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兼谈子刚款玉器

 天上星星期二 2010-09-15

――兼谈子刚款玉器

    明清时期,玉器的琢治技术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小如玲珑剔透的佩饰,大至宏伟壮观的玉山,无不精美绝妙,令人叹为观止。当时,琢玉主要地区在江南一带,而最重要的两个琢玉地点是苏州和扬州。
    苏州在明清时期是一座商业经济十分繁荣的城市,有东方威尼斯之称。经济的发达,促进了各种手工业的发展,制玉业也不例外。苏州的琢玉工艺有着悠久的传统,技术基础十分雄厚。苏州最初没有专售玉器的店铺,玉匠在家琢成玉器后,每逢市集,就聚到阊门外吊桥旁,摆设玉器摊。当时苏州民间用玉风气很盛,普通市民无论男女,大都有一枚压发和挖耳勺。富人家中,则既有随身佩带的各种玉饰,又有琳琅满目的玉制小摆设。玉器还作为财富的象征,成为巨豪夸奇斗富的奢侈品。
    明清以来,以阊门为中心,在专诸巷和吊桥一带,兴起了200多家琢玉工场,琢玉工匠近千人,形成了独立的行业(图一,苏州专诸巷)。他们以周宣王为祖师,在周王诞辰之日,展出各自的作品,进行观摩切磋,市民争相参观、盛况空前。苏州琢玉业最盛时,沙沙琢玉之声昼夜不停,毗户可闻。
    苏州博物馆藏有一件清代碧玉蟾(图二,玉蟾蜍,苏州博物馆藏),它曾被供奉在苏州玉业公所――周王庙内(图三,周王庙)。蟾蜍在古代中国人心目中辟五兵,镇凶邪,助长生,主富贵的吉祥之神物,所以周王庙在出会时,还得抬着它云游苏州的大街。
    苏州玉工因手艺精巧,引起了皇家的注意。雍正初年,宫廷在养心殿造办处设玉作,下令征调苏州玉匠到宫中任职。乾隆年间,在宫廷增设如意馆, 几度下旨招苏州玉工到北京,专为皇家贵戚琢制和田美玉。一部分苏州玉工从此落籍在北京,不再返回故乡,他们所怀的绝技,也就传授给了北京人。以前北京前门一带的玉工,大多是苏州玉工传授的手艺。乾隆皇帝常常把精美的玉料,画样后发往苏州,令在专诸巷加工制造。据统计,乾隆时苏州向宫廷供奉玉器50次,数量达397件,深得乾隆帝的赞赏。
    苏州琢玉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精选用料。玉匠在看到一块光滑如石头的玉璞时,能判定它里面玉质的优劣,百无一失,常常择优采玉;二是细致琢磨。无论器物大小,都润滑平整,抛光晶亮,充分显示出玉质内在美的特性,给人一种温润柔和,嫩如婴肤的感觉;三是器物造型精美新颖,富有创造性。无论圆雕,还是平雕作品,都很优美别致。图案线条刚柔结合,婉转流畅,毫不拖泥带水,不留碾琢痕迹,很难找到败笔之作;四是高超的琢玉功力,特别是在琢制高难度的体轻薄胎作品上更显示出娴熟的技艺。作品厚薄均匀,透明感强,配以凹凸起伏的花纹,极富立体感;五是在细小局部处理上,给人以方寸之间见天地之阔的感觉。特别是小件玉器,经精工细琢,雕得玲珑剔透,镂空、活环、套链等工艺运用巧妙,富有立体效果(图四、苏州工四蝶耳活环奁,故宫博物院藏)。
