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情感教育是语文教育中的生命

 摩索尼 2010-10-14

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语文教学就是展开作品、老师、学生三者之间的情感交流,而这种三维情感交流又是以语文教师的情感投入为主导形式,所以,就其实质来讲,语文教学就是教师“披文入情”的过程,即语文教师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针对语文教材的实际,凭借有效的教学手段,把自己和作品的情感传达给学生,让他们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形成或接近作品的情感结构,从而完成作品、教师、学生三者的感情交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因而,语文教学必须从多方面来进行情感教育,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应该从各个方面来提高自己的素质。                                                                                                                                                                                     

 

一、情感及情感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中再次突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强调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语文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在语文教学中适时地开展情感教育。

1、所谓情感教育

何谓情感--指人们对客观事物与自己的需要是否相适应而产生的情绪体验。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与客观事物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关系,人按照对这些关系的认识来对这种事物采取各种各样的态度,或者欢迎、赞赏,或者拒绝、反对。无论采取什么态度,总是被发生态度者本人所体验,如果对事物采取欢迎赞赏就会感到满意、高兴、愉快;如果对事物采取拒绝反对的态度,就会感到不满、厌恶、愤怒等,所有这些心理活动的过程,就是人的情感过程。情感是受人对事物的认识所制约,情感的性质是决定于人对事物的判断和评价。一件事物,如果一个人判断它是与自己的需要相适应,这件事物就会引起肯定性的情感,即产生渴望、欢迎、满意、愉快的体验,反之就会产生拒绝、厌恶、不满的体验。情感又给认识过程产生很大影响,这种影响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能引起我们强烈情感体验的事物,常常会促使人们对这种事物进行孜孜不倦的钻研、思考、体会、追求和掌握。伟大的科学家哥白尼就说过,他对天文学的深思,产生于不可思议的情感高潮和鼓舞。

何谓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指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情感领域发生积极的变化。以情感教育所特有的魅力,成为科学教育之入口和开发科技创造力的重要教育途径,成为道德教育之艺术化形态和孕育美好道德行为的必由之路。语文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是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育者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针对语文教材实际,凭借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积极的社会情感。那么,为什么要在语文教育中实施情感教育呢?

2、情感教育的特征

   情感教育是一种什么样情感呢?这看似容易的问题,实际上始终没有得到严谨的回答。正应了一句话:越熟悉的东西,我们越容易忽视。于是,看似熟悉的东西,我们往往并不十分了解了。对于情感在教育中的价值,没有人发生怀疑。而对于情感教育,恐怕人们就知之甚少了。我们或许要问,真的存在一种有别于常人情感的情感教育吗?当然存在。因为任何人一旦进入了工作状态,他将会与常态下的他明显不同。离开了教育情境,教育者就是常人,一旦进入教育情境,教育者就有异于常人。在教育过程中,有异于常人的教育者,会形成有异于常人情感的教育情感。教育是特殊的人与人互动的活动,情感不仅必然存在,而且对教育过程起着特殊的作用。假如教育中的情感出了问题,教育的意义将不复存在。因此情感教育的基本特征就自然明了。我的答案是这样的:情感教育是教育者的情感,情感教育是教育中的情感,情感教育是教育性的情感。

二、为什么要在语文教育中实施情感教育

现代教学论认为“情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它更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教学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它是以语言为媒介,通过情感的传递,使学生学习并掌握知识,形成能力,从语言角度看,语言是表情达意的一种工具。这一点就决定了语文教育的情感性。就是说,语文教学始终都有着情感的存在,一刻也离不开情感,为此,情感在语文教育中至关重要。

