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建材工程资讯网

 hansa 2010-09-12

试论国有地勘单位的社会定位和改革发展

 

      地勘单位,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截止到2008年底具有资质的地勘单位1908家,从事非油气人员总数109.96万人,在职人员60.28万人,离退休49.68万人。由于队伍数量太小,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指标分类上,并未将地质勘查业单列,一直与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纳入在一起统计,共227.56万人。但也就是这样的一支队伍,极大影响着中国6588亿美元(2008年)的矿产品进出口交易、1.2万亿元增加值(2006年)的国内采矿业,并为国家资源安全战略提供最基础的保障。而其中72.64万人的国有地勘单位,是地勘单位的中坚力量,也是国家可以依靠和信赖的主力军,这支队伍的改革和发展牵动了千万人的心、绷紧了国家资源安全的弦。

 

1 地勘单位的改革背景

1.1 事业单位改革

      国有地勘单位就其属性而言目前都是事业单位。

      中国目前有大大小小的事业单位130万个,人员近4000万,涉及教科文卫、农林水、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多个领域,是国家公务员数量的4.3倍,占全国财政供养人数的近80%。
事业单位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延伸或化身。事业单位自身问题被概括为:机构臃肿,效率低下,已经难以适应目前中国市场经济的需要,严重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对社会和谐形成了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制定了诸多事业单位改革的政策,并得以稳步实施。主要是调整事业单位布局结构,实行政事分开,推进事业单位社会化,通过明确事业单位的法人地位和取消事业单位行政级别,改革政府对事业单位的管理方式与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形式。1998年以来,改革的力度明显加大,2002年,十六大提出:“按照政事分开原则,改革事业单位管理体制。”

      2008年2月《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对事业单位的改革进行了规范,今后将主要按三类进行分类改革,第一类是主要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属于“政事不分”,改革目标是逐步转为行政机构或将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第二类是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属于“事企不分”,改革目标是逐步转为企业,走向市场。第三类是主要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改革目标是整合资源,强化公益属性,加强政府监管。通过分类改革,事业单位将回归公益性质,以后的事业单位将主要以公益性事业单位为主。截止2008年底,全国已有27个省市出台了事业单位聘用制实施意见或办法,实行聘用制度的单位占事业单位总数的74%。全年有84%的新进人员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进入事业单位。

1.2 地勘单位的改革思路

      1999年4月,国土资源部、中编办、体改办颁布实施的《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对地勘单位的问题进行了概括:就是政企(事)不分,责权不明;队伍臃肿,力量分散;工作重复,效率不高。并明确了地勘单位改革的方向和目标。一是商业性与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勘查队伍分开,二是将商业性地质勘查单位企业化。具体方案中,原地质矿产部所属的单位属地化管理,各工业部门所属地质勘查队伍要改组为企业或进入企业集团。组建中国地质调查局,作为国土资源部所属的组织实施国家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和矿产勘查工作的事业单位。
经过十年的实施,对地勘单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国有地勘单位的社会功能和定位

      我们通过分析要回答几个问题,一是国有地勘单位应保持事业单位属性吗?二是国有地勘单位应该怎么样走?

2.1 公益性地勘单位的分析

2.1.1 队伍建制

      目前,中央和地方公益性地质队伍框架初步形成。中国地质调查局为部直属的副部级事业单位,中央和省级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总编制约为2.3万人,其中中国地质调查局职工总数11686人,其中在职6385人,离退休5301人。云南等省也组建了省地调局等相应的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

2.1.2 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成果丰富,基础地质工作程度进一步提高;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取得新进展;水工环调查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新发布一批地质图件、数据库及调查成果报告,并提供多种形式的在线或离线服务。其中08年基础地质工作简况如下(见表1)。

      二是总体进展缓慢,工作力度亟待加大。

      就上面的工作内容数量而言,要完成960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上的工作,需要多少时间,这与我国的整个发展的速度相比较,滞后太多。而且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和矿产勘查工作的任务远远超出上述范畴。从空间范围看,有太空、国际、国内;从时间范围看,有对过去、现在、未来的总结、分析与展望;与国内其他产业之间存在极为紧密、大量的沟通、协调。

 

2.1.3 结论

      目前的公益性队伍数量和工作机制,完全不能满足我国的资源战略安全保障等各方面的需求。肯定有大量的相关业务不能按时间完成,最后还是必须整合其他地勘单位来完成。

2.2 国有商业性地勘单位的分析

2.2.1 队伍编制(万人)(表2)

      国有地勘单位,以其管理的规范化,项目实施的严谨程度,与其他地勘单位相比,无疑是我国商业性地质勘查工作的中坚力量,也是公益性地质工作的有力补充,以目前区区在职34.55万人的规模来说,仅按照08年底的有效探矿权数量38700个分析,队伍的勘查能力是远远不足的,更不说还要去开拓海外资源勘查市场;这样的状况,如何去找大矿?如何有限地保证我国的资源安全呢?