    扬州也是一座历史名城,唐宋以来是南方最主要的经济重镇之一,曾有扬一益二之称。由于它是南北大运河的要冲,又位于长江北岸,交通便利,因此在明清时期成为两淮盐运的中心,商业十分发达。扬州有一个与苏州不同的特点,就是文化事业非常繁荣,清代许多著名画家云集于此,从事创作活动。其中最著名的是扬州八怪,对清代画坛产生了很大影响。扬州的琢玉业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并深受绘画艺术的影响。
    扬州琢玉业以琢治巨型玉器而闻名天下,所雕之器构思新颖,设计严谨,气势奔放,别具一格,充分体现了扬州玉工出色的创造力和高超的技艺,也奠定了扬州琢玉业在琢玉史上所占的特殊地位。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扬州巨型玉雕主要有大禹治水图玉山(图五,大禹治水图玉山,故宫博物院藏)、会昌九老图玉山(图六,会昌九老图玉山,故宫博物院藏)、丹台晓春图玉山及秋山行旅图玉山等。
    扬州琢玉的主要特点在于:首先是将绘画艺术同琢治工艺有机地结合起来,准确地反映画面内容及情节。许多玉雕的艺术主题都是以名画或诗为蓝本,再根据玉料的颜色、大小,进行再创作,充分利用玉雕的立体形象,将画面平面展示的内容琢成一幅具有透视效果的宏伟场面。其次,在场景雕造上,善于运用高浮雕和圆雕的手法,表现远近、高低、上下不同层次的景物。大型玉雕的玉质中,常含有许多颜色不同的杂质和较重的绺纹,但玉工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力,琢成嶙峋的怪石、枯黄的树叶、崎岖的山道等,与画面内容紧密相联,情景交融,有强烈的感染力。再次,就是具有一套攻治巨型玉雕的丰富经验和成熟技艺。从现存的玉雕来看,琢治技术运用十分娴熟,而且精湛绝妙,这是一般琢玉作坊无法做到的,必须用特殊工具和设备才能完成。
    苏州和扬州琢玉业的空前繁盛,造就了一批身怀绝技的玉匠,其中代表人物是明代晚期极负盛名的治玉高手陆子刚。在传世的明清玉器中,有一些刻有子刚子冈款的玉器,这类玉器构思奇巧,制作精致,成为人们所喜爱的珍品。这子刚子冈就是陆子刚。陆子刚是苏州太仓人,生活在明嘉靖、万历年间。明万历年间的《长物志》在讲述当时琢玉名匠时曾提及陆子刚。明陆继儒的《妮古录》记载:乙未(1547年)十月四日,于吴伯度家,见百乳白玉觯,觯盖有环贯于把手上,凡十三连环,吴门陆子刚所制。可见陆子刚大致活跃在十五世纪中叶的苏州玉肆行,但具体生卒年月无法确知。传说陆子刚私自在一件龙形玉器上刻了子冈款,后被人告发,冒犯了皇上,被秘密赐死。
    《苏州府志》和《太仓州志》中,都有一些关于陆子刚制玉绝技的记载。据说陆子刚琢制的水仙发簪,玲珑奇巧,花茎细如毫发,深受当时妇女的推崇,价一枝值五十六金。徐渭《咏水仙》赞叹道:略有风情陈妙常,却无烟火杜兰香,昆吾锋尽终难似,愁杀苏州陆子刚。凡玉器的琢治一般用砂碾,而陆子刚独用刀雕刻,他死之后,这手绝技也就失传了。
    由于陆子刚技艺高超,出类拔萃,得到了明代皇帝的赏识,将其雕入宫内供事。传说有一天,皇帝想试试陆子刚的才艺,拿出一个拉弓引弦用的玉搬指,让他在搬指上雕出百骏之图。一个玉搬指不过拇指大小,如果真要在搬指表面雕出一百匹奔腾的骏马,那即使有天大的本事也做不到,但陆子刚却满口应承下来。几天后,陆子刚将雕成百骏图的玉搬指呈上。皇帝仔细一看,搬指上并无百骏,仅有三匹骏马,以及崇山叠峦和大开的城门。这三批骏马中,一马正向城门飞奔,一马已到城门下并向城里奔跑,另一匹在山谷中仅露马头。陆子刚在极有限的画面上,巧妙运用虚拟手法,寓百骏于想象之中,完美地表现了画面主题。于是皇帝对子刚的构思设计大加赞赏。