1、情感教育是语文教育的灵魂

语文是一门工具课,但语文工具不是简单的生产工具,而是极具思想与内涵的特殊工具,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所以情感教育是语文教育的灵魂。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意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相互渗透,融为一体。从而,语文教学承担着培养学生掌握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陶冶情操,健全人格这个基本任务。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也不可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些话道出了情感教育的真谛。语文和其它学科相比,似乎更强调情感。因为语文教材本身颇具情感性,如自然之美、社会之美、艺术之美、道德之美、人生之美。这些深具美感的文章,多是古今中外名篇精粹,且都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无不是的喷涌结晶。而且用情感来激发人,好像磁力吸铁一般,有多大分量的磁,便引多大分量的铁,丝毫容不得躲闪。所以感情这东西,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如果说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在美的世界里感受真、善、美,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就应把握文中泻泄奔腾的感情激流,领悟字里行间跳动着的感情脉搏。这样,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就不再是抽象枯燥的文字符号,而是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了。因此说,“情感教育是语文教育的灵魂。 

2 教学不仅是一种传授知识的认知活动,还是一种情感交流的情感活动。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的教学活动的心理成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认知因素(即智力因素),如感知、理解、想象、记忆等;另一类是情感因素(即非智力因素),如动机、态度、兴趣、情感、意志等,两类因素分别构成:
       
感知——思维——知识智慧(认识过程)
      
感受——情绪——意志性格(情感过程)
   
然而,在教学中,如果教者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却忽视情感的教育,其结果可想而知。殊不知,教学不仅是一种传授知识的认知活动,还是一种情感交流的情感活动。在教学中,情感是融洽师生关系的纽带,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桥梁,是点燃智慧火花的火种,是传授知识、追求真理的动力。成功的教学表明:教学不仅在于教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在于教者能借助自己的良好情感去激发学生的情感。以情激情,使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情感高涨的气氛中发挥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判断力,进而在良好的心境中解开知识之谜。尤其是青少年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以他们的情绪和情感为转移的,因此,情感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教师只有把握和运用好情感教育,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情感是教学教程中头等重要的心理因素,作为传授知识的教师来说,应抓住情感,寓情于教,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世界观,增强爱国激情  

卢梭说:“教育之事必须给予人们的心灵以民族的形式,而这种形式其意向和嗜好使得他们不但由于必要,而且也由于倾向和愿望而成就其为爱国者”。情感是影响青少年学生立场、世界观的重要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通过自己的爱憎忧惧等情感去感染激发全体学生的情感,达到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受到正确的世界观、思想观教育,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如:学习《小石潭记》、《登泰山记》、《石钟山记》,要激活学生情感,让他们满怀激情地领悟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中所蕴含的传统思想以及丰富的哲理;学习《岳阳楼记》、《屈原》、《谈骨气》,要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不屈不饶的精神,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如在教《〈指南录〉后序》一文时,若能引导学生准确地体会文天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感,必然会对作者连用十八个“死”以抒发九死一生情况下的爱国情感产生更深刻、更具体的体验。

    诚然,情感是教学过程中头等重要的心理因素。“感人心者莫大于情”,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最佳手段之一,忽视了“情”,“理”则无处渗透,创造力、想象力也就无从谈起。创设富有情感的教学氛围,有助于把学生从枯燥乏味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有助于学生的形象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抓住情感,寓情于教,寓教于乐,达到知识的传授与情感陶冶浑然一体,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三、在语文教学中应怎样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语文教材是文学宝库中的典范,文章不是无情物。师生俱是有情人,怀有“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情。文章情、教师情、学生情,决定了语文教学突出的情感性。教学中,只有这“三情”的交融、和谐统一,才能弹奏教学艺术的美妙乐章。所以语文教师应将情感教育的活水融入课堂,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精神的家园,让真善美的花朵在这里绽放,让遐思(梦想)在这里放飞。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个土壤上。”语文教育要让学生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接受知识,陶冶性情,提高文学素养。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应怎样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呢?

