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峄城区坛山中学

 小粉团 2010-09-26

名师论坛——浅谈初中物理有效教学

发布时间:2009-11-1 浏览次数:242

浅谈初中物理有效教学 
坛山中学:康茜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能够站在这里,我觉得非常荣幸。感谢领导给我这么一次机会。
       新课程提出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结合我的物理教学工作,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一.发挥课堂上学生的主体作用
     老的教学模式观念滞后,制约了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淡化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方法陈旧,抑制了学生的发展,忽视对学生能力培养和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忽视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探究式的物理有效课堂应该是学生独立学习、合作学习、学会学习、养成良好思维习惯、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培养场所。为此,首先要把有效课堂主体因素——学生应该享有的权利还给学生,实现学生主体角色的真正转变。
     第一.教师要赋予学生自由表达与展示的权利。学生应该享受的第一个权利就是发言权。从有效课堂的实际来说,也就是自由表达观点、看法、思想、情感的权利。把课堂的发言权交还还给学生之后,老师才有可能让每一个主体因素充分活跃起来,实现学生们自主学习的目的,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分析概括能力。比如,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教师就要允许而且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经过激烈的讨论,有的认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有关,有的认为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有的认为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有的认为与所放的物体的材料有关,有的认为与物体所放的位置有关……从而调动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第二.教师要赋予学生随时质疑和争辩的权利。既然发言权与展示权交还给了学生,那么传统课堂上的举手发言的规定就要重新审视,曾被视为无视课堂纪律的交头接耳的课堂讨论就应该得到保护。在动态的课堂学习、探究和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对同伴、同组或对老师提出自己的疑问,进而在第一时间内消除学习中的障碍。在学习了固体压强等于压力除以受力面积以后,有的同学可能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压力是否就是重力?有何联系?面对这样的质疑,教师应该意识到学生已把压力与重力混为一谈。此时,教师要让学生画出生活中各种情形的压力,让学生与自己对问互答,通过引导,解决疑问,这样就营造了和谐的学习气氛。当然,围绕学习内容与问题解决的方法、途径等,每个学生也都可以表达自己不同的立场、观点和意见,提出自己的思路、方法和技巧,实现思想交流,方法互补,智慧踫撞,多元学习,多重提高。这样的课堂才有利于培养学生敢于提问、敢于创新的勇气与能力。
      第三.教师要允许学生有偶尔出错或“越规”的权利。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把学生当作产品加工,是不允许学生出错的。一旦有错,就会被“修理”,稍越雷池半步,就会受到严厉的批评或“亮黄牌”警告。其他的学生想回答问题也不敢举手了,担心回答错了会受到老师的批评。比如,在学习机械效率时,有这样一个情景,一个人用滑轮组要将500牛的沙子提到四楼,他需借助一个10牛的箱子来装,设每个楼层高3米,求他做了多少有用功?这里教师就应当允许学生出三种易犯的错误,其一有的学生误将克服510牛的重物所做的功认为是有用功;其二有的学生误认为提升高度为12米;其三有的学生同时犯了其一、其二的错误。我认为学生在这些地方犯了上述错误是件好事,它给其余的学生和教师提了醒这种题目易犯哪些错误,为以后的不犯提出了告诫。所以,有效的物理课堂教学,教师尊重学生,尊重人权,尊重学习规律,允许学生尝试错误或失败,之后才能不断进步
     第四.教师要给与学生自我评价的机会。传统的教学中,老师把握着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杀予夺”的大权。评价无疑是教师手中的魔杖。而有效课堂的真正主持者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自己。因而重视学习过程和学习表现,可以学生自评,也可以同伴小组互评;学习效果的检测,也可以自己命题,自己检测。此过程中,教师应当是观摩者。把学生的这些权利和机会落实到位了,他们在有效课堂学习的地位上就得到了保证。学生的主体性自然得到充分发挥,他们就能真正从接受性学习转换为自主性学习,就会在激励、欢欣和鼓舞中激发思维,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转变教师主导课堂的角色
