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数学考研经验

 昵称352319 2010-10-06

数一120经验与大家交流

数一120经验与大家交流


考研逐渐离我远去,一直在论坛潜水,时不时的冒出下下资料,为了回报论坛,分虽然不高,但还是决定了写点东西,希望能对大家有点帮助。

考前定一个目标是好的,但最好不要定太高,现实有时是残酷的。定好目标了,就准备好一个笔记本吧。

我是暑假开始复习考研的,八月份实习回来正式加入规模巨大的考研行列,所以还没有着手考研的同学不用急,时间还是有的。刚开始我跳过教材直接开始复习李永乐那本复习全书,不是打广告,那本书确实很经典。 花了一个月左右大致把全书看了一遍,顺便把其中不懂的着重记下来。接下来就是第二遍,第二遍就要细看了,最好找几个战友讨论一下。其实,我觉得课本没必要 细看,李的那本书上有的章节把要考的都讲得很清楚,但对模糊的概念一定要对着课本搞清楚,特别是不懂的章节,对课本上的三重积分我是花了不少时间的。等复 习全书和课本复习完后就可以做模拟题了,我买的是那本400题,做题时严格规范自己的时间,没必要太在意模拟题的分数,做完一套,做做笔记就好,我当时是 每天一套。任何时候都不能抛开复习全书,对自己做错或不懂的题一定要对着全书和同学讨论。之后我买了一本李永乐的历年真题解析,真题就要重视了,至少可以 检查一下自己的水平。方法基本同400题一样,只不过2002年以及之前的真题是100分,还有应用题,有时做起来不顺手。顺便提一下,千万不要抱有什么 题一定不会考的观点,我们都不是不是出题人,万一某类型的题突然杀出,考场上还是会让你惊慌失措的,抱有侥幸的心理是不行的。复习全书+教材+真题做完差 不多就到了12月,我还买过冲刺135,感觉上面题目比较偏,但排版比较好,他是按一个专题展开的,可以不用买,就算买了当一本课外书籍看吧,没必要十分 重视。剩余的时间久做杂七杂八的模拟题,数学永远都是做的越多,积累的经验越多,才会考的越好,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记得一定要总结。临考之前,就要拿自 己记笔记的本子翻翻了,还是要对着复习全书,绝对不是恶意广告。

考试的 时候,融入做题,到时就看自己发挥了。但至少有一点,碰到了不会的题,没必要死缠烂打,跳过去就好,题目并不是按从一到难的顺序排列的,09年最后一题基 本就是送分题。时间一定要记清楚,我当时是8;30开考11;30结束,但到10;40多的时候,以为只有十几分钟了,就慌了。倒数第二题,应该不难,但 在平时我觉得这样的题比较简单,就没有自己动手多算,等到考试的时候发现概率之和不为一,自己对考试掌握没拿准,改了又改,又加上思维短路,第二问几乎全 军覆没。

重视基础,不眼高手低,多做多练,勤于笔记,大家对听这样的话估计是耳熟能详了。

最后祝大家都考得好成绩,圆自己心中美丽的梦。

2010年考研数学复习七大禁忌

考研复习每个阶段的时间分配,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情况。基础较差的考生,建议早动手,早复习,而数学基础较好的同学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第二阶段的复习上,这一阶段能帮助你提高的更快。
除了分段复习的方法,根据历届考生的经验教训,总结出数学复习中“七忌”望考生在复习过程中时刻提醒自己,引以为戒。
一、强背方法技巧,不重理解;
二、只看例题,不动笔练习;
三、只追高难,不重基础;
四、题海战术,不归纳总结;
五、做题翻书,不牢记公式;
六、闷头做题,不与人交流;
七、突击复习,不持之以恒。
掌握了以上原则进行认真复习,相信你的复习效果一定不错。
数学学习一点心得