      34.55万人的在职员工规模,这样的队伍绝对说不上队伍臃肿。其中的核心团队(专业技术人员和各类管理人才)的数量最多1/2,从加强地质工作的角度,如何保证这部份人的工作积极性,才是我们改革的焦点。

2.2.2 突出问题:国有商业性地勘单位管理体制的混乱

      属地化地勘单位方面,国有地勘单位属地化任务顺利完成。属地化地勘单位局级74个,所属企事业单位1148个,职工共约58.83万人。中央管理的地勘单位方面,1999年原地矿部所属地勘单位全部实现属地化管理体制改革后,国家与地方政府协商后,对原工业部门的部分地勘队伍,于2002年实行了交由中央有关部门或企业管理的新体制。其中,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和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与中化地质矿山总局重组)属国资委管理,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属中国中材集团有限公司管理,中国核工业地质局属国防科工委管理,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代为管理。五家中央管理地勘单位在册职工总数近10.51万人。

      中央管理的地勘单位本身在其管理、执行政策方面就存在差异。五家地勘单位虽然名为中央管理,基本情况和分布相似,仅仅由于主管单位或部门不同,执行的政策就存在较大差异。协会、国家机关、企业集团作为主管部门,管理制度或模式各异,考核目标的确定、财务审计制度的使用等均不完全适应地质工作的规律。

      其次,是中央管理的地勘单位边缘化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边缘化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的表现是,国家政策措施无部门负责落实,自实行属地化体制改革以来,国家给地勘单位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但这些政策多需要属地政府及相关部门配合实施,所以中央管理地勘单位直到现在也没享受到。另一方面表现是,地方性支持政策无缘享受。属地化管理体制改革以后,各地方政策在事业费增长机制、矿业权获取、地方资金基金项目等多方面给予属地化地勘单位优惠政策,促进了属地化管理地勘单位的发展。尽管中央管理地勘单位提供的成果都转化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但在我国事权分离政府管理体制下,这些队伍是无法享受到这些政策的。

      最直接的结果就是非属地化地勘单位职工待遇及福利水平、单位的矿业权、状况、发展势头远远不及同等条件的属地化单位。结果群众意见很大,频繁的协调、上访,加剧了社会、单位内部的不稳定。当前体制下,和谐为主,单位有限的精力和资金用于安抚员工,还被外界视为不稳定因素。这些问题不解决,迟早会导致新的社会问题,影响和谐稳定。

2.3 国有地勘单位的走向建议

2.3.1 强化地调局、组建地勘局

      增强中国地质调查局的作业队伍建设,加大项目资金投入力度,并在各省组建相应的省级地质调查局。

      组建中国地质勘查局,形成从基础地质到矿产勘查的有序接替。整合全国所有的国有商业性地勘单位,并在各省组建相应的省级地质勘查局进行指导管理,所有勘查单位均实施统一管理。

2.3.2 整合核心资源,保障核心队伍,其他业务外包,充分利用市场资源

      实施人员的分类管理,地调局、地勘局的核心团队,即专业技术人员和各类管理人才均按照公益性事业单位进行管理,严格实施定员、定岗、定编。工勤等辅助工作团队,即可用社会化服务替代的人员,采取社会化方式解决。对于原有的老员工,仍按原有的事业管理体制进行管理。

2.3.3 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完善聘用制,破除一进事业门、终身事业人的观念

      此项工作结合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管理制度改革实施。

      从加强国家层面的地质工作看,资源约束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长期面临的现实问题,国家在加强基础地质工作的同时,有必要保留一支精干的矿产勘查队伍,在矿产勘查领域去实施国家意图、体现国家意志。

      经过上述改革的地调、地勘队伍,将以20万人规模这样一支精干的核心队伍,符合国家精兵加现代化的要求。

 

                                                                           ——摘自《建材发展导向》2009年第4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