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痤疮不常见证型的辨证治疗

 庆小圆 2010-09-05

痤疮不常见证型的辨证治疗

痤疮不常见证型的辨证治疗
发表时间:2009-05-21发表者:刘爱民(访问人次:941)
摘要:痤疮虽是常见、多发病,但其病因病机复杂,常规的辨证治疗未必都能取得良好疗效。本文根据作者临床所见,归纳出痤疮的5种不常见证型,并附验案举例说明,作为教材之外的补充。文中还指出痤疮辨证治疗应拓展思路,整体调节,不可拘泥于肺胃。
关键词:痤疮;中医证型;辨证治疗


痤疮是皮肤科常见、多发病,其皮损虽然常见于面部及胸背部,但其发病却与五脏皆有关系,因而往往证候复杂,治疗未必都能得心应手。新世纪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外科学·粉刺》列出了肺经风热、肠胃湿热、痰湿瘀滞三种常见证型[1],还不能完全适应临床辨证的需要。故笔者根据临床所见,归纳出5种不常见的中医证型,并附验案,供同道临证时参考。
1脾湿肺热
1.1 辨证治疗
病因病机  嗜食肥甘,或脾失健运,湿蕴脾胃,复挟肺热上犯,故面生痤疮。
临床特征  面部丘疹、粉刺,或有脓疱,伴纳食欠佳,大便溏或不爽,妇女白带多。舌淡红而胖,有齿痕,或舌尖红,苔白腻,脉滑或濡。
治法  燥湿健脾,清肺解毒。
方药  平胃散合枇杷清肺饮加减:苍术、茯苓、厚朴、陈皮、薏苡仁、生桑白皮、枇杷叶、黄芩、赤芍、蒲公英、连翘等。
方解  苍术、茯苓、薏苡仁燥湿利湿运脾,厚朴、陈皮化湿行气,桑白皮、枇杷叶、黄芩清肺中之热,赤芍凉血活血,蒲公英、连翘解毒散结。
1.2 病案举例  患者男,22岁,1996年9月10日初诊。面部出粉刺、丘疹1年余,胸背部也有少许皮损,曾在外院治疗未效。伴面部油脂多,鼻头微红,面稍黄,纳差,脘胀,形瘦。舌淡胖,苔薄白,脉虚滑。辨证:脾湿肺热。治宜燥湿健脾,清肺解毒。方用平胃散合枇杷清肺饮加减:苍术12g,厚朴10g,陈皮10g,茯苓20g,生桑白皮15g,黄芩12g,紫草20g,丹参30g,蒲公英30g,连翘15g,苦参10g,泽泻12g。6付,水煎服。外搽肤螨克星霜(河南新谊制药厂),每日2次。二诊:药后皮损减少,大便好转,纳食增加,仍有脘胀。原方加清半夏10g,党参10g,7付,水煎服。三诊:原皮损消退,余症均消失,未见新皮疹。原方5付,水煎服。后口服消痤丸(院内中成药制剂,处方为枇杷清肺饮加减,下同)、香砂六君子丸20d巩固疗效。
2 肝经郁热
2.1 辨证治疗
病因病机  情志抑郁,肝气郁而化火,上犯于面,则发为本病。
临床特征  多发于青春期后妇女,皮损常以面两侧为主,月经不调或痛经,经前皮损增多,易怒,脾气急,经前乳胀,失眠多梦。舌边尖红,苔薄黄,脉弦。
治法  疏肝解郁,清热解毒。
方药  丹栀逍遥散加减:牡丹皮、栀子、柴胡、白芍、当归、薄荷、蒲公英、连翘、甘草等。
方解  柴胡、薄荷疏肝解郁,白芍、当归养血柔肝,牡丹皮、栀子清解郁热,蒲公英、连翘解毒散结,甘草调和诸药。
2.2 病案举例  患者女,36岁,2006年10月24日初诊。面部出丘疹、粉刺1年余。曾在多家医院治疗,效果不佳。皮疹常于月经前增多,月经前期,经前心烦,眠欠佳。舌淡红,苔薄腻淡黄,脉数。辨证:肝经郁热。治法:疏肝解郁,解毒散结。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牡丹皮12g,栀子15g,柴胡10g,白芍18g,当归12g,黄芩10g,厚朴10g,云苓20g,薄荷5g(后下),蒲公英30g,连翘18g,甘草5g。15付,水煎服。痤疮搽剂(院内制剂,含氯洁霉素,下同)外搽,每日2次。二诊:皮损部分消退,多梦。舌淡红,略有瘀斑,苔黄腻,脉弱。中药原方加远志12g,15付,水煎服。三诊:皮损完全消退。舌脉同前,脾气好转。初诊方加炒枣仁20g,7付,水煎服。
