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甫身世细探

 西家泉 2010-10-15
杜甫,公元712年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书香门第。他的十三代祖杜预是西晋时的军事家和文学家,平定东吴有功,注过《左传》,他的后代几乎每一代都有人出任过不同的官职。祖父杜审言,不仅官至膳部员外郎,深得武则天的信任,而且还是初唐时期一位很有影响的诗人,与稍晚的宋之问齐名,是五言律诗形式的奠定者。杜甫对杜预和杜审言十分推崇,把他们作为人生的榜样,他自称“奉儒守官”、“诗是吾家事”,言语间不无得意之处。他年轻的时候就曾豪迈的立下了一生的志愿:“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抱负可谓不小。杜甫出生之时,父亲杜闲为兖州(今山东省兖州市)司马,母亲崔氏在杜甫5岁时就去世了,崔氏出身于名门望族,崔家曾与皇族通婚,所以杜甫在诗中多次夸耀自己的舅舅都是有名的人,在颠沛流离的后半生,他曾多次投奔几位舅舅并得到了相应的资助。比如安史之乱中有一段时间,他就拖家带口,投奔过当时在陕西白水县做官的一位舅舅。

 


可以说,杜甫从一出生就过着至少衣食无忧的生活,他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基本上是在洛阳度过的,这让他养成了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作风,并且这种作风终其一生都没有改变。大约在二十岁的时候,杜甫开始了他长达十年的漫游生活,他先后游历了吴越和齐赵之地,也就是今天的浙江、江苏和山东、河南南部一带。这十年的时光,对杜甫来说是很快活的,他不用担心经济来源,完全不知生活艰辛,一路之下,饱览祖国大好河山,少年意气风发,结识了很多的朋友。当然啦,杜甫的漫游,也不完全是游山玩水,实际上还是在找出路。那时候很多人在参加科举考试之前,往往都会有这么一段漫游,走出家乡,到人文荟萃之地,结交有势力的人物,用言语和诗歌为自己做宣传,在社会上博取名声,有了这种名声再去考试,相对来说就比较容易了,就算考不上,能得到一些地方首长的赏识,在他们的幕府里求个工作,也是不错的。杜甫的漫游,也有这种实际的目的,他之所以到吴越一带,是因为他的一位叔父杜登在武康(今浙江湖州)做县尉,还有一位姑丈任常熟县尉;他游历到山东的原因更简单:父亲在兖州做官。不过十年漫游,并没有给杜甫的事业前途打开一条出路,在江南漫游期间,他曾回巩县参加过一次科举考试,但没有考上。他在旅途中结识的大半还是和他一样游猎唱歌的朋友,不能给他带来实际的帮助,而这时杜甫已经三十岁了,除去写了一些诗文和结了婚之外,他在社会上的实际工作可以说还完全没有开始,更没有求得一官半职,这和他的生活理想是相背离的,杜甫有点点着急了。在三十岁和三十五岁之间,他时而留在河南偃师首阳山下的一座窑洞里,对着杜预和杜审言的坟墓发一些人生不如意的感慨,时而去洛阳碰碰运气,但始终没有如愿,倒是结识了对他诗歌产生过影响的诗人李白,公元744年,两人结伴到齐鲁一带游玩,中间又遇到了杜甫早年结识的朋友高适,三人聚在一起,求仙打猎,吟诗唱和,度过了一个浪漫而放荡的秋天。
浪漫的时光总是短暂,依旧一事无成的杜甫不能再等下去了,在三十五岁这年,也就是公元746年,杜甫终于决定到当时的首都长安去,也许在那里他能找到改变自己人生命运的机会。

 

 

