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中初二八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全册教案下载3

 昵称1705697 2010-10-21

19.2.1 
矩形()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矩形的概念和性质,理解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与联系.

    2.会初步运用矩形的概念和性质来解决有关问题.

    3.渗透运动联系、从量变到质变的观点.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矩形的性质.

2.难点:矩形的性质的灵活应用.

3.难点的突破方法:

     1.矩形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前提下定义的.从定义出发,首先应该肯定,矩形是平行四边形,但它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特殊之处就是有一个角是直角.因此在教学在我们采用运动方式探索矩形的概念及性质,如用多媒体或教具演示,从平行四边形到矩形的演变过程,得到矩形的概念,并理解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2.通过教学还要使学生明确:(1)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2)矩形只比平行四边形多一个条件:有一个角是直角,不能用四个角都是直角的行四边形是矩形来定义矩形;(3)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共性),还具有它自己特殊的性质(个性).

     3.从边、角、对角线方面(可继续演示教具),让学生观察或度量猜想矩形的特殊性质.

    1)边:对边与平行四边形性质相同,邻边互相垂直(与性质1等价);

    2)角:四个角是直角(性质1);

    3)对角钱:相等且互相平分(性质2).

    4.引导学生利用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从属关系、矩形的概念以及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规范证明两条性质及推论.并指出:推论叙述了直角三角形中线段的倍分关系,是直角三角形很重要的一条性质,在求线段长或求线段倍分关系时,常用到这个结论.

     5.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ACBD把矩形分成四个等腰三角形,即△AOB△BOC△COD△DOA.让学生证明后熟记这个结论,以便在复杂图形中尽快找到解题的思路.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1是教材P104的例1,它是矩形性质的直接运用,它除了用以巩固所学的矩形性质外,对计算题的格式也起了一个示范作用.例2与例3都是补充的题目,其中通过例2的讲解是想让学生了解:(1)因为矩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因此矩形中的计算经常要用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而利用方程的思想,解决直角三角形中的计算,这是几何计算题中常用的方法;(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是一个基本图形,利用面积公式,可得到两直角边、斜边及斜边上的高的一个基本关系式.并能通过例2、例3的讲解使学生掌握解决有关矩形方面的一些计算题目与证明题的方法.

 

四、课堂引入

1.展示生活中一些平行四边形的实际应用图片(推拉门,活动衣架,篱笆、井架等),想一想:这里面应用了平行四边形的什么性质?

2.思考:拿一个活动的平行四边形教具,轻轻拉动一个点,观察不管怎么拉,它还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动画演示拉动过程如图)

3.再次演示平行四边形的移动过程,当移动到一个角是直角时停止,让学生观察这是什么图形?(小学学过的长方形)引出本课题及矩形定义.

矩形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通常也叫长方形)

矩形是我们最常见的图形之一,例如书桌面、教科书的封面等都有矩形形象.

【探究】在一个平行四边形活动框架上,用两根橡皮筋分别套在相对的两个顶点上(作出对角线),拉动一对不相邻的顶点,改变平行四边形的形状.

随着∠α的变化,两条对角线的长度分别是怎样变化的?

∠α是直角时,平行四边形变成矩形,此时它的其他内角是什么样的角?它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操作,思考、交流、归纳后得到矩形的性质.

矩形性质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矩形性质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如图,在矩形ABCD中,ACBD相交于点O,由性质2AO=BO=CO=DO= AC= BD.因此可以得到直角三角形的一个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五、例习题分析

    1 (教材P1041)已知:如图,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AOB=60°AB=4cm,求矩形对角线的长.

分析:因为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所以它具有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特殊性质,根据矩形的这个特性和已知,可得OAB是等边三角形,因此对角线的长度可求

解: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CBD相等且互相平分.

 OA=OB

 AOB=60°

  OAB是等边三角形

 矩形的对角线长AC=BD = 2OA=2×4=8cm).

 2(补充)已知:如图 ,矩形 ABCDAB8 cm ,对角线比AD边长4 cm.求AD的长及点ABD的距离AE的长.

分析:(1)因为矩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因此矩形中的计算经常要用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而此题利用方程的思想,解决直角三角形中的计算,这是几何计算题中常用的方法.

 

略解:设AD=xcm,则对角线长(x+4cm,在RtABD中,由勾股定理: ,解得x=6 AD=6cm

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是一个基本图形,利用面积公式,可得到两直角边、斜边及斜边上的高的一个基本关系式: AE×DB AD×AB,解得 AE 4.8cm

  

 

 3(补充) 已知:如图,矩形ABCD中,EBC上一点,DFAEF,若AE=BC 求证:CEEF

    分析:CEEF分别是BCAE等线段上的一部分,若AFBE,则问题解决,而证明AFBE,只要证明△ABE≌△DFA即可,在矩形中容易构造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证明:∵  四边形ABCD是矩形,

  B=90°,且ADBC     1=2

  DFAE     AFD=90°.

