多大的时候就完善了呢?到16岁的时候,孩子内在的爱就形成了一个自我的体系,这时人就不再需要外来的爱来给他帮助了。他的内在的力量已经能够让他的爱自我循环了。那这个时候,这个人就什么也不怕了。他就解决了他所有的,也是我们现在所面临的问题,比如说危机感、不安全感、仇视,即使在一个极度消极的环境中,他也能够积极的生活下去。

我们知道有一个心理学家,弗兰克,他是维也纳人。大概他的生存环境是我们能想到的顶点的生存环境,他曾经被纳粹抓进了奥斯维新集中营,那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可怕的一种生存环境,但是这个人在那样一种生存环境中活下来了,而且使他的生活富有了意义。那个环境是我们不能想象的,但是他在那么恶劣的生存环境中,为他的生存、为他的生活找到了意义。这样的人,就是因为他自身的爱的体系是完善的。

因此我们回过头来再看时,我们发现:由于儿童没有爱,他需要通过成人的爱来激发他的爱,他仅仅有一棵种子埋在他的心中,他需要母亲对他的爱,让他自己的爱越来越大、越来越大、越来越大……直到大到在某个年龄的时候,他的爱能自我循环,他不靠外面的爱再给他生活的勇气。他有内在的东西来支撑自己,他不去看别人的脸色,无需靠一些外在的东西,比如搞个好看的发型来吸引别人的注意呀,穿个奇装异服来吸引别人的注意呀,做些惊世骇俗的事情来吸引别人的注意呀,他不必靠别人的认可来影响他。

前不久,我在北京见到一位朋友,他是业界一位非常有名的人,我们有短短的几天时间在一起学习,我觉得他所作的很多事情仅仅是为了弥补他在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问题,他度过了一段很艰难的时期,经过他的努力取得了今天的成就,但是他今天所有的成就都把自我抛弃了,自我、家庭 所有的东西都在为他做牺牲,而他只不过想让别人承认他非常优秀,他就为了这一点点事情,付出了孩子、妻子、全家人以及他生命的代价在做这样一件事情……

马思洛所说的“自我超于”的一个过程,就是你必须超越你的自我,那么你如何超越你的自我呢?你不再依赖外界给你能量,你不依赖外界给你动力,你的自我必须依靠自己来完成。

那为什么我们中国的妈妈带孩子的时候会是这样一种状况:上完我们的课,头两个月信心百倍——我要给孩子爱,两个月以后——完蛋!这个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她自身没有这个爱的体系,由于她本身没有得到足够的爱,她的爱的体系没有完成,所以她要依靠外面的力量来给她输送能量,就是说她首先要依靠别人的爱来给她力量,使得她能够去爱她孩子。

 

一位妈妈的孙瑞雪老师教育培训笔记整理(二)

那么我们说,儿童为什么需要激发出成人身上的爱呢?因为儿童要成长,儿童必须通过获得爱才能成长,如果儿童没有获得爱的话,儿童是不成长的。

我们看到大量的孩子的状态是:你看到他的年龄在5岁了,但是他的心智停留2岁。成人也是:你看到一个人,他年龄30岁了,但是他在某个领域的心智年龄停留在4岁。举例说明:比如说我的妈妈,70岁了,她经常做的事情象4岁的孩子,你问她为什么呢,她就摇头说“我不知道嘛”——她确实是不知道嘛,她的心智就还停留在4岁。当一个孩子4岁的时候,他做4岁的事情,你觉得他可爱,是不是?但如果一个人30岁,50岁,70岁……他还在做4岁的事情,你就会觉得他很“可恨”,是不是这样?

所以我们提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如果你不能持续的给孩子爱的话,孩子的这个过程就不能圆满的完成,你的孩子就会永远停留在爱与被爱的层面中上不去——停留在这个层面已经是一个比较好的状况了。你希望你的孩子出人头地,希望他成为一个杰出的有成就感的人,但如果一个人永远停留在爱与被爱的层面上,你仔细想想,每个人的精力都是那么多,这个人停留在这个层面,那么他大量的能量都会放在这里:怎样吸引别人注意力,怎么获得别人的关注,比如干了漂亮工作,领导一定要夸奖我,他不夸奖我,我就干得没有意思——为什么呢?原因是我需要获得别人的肯定。如果人永远停留在这样的一个层面而没有办法跳跃过去,那他就会被耗在这个一种状态中。

我们说说到的另一个问题是,如果儿童无法完成这个爱的体系,那么他还会出现这样一个状态:没有安全感 害怕……

家长:如何掌握您所说的自由,自由和引导之间的关系,还有就是自由的度,怕过了以后变成了娇惯和溺爱?