最近复习完线性代数的课本,同济工程数学版的。感觉这本数挺好的。清华版的逻辑性太强,而且有些叙述太数学化。对于工科的我来说有点难以理解。但同济版的就是叙述简洁,结论明确。
我的感觉,线性代数实际上并不是太难,除了行列式的计算和矩阵的乘法求逆需要细心意外,并没有太难的东西。因为书都放下好几年了,重新从头学习。下面是我的一点经验:
1. 线性代数式从线性方程组引申出来的。所以Gramm法则很重要。这个法则把行列式和方程组和行列式联系起来,行列式式后面矩阵求逆和判断矩阵的秩理论工具。
2.矩阵中很重要的一个概念是矩阵的秩,很多结论最后都归结为矩阵的秩。矩阵秩把矩阵和行列式联系起来。而矩阵的求逆公式把矩阵和行列式联系起来。
3.初等行变换等同于左乘一个初等矩阵,列变换等同于右一个矩阵。初等变换是矩阵的一个重要的计算方法。也是求解线性方程组的重要方法。
4.线性方程组的解,和矩阵的联系有:相似矩阵同解,解向量空间的秩序和矩阵相加等于n等。求解向量空间也是一个重要的计算。

5.向量空间的线性无关通过向量组的秩和矩阵的秩的关系联系在一起。一个重要的计算式正交化。

6.向量的对角化,特征向量和特征解,是为了求解二次型的工具。求特征值用到了行列式,特征向量用到的齐次方程组的解。
因此,贯穿整个线性代数的中心问题是矩阵的秩或向量的秩。

因为矩阵可以看成是一个向量组,所以向量的秩的问题可是看成是
1.相关性问题
2.方程组的解的,
3.矩阵中不为零的最大n阶子式
4.线性表示
5.线性空间的基
等等。如果把这些贯穿起来,就可以发现线性代数的的内在联系。
另外,重要的计算式:
1.矩阵的加法和乘法,求逆。
2.行列式的计算.(消元法)
3.初等行变换(类似消元法的计算,例外有:1用不为零的常数除某一行 2交换行,不用变号)
4.Schimidt正交化。
就写这些吧,错误之处在所难免,算是抛砖引玉了。大家发现各种概念之间有趣的联系,可以互相讨论啊!

关于数学的复习(个人意见)