   B=AFD.又 AD=AE

  ABE≌△DFAAAS).

  AF=BE

  EF=EC

    此题还可以连接DE,证明△DEF≌△DEC,得到EFEC

 

六、随堂练习

1.(填空)

1)矩形的定义中有两个条件:一是              ,二是               

2)已知矩形的一条对角线与一边的夹角为30°,则矩形两条对角线相交所得的四个角的度数分别为                               

3)已知矩形的一条对角线长为10cm,两条对角线的一个交角为120°,则矩形的边长分别为        cm        cm        cm        cm

2.(选择)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B)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C)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D)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2)矩形的对角线把矩形分成的三角形中全等三角形一共有(     ).

A2   B4  C6  D8

3.已知:如图,O是矩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AE平分BADAOD=120°,求AEO的度数

七、课后练习

1.(选择)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的夹角为60°,对角线长为15cm,较短边的长为(  ).

(A)12cm         (B)10cm          (C)7.5cm          (D)5cm   

2.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90°,AB=2AC,求∠A、∠B的度数.

3.已知:矩形ABCD中,BC=2ABEBC的中点,求证:EAED

4.如图,矩形ABCD中,AB=2BC,且AB=AE,求证:∠CBE的度数.

19.2.1  矩形()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矩形的判定方法.

  2.使学生能应用矩形定义、判定等知识,解决简单的证明题和计算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矩形的判定.

2.难点:矩形的判定及性质的综合应用.

3.难点的突破方法:

    矩形是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在判定一个四边形是不是矩形时,首先看这个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再看它两边的夹角是不是直角,这种用定义判定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判定方法(这体现了定义作用的双重性、性质和判定).而其它判定都是以“定义”为基础推导出来的.因此本节课要从复习矩形定义下手,并指出由平行四边形得到矩形只需要添加一个独立条件,然后让学生思考讨论,如果小华做出的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再加一个什么条件可以说明它是一个矩形呢?从而导出矩形判定方法

    对于判定方法1,要着重说明这个性质包括两个条件:(1)是平行四边形;(2)两条对角线相等.对于判定2,只要求是四边形即可,因为由有三个角是直角,可以推出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而由对角线相等却推不出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为了加深印象,我们安排了例1,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再增加一些判断的题目.

      要让学生知道(1)矩形的判定方法有以下三种:①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②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③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2)而由矩形和平行四边形及四边形的从属关系将矩形的判定方法又可分为两类:①从四边形出发必须增加三个特定的独立条件;②从平行四边形出发只需再增加一个特定的独立条件.(3)特别地:①如果所给四边形添加的条件不满足三个的肯定不是矩形;②所给四边形添加的条件是三个独立条件,但若与判定方法不同,则需要利用定义和判定方法证明或举反例,才能下结论.

  在教学中,除教材中所举的门框或矩形零件外,还可以结合生产生活实际说明判定矩形的实用价值.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本节课的三个例题都是补充题,例1在的一组判断题是为了让学生加深理解判定矩形的条件,老师们在教学中还可以适当地再增加一些判断的题目;例2是利用矩形知识进行计算;例3是一道矩形的判定题,三个题目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来综合应用矩形定义及判定等知识的

 

四、课堂引入  

1.什么叫做平行四边形?什么叫做矩形?

2.矩形有哪些性质?

3.矩形与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共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4.事例引入:小华想要做一个矩形像框送给妈妈做生日礼物,于是找来两根长度相等的短木条和两根长度相等的长木条制作,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检测他做的是矩形像框吗?看看谁的方法可行?

通过讨论得到矩形的判定方法

矩形判定方法1:对角钱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矩形判定方法2: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指出:判定一个四边形是矩形,知道三个角是直角,条件就够了.因为由四边形内角和可知,这时第四个角一定是直角.)

 

 

 

 

五、例习题分析

    1(补充)下列各句判定矩形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

    2)有四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3)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4)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

     5)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矩形;           ×

6)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7)对角线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

8)一组邻边垂直,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9)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

 指出:

    l)所给四边形添加的条件不满足三个的肯定不是矩形;

    2)所给四边形添加的条件是三个独立条件,但若与判定方法不同,则需要利用定义和判定方法证明或举反例,才能下结论.