孙瑞雪 : 我们不用这两个词,因为它不包含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内容,我们给孩子的教育的内容是提供给孩子好的环境,自由是让孩子做自己的主人,在行为和意识上不控制孩子,做到这一点太难了,我们经过长达有十几年的教育,办学也有八九年,包括我个人在内想做到这一点太难了,因为我们太想让孩子说这个好,我们认为儿童做的这个事情是没有意义的,甚至我们认为一个孩子为一件小事而哭泣,我们就会对他说:“你看这么小的事你都哭,”似乎每一件事情都应该根据它的价值而决定滴几滴眼泪,这个原因是因为我们控制孩子的愿望太浓烈了。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会建立几个规则。

我认为有两种规则是比较可行的,第一种规则就是对道德没有伤害,对健康没有伤害,对生命没有伤害,其它的都给孩子自由,这是一个比较广泛的含义。第二种含义是我们学校和我们自己建立的规则就是第一不可以有粗俗和粗野的行为,第二个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第三个如果别人先拿了你要学会等待,第四个就是拿了东西以后要归位。还有一个就是学会拒绝别人。我们是非常提倡学会拒绝别人,并且因为我们的错误去给别人道歉,我们的规则就这几条。其中我们有一条规则是别人的东西你不能拿,孩子的东西完全属于孩子支配,我们不能因为家里来一个亲人朋友,就把孩子抱到另一个房间,把房间让给朋友住;也不能因为家里来了一个孩子,就将他的东西让给其他的孩子。这不属于自私的问题,因为你把他的东西给别人,给他产生一个观念,就是我也可以强行的拿别人的东西,这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我觉得,对一个4岁以前的孩子,我认为你把握的规则就是前面那三条,对道德,对健康,对生命没有危害,其他的都可以让孩子去做。

 

一位妈妈的孙瑞雪老师教育培训笔记整理(三)

在同龄小社会中成长

  3岁前婴幼儿与人打交道的许多知识和本领,并不都是由父母传递的,而是在与小伙伴的交往过程中获得的。宝宝与小伙伴之间的交往,与他同成人的交往相比,有着人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例如,婴儿通过互相模仿,可学会一个玩具的多种玩法,开阔了眼界,发展了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家里孩子习惯于独占玩具,与家长做游戏遇到问题时,家长往往迁就他,不能学会体谅别人。同小伙伴一起玩耍时,一不能独占玩具,二要体谅别人,否则会遭到拒绝。而当他向小伙伴们表现出微笑、愉快地发声或说话、友好的抚摸、高兴地拍手、关切地注意等积极地社交行为时,就能及时得到同伴的肯定与接受,进而得到分享与合作的欢乐;反之,如果他去抓人、打人、抢夺别人的玩具,就会引起同伴的反感,或引起同样的行为。这样,就使他在各种各样的社交情境与场合中,在各种矛盾与冲突中,有机会学习调整自己的社交行为,去掉不友好的行为,以获得小伙伴的欢迎。这种学习机会是家庭与父母不可代替的。

  · 社交--户外活动的首要任务每当风和日丽之时,家长就抱着小宝宝到户外活动了。多晒太阳,预防佝偻病;学认周围的常见物;让宝宝学爬、站、走、跑、跳等运动技能,固然都是户外活动的目标,然而,为宝宝提供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则应是户外活动的首要目标。因为在外晒太阳时,会有许多年龄相仿的孩子,这正是锻炼宝宝社交能力的大好机会。几个月的宝宝最简单的社交行为就是对视、相互注意。彼此逐渐熟悉后,您可以教他主动和小伙伴握握手、摸摸脚,互相亲亲脸蛋等。当宝宝学会称呼后,每次见面都互相称呼对方的名字,1岁半左右就可玩一些合作游戏,如互相扔球等。

