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凝血功能及高黏血症的检验项目及结果解释

 fy5878150 2010-09-21
凝血功能及高黏血症的检验项目及结果解释

    血液高黏综合征就是血液处于一种高黏度状态,这种状态容易发生血栓,血栓形成是脑梗死、心肌梗死的基本条件和前兆性疾病状态。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高黏综合征是预防脑梗死和心肌梗死的重要环节,应受到高度重视。

基础知识

1. 为什么健康人血管内的血液既不会凝固也不舍流出血管外?

    血液中有两大系统,一是凝血系统,二是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凝血系统有促凝和抗凝两个子系统,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也有纤溶和抗纤溶两个子系统。凝血系统有许多凝血因子,使血液处于合适的黏稠度,不至于渗透到血管外发生出血,在有外伤时这些因子被激活使血液发生凝固产生止血效果;同时血液中又有一些因子,能够使血液不发生凝固保持其畅流状态,这个系统叫抗凝血系统。血液凝固的过程是纤维蛋白形成的过程,正常情况下,血液中不断有纤维蛋白形成,同时又有一些物质可以使纤维蛋白不断溶解,这个系统叫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或者使已经凝固的血块溶解不至于形成血栓黏堵血管,这些因子叫做纤溶因子或纤溶系统。血液依靠这两个系统的动态平衡维持血液的正常流动状态,不会在血管内凝固形成血栓也不会渗透到血管外发生出血。

2. 什么是血液高凝状态?

    两个系统的任何一方减弱或增强均可以失去平衡,血液高凝状态就是指凝血因子浓度升高,或者凝血抑制物质浓度降低,或者纤溶系统的活力降低产生的血液容易发生凝固,或者容易形成血栓的状态,但又尚未达到生成血栓的程度,或者形成了少量的和微小的血栓又正处于溶解状态,病人在临床上虽然没有心、脑血管的梗死症状,但有随时发生血栓栓塞的危险的一种状态,由于它是一种潜在的危险,所以我们称其为隐藏的杀手。高黏血症还有不少绰号,比如血液高凝状态、血栓素质、血栓前期、血栓前状态等。

3.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液高黏综合征有什么区别?

    大概说来是没有区别,但是从发生原理上有一定区别。血液高凝状态是以凝血系统失去平衡而产生的血液凝固性增强的状态,而血液高黏综合征是血液黏度增加为基本条件,除了凝血系统亢进外,还有血液流变学异常。有时易于形成血栓的病人并非凝血功能亢进,而是血液黏度升高引起。

4. 血液黏度升高由哪些因素引起?

    血液黏度包括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两个大的方面。全血黏度主要构成因素有红细胞的数量、红细胞的变形能力、白细胞数量、血小板数量及血浆中蛋白质、血脂、血糖等因素。红细胞数量增多、红细胞变形性降低、白细胞数量和血小板数量增多、血小板功能增强、血浆纤维蛋白原增多、球蛋白升高、血糖升高、血脂升高等均可以使全血黏度增加。血浆黏度则是去除了血液中的细胞之外

的其他因素引起的黏度增加。

5.为什么中老年人容易发生血液高黏综合征?

    (1)血管内皮细胞的损害:随着年龄的增加,血管壁逐步老化,血管内皮细胞容易受到损害,尤其是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时,血管内皮细胞更容易受到损害,使内皮细胞分泌的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增加,出现高凝状态。

    (2)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老年人的血小板数量与一般成年人无显著差别,但血小板对肾上腺素和ADP等诱导聚集的激活物的反应性却随年龄增长而增强,从而使血小板的聚集力增加。

    (3)凝血和抗凝系统的改变:老年人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凝血功能亢进,一些凝血物质增加如纤维蛋白原含量升高、vWF增高等。另一方面一些抗凝物质减少如抗凝血酶Ⅲ降低。

    (4)纤溶和抗纤溶系统的改变:该系统的改变尚无一致的结果,在患有老年疾病的人中,纤溶系统往往继发性的增强,而严重的病人纤溶活性又降低。

    (5)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的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血液中的睾酮水平降低,女性血液中雌二醇水平降低都使血液中的凝血物质发生变化,使其有利于形成高凝状态和血栓。

    (6)血液流变学的变化:血液流变是指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和变形,中老年人血液流变的不利变化包括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变形能力降低,不易通过微小的血管,血小板的聚集功能增加易于形成血栓,全血及血浆黏度增加等改变。