1、用情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情感因素

钱梦龙先生说:“教师为主导。”那么“主导者”要先是“探路者”,先探出一条宽阔简捷的路来才能达到目的。教师首先要有一个对作品的情感深入过程,即逐步从作品的阅读分析、备课中深入作者其所以如此表达的思路情感结构,力求通过作品达到与作者创作时的思路情感同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披文入情”的过程,即教师深刻认识“缀文者”如何“情动辞发”,并调动自己相应的情感走向,然后通过恰当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相应情感与“缀文者”作品情感因素交流的过程,更通俗地说,就是教师、作者(以作品为表现)、学生三者情感的交流。只有教师本身做到“入情”“入意”,才能形成或接近作者经由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思路情感结构,教师的主导作用才不会是纯然的、冷冰冰的客观分析,而会有主观的、合乎作者原意原情的投入,使学生也接近或形成同构。这样,教师、作者(作品)、学生三者形成热切的、鲜明的、基本一致的情感共鸣,使思维发展,能力发展,所“导”之路,才不偏不斜,所向之的,才高效迅速。这不在于教师是否情感型的,而在于他自身的知识、学识水平。赞科夫说:“在每一个教师身上,都有一种创造性地对待自己工作的思想的火花,但是在一些人身上,它能熊熊地燃烧起来,于是造就出一位对教学做出不少自己的独特贡献、工作上充满灵感并且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而在另一些人身上,这种火花却是奄奄一息就要熄灭了。”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教师“不仅是活的知识宝库,不仅是一个专家——善于把人类的智力财富传授给青年一代并在他们心灵中激起求知欲望和点燃热爱知识的火花,而且是塑造一代新人的雕塑家,是不同于其他雕塑家的特殊雕塑家。”由此可见,教师知识面的广阔度、对课文理解的深度,决定他教学中创造性的灵感,决定他创造性教学活动。课文给了学生雕塑心灵的材料,作者在课文中显示了雕塑的结构,但毕竟学生年幼,难以自行塑造,因而教师要像一个雕塑家,跟作家一起,来塑造好学生的心灵。心灵的塑造,作家提供了模式,教师要以自己高超的技艺(包括知识)把学生的情感塑成同一结构。没有这个基础,教师不仅不能在备课中调动自己的情感,深入作品,形成或接近作者在作品中所显示的思路情感结构,更谈不上调动学生的相应情感,展开他们的思维,形成与作者在作品中显示的相应的思路情感结构,从而真正理解教材,提高语文水平了。

2、营造良好氛围,调动学生情感诸因素

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如果能以灵活多变、新颖独特的导入语,或是有意识地创设一些能引起学生精神活跃的问题,把学生带入新鲜的情境中,就很容易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情感。如教学《木兰诗》可从播放豫剧《花木兰》选段入手,教师简介木兰从军的故事及背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可自叙自己求学读书的经历,说明童年的乐趣既在嬉戏玩耍中,又在读书求知中;教学《天净沙?秋思》可用音乐《橄榄树》为导入背景音乐,再这样设计导语:“七百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天净沙?秋思》这部作品,它以极为出色的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氛围中,使他的主观意识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统一,整部抒情作品只用了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悲哀……”教师声情并茂的语言很好地诱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兴奋起来,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又如一位教师在教《越巫》时,先布置一位学生扮演越巫。扮演者一上场,同学们都乐了:只见越巫头扎布条,右手持角,左手摇铃,这正应了他为人治病时的鸣角振铃。然后请一学生朗读课文,字句铿锵,有声有色,扮演者依课文做动作,随读随演,其他学生依据课文评议他的表演。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了,学生们边提意见,表演者边改,课文知识就在提提改改中不知不觉地印入了学生的脑海中。教师精心营造的这种情境氛围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在不知不觉中获取知识,真正做到了“披文入情”。同时学生也领略到了作品中渗透的深深情感,激发起了藏在其内心的情感,而与作品产生了情感共鸣,达到了知识的传授与情感陶冶浑然一体的效果!
 3
、在听说读写训练学生情感,促进情感交流