杜甫决定到长安去,当然还有一个最直接最现实的原因,他的父亲杜闲被调到了奉天(今陕西乾县)做县令。刚到长安的那一段时间,杜甫的生活还是比较惬意的,去奉天看完父亲回长安的路上,在咸阳的旅馆里,他还有闲心和旅客们赌博。不过好景不长,没过多久,父亲杜闲就因病去世了。父亲死了,没有了经济来源,杜甫的生活一下子就陷入了困境,从此开始了困居长安十年的生活,甚至有很长一段时间他都居无定所,直到751年,他才在曲江南、少陵北、杜陵西一带给安顿了下来。杜陵,是他所推崇的远祖杜预的故乡,杜甫估计是在这里找到了一些心灵安慰吧。也正因为在这里住过,所以杜甫自号“少陵野老”、“杜陵布衣”和“杜陵野客”等等。三年后,妻子杨氏带着他的两个儿子宗文和宗武来到了长安,吃饭的人多了,生活更加困难,杜甫根本无力养活一家老小,于是他干脆把妻儿送到了奉先(今陕西蒲城),托奉先的县令照料,这位县令姓杨,是杨氏的同族亲戚。也正因为有这么一个举动,奉先这个地方后来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大名,755年,杜甫从长安去奉先探望妻儿,写下了著名的诗篇《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千古名句,就是出自这首长诗。
长安十年期间,杜甫又参加过两次科举考试。一次是在公元747年,唐玄宗向全国发了一个通告说:凡是有一技之长的人,都可以直接参加一次他特批的恩科考试。杜甫当然参加了,他的诗写的那么好,应该能考上吧。然而,他又落榜了。原因据说是当时的宰相李林甫在捣鬼,他对玄宗说:天下所有的人才都已经到了朝廷里,再没有遗漏的人才了,所以这次考试,没有录取一个人。玄宗听了李林甫的话,也没说什么,这事儿就这么结束了。但这个结果对杜甫来说却是不好的,他只有继续等待,到处求人举荐,走门路,拉关系。他先后找了玄宗的女婿张垍和杨国忠的亲信、当时的“长安市市长”鲜于仲通。他写诗给张垍,夸他像天上的星星一样闪闪夺目;他写诗给鲜于仲通,一方面恭维他是如何如何了不起,一方面又说自己是多么多么的可怜,整天跟在有钱人后面讨一点剩饭剩菜,求您给皇上去说一声吧,有个读书人快要饿死了。杜甫的这番功夫还真没有白费,张垍利用和玄宗走得比较近的便利,给杜甫提供了一个好机会。事情是这样子的:公元750年,有个太白山的道士对唐玄宗说,老子给他托梦了,在一个山洞中有一本修炼长生不老的秘籍,玄宗真派人去找了,一找还给找着了,于是就要举行一个庆典,征求歌功颂德的文章。张垍将这个消息事先捅给了杜甫,杜甫于是得以在第一时间进献了三大礼赋。这一招果然奏效!玄宗读了三大礼赋之后,觉得杜甫很有才华,于是吩咐集贤院再考一考杜甫。这是一次十分奇特的考试,考官一大堆人,考生却只有一个。然而,考试的结果是:把这人的资料先放到档案室吧,暂不考虑,等待录用。杜甫又一次失望了,甚至是恼羞成怒了,他到处抱怨,埋怨朋友们不够意思,我杜甫本来有管仲那样的才能,但没有鲍叔牙那样的朋友来帮忙。
面对这么好的机遇,杜甫为什么又没有达到求个一官半职的愿望呢?有不少研究者认为是政治黑暗,奸臣当道,又是李林甫在捣鬼。但这种说法没有道理,杜甫是皇帝钦点要考试的人,考官又不止是李林甫一个人,他不会也没有机会故意打压杜甫,再者以他的身份也犯不上。真实的原因可能是杜甫在那么多人的注视下参加考试,比较紧张,临场发挥不好。更大的可能是他的文章不符合要求,考试毕竟不是写诗抒情,而是考一些治国策略,在这方面,除了说说大话外,他不会有真正有价值的见解。皇帝给他一个等待录用的机会,应该说已经不错了,也是合理的。但杜甫不这么认为,当时他是怨气冲天,多年后穷困潦倒之时,回忆起这次考试,他却又是伤心又是得意:想当年,那么多大臣围得像一堵墙一样看我落笔答题,是何等风光啊,现在呢,我吃不饱穿不暖,蜷缩在路旁,是多么可怜啊!