2 (补充)已知 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OB是等边三角形,AB=4 cm,求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分析:首先根据AOB是等边三角形及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判定出ABCD是矩形,再利用勾股定理计算边长,从而得到面积值

解: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O= ACBO= BD

  AO=BO

  AC=BD

  ABCD是矩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Rt△ABC中,

  AB=4cmAC=2AO=8cm

   BC= cm).

     3 (补充)  已知:如图(1), ABCD的四个内角的平分线分别相交于点EFGH.求证:四边形EFGH是矩形.

分析:要证四边形EFGH是矩形,由于此题目可分解出基本图形,如图(2),因此,可选用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来证明.

证明: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

 DABABC=180°

   AE平分DABBG平分ABC

 EABABG= ×180°=90°.

 AFB=90°

同理可证  AED=BGC=∠CHD=90°

  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六、随堂练习

1.(选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一组对角是直角的四边形一定是矩形(B)有一组邻角是直角的四边形一定是矩形

C)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      D)对角互补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已知:如图 ,在ABC中,C90° CD为中线,延长CD到点E,使得 DECD.连结AEBE,则四边形ACBE为矩形.

 

七、课后练习

1.工人师傅做铝合金窗框分下面三个步骤进行:

先截出两对符合规格的铝合金窗料(如图),使ABCDEFGH

摆放成如图的四边形,则这时窗框的形状是     形,根据的数学道理是:         

将直角尺靠紧窗框的一个角(如图),调整窗框的边框,当直角尺的两条直角边与窗框无缝隙时(如图),说明窗框合格,这时窗框是    形,根据的数学道理是:      

2.在RtABC中,C=90°AB=2AC,求AB的度数.

 

 

 

 

 

19.2.2   菱形(一)

一、教学目的:

  1.掌握菱形概念,知道菱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2.理解并掌握菱形的定义及性质12;会用这些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会计算菱形的面积.

  3.通过运用菱形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提高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

  4.根据平行四边形与矩形、菱形的从属关系,通过画图向学生渗透集合思想.

二、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菱形的性质12

  2.教学难点:菱形的性质及菱形知识的综合应用.

3.难点的突破方法:

1)课堂上演示由平行四边形改变成菱形.使学生对平行四边形与菱形的关系形成深刻的印象;

  (2)讲解这个定义时,要抓住概念的本质,应突出两条:①强调菱形是平行四边形;②一组邻边相等.另外还需指出定义既是判定又是性质.

3)菱形的性质,可以让学生动手利用折纸、剪切的方法,探究、归纳.

方法一:将一张长方形的纸横对折,再竖对折(如教材P107的探究),然后沿图中的虚线剪下,打开即是菱形纸片;

方法二:如图1,两张等宽的纸条交叉重叠在一起,重叠的部分ABCD就是菱形;

    1                     2

方法三:将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再在折痕上取任意长为底边,剪一个等腰三角形,然后打开即是菱形(如图2)

3)要让学生知道性质1的已知:如图,菱形ABCD,和结论:AB=BC=CD=DA

性质2的已知: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和结论:ACBDAC平分∠BAD和∠BCDBD平分∠ABC和∠ADC.并能灵活运用.

4)指出: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两条对称轴,这两条对称轴是菱形的对角线,所以两条对称轴互相垂直.

5)让学生知道:菱形ABCD被对角线ACBD分成了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在计算或证明时常用这个结论.

6)菱形的面积公式是 (其中ab是菱形的两条对角线分别的长).即:“菱形的面积等于它的两条对角线长的积的一半”.还要指出:当不易求出对角线长时,就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般计算方法计算菱形面积S=底×高.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本节课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是一道补充题,是为了巩固菱形的性质;例2是教材P108中的例2,这是一道用菱形知识与直角三角形知识来求菱形面积的实际应用问题.此题目,除用以巩固菱形性质外,还可以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计算菱形的面积,以促进学生熟练、灵活地运用知识.

 

 

 

四、课堂引入

  1.(复习)什么叫做平行四边形?什么叫矩形?平行四边形和矩形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引入)我们已经学习了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其实还有另外的特殊平行四边形,请看演示:(可将事先按如图做成的一组对边可以活动的教具进行演示)如图,改变平行四边形的边,使之一组邻边相等,从而引出菱形概念.

菱形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强调】 菱形(1)是平行四边形;(2)一组邻边相等.

让学生举一些日常生活中所见到过的菱形的例子.

 

五、例习题分析

1 (补充)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FAB上一点,DFACE

  求证:AFD=CBE

证明: 四边形ABCD是菱形,

  CB=CD CA平分BCD

  BCE=DCE.又 CE=CE

   BCE≌△COBSAS).

