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究饮食与健康的关系-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日月001 2010-09-19

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研究课题名称探究饮食与健康的关系

设计者姓名                

 

设计日期:

 

所属年级:

高三年级

研究学科:

化学

课题组成员(有哪些人参与本课题的研究):高三年级(7班)全部学生

一、研究性学习开展的背景

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

《化学与生活》是高中化学的选修内容,在高考中占有一定比例。现在人非常注意养生之道,就此在课堂上给学生提出一个讨论的话题——饮食与健康,这部分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学生表现出极大地兴趣,因此引出本课题。

课题的意义与价值(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通过本次探究,使学生对课本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并通过研究和调查,使学生对饮食与健康有正确认识,知道什么是健康食品,什么是不健康的食品。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发现、探究、自主合作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饮食习惯。做到主动屏弃垃圾食品,注重绿色食品,做一个懂得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生命的健康人,并培养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

按照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和方法的阐述

知识与技能:

1.学习和理解课本内容,了解健康与平衡饮食,充足的睡眠以及有规律的锻炼息息相关的联系。

  2通过教学,学生分层次,分阶段完成不同的任务,通过思考,探究,讨论,交流与合作,提高对化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3.掌握健康知识,更新健康观念,树立正确科学的健康观,并用于指导其养成且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

过程与方法:

1.学会采用多种方式途径收集资料(上网下载、上图书馆查阅、调查访问等),并能对各种资源进行筛选、整理、分析。

2.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过程,初步学会探究学习的方法,能写出调查报告。

3.经历小组合作学习,实地调查,初步学会如何与人交际、与人协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懂得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

2.体验参与的快乐,学会与同学相处,相互合作。

3.养成善于研究分析、勤于动手、勇于创新的良好习惯。

4.培养重视健康、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5.通过活动,增强相互关心、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是高二年级的学生。

2.学生有一定的化学基础。

3.学生对问卷调查、采访等活动有一定的了解。

4.学生思维活跃,善于和同学交流,乐于表达自己,渴望得到同学和教师的赞许。

5.学生对研究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学生可能的选题内容是什么:

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中国人的健康膳食应当遵循什么原则。
2
.健康饮食有哪些新观念。

3.懂得什么是健康食品,什么是不健康食品。

4.知道如何健康饮食。

5.吃什么能使你更聪明。

6.考试期间吃什么好。

通过以下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

1.通过布置任务:收集自家餐桌上的常见食品

2.通过上网收集和到图书馆查资料收集有关资料。

3.给学生补充课外的有关平衡饮食金字塔的图示。                                           

4.通过学生写小论文的形式深入了解健康饮食。

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还是其他形式):

每个专题都会有一份调查报告,每个专题都会制作相应的手抄报,每个学生都会有不同时期的活动体会,每个学生都会得到一份来自自己、同组组员、他组以及老师评价形成的综合评价。

五、资源设计

根据主题教师提供的资源:

1.提供一些对健康有益的食品图片。

2.提供相关健康饮食的网站给学生

3.学校图书馆、电脑室、多媒体教室。

4.评价量规。

学生自行准备的资源:

调查问卷;照相机。

六、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在这里先概述一下整个研究性学习活动时间的安排,以及各活动之间的关系,包括评价的设计。

研究性学习的阶段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起止时间

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阶段(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

1 接触、讨论问题。

2.了解本次活动的学习目的。

3 学习了解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步骤、方法、要求。

1.呈现不健康饮食带来危害的照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组织学生就问题谈感受,提问题。

 

 

1课时

 

 

 

 

 

 

 

 

 

 

 

第二阶段

课题准备阶段

提出和选择课题

列举课题名称

1.组织学生讨论。

2.与学生一起筛选课题,确定研究的课题。

 

 

 

 

 

 

 

 

3课时

1.讨论要比较全面地了解饮食与健康,应该从哪些方面展开调查呢?

2.经过师生共同讨论,以学生最急于了解或最感兴趣的方面,确定研究主题。比如:

1.中国人的健康膳食应当遵循什么原则。

2.吃什么能使你更聪明。

3.考试期间吃什么好。

成立课题组

1.学生根据自己的专长和喜好确定自己的选题,并根据选题形成小组。

2.各小组成立后,选定组长,学习讨论小组合作学习评价量规。

3.根据自己的选题,进行小组分工,小组内分工可以为收集资料小队、实地考察小队、科学实验对等。

1在学生自愿成组的前提下,合理调配各组成员,以利于能力较弱的学生也可以安排到工作。

2制订合作学习规则(或者合作学习评价量规)提供给学生。

3组织、指导学生的小组讨论、小组成员分工。

形成小组实施方案

各小组根据分工制定研究计划,分配研究时间,细分研究内容,制作调查表,预定成果等。

1设计“研究方案”模版,为学生制订研究方案提供指引。

2设计“调查记录表”为学生调查记录提供指引。

3设计成果展示模版,为学生展示研究结果提供指引。

开题报告和评审

1各小组向全班分享研究计划(方案)