检验项目及正常参考值

    1.凝血功能检查项目

    PTINRAPTTTTFIB见第l2章出血性疾病的检测。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浆的vWF含量低。

    D-二聚体(D-Dimer)20400ug/L

    凝血酶-抗凝血酶III(TAT)复合物:l.04.1ug/L

    2.血小板功能检查项目

    血小板聚集功能:在1.0umol/ml ADP刺激下为44.7%~77.8%。

    血小板黏附功能:随方法学不同而异,玻珠柱法为57.27%~66.73%。

    3.血液流变学检查项目

    全血黏度:低切8.23l0.78(mPa·s)/10;中切5.336.59(mPa·s)/60;高切4.125.01(mPa·s)/150

    血浆黏度:1.201.73(mPa·s)/120

    血细胞比容:男0.450.55;女0.420.48

    全血还原黏度:低切13.4123.53;中切7.4312.67;高切4.938.36

    红细胞聚集指数:l.952.99

    红细胞刚性指数:3.715.61

    红细胞变形指数:0.66O.78

    红细胞电泳指数:4.596.17

    4.血液其他引起血液高黏综合征的检验项目

    血沉:见第4章。

    血常规:见第l章。

    血脂:见第4章。

    血糖:见第5章。

    血浆蛋白:见第2章。

专家解读

1D-Dimer检测有什么重要性?

    D-Dimer是纤溶酶降解交联纤维蛋白产生的特异性肽段,正常人血浆中含量较低,>500tt9L表明存在继发的纤溶亢进,提示有活动性血栓。因此,D-Dimer升高在临床上被视为血栓形成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在高凝状态、血栓性疾病时均可增高。原发的纤溶亢进时,D-Dimer不升高。D-Dimer被认为是血栓形成的分子标志物,只要机体存在活动性血栓,D-Dimer则明显升高。当临床提示患者可能有深静脉血栓时。可首先查D-Dimer,当D-Dimer含量>0.5mg/L,应对患者做进一步的检查,确定血栓部位和原因。

2. ATⅢvWF检查各有什么临床意义?

    凝血酶-抗凝血酶III(TAT)复合物:凝血酶生成后和抗凝血酶结合成无活性的复合物,使凝血反应不至于过强。TAT半衰期较短,在血浆中含量极低,抗凝血酶Ⅲ是机体主要的抗凝物质,由于凝血反应亢进,抗凝系统活性随之增强,以调节机体不发生血栓,一旦抗凝物质消耗殆尽,血栓形成危险剧增,TAT含量增高则表明凝血酶活性增强。ATⅢ先天缺失或活性下降,均易于发生血栓。

    vWF由血管内皮细胞和巨核细胞合成,当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或血小板活化时,血浆中的vWF含量增高,为血小板黏附提供条件,有利于血栓形成。

3. 血小板功能检测有什么重要价值?

    血小板聚集率增高,反映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见于高凝状态或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心绞痛、糖尿病及脑血管病变、高脂蛋白血症、口服避孕药、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梗死等。血小板聚集率降低,反映血小板聚集功能减低,见于某些血小板功能缺陷性疾病和出血性疾病,如血小板无力症、释放反应缺陷性疾病、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在预防冠心病心肌梗死的治疗中,常用的药物是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从而预防血栓形成,因此,服药阿司匹林类药物过程中。要定期监测血小板聚集功能。

4. 血液流变学异常意味着什么?

    血流状态异常如血流缓慢乃至停滞、小血管中出现涡流、粒流是导致血液高凝状态或血栓性疾病的重要因素。血液流变学是血液流动性的综合评价指标,包括血液中的细胞成分即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任何一种的增多,红细胞变形性降低、全血黏度或者血浆黏度升高等都可以引起血液流变学异常。在血液流变学指标中,红细胞数量增加和细胞膜的变形性降低、血小板的聚集功能增强、凝血功能增强等,血浆中物质如球蛋白和血脂增加是引起血液流变学异常的主要物质基础。大量实验与临床研究表明,血液流变学检查对血液高凝状态或血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等有一定的价值。病人的高切黏度升高,同时伴有红细胞变形性和()红细胞刚性的异常,就可以断定,病人的血液黏度增高主要是由于红细胞的变形性降低所造成的,因为,血液高切速下的黏度,主要受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如果病人的低切黏度增高,伴有红细胞聚集性的增高、血沉的增加,或红细胞电泳时间的减慢,可以推测,血液黏度的升高主要由于红细胞表面负电荷的减少,导致红细胞聚集性的增加所造成的,因为,在低切速下,血液黏度主要受红细胞聚集性的影响。如果病人的高中低切黏度均增加,还伴有血细胞比容的增高,则说明是由于红细胞的数量增多而引起的血液黏度的升高。如果病人的全切速血液黏度升高,伴有血浆黏度的升高,纤维蛋白原增多,血脂增高,则说明病人血液黏度是由于血浆黏度的影响而增高。