  CBE=CDE

 在菱形ABCD中,ABCD ∴∠AFD=FDC

 ∠AFD=∠CBE

 

 

    2 (教材P1082)略

 

六、随堂练习

1.若菱形的边长等于一条对角线的长,则它的一组邻角的度数分别为              

2.已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分别是6cm8cm ,求菱形的周长和面积.

3.已知菱形ABCD的周长为20cm,且相邻两内角之比是12,求菱形的对角线的长和面积.

4.已知:如图,菱形ABCD中,EF分别是CBCD上的点,且BE=DF.求证:AEF=AFE

 

七、课后练习

1.菱形ABCD中,∠D∶∠A=31,菱形的周长为 8cm,求菱形的高.

2.如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13cm的菱形,其中对角线BD10cm,求(1)对角线AC的长度;(2)菱形ABCD的面积.

 

 

19.2.2   菱形(二)

一、教学目的:

1.理解并掌握菱形的定义及两个判定方法;会用这些判定方法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2.在菱形的判定方法的探索与综合应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二、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菱形的两个判定方法.

2.教学难点:判定方法的证明方法及运用.

3.难点的突破方法:

    引入时,可以通过教材P109的探究、教材P109下面菱形的作图,及利用折纸、剪切的方法,让学生动起来,师生共同探究并归纳出菱形的几种判定方法.

    在判定一个图形是菱形时,用它的“定义”判定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另外两个判定方法都是以定义为基础推导出来的.

应用判定方法1时,要注意其性质包括两个条件:(1)是一个平行四边形;(2)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为了加深印象,也可以举一些反例提问学生,如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吗?为什么?同时可用图来证实,虽然对角线ACBD,但它们都不是菱形.

  菱形常用的判定方法归纳为(让学生讨论归纳后,由教师小结并板书):

 

  注意:(2)与(4)的题设也是从四边形出发,和矩形一样它们的题设条件都包含有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条件.如方法(4)、根据对角线互相平分,就可以首先判定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这样,判定方法(4)就和判定方法(3)等同了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本节课安排了两个例题,其中例1是教材P109的例3,例2是一道补充的题目,这两个题目都是菱形判定方法的直接的运用,主要目的是能让学生掌握菱形的判定方法,并会用这些判定方法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这些题目的推理都比较简单,学生掌握起来不会有什么困难,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完成.程度好一些的班级,可以选讲例3

 

 

四、课堂引入

1.复习

1)菱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2)菱形的性质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性质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并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3)运用菱形的定义进行菱形的判定,应具备几个条件?(判定:2个条件)

2.【问题】要判定一个四边形是菱形,除根据定义判定外,还有其它的判定方法吗?

3.【探究】(教材P109的探究)用一长一短两根木条,在它们的中点处固定一个小钉,做成一个可转动的十字,四周围上一根橡皮筋,做成一个四边形.转动木条,这个四边形什么时候变成菱形?

通过演示,容易得到:

菱形判定方法1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注意此方法包括两个条件:(1)是一个平行四边形;(2)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

    通过教材P109下面菱形的作图,可以得到从一般四边形直接判定菱形的方法:

菱形判定方法2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五、例习题分析

1 (教材P109的例3)略

 

2(补充)已知:如图 ABCD的对角线AC的垂直平分线与边ADBC分别交于EF

求证:四边形AFCE是菱形.

证明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EFC

  1=2

又  AOE=COFAO=CO

  AOE≌△COF

  EO=FO

  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

又  EFAC

  AFCE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例3(选讲) 已知:如图,ABC中, ACB=90°BE平分ABCCDABDEHABHCDBEF

求证:四边形CEHF为菱形.

    略证:易证CF∥EHCE=EH,在Rt△BCE中,∠CBE+∠CEB=90°,在Rt△BDF中,∠DBF+∠DFB=90°,因为∠CBE=∠DBF∠CFE=∠DFB,所以∠CEB=∠CFE,所以CE=CF

所以,CF=CE=EHCFEH,所以四边形CEHF为菱形.

六、随堂练习

1.填空:

1)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                        

2)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________

3)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________

4)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对角线              的四边形是菱形.

2.画一个菱形,使它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6cm8cm

3.如图,O是矩形ABCD的对角线的交点,DEACCEBDDECE相交于E,求证:四边形OCED是菱形。

 

七、课后练习

1下列条件中,能判定四边形是菱形的是      ).

A)两条对角线相等            B)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

C)两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  D)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2.已知:如图,M是等腰三角形ABC底边BC上的中点,DMABEFABMEACDGAC.求证:四边形MEND是菱形.

3.做一做:

设计一个由菱形组成的花边图案.花边的长为15 cm,宽为4 cm,由有一条对角线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四个菱形组成,前一个菱形对角线的交点,是后一个菱形的一个顶点.画出花边图形. 