    明清时期,上流社会形成一股收藏古玩的风气,同时代名人的作品也在此之列。一些著名工匠因身怀绝技而成为社会名流,陆子刚属当时玉匠中顶尖人物,因此他的作品的价格往往比一般玉器要高数倍。到了清代,带有子刚款的玉雕作品更是人们竞价追逐的对象。
    目前所能见到的带有子刚子冈款的玉器很多,仅故宫博物院就收藏数十件,国内外其他博物馆及私人手中亦收藏不少。但明清时期伪制、仿制同代工艺品成风,因此带子刚款的玉器仿制的也很多,传世的子刚款玉器中有一部分确系出自陆子刚之手,但绝大多数是后人仿制的。
    就故宫藏的这批子刚款玉器而言,大部分是清宫旧藏,有壶、杯、洗、盘、墨床、笔格、笔添、磬、佩、璜、带钩、簪等。款识有阴有阳,有篆隶亦有楷体,图案题材也多种多样,风格淆杂,琢制水平高低相差悬殊,做工均无一相似。
    一般来说,清代仿制品都为子冈款,而且有明显的清代玉雕风格,较易识别。有一些明代前期的子刚款玉器,器物制作年代与陆子刚生活时代不符,款为后加的。还有的玉器,款识为子网子岗等,是否为陆子刚所制玉器,尚难断言。传世还有一种子刚款的玉牌子,为长方形、圆形或椭圆形,一面刻诗文,一面刻画,并镌名款,均为浅地子阳文,材质精细,清新淡雅,顶端有孔可佩带(图七,清代子刚牌,逸云堂藏)。总之,陆子刚琢玉真品传世并不多,它具有明显的明代制玉特征,如器型都为生活用器,多用连环锁链;纹饰图案多为长寿吉祥和龙凤麟螭一类的神兽;制法上用浅浮雕、浅地子、剔地阳文、镂雕以及规整中略带粗犷的琢痕,地子凹凸不平,等等。
    下面介绍两件带有子刚款的玉雕作品:
    合卺杯(图八,玉合卺杯,故宫博物院藏) 玉质呈青色,高7.5厘米、横宽13厘米。杯由两个直筒状圆形器连接而成。底部有6个兽首足,杯体腰部上下各饰一周绳纹,作捆扎状。杯体一面圆雕一凤作杯把,另一面浮雕盘绕爬状的双螭。两螭之间的绳纹结扎处上有一个方形图章,上刻隶书万寿两字。杯的一侧刻诗一首:隰隰楚璞,既雕既琢。玉液琼浆,钓其广乐。末属祝允明三字,诗上部有合卺杯三字。杯的另一侧亦刻诗一首:九陌祥烟合,千香瑞日明。愿君万年寿,长醉凤凰城。诗上部有子刚制三字。此器雕琢古朴典雅,又刻有著名诗人和书法家祝允明的诗句,实为罕见的传世之宝。从纹饰和铭文来看,这件玉杯是贡给某帝王结婚用的重要礼品。
    玉环把杯(图十,玉环把杯,首都博物馆藏) 玉质呈白色,连盖通高10.5厘米、口径6.8厘米1962年出土于北京小西天一座清墓中。杯体为圆筒形,由杯身和盖两部分组成。盖顶正中有一个圆形钮,上面饰水涡纹,靠近外沿有三个圆雕的卧狮,成等距离三角形排列,每两狮间各阴刻一个兽面。盖沿边缘阴刻云纹,杯体表面以蚕纹作锦地,隐起螭虎和夔凤纹。杯底为平底,外侧有三个兽状足。杯身有一个环形把,作象形,象鼻内弯成一孔,可持用。把下有剔地阳文篆书子刚两字。顶钮和把上原有穿嵌的活环套,但已丢失。从造型和纹饰来看,该器是仿先秦汉代的同类器物制作的。此杯主人是清康熙年间一品官索额图的幼女黑舍里氏,夭亡时年仅7岁。葬于康熙十四年,估计此杯是作为墓主人生前珍爱的物品陪葬入墓的。子刚款的玉器出土极少,因此这件玉杯是研究子刚款玉器难得的实物资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