      有效课堂不只呼唤学生主体角色的真正转变,同样呼唤教师主导角色的真正转变。把教师的“教堂”变为学生真正的“学堂”,建立一种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教师的角色转变是实现学生角色转变的前提条件。
      教师角色必须实现的第一个转变就是把“教师”转变成“导师”。只有实现这个转变,主导因素——教师才可能为课堂的主体因素——学生提供各种准备和服务,才能为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营造自由、明主、和谐、快乐的氛围,让他们尝试、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师的第二个转变应该从“前台”转到“后台”,从“台上”回到“台下”。有效课堂的活动主体和展示主体应该是学生,教师的活动应该更多地退居到“后台”和“台下”。在课前,教师要利用自习课时间指导学生巩固旧知识,预习新知识,为学生提供各种必要帮助与服务,建议组织各种学习的形式,点拨学习中的困惑。物理课是实验探究课,只有让学生们亲自参与探究过程,才能深入领会其规律、定律的内含。也就是说,让每一个学生都在课前像老师备课那样去学习、准备和反复实践,让每个学生都能动起来,然后才会有课堂上学生展示的风采。如果说课堂就是戏台,那么教师就应该是后台的导演;如果说课堂是赛场,那么教师应该是场外教练;如果说课堂是战场,那么教师就应该是幕后的军师。
      教师的第三个转变就是,教师应该从过去的“主讲”转变到“善喻”,让学生多动嘴。课前的辅导,做到巧妙引导而决不牵着学生鼻子走,尤其在新课的学习过程更不该这样。通过对新课程的研究,我们从中体会到,学生对世界的认识,首先从自己所经历的现实生活开始,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情境和事件将会开启学生的思考之门。所以学生在思考物理问和回答问题时,教师做到规范要求而决不压抑学生的自由发展和个性张扬;课堂上学生有了无法解答的问题,教师做到适度启发打开思路,决不把答案和结论直接告知学生。这样,学生在老师创设并参与的和谐课堂氛围中,通过探究活动,去感悟和体验成功,收获学习胜利的喜悦。
      教师的第四个转变就是,从关注学习转变到关注成长,关注学生的终身教育,关注学生的学习愿望和需求。也就是说从关注眼前的成绩转变到关注学习者的生命状态、价值观念。如此转变,我们就不会只关注知识的传授与学习,我们肯定会关注学生能力的形成,关注每个生命个体在课堂中的情绪、意志、注意力诸方面的变化,关注学习过程与方法是否科学,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学会学习,终身学习,创造性地学习,这一切就会受到高度的重视。我们就会主动地围绕学生健康、和谐、快乐、幸福地学习和成长这一主旨进行教学。
三.改变应试观念,联系生活实际,活学活用,服务社会
      传统的课堂教育即是应试教育,说白了就是提高成绩,造成了学生高分低能,忽视了学生价值观念的取向,脱离了生活实际。因此,这样的学生不适合于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新课标要求我们的物理课堂要联系实际,培养出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具有综合应用能力的新型人才。因此,我们应努力做到不拘泥于教材所限定的内容,应充分挖掘课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注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善于调动学生已有的经历、经验,引发学生真实的实践体验,从而促进其道德情感健康发展,知识、能力齐头并进,真正做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让物理课堂成为学生探究、实践的活动场所。
四.储备知识能量,师生共同成长
      教师一直是知识的化身,是学生的导师,在学生中享有较高的威望。但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学生的信息储蓄量不断加大,知识面不断加宽,他们摄入了大量的信息,了解了方方面面的知识,因此在课堂上,经常会有令人惊奇的表现,有时也会出现令教师尴尬的场面。因此,教师不要只满足于有一桶水,更应该做源头活水,不断的更新自己知识能量,有必要让学生把与该节课有关的新鲜人和事介绍出来,共同学习,共同发展,不断从学生那里吸收新信息,永远保持生动鲜活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才能应变课堂的多变,才能与学生更好的合作,实现师生间永恒的互动和交流,促进双方共同发展,使我们的探究课堂更加活跃,真正实现新课改。
       我认为,有了学生权利的回放和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与学生以及生与生等多边活动,探究活动就会积极有效进行,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益将会大幅度提高。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只要真正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共同学习,共同发展,让新课堂成为我们追求的有效、理想课堂,真正使现代的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成为属于学生自己探究活动的课堂,成为学生想上的课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