5. DIC选择哪几种检查项目?

    有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实验室检查发现,主要属消耗性凝血功能障碍和继发性纤溶两大类。由于高凝状态在急性型的时间较短暂,临床表现不明显,易于漏检。DIC检查项目需做动态观察,对诊断、治疗和预后都有一定的意义。各项检查一般应在输血之前或在给予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之前进行,较为可靠。临床上常将DIC实验室检查项目分为三组:有关消耗性凝血障碍的检查,如血小板减少、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减低;②有关纤溶亢进的检查,如凝血酶时间延长、血中D-Dimer含量增高;外周血涂片红细胞形态,往往呈盔形、多角形、三角形和碎片等改变。

防患未然

1.哪些人易发生血液高凝状态?

    (1)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梗死等疾病的人。

    (2)糖尿病病人:往往伴有高血压、高血脂,血糖增高本身也引起血黏度增高。

    (3)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和肺心病的病人:长期慢性缺氧使红细胞增高等原因可以发生高凝状态。

    (4)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成人类风湿病、急性或慢性肾炎等,这些病除了血液中的大分子球蛋白增高外,还有一些促进凝血的物质产生。

    (5)恶性肿瘤的病人:癌细胞可以释放促进凝血的物质,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6)老年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衰老机制的发生,即使没有上述疾病,其血液的黏度和凝集性也会增加,也就是说,增龄是血液高凝状态的危险因素之一,所以中老年人可以说都属于高危人群,应该早做检查,防患于未然。

2.出现哪些症状要考虑机体处于高凝状态?

    大量的研究和临床实践证明,一些血栓性疾病发作前,往往经历一个明显的高凝状态,又称血栓前状态。处于血栓前状态的病人常有一些血栓性疾病早期的临床表现,但此时并未引起注意,当血栓性疾病发作时病情已相当严重,甚至发生猝死。当身体出现下列表现时应到医院化验检查。

    经常感到头晕头痛,应化验血液流变全项,是否有血黏度增高。

    感觉小腿局部疼痛,行走加重,在小腿静脉或过腘静脉内触诊到有压痛的条索,考虑下肢静脉血栓。

    上肢出现疼痛、水肿、触诊到有压痛的条索,考虑上肢静脉血栓。

    胸闷、心慌、手臂放射痛,考虑心肌梗死。

    术后,长期卧床病人出现疼痛等不适,考虑血栓形成或脱落。

    出现以上症状就有高凝状态的可能,一定要到医院检查,通过对高凝状态标志项目的检测,对高凝状态作出诊断,并对病人采取措施,这对防止血栓性疾病的发生无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血液黏稠度不仅与血小板聚集率相关,与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也有关系,同时与血脂也相关。高凝状态易于发生血栓,诱发心肌梗死,故同时要监测心肌酶,及早发现心梗。

3.高凝状态需要监测哪些指标?

    监测指标要根据不同的病来定,仅仅是高黏血症须监测血小板聚集试验和血液流变全项,发现有深静脉血栓要检查D-Dimer,正在溶栓的病人要查PTTTD-Dimer、血小板聚集、FIBAPTTDIC病人要全面地检测凝血项目。

走出误区

1.检查PTAPTTTTD-DimerPLTFIB等结果异常就一定会患血栓性疾病吗?

    高凝状态发展至血栓性疾病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除前述诸多因素影响外,还与机体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功能、神经-体液调节状态密切相关;年龄、饮食习惯、吸烟、药物、情绪、脂类代谢等有较大影响;与一些易导致血栓并发症的疾病相关,如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高脂血症、反复感染等疾病,若同时有上述结果异常,更易发生血栓性疾病。

2.凝血功能、血小板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等实验室诊断指标异常就能诊断高凝状态吗?

    高凝状态的实验室诊断指标的异常可见于多种疾病,包括易导致血栓形成的相关疾病和血栓性疾病。而且不同个体相同的检测结果会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因此,高凝状态的诊断应慎重,对有高凝状态实验诊断异常的病人,根据病情及时、有效地采取防治措施是必要的,这对预防、治疗血栓性疾病将有重要的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