听说读写是基本的语文能力,是一个整体的、相辅相成的能力系统。教师要在这些能力训练中培养学生种种较为严密的思路情感结构,既求思路清晰,思想深入,又求情感投入,情感丰富。听一篇课文,听一个故事,听一段广播,听一次演讲和诗歌朗诵或者说一遍课文,说一个故事,叙说一个事件经过,参加一次演讲等,事先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思路,一定的主旨思想,并依自己的爱憎好恶投入情感,自觉地形成一种思路情感结构。写作,无论是成人的还是学生的活动,都有一个对生活、社会、自然界、人生的反映问题,因此需要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纯然表面的观察感知,或对生活浮光掠影是不够的,需要调动学生的思维、记忆、情绪、情感等多种因素,去对外物的观察感受,只有使学生形成与外物的某种情感关系,才能在他们的写作实践中真正反映外物,并使想象、思维发挥巨大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曾回忆说:“我在分析一堂自己听过的课时冥思苦想,为什么学生的回答如此贫乏、平淡,毫无表现力?为什么儿童的话语里没有他们自己的、活生生的思想?……我发现,学生们使用的许多词和词组,在他们的意识里并没有跟鲜明的表象以及周围世界的事物和现象发生联系。”于是苏霍姆林斯基“开始一课一课地把学生们领到永远常新的、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大自然中去,到果园、森林、河边、田野去,跟学生们一道学习用词语表达事物和现象的细微差别。”这样“学生们不仅用理智,而且用心灵感知周围世界,他们深深感到词语的感情色彩,词语似乎变成了点燃思维火药的火花。”苏霍姆林斯基强调的不仅是观察感知,而且是情感感受,强调在对外物的观察感受中“思维与情感的统一”。课外活动是最具有广阔性的情境,最能使学生感知而深入的,形成心与外物的交流,再加以想象的作用,学生可以写出好文章来。

所以在语文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必须在语文能力训练中时时抓住一个“情”字,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育人,培养、丰富学生情感,促进情感交流。

4、借助朗读,抒发内心情感

   “朗读”这一传统语文教学经验是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情感体验。在朗朗书声中,以自己的经验积累为起点,积极能动地进入文本,重新体验作者创作时的心境与情怀,物我交融,达到共鸣。朗读可让学生形成语感,在读中熏陶、吸取作品中内含的精神美与情感美。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手段,以情发声,以情带语,根据不同作品的不同内容,用不同的语音、语调来进行朗读,让浓郁饱满的感情进入学生的心田,努力把学生带入作品的意境中,使学生得到艺术享受。如《黄河颂》一文我站在高山之颠,望……”总领全文,停顿要稍长一些,后面的四个分句注意重点词语” 的重读,且四句应越读越激昂,表现黄河的气势; “!黄河!”重复三次,三个要读得深沉,声音要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表明在歌颂;最后两句像你一样伟大坚强!”,要读得铿锵有力,充满战斗的决心。总之,全诗要读出困难当头,中华民族正处于危机之中的悲壮情怀,读出热血沸腾、壮怀激越的情感,才能使师生有身临其境之感,领会作者的感情。又比如《沁园春 雪》上阕要读的豪情万丈、下阕要读的居高临下、最后三句要读的意气轩昂才能体现作者伟大的胸襟和坚定的信心。而《周总理,你在哪里》以沉缓的声音(只在倒数第二段语势稍高扬)、深切的语调来朗读才能体味人民对总理的无限深情。《最后一次讲演》中以低沉的嗓音平静的叙述李公朴的遇难,随之音量逐渐加大、音速逐渐加快。情感也逐渐由激动愤怒咆哮自豪,这样闻一多先生当时爱憎分明的感情、闪光的泪花、悲愤的神情、有力的手势就如在眼前了。同样只有抱着掏心掏肺的心态、带着恳切无比的语气朗读才能体会得到《出师表》中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良苦……要使学生在读时读得真、悟得深,语文教师在课前还有一件重要事情要做,那就是广采博览,深刻透彻地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历程、写作背景,并把这一信息传达给学生。

“三分诗,七分读是我国古代就有的说法。也就是说情感教育应寓于朗读训练中。正确、动情的朗读是连接教师、教材、学生三者感情的桥梁。它会让语文课变得朗朗有声,情趣盎然。试想教师面带笑容、精神饱满地走上讲台,那悦耳动听的嗓音、抑扬顿挫的语调、绘声绘色的话语、逼真传神的动作,能不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情感?能不产生销魂摄魄的效果吗?