 

 

 

 

19.2.3 正方形

一、教学目的

1.掌握正方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并会用它们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2.理解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联系和区别,通过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联系的教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正方形的定义及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联系. 

2.教学难点:正方形与矩形、菱形的关系及正方形性质与判定的灵活运用.  

3.难点的突破方法: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正方形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重点是正方形定义.

正方形学生在小学阶段已有初步了解,生活中应用很广,其时正方形不仅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而且是特殊的矩形,和特殊的菱形,学好正方形有助于巩固矩形、菱形各自特有的性质和判定.

学生在小学学过了正方形,他们知道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相等,正方形的面积等于它的边长的平方,本节课的教学是加深学生的理论认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如何使学生理解为什么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相等,拓宽了正方形对角线性质的知识.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动手从一张矩形纸中折出一个正方形,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另外,通过对正方形定义和性质的讲解,培养学生类比思想、归纳思想、转化思想和隔离方法.

1)掌握正方形定义是学好本节的关键.正方形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前提下定义的,它包含两层意思:

①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菱形)

②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 (矩形)

正方形不仅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并且是特殊的矩形,又是特殊的菱形.教学时要结合教科书中P110中的图19.214,具体说明正方形与矩形、菱形的关系.这些关系是教学的一个难点,也是教学内容的重点和关键,要结合图形或者教具,或用简单的集合关系图,使学生把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关系搞清楚.这些概念重叠交错,不易搞清楚,在教学这些内容时进度可稍放慢些.

2)因为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矩形,又是菱形,所以它的性质是它们性质的综合,不仅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也有矩形和菱形的特殊性质,所以讲正方形性质的关键是在复习矩形、菱形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可以将正方形的性质总结如下:

边:对边平行,四边相等;

角:四个角都是直角;

对角线:对角线相等,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还要让学生注意到: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把正方形分成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对角线与边的夹角是45°;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把它分成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这是正方形的特殊性质.要使学生熟悉这些最基本的内容.

3)对于怎样判定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因为层次比较多,不必分析的太具体,只要强调能判定一个四边形是矩形,又能判定这个矩形也是菱形,或者先判定四边形是菱形,再判定这个菱形也是矩形,就可以判定这个四边形是正方形,实际上就是根据正方形定义来判定.

4)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是本大节讲的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的性质与判定的综合.可以通过本节的教学总结、归纳前面所学的内容.还可以通过本节的教学,澄清学生存在的一些模糊概念.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本节课安排了三个例题,1是教材P111的例42与例3都是补充的题目.其中例1与例2是正方形性质的应用,在讲解时,应注意引导学生能正确的运用其性质.例3是正方形判定的应用,它是先判定一个四边形是矩形,再证明一组邻边,从而可以判定这个四边形是正方形.随后可以再做一组判断题,进行练习巩固(参看随堂练习1),为了活跃学生的思维,也可以将判断题改为下列问题让学生思考:

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吗?为什么?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吗?为什么?

③对角线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吗?为什么?如果不是,应该加上什么条件?

④能说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吗?为什么?

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对吗?

 

四、课堂引入

1.做一做:用一张长方形的纸片(如图所示)折出一个正方形.

学生在动手做中对正方形产生感性认识,并感知正方形与矩形的关系.问题:什么样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正方形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

指出:正方形是在平行四边形这个大前提下定义的,其定义包括了两层意:

1)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菱形)

2)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 (矩形)

2.【问题】正方形有什么性质?

由正方形的定义可以得知,正方形既是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又是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

所以,正方形具有矩形的性质,同时又具有菱形的性质.

 

 

 

五、例习题分析

1(教材P111的例4 求证: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把正方形分成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已知: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如图).

求证:△ABO△BCO△CDO△DAO是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证明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C=BD AC⊥BD

AO=CO=BO=DO(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

 △ABO△BCO△CDO△DAO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并且 △ABO ≌△BCO≌△CDO≌△DAO

 

 

 

 

  2 (补充)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的交点为OEOB上的一点,DGAEGDGOAF

求证:OE=OF

    分析:要证明OE=OF,只需证明AEO≌△DFO,由于正方形的对角线垂直平分且相等,可以得到AOE=DOF=90°AO=DO,再由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可以得到EAO=FDO,根据ASA可以得到这两个三角形全等,故结论可得.

    证明: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OE=∠DOF=90°AO=DO(正方形的对角线垂直平分且相等).

   DG⊥AE   ∠EAO+∠AEO=∠EDG+∠AEO=90°

   EAO=FDO

   AEO ≌△DFO

   OE=OF

 

 3 (补充)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分别过点AC两点作l1l2,作BMl1MDNl1N,直线MBDN分别交l2QP点.

