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经探原-六经非经络之经实河洛也

 aswjm 2010-09-30
一、历代对“六经”实质的不同认识

中医学中将疾病分属三阴三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进行辨证论治的方行,习称“六经辨证”。张仲景的《伤寒论》全面采用六经分证,树立了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光辉典范,对中医学的发展””生了极大影响。但是,也由此引起了对”六经”实质的许多争议,至今未有定伦。

北宋·朱肽在其《活人书》中首列经络图,专从足六经的循行分布及生理特点来分析六经病机,为六经经络说。经络说虽被后世许多医家所信奉,但也有不少医家认为六经并非经络而对经络说大张挞伐。

非经络论者中,又有各种不同见解。明·方有执认为“六经者,犹儒家六经之经,犹言部也。…天下之大,事物之众,六部尽之矣:人身之有,百级之多,六经尽之矣。”(《伤寒论条辨·图说》)“六经各一经络藏府”(《伤寒论条辨·后序》)方氏为并藏府经络而论大经又以藏府为主者。清·柯琴用“周礼分六官”来比喻六经,看法略同于方氏,但柯氏不以藏府而以地面经界为说,渭一仲景之六经,是经界主经,而非经络之经。”(《伤寒论翼·六经正义》)清·张志聪以六气阐发六经,云“此皆论六气之化木子司天在泉五运六气之旨,未尝论及手足之经脉”(《伤寒论集注·伤寒论本义》)创六经气化之说。它如宋·许叔微之八纲说,清·程应旅之形层说,近贤陆渊雷氏之阶段说,章次公等之症候群说,时振声等之阴阳消长研等。不能尽举。以上各种意见虽各有所见,不谓无据,但反对石也都能从相反角度提出质疑,可见各家看法都还不够全面,解释有欠圆满。

讨论六经实质,关键在“三阴三阳”。一般认为,三阴三阳是阴阳的再分。事物由阴阳两仪各生太少(太阴、少阴,太阳、少阳)而为四象,进而又化分出非太非少的阳明和厥阴,形成三阴三阳。原始的三阴三阳也许如此,但太阳是阳之最,为何位北主冬配寒水?太阴为阴之极,为何位西南而主长夏湿士?太阳主表,为何不入肺卫而入膀阶凡此种种问题,都不是原始的阴阳再分概念所能解释。实际上运用到中医学中的三阴三阳。已与经络、藏象、运气等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系统模式,三阴三阳的模式不搞清楚,六经的实质就永远是个谜。

二、从河图、洛书探究六经起源

笔者近年来在医易关系的研究巾,发现三阴三阳系统模式的形成,与易学的河图。洛书有着密切关系。以往曾有人认为河图洛书为宋人附会汉人易注而作,非古易所有,但从《内经》及近代出土文物文献的记载,事实说明河图洛书起码在西汉初年以前已经流行,而且中医学的形成与其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对此,笔者已有专文讨论,这里不再赘述。

河图有生、成数之说。生数为先天,先天主气;成数为后夭,后天主运。五行五运以成数为用,六气则从生数而出。一般认为河图中一、二、三、四、五均为生数,但五居中央,各生数都与中五相加而为成数,五既是生数又是成数。(《素问。金匮真言论》所云:”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其数五”,即为五作成数之例)。故《内经》“以四时长四藏”,唯脾不得独主于时(《索问·太阴阳明论》)。除了五这个特殊数外,其它四个生数两相交会,可以有且也只能有六种组合。这六种组合恰恰构成了三阴三阳(见图2)

图2中一、三是阳数,故—、三相会为太阳:二、四是阴数二、四相合为太阴。一四、二三均相邻交会于外,一四合化于西北阳明,二三合化于东南少阳。一二、三四均相向对合于内,子午相对,一二合化为南北少阴,三四合化于东方厥阴。

《素问·阴阳离合论》说到三阴三阳的方位时日:“圣人南面而立,前日广明,后日太冲。太冲之地,名日少阴;少阴之上,名日太阳;……广明之下,名日太阴;大阴之前,名日阳明,……厥阴之表,名日少阳。”如用图示,正好与河图四生数交变化生三阴三阳的模式契合(见图3)。

易学中又有洛书九宫模式。洛书配”文王八卦”.主土的坤卦居西南.与太阴之位合(见图4);西南应长夏,长夏多湿,此“太阴湿上”之由来,《内经》的太阴脾士主长夏说,亦本于此。

三阴三阳与经络、藏府、六气的联系,是逐渐发展起来的。马王堆出士医帛《阴阳十一脉灸经》中以三阴三阳命名的只有八脉:足拒(太)阳脉、少阳脉、阳明脉,足经(太)阴脉、厥阴脉、少阴脉,臂银(太)阴脉和臂少阻脉(其余三脉分别称作“肩脉‘’、“耳脉”和“齿脉”)。这个现象很值得注意。八脉中两臂脉之名为后来加入,原始的名称只有太阳脉、少阳脉、阳明脉、太阴脉、厥阴脉、少阴脉六个,先与三阴三阳配应的是足六经,以后加上了臂太阴和臂少阴二脉。为什么只加二脉?又为什么加的是这二脉?较为合理的解释,只能是为了配应九宫八卦之需。将八脉填入九宫八方方位,若合符契(见图5)。这决不是偶然巧合,它留下了三阴三阳与经络相结合的早期形态的痕迹,也反映了三阴三阳学说与河图洛书间的不解之缘。