年青的时候,杜甫曾自豪的宣称:“诗是吾家事”,诗歌对他来说,是一种使命,更是在艰难岁月里的一种安慰,无法想象,如果不是通过写诗来宣泄心中的苦闷和忧伤,他会压抑成什么样子,杜甫身体多病,但心灵一直健康,这和诗歌有很大的关系。他一生写了上千首诗歌,保存下来的有一千四百多首,早年作品较少,主要是中晚期的作品。
和李白一样,杜甫也是一个罕见的诗歌天才,但这种天才的展现却和李白不一样。李白一生之中虽然也写过一些庸俗不堪的诗,但总的来说,他早年的诗和晚年的诗,都保持在同一个水准,从头到尾一个样儿,没有什么变化,这说明他是一个极其自足的天才,靠自己的天赋就能搞定一切。杜甫则不然,他的诗经历了一个从开端到发展再到成熟的过程,像酒一样,经过了长期发酵之后,最终醇香扑鼻。可以想象,如果没有经历后来生活的磨难,如果没有感受那么多的辛酸,如果没有体会那么多的生离死别,杜甫很可能只是一个平庸的诗人,他的天才就会在碌碌庸常的生活之中被消磨殆尽。李白与杜甫相遇之时,李白四十四岁,杜甫三十三岁,至少在那个时候,杜甫并没有表现出让李白叹服的诗才,在他的眼里,杜甫顶多也就是一个能写诗的游伴而已,即便这个游伴写出过像《望岳》这样不错的作品,这样的人,他见得多了;反过来,在杜甫的眼里,李白简直就是一位天人,他深深倾倒于李白的天才,这一点,从后来杜甫老写诗怀念李白,而李白没有为杜甫写过哪怕一首诗即可以看出。
大概在35岁之后,当杜甫开始要挣钱养活一家人,接触到现实的残酷之后,他的诗就发生了质的变化,从个人走向社会,从单一走向丰富,从浅易走向深沉。安史之乱中,杜甫创作了大量直接记录时代变化和个人命运的作品,比如《赴奉先咏怀五百字》、《北征》、《春望》、《羌村三首》、《三吏》、《三别》等等。写这些诗歌的时候,他不是旁观者,而是经历者、甚至是当事人,所以真挚动人,其真实性甚至超过了当时的史籍,后人称杜诗为“诗史”,的确当之无愧。在夔州和漂泊荆湘期间,杜甫的诗歌创作达到了顶峰,不仅数量多,而且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臻于完美。这时候的杜甫,身体更加虚弱,他感受到了生命来日无多,也体会到了人生的局限,他不再像以前一样自哀自怜,而是接受了命运。《旅夜书怀》是他这时候的代表作,当他写下“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这样的诗句的时候,他就在他的诗歌底色上,涂写上了一抹人生的苍凉,他把自己置身在巨大的时空当中,又流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豁达。
后人了解杜甫的生平,有很多信息是从他的诗歌中获得的,他通过回忆、直接记录等方式,在诗中写下了自己的一生,从这个角度讲,他是一个对生命很有责任感的诗人,他完成了他自己。每到一个地方,杜甫还会用诗记录当地的风光和民情,这是极有价值的诗歌地理,一笔宝贵的财富,感谢杜甫,给了我们回到千年前,重新领略祖国的壮丽与沧桑的机会!
在中国诗歌史上,杜甫是最重要的一位继往开来的诗人,他的诗歌,继承了《诗经》、汉乐府的优良传统又有所革新,为后来白居易、元稹等人的“新乐府运动”确立了标准,他的七律,更是律诗教科书一般的典范,影响了后来无数的诗人。他在诗歌中所传达出的精神,已经融进了我们民族的血液,惠泽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灵。
这么杰出的一位诗人,在生前为何没有影响呢?原因大概有二:其一,人微言轻,没有话语权;其二、创作风格与主流不合,王维一派的山水诗和禅诗是当时诗歌的主旋律。有意思的是,虽然后人为他鸣不平,但杜甫自己倒没有太在意,该怎么写还怎么写,沉浸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全然不管他人。杜甫其实是一个有着坚定艺术信念,自信到傲慢的诗人!当然,他可以这样!

 


文章摘自《休闲读品·天下》第四辑《杜甫真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