求证:四边形PQMN是正方形.

分析:由已知可以证出四边形PQMN是矩形,再证ABM≌△DAN,证出AM=DN,用同样的方法证AN=DP.即可证出MN=NP.从而得出结论.

证明:  PN⊥l1QM⊥l1

   PN∥QM∠PNM=90°

  PQ∥NM

  四边形PQMN是矩形.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BAD=∠ADC=90°AB=AD=DC(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1+∠2=90°

又  ∠3+∠2=90°    ∠1=∠3

   △ABM≌△DAN

   AM=DN  同理  AN=DP

   AM+AN=DN+DP

   MN=PN

  四边形PQMN是正方形(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六、随堂练习

1正方形的四条边____  __,四个角___  ____,两条对角线____   ____

2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③对角线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A

B

C

D

E

F

④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3.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EF分别

CDCB延长线上的点,且DEBF

求证:AFEAEF

 

4.如图,E为正方形ABCD内一点,且△EBC是等边三角形,

求∠EADECD的度数

 

七、课后练习

1.已知:如图,点E是正方形ABCD的边CD上一点,点FCB的延长线上一点,且DE=BF

求证:EAAF

 

2已知:如图,△ABC中,∠C=90°CD平分∠ACBDE⊥BCEDF⊥ACF.求证:四边形CFDE是正方形.

 

 

3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中,EBC上一点,AF平分∠DAECDF,求证:AE=BE+DF

 

 

 

 

193  梯形(一)

一、教学目标:

1.  探索并掌握梯形的有关概念和基本性质,探索、了解并掌握等腰梯形的性质

2.  能够运用梯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进行有关问题的论证和计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计算能力.

3.  通过添加辅助线,把梯形的问题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问题,使学生体会图形变换的方法和转化的思想.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等腰梯形的性质及其应用.

2.难点: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方法(将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及正确运用辅助线),及梯形有关知识的应用.

3.难点的突破方法:

对于梯形的概念要注意以下几点:(1)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共同点:都是凸四边形;(2)它们的区别:平行四边形是有两组对边平行;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即平行四边形平行的边是相等的,而梯形平行的边是不能相等的;(3)对于上、下底(这是习惯叫法,不是定义)是以长短来区分的,而不是指位置关系

在研究梯形时,常用的辅助线是平行移动梯形的一腰或一条对角线,或者从梯形上底的两个端点作梯形的高,把梯形的问题转化为关于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的问题,应用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的知识来解决梯形问题所以学好本大节内容的关键是引导学生会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把未知转化为已知,用已掌握的知识来研究新问题,教学中要使学生熟悉本大节中常用的辅助线,并明确这些辅助线对于问题转化的作用教学中要提醒学生,当证得新命题之后,要注意直接引用它们,不要再添加辅助线重复命题的证明过程

  解决梯形问题常用的方法:

  (1)“平移腰”:把梯形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图1);

2)“作高”:使两腰在两个直角三角形中(图2);

  (3)“平移对角线”:使两条对角线在同一个三角形中(图3);

  (4)“延腰”:构造具有公共角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图4);

5)“等积变形”,连结梯形上底一端点和另一腰中点,并延长与下底延长线交于一点,构成三角形(图5).

            

  

 

 

    1           2             3             4        5

  综上所述: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就是通过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把梯形问题转化为已经熟悉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问题来解决.在教学时让学生注意它们的作用,掌握这些辅助线的使用对于学好梯形内容很有帮助

    注意的是:本教材为了降低难度,所有需要的辅助线在题目中都给出来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适当地选讲有关辅助线添加的题目,没必要让学生去做一些比较复杂的题.

等腰梯形的性质与等腰三角形相仿,因此在推导其性质或需要添加辅助线时,可以借助等腰三角形来研究.尤其是根据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可得到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这条性质,在总结等腰梯形的性质时,不要漏掉.

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证明等腰梯形的性质,尤其在证明“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这条性质时,“平移腰”和“作高”这两种常见的辅助线,在教学中头一次出现,可以借此机会,给学生介绍这两种辅助线的添加方法.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本节课安排了三个例题,例1是教材P118中的例1.它是等腰梯形性质的直接运用.题目比较简单,在教学中,最好让学生分析、讲解、解答.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证明△EAD是等腰三角形时,要用到梯形的定义“上下底互相平行(ADBC)”这一点.