3阴虚火旺
3.1 辨证治疗
病因病机  男子二八,女子二七,初入青春期,或人到中年,肾之阴阳失衡,阴虚火旺,虚热上行于面,则生粉刺、丘疹。
临床特征  面部皮损以丘疹、粉刺为主,或有少量结节,口干咽干,心烦失眠,或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质嫩红,苔薄少,脉细或细数。
治法  滋阴清热散结。
方药  二至丸合知柏地黄丸加减:墨旱莲、女贞子、生地、牡丹皮、知母、盐黄柏、蒲公英、连翘、蜈蚣等。
方解  墨旱莲、女贞子、生地滋阴补肾,牡丹皮、黄柏、知母清解虚热,蒲公英、连翘解毒散结。
3.2 病案举例  患者女,30岁。2003年1月2日初诊。面部出丘疹、粉刺1年,皮疹时轻时重,曾治疗未效。诊见面颊两侧及頦部密集白头粉刺及红丘疹,并见浅小疤痕,经前皮疹增多,纳可,形瘦,舌淡,苔薄少津,脉细。辨证:阴虚火旺,肺经热结。治应滋阴清热,解毒散结。方药:墨旱莲20g,生地20g,当归10g,白芍15g,生桑白皮15g,黄芩12g,丹参20g,牡丹皮12g,蒲公英20g,连翘15g。7付,水煎服。过氧苯甲酰凝胶(法国高德美制药厂)外用,丹参注射液2mL,足三里注射,每周1次。二诊:皮损明显减轻,月经已至。原方丹参减为15g,加薄荷6g(后下),7付。三诊:原红丘疹已消退,白头粉刺亦较前减轻。舌淡红,苔薄,脉细。拟原方加散结之品:墨旱莲20g,生地20g,天花粉12g,白芍18g,牡丹皮12g,丹参30g,蒲公英20g,连翘15g,夏枯草12g,生牡蛎30g(先煎),甘草6g。11付,水煎服。四诊:左侧面部的白头粉刺全部消退,右侧也大部消退。舌脉同前。上方加栀子10g,炒枣仁18g。7付。五诊:服上药后皮损完全消退。
4 上热下寒
4.1 辨证治疗
病因病机  素体不健,五脏不调,肺有蕴热而脾胃虚寒,面生丘疹、粉刺。
临床特征  形体瘦弱,自幼多病,面部丘疹、粉刺或有脓疱,饮冷则胃痛不适,或大便溏泄,畏寒肢冷。舌淡红或淡白,有齿印,苔淡黄腻,脉细弱。
治法  清上温下。
方药  黄连汤加减:黄连、黄芩、党参、炒白术、云苓、干姜、陈皮、半夏、连翘、炙甘草等。
方解  黄连、黄芩清上部肺热,连翘解毒散结,党参、炒白术、云苓、干姜、陈皮、半夏、炙甘草等温补下部之脾胃,寒温各循其道,使上下调和,疾病自愈。
4.2 病案举例  患者女,25岁,2007年7月20日初诊。面部出粉刺、丘疹、脓疱三年,未治疗。现面部见少许丘疹、粉刺,兼有个别脓疱,伴纳差、畏寒、乏力、多梦。舌淡暗而胖,苔薄白滑腻,脉右稍弱,左平。证属肺经郁热,脾胃虚寒。法当清肺解毒,温中健脾。方药:党参15g,炒白术15g,茯苓20g,干姜7g,黄芩12g,蒲公英30g,连翘15g,赤芍12g,陈皮10g,炙甘草9g,大枣3枚。7付,水煎服。外用“痤疮搽剂”。二诊:脓疱、丘疹消失,尚有少许粉刺,纳增,多梦。舌淡胖,苔薄白腻,脉平。中药原方加炒枣仁18g,7付,水煎服。0.025%维A酸霜(重庆华邦制药厂)外用粉刺处。三诊:皮损基本消退,仅额部尚存3个小丘疹,多梦,常易生气,大便干,舌淡,苔滑腻,脉右弱,左平。原方酌加柴胡、薄荷等疏肝之品,又服10余付而愈。
5 毒热壅面
5.1 辨证治疗
病因病机  素体阳盛,嗜食辛辣肥甘,三焦热实,热蕴成毒,外发于面。
临床特征  多见于青年,起病或急或缓,迅速加重,面部黄豆或蚕豆大小红色结节,并有较密集丘疹、脓疱,口干苦,或有咽痛,大便干结。舌质红绛,苔黄厚,脉滑大。