  · 选择一个"搭挡" 婴儿两两在一起活动比许多儿童在一起活动更有利于社交行为的发展。因此,您需要仔细观察宝宝的社交活动,帮他选择一个他最喜欢的小伙伴经常在一起玩;也可在许多友好的小伙伴中经常两两在一起游戏,进行较深入的交往。

  · 和大孩子在一起玩让宝宝与比他稍大一些的孩子在一起玩有许多益处。一个2岁多的孩子,最容易理解比他小1岁的宝宝在交往情境中发出的1-2个字音的意思;小宝宝也往往能听懂小孩子的吩咐,也喜欢模仿大孩子的语言,这对宝宝的语言发展十分有益。尤其是当宝宝会说8-10个字的宝宝复杂的句子之后,他往往喜欢参与孩子们的"娃娃家"游戏,听从大孩子的吩咐,帮着给娃娃看病、打针、吃药、上街买菜、哄娃娃睡觉等,这时宝宝乐于参加到孩子们的"家庭"中当信小角色。大孩子们当爸爸妈妈,小宝宝自然就当孩子,各得其所,乐在其中。在这些角色游戏中,宝宝能学会许多交往的规则技巧,获得与人交往的成功体验。

  · 小玩具与大型玩具的作用婴儿的交往大都是围绕着玩具或物品而发生的,而大多数的同伴冲突往往是因争夺玩具而起的。当宝宝在玩一个小的、可以个人控制的玩具,如汽车时,别的小伙伴发现了,也想要,并试图去拿,这时,宝宝就面临着两种选择,要么将玩具给别人玩,要么自己继续独自玩。前者可使两个孩子的交往顺利展开,后者则地发生冲突,在这种情况下,成人不宜过多干预。例如,当宝宝抓住玩具不让别人抢时,您大可不必强迫孩子放弃保护自己的权利。当然,您可以在旁适当地指导,如让别的宝宝用自己的玩具和宝宝交换玩耍,或让宝宝和别的孩子在一起玩,共同分享。当两个孩子发现他们共同玩一个玩具,各自都想控制玩具时,对方的存在,对自己有一定的约束性,从而学习注意别人的需求与情感反就,以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多带孩子到有大型玩具的场所和同伴们一起玩耍。大的、不可独占的玩具,如荡船、滑梯、攀登架等,能减少小伙伴之间的冲突,使孩子学会按秩序、等待、谦让、互助等更复杂的积极的交往活动,使孩子的社交能力健康发展。

爱我就要和我分享,是成人的逻辑。孩子并不是这样思考的。

将东西递到别人嘴边与松手放入别人嘴中,这是两个独立的动作,宝宝的大脑要将这两个动作协调一致并不是我们眼中看起来那么容易的事情。

1岁4个月的宝宝,开始有自我意识的萌芽了。相对于刚出生婴儿的“世界既我,我既世界”的认识,他已经进步到明白“我是独立的个体”——吃到我嘴里的并不等于别人也吃到了。他需要反复体验“我”“他人”的概念。

同时这时期的孩子多数都会出现咬人、打人,也不是有意识的打和咬,对象多是爸爸妈妈——让他最能信任的人,这个时候成人不要扳起脸来教训孩子,可以忍耐一下,这个阶段自然会过去。也可以平静&坚定的握住孩子的手,平视孩子,对他说“不要这样,妈妈疼”——不必特别灌输给孩子“打”和“咬”的概念。

现在这个阶段多数孩子都是这样,如果你观察到你的孩子有委屈或者不愿意的表情流露,但是不敢对别的小朋友表示出来(很多小朋友是直接用打的),你可以陪陈陈一起过去,对别的小朋友说“这是陈陈东西,请先得到她的允许再玩”“别人的东西,要得到允许才可以拿,请你还给陈陈”,等陈陈的语言能力强了,鼓励她自己对小朋友这样说。

象玩具交换我以前是试过的,效果不错

一次带汤包下楼,自己还推了辆小车。汤包和几个同龄小朋友看中了几个大一点孩子的球也想玩,人家家长就把球拿来给我们。这下球的小主人不愿意了,哭闹着要抢回来,我告诉她给她玩我们的车,把球给小朋友玩一会,交换下好吗?她马上破涕为笑了 很乐意地主动把球交给我,把小车推到一边玩了。