 5、寻找心灵契合点,营造和谐课堂气氛

相信大多数的教育工作者都有这样的体验:学生会因喜欢、崇拜某一教师而对其所任课程产生浓厚兴趣,并会努力将它学好。这就不禁使人想起哲人说过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心灵受到触动,会信心倍增,积极向上。有了这样的心理因素作动力,学习积极性就高涨起来了。自然,课堂上就不会只是教师单方面抒情了。研究表明,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这一角色,以加倍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大胆地让学生试着分析课文,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多让学生进行课堂交谈、讨论,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看法,并作正确的引导。在讲授小说、戏剧作品时,让学生扮演角色进行表演,去体会文章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以让学生加深印象。如江志华老师在讲析小说《孔乙己》时,要求三个男生分别扮演掌柜“ 孔乙己,有表情朗读,并辅以适当的动作和眼神,结果很成功。的善良诚实,掌柜的势利冷酷,孔乙己的迂腐穷酸,更深刻地烙印在学生心中。教师要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登台亮相的机会,尽可能让他们展示自己在语文学科方面的才能,发挥每位学生的优势和潜能,让他们真正体会到学习语文确是一件很愉快的事,这样课堂上他当然就会相信教师所传授的道理,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就会爱屋及乌,爱你所教的学科。此外,语文教师要使自己输出的各种信息学生乐于接受,就要克服自己的领导中心自我中心教师本位的权威心理,防止我令你行的命令主义或强迫教育。那种基于强迫性,要求学生绝对服从自己的课堂气氛必然会死气沉沉,消极冷漠。作为教师来说,不能心存偏见,要特别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商量的语气,亲切的微笑,信任的目光,肯定的手势,无不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和自豪感。语文教学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就必须激励学生情感,增加感情投入,使课堂弥漫着一种和谐、融洽、振奋、饱满的情感氛围,于自然中营造出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教师的首要责任就是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对文学的理解,对人生的看法,对大千世界的感受,心与作者共鸣、共振,然后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思维、情感因素,对教材进行认真处理,以在教学中作为联系作者与学生的中介,三位一体,思路相通,情感默契。从而达到以文章情为基调,用教师情来诱发、唤起学生情 使学生为之憾动,为之动容,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实现语文情感教育的最大成功。

四、实施情感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语文课堂教学是实施情感教育的重要“阵地”,那么对于在这“阵地”中实施情感教育的主体——教师又有什么要求呢?

1、动之以情——要有一颗博爱的心

夏丐尊说:“教育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只有热爱学生,感情真挚,才能在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而情感教育也会因为教师的而具有活力和生命。 心理学研究认为,一个人的情感往往可以感染和影响周围其他人,并常常使其他人引起与之相近或相联系的情感。学生总喜欢把对教师的好恶带到相应的学科中。疾其师而隐其学,意为讨厌他的老师就不学该老师传授的知识,那么,亲其师而安其学,则是喜爱他的老师而学该师传授的知识。作为教师,首先要赢得学生的喜爱。那么,教师的情从何生,爱从何而来呢?最重要的,是要动情执着于自己所从事的这分职业,要有崇高的使命和责任感。教师对教育事业、对学生、对自己所教学科充满炽热之爱,便能唤起学生对学习、对知识、对集体、对祖国的爱。只有热爱教育事业,具有极强使命感的教师才会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地服务于教育事业,才能满怀热忱的服务于学生。反之,没有使命感,不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一定会厌岗恶业,敷衍塞责,得过且过,对学生自然不会有博爱、宽容、敏锐之心。自己没有丰富的情感,还怎么去激发学生的情感呢?
2
、要有“多桶水”——渊博的知识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应比他在课堂上要讲的东西要多十倍,以便能应付自如地掌握教材,到了课堂上,能从大量的事实中挑出最重要的来讲。”这就是 我们常讲的:“教师要先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碗水”、的道理。可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一个知识贫乏、孤陋寡闻、笨嘴措舌的语文教师已不能适应新时代语文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教师原有的一桶水已远远满足不了学生求知的欲望,他们需要具有多桶水且能不断更新多桶水的教师。语文教师要有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还要不断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内外的知识,博采众长,广纳百家,用他人丰富的经验来使自己见识更广,这样教学才会推陈出新,融会贯通,抒作品之情,发作者之想,把课上得活泼生动,趣味盎然,学生才会动情于课堂,才会和作品、教师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深刻地了解作品的内涵,深深地喜欢这位老师,喜爱他或是她所上的课。
3
、丰富生动的教学语言

