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痤疮医案、配方

 流形sbz 2021-09-14

痤疮,俗称“青春痘”,是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是一种在青少年人群中常见的皮肤病,好发于面、前额、胸部等皮脂分泌旺盛的部位。一般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发作严重时可出现结节、囊肿甚至瘢痕。

西医学认为该病是青春期雄性激素增多,致使皮肤中双氧睾丸酮增加,皮脂分泌旺盛,毛囊角化过度形成栓塞,而毛囊内痤疮杆菌繁殖产生多种酶,分解皮脂形成脂肪酸引起炎症反应。

痤疮属中医的“肺风粉刺”。中医认为其病因或因青年人功能旺盛,阳热偏盛,日久营血渐热,热毒内蕴上蒸于肺,发于肌肤腠理而成;或因饮食不节,喜食辛辣肥甘腥腻之品,久郁生湿化热,湿热循经上蒸于面部而致。《外科启玄》中指出“肺气不清,受风而生,或冷水洗面,热血凝结而成”。根据病因病机特点,治疗当以清热解毒、祛湿化瘀为主。清热解毒可以消炎杀菌,调整菌群平衡而间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祛湿化瘀可以减少油脂分泌,软化丘疹、结节,消除皮损。

【病案举例】

贾氏观察病例216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性97例,女性119例;年龄15~38岁间,18~30岁占病例总数92%;病程最短1月,最长12年。其中寻常型138例,脓疱型39例,结节增生型17例,囊肿型22例。表现为面部黑、白粉刺脓疱疹或伴有皮疹红肿、溃烂,按之有皮脂或脓液或血性分泌物溢出,或伴结节、囊肿、窦道和瘢痕等。全身症状:大多脘腹胀满,肢体倦,口干口苦,大便干结,舌红薄黄或厚腻。

治疗方法:治疗期间停服其他中西药物。予五味消毒饮加减,药用:金银花20g,菊花20g,蒲公英20g,紫花地丁15g,黄芩15g,黄连10g,黄柏10g,栀子10g,玄参15g,桃仁10g,红花10g若皮疹红肿有脓点者,加蜂房、天花粉;大便干结者,加大黄、莱菔子;腹胀呕恶者,加藿香、半夏;体倦便溏者加白术、山药;囊肿者,加夏枯草、浙贝母;结节者,加牡蛎、牡丹皮水煎服,早晚餐前服,每日1剂,20天为1个疗程。

疗效标准:痊愈:皮肤损害消退,皮肤油腻现象消失,自觉症状消失;好转:皮损消退30%以上,皮肤多油现象明显改变,自觉症状明显减轻;无效:皮损、油腻及症状无变化或皮损消退不足30%治疗结果:痊愈173例,好转36例,无效7例。

按:贾氏认为热、毒、湿、郁为痤疮的主要病因病机。方用五味消毒饮加减清热解毒,消散疔疮,除湿祛瘀正中病机。方中金银花、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善用于疮痈疖肿;黄芩、黄连、黄柏、栀子泻火解毒,清气分、三焦湿热用于痈肿疮毒,疖毒内攻;玄参清热解毒,凉血养阴,散结消痈;桃仁、红花活血祛瘀,配入清热药中,取其活血祛瘀以化滞,有助于泄热消痈。但在治疗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皮肤出现红肿硬结时切忌挤压②选用硫黄香皂每日早中晚用清水洗面。③治疗期间忌用护肤品④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厚味及煎烤食物,戒烟酒。

陈氏观察病例:18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95例,对照组92例。其中男性65例,女性122例,年龄18~41岁,平均23.5岁,病程3个月~10年,平均1.3年。皮损以丘疹脓疱表现为主,约米粒至绿豆大小,暗淡红或深红色,时有痒或痛感;皮损数15~60个;均分布于颜面、颈、背部,呈对称性。

治疗方法:治疗组予中药五味消毒饮加减,药用:银花20g,蒲公英30g,紫花地丁草、野菊花各15g,连翘20g,丹参、白花蛇舌草各30g。伴口渴便秘,舌质偏红,苔薄黄加用知母、生地、玄参等养阴清热药;伴口臭,舌质偏红,黄腻者,加用茵陈、山栀、陈皮、夏枯草等清热化湿药;皮损色暗,伴痛经,舌质暗淡,舌下脉络瘀曲加用红花、乳香、没药等活血散结药。1天1剂,煎汁约150ml,分上、下午各煎服1次。同时予克林霉素液(注射用盐酸克林霉素粉针0.1g于2%利多卡因针4ml溶解成液双侧曲池、肺俞穴注射,曲池每穴注射药液0.5ml,肺俞每穴注射1ml,每周注射1次。对照组:口服多西环素,每次0.1g,每天2次两纽均每晚睡前外用0.1%维A酸霜1次。治疗期间嘱患者忌食油腻辛辣之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停用化妆品;保持生活节奏规律性;日间避光。