    2与例3都是补充的题目,例2是一道计算题,例3是一道证明题,其用意一是为了巩固其概念,二是辅助线添加方法的练习,这两个题目的辅助线均是“平移一腰”,老师们在教学或练习中也可以再补充一些其它辅助线添加方法的题目,让学生多了解多见识.(由于本教材在梯形这一部分知识中,并没有添加辅助线的要求,因此所选的题目不要太难.)通过题目的练习与讲解应让学生知道: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就是通过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把梯形问题转化为已经熟悉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问题来解决.在教学时应让学生注意它们的作用,掌握这些辅助线的使用对于学好梯形内容很有帮助

 

四、课堂引入

1.创设问题情境——引出梯形概念.

【观察】(教材P117中的观察)右图中,有你熟悉的图形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画一画:在下列所给图中的每个三角形中画一条线段,

【思考】(1)怎样画才能得到一个梯形?

2)在哪些三角形中,能够得到一个等腰梯形?

 

 


梯形 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强调:①梯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和联系;②上、下底的概念是由底的长短来定义的,而并不是指位置来说的.)

1)一些基本概念(如图):底、腰、高

2等腰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3直角梯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3做—做——探索等腰梯形的性质(引入用轴对称解决问题的思想)

在一张方格纸上作一个等腰梯形,连接两条对角线

【问题一】 图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有哪些相等的角?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学生画图并通过观察猜想;

【问题二】 这个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结论①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上下底的中点连线是对称轴

②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③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五、例习题分析

    1(教材P118的例1)略.

(延长两腰     梯形辅助线添加方法三)

 

2(补充)如图,梯形ABCD中,ADBC

B=70°,∠C=40°,AD=6cmBC=15cm

CD的长

    分析:设法把已知中所给的条件都移到一个三角形中,便可以解决问题.其方法是:平移一腰,过点AAEDCBCE,因此四边形AECD是平行四边形,由已知又可以得到ABE是等腰三角形(EA=EB),因此CD=EA=EB=BCEC=BCAD=9cm

    解(略).

 

    3 (补充) 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D90°CABABC BEACE.求证:BECD

    分析:要证BE=CD,需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其方法是:平移一腰,过点DDF∥ABBCF,因此四边形ABFD是平行四边形,则DF=AB,由已知可导出∠DFC=∠BAE,因此Rt△ABE≌Rt△FDCAAS),故可得出BE=CD

证明(略)

另证:如图,根据题意可构造等腰梯形ABFD,证明△ABE≌△FDC即可.

 

六、随堂练习

1.填空

1)在梯形ABCD中,已知ADBC,∠B=50°,∠C=80°,AD=aBC=b,DC=     

2)直角梯形的高为6cm,有一个角是30°,则这个梯形的两腰分别是         

3)等腰梯形 ABCD中,ABDCA C平分∠DAB,∠DAB=60°,若梯形周长为8cm,则AD=      

2.已知: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BCDABCDAD=BCBD平分∠ABC∠A=60°,梯形周长是20cm,求梯形的各边的长  AD=DC=BC=4AB=8

3.求证:等腰梯形两腰上的高相等.

七、课后练习

1.填空:已知直角梯形的两腰之比是12,那么该梯形的最大角为     ,最小角为      

2.已知等腰梯形的锐角等于60°它的两底分别为15cm49cm,求它的腰长和面积

3已知:如图,梯形ABCD中,CD//AB

求证:AD=ABDC

 

4.已知,如图,梯形ABCD中,ADBCEAB的中点,DECE,求证:AD+BC=DC.(延长DECB延长线于点F,由全等可得结论)

 

 

 

 


193  梯形(二)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教学,使学生掌握“同一底上两底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这个判定方法,及其此判定方法的证明.

    2.能够运用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体会转化的思想,数学建模的思想,会用分析法寻求证明题思路,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

  3.通过添加辅助线,把梯形的问题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问题,使学生体会图形变换的方法和转化的思想

二、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等腰梯形的判定方法并能运用.

2.难点:等腰梯形判定方法的运用.

3.难点的突破方法:

教科书通过用P119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到“同一底上两底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这个判定方法,教材虽直接给出了等腰梯形的判定方法.并未将其进行证明,但是在P119的思考中,提出了“你能证明吗?”这个问题,因此我们应注意引导学生将其判定方法进行证明.另外教学中要注意,新教材中并未提出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这个命题.因此我们不能将其作为判定方法直接引用,故判定一梯形是否为等腰梯形的方法有两种(1)定义(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2)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等腰梯形的判定方法.一般是先判定一个四边形是梯形,然后再用两腰相等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来判定它是等腰梯形.判定一个四边形是梯形时,根据梯形定义,判定另两边不平行比较困难,可以通过判定平行的两边不相等来说明.