小朋友到了一定年龄阶段都有保护意识,保护自己的东西,保护自己的家人,有主人翁的意识很好啊,不要剥夺她的权利而是给她安全感。引导他们一起玩或者一个个接着玩。方法总比问题多

UU的东西是UU的,必须经过她的同意,别人才能拿;

在儿童还没有这个意识的时候,勉强她去向别的孩子要回是痛苦的,同样,当UU有了自我的意识之后,仍旧让心理力量弱的孩子自己解决也是痛苦的,抢她玩具的孩子可能比她年龄大,力气大,他们的家长不一定能够给孩子建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和行为规则,这时候孩子可能需要你的帮助。

对于公共的东西,能谁先得到谁先玩;

UU的东西是UU的,必须经过她的同意,别人才能拿;

在恰当的时候,您可以告诉UU正确的做法,例如:在她表示出不愿意的时候,告诉她“你可以说:不”,然后你们需要尊重孩子的意见,让他感到说不的时候是能够有效表达自己的意愿。一遍一遍反复体验后,孩子的心理力量会变得强大起来。

家长:如何掌握您所说的自由,自由和引导之间的关系,还有就是自由的度,怕过了以后变成了娇惯和溺爱?

孙瑞雪 :我们不用这两个词,因为它不包含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内容,我们给孩子的教育的内容是提供给孩子好的环境,自由是让孩子做自己的主人,在行为和意识上不控制孩子,做到这一点太难了,我们经过长达有十几年的教育,办学也有八九年,包括我个人在内想做到这一点太难了,因为我们太想让孩子说这个好,我们认为儿童做的这个事情是没有意义的,甚至我们认为一个孩子为一件小事而哭泣,我们就会对他说:“你看这么小的事你都哭,”似乎每一件事情都应该根据它的价值而决定滴几滴眼泪,这个原因是因为我们控制孩子的愿望太浓烈了。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会建立几个规则。

我认为有两种规则是比较可行的,第一种规则就是对道德没有伤害,对健康没有伤害,对生命没有伤害,其它的都给孩子自由,这是一个比较广泛的含义。第二种含义是我们学校和我们自己建立的规则就是第一不可以有粗俗和粗野的行为,第二个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第三个如果别人先拿了你要学会等待,第四个就是拿了东西以后要归位。还有一个就是学会拒绝别人。我们是非常提倡学会拒绝别人,并且因为我们的错误去给别人道歉,我们的规则就这几条。其中我们有一条规则是别人的东西你不能拿,孩子的东西完全属于孩子支配,我们不能因为家里来一个亲人朋友,就把孩子抱到另一个房间,把房间让给朋友住;也不能因为家里来了一个孩子,就将他的东西让给其他的孩子。这不属于自私的问题,因为你把他的东西给别人,给他产生一个观念,就是我也可以强行的拿别人的东西,这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我觉得,对一个4岁以前的孩子,我认为你把握的规则就是前面那三条,对道德,对健康,对生命没有危害,其他的都可以让孩子去做。

不知道是宝宝站着就能拿到桌上的东西,还是因为拿不到才爬上桌子,我个人感觉,如果爬桌子这个行为本身没有危险,不必阻止。

关于玩具,不知道他是否有过主动要求你们帮助的情况?也可以观察一下,他是不是因为无法放入玩具而非常沮丧的表现,比如:孩子已经认识形状,也想按照形状将积木放入盒中,但手的使用能力可能略比大脑慢一拍,造成了孩子的预期与最后能达到的结果不一致而产生焦虑的情绪。如果有呢,可以在他允许的前提下适当给予帮助,比如说将适合的形状放在靠近他手边的地方;如果他自己很投入的工作并没有要求你们帮助的愿望,或者非常专注并没有焦虑、失望等强烈的负面情绪,成人不应该打扰孩子。

还不仅仅是这样,找到适当的教机的能力建立在对孩子充分的了解、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敏锐的反应之上。

李跃儿在《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一书中写到:

中国的家长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既懂教育又有责任心,他们的孩子容易成为人才;

第三类家长既不懂教育又没有责任心,他们的孩子也比较容易成为人才;

最可悲的是第二类家长,不懂教育但有责任心,他们占据绝大多数,失败的孩子大都由这类家长制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