语文教学是一门语言的艺术,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打动学生, 要收到音美以感耳的效果,就需要教师的语言富有情感,使学生在你充满感情的语言世界中接受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17世纪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曾形象地指出:一个能够动听地、明晰地教学的教师,他的声音便该像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里,把知识一道带进去。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语文教师要训练好说话的基本功,具备说书人的艺术,把每节课上好。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用自己的语言去感染学生,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必须带有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才能成为心灵间的信使,打动听者,只有发自心灵的语言才能听到心灵的回声。

实践证明,教师妙语连珠,能侃善谈,使课文语言如出我口,如出我心,丰而不余一言,略而不失一词,规范准确,风趣幽默,抑扬顿挫,就能使学生顿生倾慕之心,从而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应,就能使学生爱学、乐学语文这门功课。另外,语文教学语言还要富有文采。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讲的话带有审美色彩,这是一把最精致的钥匙。它不仅开发情绪记忆,而且深入到大隐角落。语文教师尤其要充分发挥语言丰富多彩的特点。在设计教学语言时,要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选入语文教材的文章都是古今中外的典范作品,语文教学的语言要与原文基调一致、和谐。

4、和谐得体的身势语

老师除了要拥有优美而富有情感的语言外,还要有和谐得体的身势语。在课堂教学中,动作、姿态、表情等非语言行为,是替代词语表达的一种有效而又经济的辅助手段。苏联心理学家安德列耶娃说:如果我们脱离开沟通过程的非口头手段,沟通过程将是不完全的。教师的非语言行为可以补充表达有声语言的未尽之意,帮助学生准确、完整地理解教师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感情,使语言表达更加光彩和富有成效。教师要通过借助面部表情、手势、眼神和姿态等形象的力量来加强感情的表达、激起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有位老师是这样讲《春》的:春天到了,小草长出来了,作家用偷偷地这个词,也就是说,它是趁人家不注意,让人毫无觉察地就从土里——”稍微停顿了一会儿,教师用右手食指做了一个向上的手势,学生马上齐答钻出来了。一个简洁的手势突出了小草顽强和旺盛的生命力,也恰到好处的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兴趣。特级教师高润华在讲《背影》时,进入意境,情不自禁地攀住黑板的上缘,做出一付吃力攀越的样子,完成了一个极具震撼力的特写镜头,感动得学生泪如雨下,既让学生体会到父爱的博大、深邃,又诱发了学生情感,有力地引导学生理解了作品的内涵。有位老师在帮助学生体会《长江三峡》战斗航进穿过黑暗,走向黎明这一比较抽象的主题时,就借助象征性的动作、手势向前冲出去,作吊然、奋进、猛烈之态,给学生一种勇往直前的浩大气魄。特级教师斯霞就非常讲究用非语言艺术传达感情。她上课时,讲到愉快之处就面露微笑;讲到愤怒的地方则情绪激昂;讲到悲伤的地方则表情凄苦、声音低沉。因而她的课生动有趣,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影,常常是课已尽而意未绝。身势语的运用不仅使学生获得明晰的印象,也使学生从教师流露的复杂细腻的思想感情中,受到陶冶和感染。可见,成功的教学,教师的一句话、一个手势、一个眼神都要像高明得像琴师一样,在学生的心弦上拨出动人的乐章。所以,教师走进课堂,不要吝啬自己的微笑,要给学生轻松、愉快、慈祥、富有朝气的感觉,教学时使用的身势语,一定要优雅得体,庄重潇洒,风趣幽默,做到嬉笑而不失态,哀痛而不失声,端庄中见微笑,严肃中见柔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