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 痰湿体质与肥胖(一)

 linqiaozhi 2010-09-16
“胖人多痰湿”。自元代朱丹溪开始,人们对肥胖病机的认识逐渐一致。
 
  上世纪70年代,王琦教授开创了中医体质学说,将中国人分为九种体质,其中就有痰湿这一类型,并认为痰湿体质是肥胖人群的主要体质类型。痰湿体质的特征是:腹部肥满松软、神疲乏力、面色淡黄、身重不爽、嗜睡懒动、大便溏泄、舌体胖、苔白腻……
 
  然而,笔者在临床时曾一度陷入困惑:肥胖患者除具有痰湿体质特征外,还挟杂其他体质特征,比如:阳虚、气虚、阴虚、血瘀等,也就是说体质划分的界线并不是那么泾渭分明。甚至有些人在参照九种体质标准进行自测时,可能也会出现多种体质集于一身的情况。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呢?
 

  我认为,如果想解释清这一问题,需要厘清三个概念:体质、痰湿和肥胖。

  体质,能够客观反映某一类人群的身体健康状况的外部特征分类。
 

  痰湿,水湿痰饮,水液代谢失调的病理性产物。

  肥胖,脏腑功能失衡后,水谷精微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体内,并且体重超出一定标准。

  无论这三个概念做如何的界定,都与脾密切相关,关乎身体健康。
 
  体质,受之于先天禀赋,来自于父母的遗传,换句话说天生就是这样,我们无法改变,但是,完全可以通过后天的修为加以改善。民以食为天,吃得好、消化吸收得好,身体自然会好。有的孩子生下来瘦瘦小小,但是喂养得好,没几个月白白胖胖,原因就在这里。而在五脏中,脾统四脏,是仓禀之官、后天之本,我们吃下的东西要靠它转化为精微,并转输全身,营养肌肉四肢。“脾为生痰之源,脾虚易致痰湿”。如果说脾消极怠工,水谷精微会以痰饮水湿的病态形式聚于体内,壅阻经络,妨碍气血循环,时间久了引发肥胖。
 
  脾虚是肥胖的病机,但导致脾虚的原因却是复杂多样的。五行纳五脏,相生相克,健康源自脏器之间的制约平衡。“脾病可波及四脏,四脏有病,亦可波及脾”。脏腑传病的规律告诉我们:某一脏腑发生病变,在病情发生的不同阶段,会影响到另一脏腑,而且互相传变。比如说,肾阳为全身阳气之本,如果肾阳虚损,不能温煦脾阳,脾的运化功能会随之减弱,或者是脾阳久虚,不能运化水谷滋养肾阳,最终形成脾肾阳虚病症。从这个角度讲,肥胖患者在痰湿以外,挟杂阳虚、阴虚、气虚、血瘀等体质特征也就不足为奇了。
 
  以上仅仅是从脏腑传病的角度做出的分析。其实,导致肥胖呈现多症状的原因来自很多方面。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的总结,认为不能不考虑以下三种因素:一是先天体质不同;二是引发肥胖的病因不同;三是肥胖所处的阶段不同。这三种因素交织在一起,才会使肥胖症状变得扑朔迷离,也使得医学界对肥胖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我想,用这样的思维去辩症分型,最大的好处在于治疗时能够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分清主次,抓住医治的根本。即使对于患者而言,也能轻松回答减肥过程中的诸多困惑:为什么别人放开胃口却吃不胖,我顿顿少吃也不见瘦?为什么结完婚后突然胖起来了?同样的减肥方法,为什么别人能瘦,我却越减越胖?……
 
  扯的太远了,再回到痰湿体质。痰湿体质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偏颇体质,或者叫亚健康体质的一种。因为先天或后天因素引起的人体阴阳失衡,脏腑关系不和谐,使得痰湿体质成为肥胖症的易感体质,也就是说痰湿体质的人群更容易发胖。肥胖,成了痰湿体质人群的一块心病。其实,除了有碍观赡外,肥胖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健康。
 
  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全世界有10亿成年人超重,其中3亿属肥胖人群,他们更容易患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中风和某些类型的癌症。每年至少有30万美国人的死亡归因于肥胖症。尤其是女性,肥胖带来的苦恼远不止这些,比如,崩漏、闭经、不孕不育、多囊卵巢综合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肥胖的危害是触目惊心的。也许有人会抱怨,为什么我偏偏属于痰湿体质?其实,没有什么可抱怨的,身体发肤,受诸父母,上天赋予了这样的体质,我们没法改变。而非痰湿体质倾向的人也不必高兴太早。为什么呢?因为体质具有可变性,再健康的身体也禁不起人为的折腾,也禁不起岁月的磨损,保不准有一天你会摸着鼓鼓的肚皮,关心起痰湿体质来;而对于痰湿体质人群来说,肥胖必有痰湿体征,但是痰湿体质未必肥胖,决定胖与瘦的关键在于你自己,在于你能不能善待身心,从根本上去改善易胖的体质类型。
 

  体质禀赋先天,后天可以改善。从这个意义上讲,了解痰湿体质的知识,辩识自己的体质特点,主动性地去预防肥胖,要远比被动性治疗肥胖的意义大得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