治法  清泻三焦实热
方药  防风通圣散加减:荆芥、防风、连翘、栀子、黄芩、生石膏、桔梗、紫草、皂角刺、蒲公英、地丁、大黄等。
方解  荆芥、防风、连翘、黄芩、桔梗等宣散清解上焦之热,生石膏、栀子清泻中焦实热,大黄通腑而泻下焦之热,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草、皂角刺等解毒凉血散结。三焦热除,则皮损消退。
5.2 病案举例  患者男,22岁,1995年11月16日来诊。3年来面部反复出结节、囊肿、红斑,近3个月皮疹加重。刻下面额部黄豆至枣大的红色炎性结节、囊肿,自觉疼痛,压之痛甚,颌下多个枣大结节,质硬,个别皮疹有脓头,口周鼻旁大片红斑,表面油亮,曾在别处服中药5剂无效。纳可,舌红,苔薄黄,脉弦滑。诊断:①结节、囊肿性痤疮;②脂溢性皮炎。证属三焦热实,毒热壅面。法当通泻三焦,凉血活血,解毒散结,方拟防风通圣散加减:防风12g,连翘20g,牛蒡子l0g,生石膏30g(先煎),知母12g,黄芩12g,栀子15g,生地20g,赤芍15g,丹参30g,皂刺12g,花粉12g,蚤休15g,蒲公英30g,大黄9g(后下),生甘草5g。服药5剂,口周、鼻旁红斑基本消退,丘疹、结节大部分消退,颌下原多个红枣大小的肿硬结节皮色已不红,肿块聚结缩小,疼痛大减,舌苔转薄白,舌质已不甚红,脉已缓和,转为稍弦。实热退之大半,热毒犹未尽解。改方用仙方活命饮加减:金银花20g,连翘20g,天花粉12g,栀子12g,黄芩12g,生石膏30g(先煎),知母10g,当归10g,赤芍15g,丹参30g,皂刺12g,穿山甲9g,蒲公英30g,紫花地丁15g,甘草5g。连服8剂,面部结节、囊肿、红斑完全消退,颌下肿块仅剩蚕豆大一块,触之较前变软,舌转正常,疾病基本痊愈。停服煎药,改服“消痤丸”以竟全功。
6 小结
综上所述,痤疮的病因多端,病机复杂,临证必须思路开阔,不可拘泥于清肺胃之一端。《内经》云:“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皆上行于面”。生理上如此,病理上理应如此。因此,包括痤疮在内的许多面部皮肤病均与五脏六腑有关,非仅肺胃也。笔者向来主张整体调节疗法治疗皮肤病[2],对于一些较难治的痤疮,多数属多个脏腑的病变或失调导致,更应该拓展思路,整体调节,或清或温,或散或和,令其平和则愈。就文中所述痤疮不常见的5种证候的辨证治疗,我临床有所体会,简要小结如下:①脾湿肺热证,用药不宜过于苦寒,应时时顾护脾胃,否则寒凉伤胃,病反难愈;②肝经郁热证,此证型妇女多见,不少患者曾用过清肺胃之剂无效。有些患者舌质并不红。辨证要点是经前皮损增多,易怒;③阴虚火旺证,多见于青春期后,患者多形体瘦削,脉细,女性多于男性。有时舌象无明显热象,但舌苔常薄少;④上热下寒证,此型患者多已服用过枇杷清肺饮、白虎汤之类,没有疗效或服后胃中不适、腹泻等,脾胃或整体虚寒而肺独有热;⑤毒热壅面证,本型患者多年轻体壮,短时间内皮损迅速加重,纯属实热,径可辛散清泻。

参考文献:
[1]李曰庆.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外科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07-209
[2]刘爱民. 浅谈皮肤病的中医整体调节疗法[J]. 新中医,2003,35(10):78-79.

注:本文已发表于《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8年3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