治疗结果:痊愈:皮损全部消退,自觉症状消失,治疗组49例,对照组27例;显效:皮损消退≥70%,症状明显改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5例;有效:皮损消退≥30%,症状有所改善治疗组14例,对照组30例;无效:皮损消退不足30%或加重,症状无改善治疗组2例,对照组10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

按: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的皮肤病。中医认为痤疮发病过程中,素体热毒炽盛是根本,饮食不节、外邪侵袭等因素是致病条件。所以清热解毒应贯穿本病治疗始终。陈氏应用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痤疮配合穴位注射取得良好效果。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痤疮丙酸杆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存在于痤疮的不同发展阶段,从第一阶段无炎症的黑头粉刺到严重的脓疱、结节,都可特征性地同时查到这两种菌

五味消毒饮中金银花、蒲公英、野菊花具有广谱抗菌作用,而且能直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又能通过调整菌群平衡而间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另加连翘、白花蛇舌草、丹参以加强解毒活血之力。曲池为手阳明大肠经合穴,而肺与大肠相表里,刺激本穴可通过调整大肠经功能来调整肺经功能,具有清热和营、降逆活络作用;肺俞为足太阳膀胱经穴,肺之背俞穴,为肺气转输、输注之穴,是治肺病的重要腧穴,具有清热和、宣通肺气之功效;且手阳明大肠经分布于颈、面颊,足太阳膀胱营

主要分布在腰背部、项、头顶、额,通过刺激曲池、肺俞穴能治疗头面、颈项、背部之痤疮皮损,起到宣肺清热、和营通络之功效。克林霉素穴位注射,一方面通过针具、药液对经穴的机械性刺激,另一方面通过经穴给药,使药物发挥其特有的抗菌治疗作用外用维A酸药,通过调节表皮细胞的有丝分裂和促进表皮细胞更新,使病变皮肤的增长和分化恢复正常,特别是能促进毛囊上皮细胞更新,防止角质栓塞,使痤疮皮损消退。观察结果表明,在同样外用维A酸霜基础上,五味消毒饮加减内服,配合曲池、肺俞穴位注射效果明显优于口服多西环素。

【病案】

1.某男,18岁,学生,2002年8月14日初诊患者自诉面部反复出现丘疹脓疱结节3年余。曾服甲硝唑、四环素、维生素B等,疗效不佳。近月来症状加重,遂求治中医。诊见:额部、颊部及下颌处均见米粒至黄豆大小的脓疱疹和结节互相融合,舌质红,苔黄腻,脉数。诊断为痤疮。处方以五味消毒饮加减:银花、野菊花、生地各15g,紫花地丁、蒲公英各20g,连翘、赤芍各10g,夏枯草30g,丹皮、黄芩各12g,生甘草6g。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服药5剂,脓疱明显消退,结节软化变小。上方减连翘、夏枯草,加桑白皮、茯苓继服6剂,诸症基本消除而痊愈。

按:本例患者应辨证为肺胃热毒,上蒸头面。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消座。本方以银花、紫花地丁、蒲公英、野菊花、连翘、生甘草清热解毒;黄芩清泻肺热;赤芍、生地、丹皮凉血活血解毒;夏枯草软坚散结。当病情基本控制后,以桑白皮、茯苓换连翘、夏枯草,加强泻肺热除湿能力而善后。

2.李某,女性,23岁。患者于18岁时开始在额部、面颊、口唇周围出现散在的粉刺,呈圆锥形,顶端有脓包,周围红晕,脓包破溃后遗有少量的色素沉着,后渐加重,经中、西药内服外用,多方治疗,效果欠佳,时轻时重,每遇上火时加重。现面部及前额有大小不等,分布密集的白头粉刺和黑头粉刺,唇周下颌部有少量分布,部分粉刺有明显脓包,饮食可,大便秘结,小便黄,夜寐欠安,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诊断为粉刺,证属湿热型。治法:清热化湿,解毒散结。方药:上方加白术10g,薏仁15,大黄5g服药期间禁食辛辣、油腻食物。上方经加减服用6剂明显好转,共服15剂而愈,

停药后2个月随访未复发

按:针对粉刺之病因病机,治以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为主,辅以祛风除湿。五味消毒饮主治痈、疔、疖、疮,配以连翘、天花粉、土茯苓、白芷、白鲜皮、白蒺藜、清热解毒而祛风;配以夏枯草、浙贝母、皂角刺以清热散结;随症配健脾化湿等药物使热清、湿祛、结消。据现代医学认为,痤疮常伴有皮肤细菌感染,据药理研究证明,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白芷、白鲜皮等有较强的抗菌、抗老化及抑制皮肤真菌生长的作用,通过抗炎、抗菌等可改善局部循环、减少炎性物渗出,促进组织修复,起到较好的治疗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