《索问·热论》描述的六经传变,只涉及足之六经,不谈手之六经。经朱的发挥,更有“六经传足不传手”之说。后人对此多存疑问,不知其所以然,也因此引起许多批评,成为非经络论者争论的焦点之一。如方有执在《伤寒论条辨·或问》中说:“手经之阴阳,居人身之半;足经之阴阳,亦居人身之半。若谓传一半不传一半,则是一身之中,当有病一半不病一半之人也。天下之病伤寒者,不为不多也,曾谓有人如此乎?”今从《阴阳十一脉灸经》可知,三阴三阳与经络的配应,确乎先从足六经始。《内经》的十二经脉说是以后逐步完成的。<素问·热伦》专论足六经,说明六经辨证的肇始,应在十二经脉理论完成之前,而且早于《阴阳十一脉灸经》,因为《阴阳十一脉灸经》中已多了   “臂少阴”和“臂知阴”二脉。六经辨证几不及肺,是六经理论中又一个使前人费解的“谜”,如知道了三阴三阳的早期模式伽此,这个谜也就不解自开了。

六经与藏府的配应,在马王堆医帛中还未出现。《素问·热论》所述仅“少阳主胆”。“太阳脉布胃中”,“少阴脉贯肾络于肺”和“反阴脉循阴貂而终于肝”四条,既不全面;构式也不统一,说明当时六经辩证与臧府的”关系.还不密切,而十二经脉与藏府的系属关系,在《灵枢·经脉》等篇中已有完整记载。后来六经与藏府的配应;基本按照十二经脉说。可见十二经脉系属藏府在先,六经辨证结合藏府在后。

三阴三阳在河图的方位,决定了三阴三阳的气化特点。河图洛书是时空统一的模型,每个方位都相应于一定的时令节气。如东方春温风气、西方秋凉燥气、西南长夏湿气等。但三阴三阳的“太阳寒水”、“阳明燥金”、”少阳相火”、“太阴湿士”、”少阴君火”、“厥阴风木”等名称,已不是简单的方位与时令节气的对应。将四季八方的气化组合为六气说,显然又经过了运气学说的演绎加工。六气概念向六经辨证中的渗透,只能在运气学说流行以后。运气学说形成于东汉时期,故六经气化在《素问·热论》中尚无痕迹,到东汉末年的《伤寒论》中才见端倪。

以上粗略地论述了三阴三阳的形成原理以及逐渐与经络、藏府、六气等说的融合发展过程。简而言之,三阴三阳的模式起源于河图生数的交变,继而系连经络而为分证纲领。六经的这一雏形在《阴阳十一脉炎经》,即西汉初年之前就已产生。以后的发展未脱离这一基本模式,故六经辨证始终偏重足六经。接着因配洛书九宫八卦而增“臂少阴”和   “臂担阴”两脉,进而完成手足三阳三阴十二经脉体系。由十二经脉为桥梁,连结三阴三阳与藏府的关系。东汉出现的运气学说又发挥了三阴三阳的气化特性。于是三阴三阳与经络、藏府、气化等相结合,最终完成六经辨证的系统理论模式。《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是对这一系统理论模式的整体的运用,不能孤立地论经络、藏府或气化。

一、对六经理论中一些问题的重面认识

搞清了六经的易学模式,以在六经理论中的一些难题,可以得到较为合理的解释。试举几例如下:
1.六经表里相配,实则太阳,虚则少阴;实则阳明,虚则太阴;实则少阳,虚则厥阴。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从图2可知,:太阳与少阴同居北方,均含生数一; 阳明与大明同居西方,均含生数四;少阳与厥阴同居东方,均含生数三,它们之间宜乎互为表里。阳表阴理。实则阳,虚则阴,则是勿用解释的常理。
2.风寒外感,何以先犯太阳?前人以太阳主表为解,但肺主卫表,又合皮毛,太阳为什么不入肺而入膀既?从图式可知太阳位北偏东,北为寒,东为风,故风寒客人,宜乎先犯太阳良位。<易·说卦》曰:“又为门阀”,“为阎寺”(阎:守门人),即寓此理。六经辨证几不及肺,前已有述;伏邪说认为冬伤于寒,邪伏少阴肾,亦缘少阴居北之故。此皆模式使然。

3.六经的排列次序问题,是历来争议的又一焦点。从三阴三阳的模式看,六经各一方位,本无严格的先后顺序。《阴阳十一脉炎经》、《足四十一脉炎经》和《内经》的三阴三阳脱序革不相同。就说明了这一点。故不必拘泥于少阳阳明厥阴少阴在六经中的位序。
4.再如《素问·气厥论》中五藏寒热相移的次序,既非五行相生,也非五行相克,历代注家对此都不得其解。其实,这里严格遵循了八卦从先天位到后天位的规律。坤卦先天后北万相应于肾,后天居西南相应于脾,故肾移寒热于胸;巽卦先天居西南相应于肿,后天后东南相应于胆,故脾移寒热于肝胆属肝);离卦先天居东方相应于肝,后天居南方们应于心,故肝移寒热于心;乾卦先天后南方相应于心,后天居西北相应于大肠,故心移寒热于肺(大肠属肺);坎卦先天居西方相应于肺,后天居北方相应于肾,故肺移寒热于肾

5.《伤寒论》六经与《素问·热论》六经的关系,也是六经研究中争论较多的一个问题。有人认为《索问·热论》以表里分阴阳,六经相传均为热证:《伤寒论》以寒热别阴阳,三阳为热,三阴为寒,因而《伤寒论》六经与《索问》六经不是同一概念。其实,从六经辨证的发展过程可知,《伤寒论》六经是在《素问》六经基础上的发展与深化,尽管两者在证候的归纳上有所差异,但三阴三阳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两者六经的顺序相同,更提示存在直接的源流关系。也许张仲景主观上无意据易立说,但研究古代医学思想,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背景。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引作辩证纲领的六经,是汉代通行的六经概念,这一概念早已深深地打上了易学模式的烙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