2小组成员根据所制定的计划,所须完成的任务,所须呈现的成果,共同制定评价标准,共同约定,做出怎样的行动才能评出最高等级。可用类似宾馆的“星级”评定。

1组织学生聆听各组的活动计划,组织学生商讨出有效的活动内容。

2参与学生的讨论,适时给予建议。

3为学生提供研究结果的评价量规。

 

 

 

 

 

 

 

 

 

第三阶段

课题实施阶段

一.收集资料活动

本活动采取的形式多样:上网下载、上图书馆查阅。一部分同学上网下载,其余的同学广泛搜集各类相关书籍资料。

二.各小组及时把当天活动内容集中起来,在小组长的组织下进行分类处理,并做好记录工作,指导教师主动向各组了解获得的信息资料。

三.各活动小组行动结束后,如实地向同学们展示活动中的不足之处,再将所有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列出活动主要内容,写出简单的活动结论。

1.让学生准备好笔记本,把查到的资料做好登记。

2.给组长发放“活动记录表”,用作每次小组活动后收集整理信息。

3.及时跟踪了解各小组活动进行情况,为学生出谋划策,当好参谋指导作用,让学生随着活动的开展,不断修改活动方案,调整活动方式,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一个学期

 

 

 

 

第四阶段

评价、总结与

反思阶段

 

1.各小组分组汇报自己将近一学期的研究成果,可以把成果制作成PPT,也可以是一些照片、手抄报、调查报告等。

2.各成员参照(评价表1)进行自我评价,由小组长收集,整理汇报。

3.小组参照(评价表2)汇报小组自评。

4.当所有组成果汇报完毕,各小组还要参照(评价表2)整理意见,对其他小组的活动成果展开评价。

5.各成员集成自评、组评、他评和教师评价,填写完成(评价表4)。

老师根据一个学期以来,各小组活动情况,利用(评价表3)给出教师意见。老师根据整个活动过程给出评价意见和指导意见。

 

 

 

 

34课时

评价表1

自评内容

方式

(1)你是否一直对参与的主题活动感兴趣。

每一个主题活动结束后,填写“综合实践活动记录与评价表”或用描述性语言的方法对以上内容进行一次自评,完成后经指导教师审阅后收入档案   袋中。

(2)你是否参加过活动主题的选择。

(3)你收集信息、资料的途径有哪些?

(4)你在活动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5)本次活动中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6)你对活动成果是否满意。

(7)本次活动中,你发现了什么?

(8)活动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评价表2  同学互评

互评内容

方式

(1)小组成员合作是否愉快。

每一个主题活动结束后,小组成员集体讨论,组长执笔用描述性评价方法对以上内容进行评价,完成后经指导教师审阅后收入档案袋中。

(2)你们在活动中遇到哪些困难或问题?

(3)你们是怎样合作克服困难的?

(4)你们认为下次活动还应从哪些方面加以改进?

 

评价表3  教师评价

评价内容

评价指标

等次

(星级评定)

1.活动态度方面

A.态度是否积极,是否主动组织或参与活动。B.与小组同学合作是否良好。C.活动是否认真、善始善终。D.是否勇于克服困难。

 

2.知识技能方面

A.查阅资料技能。B.实地观察记录能力。C.调查研究能力。D.整理材料能力。

 

3.完成活动任务综合情况方面

A.运用工具能力。B.交往与表达能力。C.分析总结能力。

 

4.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

A.选题新颖、独特性。B.研究问题方法的积极性、多样性。C.活动方法的灵活性。D.独立设计活动、开展活动能力。

 

 

评价表4  综合评价

《探秘前山河》研究性学习成果评价量规

评价指标

评价内容

   

自评

互评

家长评

教师评

在活动中参与的态度

1认真参加每次活动

 

 

 

 

2努力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

 

 

 

 

3做好资料累积和处理工作

 

 

 

 

4主动提出自己的设想

 

 

 

 

5乐于合作,能和同学交流,尊重他人

 

 

 

 

 

6善于提问,乐于研究,勤于动手

 

 

 

 

7关心国家大事,有一定的责任心

 

 

 

 

8能对自己进行“反思”

 

 

 

 

9实事求是,尊重他人想法与成果

 

 

 

 

10不怕吃苦、用于克服困难

 

 

 

 

 

11能用多种途径获取信息

 

 

 

 

12能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

 

 

 

 

13有求职的好奇心、探索的欲望

 

 

 

 

14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15积极实践,发挥个性特长,施展才能

 

 

 

 

总评

(星星总数)÷3

 

 

 

 

(总自评+总互评+总师评)÷4

 

注:1评价结果分五个星级

2五星表示优秀;四星表示较好;三星表示一般;两星表示尚可;一星表示仍需努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