 2009年的考研大幕基本已经落下,几家欢喜几家愁吧!在坛子里看了很多牛人的复习心得,很有感触。本人不属于牛人一类,但是既然身为斑竹就有责任和义务为本版贡献点什么!废话少说,言归正传!  高考的时候就有得数学者得天下之说,而我当年也听陈老爷子在强调考研更是得数学者得天下,由此可见数学对于考研的重要性。先说说我去年的数学复习计划吧。(本人考同济的管理,因此是数3)
  第一阶段:4月-5月  每天4-6小时  将课本认真看一遍,并选择性的做课后习题。书本:同济版的高数,线性代 数;浙大版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09年的数3和数4改革,因此数理统计部分我多看了,而且这部分是我最薄弱的地方,我花了很多时间彻底搞明白,可惜了呵 呵)
  要点:一开始看书,很多人都难以看进去,特别是对于我们这种在社会上混过的人更是如此,很难一开始就全身心的投入。这 个阶段首先要排除急躁心理,不要看了那么厚的说就想加快速度,千万记住欲速则不达!解决了心理因素这一关,那么就要好好研究基础知识了;这两年数学其实并 不难,考的主要是对基础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把握程度。像那种把李哥哥的经典题能做到130 140的人并不一定能在考试时 考高分,因为前者是对知识的综合以及追求的是难度,而这两年的大题很多是要求对基础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把握。因此这个阶段非常重要,我的看法是每个定理你要 能证明出来,要是不能证明出来,你背也要给我背下来。比如说今年数3就有个大题要你去证明拉格朗日定理。课后的习题要认真去做,记住,要动手认真去做,而 且要养成个好的习惯----把结果给我写出来!不要以为知道怎么做了就不动手了!
  第二阶段:6月-9月   每天4-6小时   我将二李的书看了至少四遍。有些人因为久仰陈老兄的大名而选择他的书,个人认为假如你的数学基础还行的话那么就没什么问题,要是你的数学不咋地的话,那么就考虑下二李的书。我记得在这几个月,有个朋友还短信来 问我陈老哥书上的题,因为他不知道答案是什么得来的。我听他一说就知道,这个题的解答过程省略了一个小步骤。虽然是小,但是当事人可是百思不得其解。在这 个过程中把每个题(包括例题)全自己做一遍,把不会的标起来,以便在反复复习的过程中给点额外关注。我用的是二李的书,因为我是在桂林备考的,而桂林市内 的书城数学辅导书大部分是二李和个叫蔡子华出的书,对于后者我基本没听过,所以就买了前者的书。据说后者在桂林这一片的学校很有知名度。
  要点:复习全书很厚,很多人尤其是数学不好的人估计一摸就有点发怵;因此首先要做的还是要避免求快!因为我是在4月下 旬准备的,因此我觉得我的时间还是比较充沛,所以在看第一遍的时候我故意放慢速度。或许我本科是工科的,有一定得数学基础,即使是放慢速度也算比较快了。 不到一个月就把复习全书看了一遍。在看辅导书的时候,这些书为了让书薄一点,很少会有定理的证明过程,大都是把定理直接写上,省略了过程。因此我建议,假 如你在第一轮书本复习的时候不扎实,比如说定理的证明过程忘记了,那么我建议你在看辅导书的时候,碰到定理,就把课本上的的证明过程写到辅导书上去,因为 大部分时候都是在拿辅导书看。记住!千万不要去背题目,记答案!切记切记!宁愿花一天的时间去弄懂来龙去脉,也不要去花几分钟把题目背下来,把解题过程背 下来,甚至是答案也背下来。
  第三阶段:10月-12月   每天4小时 我开始把书面上能买的套题都买来做了   李永乐的660题  我做了三遍至少,经典400题 ,还有最后5套题 10年真题。  这个时期对于我来说是属于强化阶段,先做了660题,这是专门针对选择填空题的,做了至少三遍。做这本书的好处就是能加深你对基础知识的 理解和把握,后来的数3考试我选择和填空加起来错了一个,并且是笔误,在抄答案的时候少写了个e。做这两部分我非常快,好像是半个小时的样子全部搞定,而 且做的非常有自信。这有部分应该归功于660题。 经典400题,很多人说难,其实我个人觉得就那样,一般能拿个130左右,而且觉得这10套题,越做到后面就越简单。当我把这10套做完后,对数学的信心 也空前的膨胀起来,打算考个140,呵呵。然后再是最后5套题,这个5套题我甚至出现过满分的现象。这个时候我不知道自己是发生了质变还是题目本身就简 单。对于真题,上面的题目基本上都会出现在辅导书上和其他书上,因此参考价值不高!
  要点:660题考的很细,因此对做错的题要认真的分析错误的原因,要知道选项为什么会错,又为什么会对!要多做几遍, 因此不要在书上做标记,尽量写在草稿纸上。经典400和最后5套题同样如此。很多人会被400题打击,甚至这个经典400题的序言也是在打预防针,要做题 的人不要在意被打击呵呵!假如你真的做不好,记住:在这个时间被打击比你在考场上被打击要好,而且要好的多。这个阶段就是要把自己的所有弱点全部暴露出 来,这样你才能真正对数学做好准备!10月是个分水岭,很多的人就是在这个阶段顶不住放弃了。坚持,坚持,再坚持!像我在11月到12月就是属于心理疲劳 期了,效率很差!所以我每天干脆在家看书,每天睡到9点到10点菜爬起来!
  第四阶段:1月   每天复习时间不定。这个阶段基本属于查漏补缺了。我准备了个本子,上面有我做的不好的题目和不会做的题以及做错的题。我会再认真看看,然后回忆下知识点!
  要点:这个阶段准备的很充分的人那么就要在回炉下基础知识了。要是感觉准备的不行,那么就直接研究真题。
  最后我的数学只考了120多分,发挥的很失败!我不属于那种考试型的人,高考如此,考研同样如此!当我很快的把填空和 选择搞定时,就被个很简单的积分题给卡住了,因此做的非常不顺。那个证明题则是有印象!因此我才会在这个帖子里告诫大家一定要弄懂定理的证明过程,不单单 是这次考试,因为只有你弄到了定理,你才可能真真正正的理解一道题!我数学学的最好的则是线代,很多人觉得难,其实只要你弄明白了它的所有知识点都能连起 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