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长城”的七个容易出现的误解

 花随月转阴晴 2010-09-19
 关于“长城”的七个容易出现的误解
                                               花随月转阴晴收录于 裴钰的人文悦读
 
        我在9月17日《中国青年报》上发表的文章《长城英文译名错误之我见》,博客题目是《长城英文译名错误,Great Wall误导海内外》,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关注和讨论,很多人和我通过各种方式联系。这篇文章并不是简单的语法挑错,而是,通过对Great Wall的辨析,重新厘定对长城的遗产保护和开发,便于符合实际的保护,合理的开发利用。

与此同时,我也发现部分网友朋友对长城有着一些误解,下面整理了7个最容易出现的误解,加以简单的回答。

 

1.长城仅仅是军事防御工事吗?
    答:长城的功能并非仅仅是军事,而是边塞城镇,除了军事防御之外,还有边境陆路贸易的功能,主要长城城镇同时也是边贸商镇,最典型的是明代的“马市”,中央政府在“马市”和边疆少数民族部落购买或交换马匹,马市常常设立在主要长城城镇。

 

2.长城只在北方有吗?
    答:不,在四川、湖北等地也有长城遗址。

 

3.长城是"一条线“分布的吗?
    答:不是“一条线”,而是“一大片”分布,以黄河流域为轴心,呈现出西部狭窄、东部辽阔的带状楔形区域分布,东部南北最宽处从北纬33.5°,到51.0°,纵跨17.5个纬度,东西从东经86°到125°,横跨39个经度,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内蒙古、河南、山东、辽宁等大部,以及新疆、青海、吉林、黑龙江、湖北、四川、浙江等局部,各地长城总长度50000公里以上。由此可见,自古以来,长城不仅是一堵墙,一个个烽火台,而且始终是一座座的防御城镇;万里长城也并非绵延万里的一堵墙,而是由众多边塞城镇组合而成的防御区域。

 

4.长城是由我国汉民族修建的吗?
    答:我国长城不仅仅是汉民族修建的,我国的北魏、北齐、北周、辽、金等朝代,也大力兴修长城,所以,长城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劳动结晶。

 

5..长城是为了抵御少数民族而修建的吗?
    答:在秦汉隋明等朝,长城是为了抵御少数民族侵扰内陆。可是,在先秦时期,长城是各个诸侯国彼此攻守征战所用。

 

6。清代没有修过长城吗?
    答:不是。我国南方也有长城,史书称作“苗疆边墙”,在今天的湖南境内,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加以重筑和扩建。

 

7。长城为何不能说是一面墙?
    答:长城是中国古代的边塞城镇,最典型的例子是明代大同镇,是明代重要的边镇。不是简单的一堵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