  梯形的画图:一般先画出有关的三角形,在此基础上再画出有关的平行四边形,最后得到所求图形.(三角形奠基法)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本节课安排的例题与练习较多,可供老师们选用

    1是教材P119的例2,这是一道计算题,讲解时要让学生注意,已知中并没有给出等腰梯形的条件,它需要先判定梯形ABCD为等腰梯形,然后再用其性质得出结论.

    2、例3、例4都是补充的题目.其中例2是一道文字题,这道题在进行证明时,可采用“平移对角线”或“作高”两种不同的方法,通过讲解例2,可以再次给学生介绍解决梯形问题时辅助线的添加方法.

    3是一道证明等腰梯形的题,它需要先证明其四边形是梯形,即先证出EGAB,此时还要由AEBG延长交于O,说明EG≠AB,才能得出四边形ABGE是梯形.然后再利用同底上的两角相等得出这个梯形是等腰梯形.选讲此题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证明一个四边形是等腰梯形的步骤与方法

    4是一道作图题,新教材P119的练习4就是一道画梯形图的题,此例4与练习4相同通过此题的讲解与练习,就是要加强学生对梯形概念的理解,并了解梯形作图的一般方法让学生知道梯形的画图题,也常常是通过分析,找出需要添加的辅助线,先画出三角形或四边形,再根据它们之间的联系画出所要求的梯形

 

四、课堂引入

1.复习提问:(1)什么样的四边形叫梯形,什么样的梯形是直角梯形、等腰梯形?

 (2)等腰梯形有哪些性质?它的性质定理是怎样证明的?

 (3)在研究解决梯形问题时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是什么?常用的辅助线有哪几种?

  我们已经掌握了等腰梯形的性质,那么又如何来判定一个梯形是否是等腰梯形呢?今天我们就共同来研究这个问题.

     2.【提出问题】:前面所学的特殊四边形的判定基本上是性质的逆命题等腰梯形同一底上两个角相等的逆命题是什么?

命题: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问:这个命题是否成立?能否加以证明,引导学生写出已知、求证

启发:能否转化为特殊四边形或三角形,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和求证

  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B=C

求证:AB=CD

  分析:我们学过“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边相等.”因此,我们只要能将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转化为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命题就容易证明了.

  证明方法1:过点DDEABBC于点F,得到DEC

  ABDE ∴∠B=1

  ∵∠B=C ∴∠1=C. DEDC

  又ADBC, DEAB=DC

证明时,可以仿照性质证明时的分析,来启发学生添加辅助线DE

证明方法二:用常见的梯形辅助线方法:过点AAEBC DDFBC,垂足分别为EF(见图一).

 

证明方法三: 延长BACD相交于点E(见图二)                         图一                     图二 

       通过证明:验证了命题的正确性,从而得到:等腰梯形判定方法

     等腰梯形判定方法  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几何表达式:梯形ABCD中,若∠B=∠C,则AB=DC

  【注意】等腰梯形的判定方法:先判定它是梯形,再用两腰相等”“或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来判定它是等腰梯形.

 

五、例、习题分析

1(教材P119的例2

 

2(补充) 证明: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已知:如图,梯形ABCD中,对角线AC=BD

求证: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

  分析:证明本题的关键是如何利用对角线相等的条件来构造等腰三角形.在ΔABCΔDCB中,已有两边对应相等,要能证1=2,就可通过证ΔABC ΔDCB得到AB=DC

 证明:过点DDEAC,交BC的延长线于点E

ADBC四边形ACED为平行四边形, DE=AC

 AC=BD DE=BD ∴ ∠1=E

 ∵ ∠2=E ∴ ∠1=2

 又 AC=DBBC=CE  ΔABCΔDCB  ∴ AB=CD

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

  说明:如果ACBD交于点O,那么由1=2可得OB=OCOA=OD ,即等腰梯形对角线相交,可以得到以交点为顶点的两个等腰三角形,这个结论虽不能直接引用,但可以为以 后解题提供思路.

问:能否有其他证法,引导学生作出常见辅助线,如图,作AE⊥BCDF⊥BC,可证 RtΔABC≌RtΔCAE,得∠1=∠2

 

 

 

 

  3(补充) 已知:如图,点E在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CFBEBDGF是垂足.求证:四边形ABGE是等腰梯形.

  分析:先证明OEOG,从而说明OEG45°,得出EGAB,由AEBG延长交于O,显然EG≠AB.得出四边形ABGE是梯形,再利用同底上的两角相等得出它为等腰梯形.

 

  4 (补充)画一等腰梯形,使它上、下底长分别4cm12cm,高为3cm,并计算这个等腰梯形的周长和面积.

  分析:梯形的画图题常常通过分析,找出需添加的辅助线,归结为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的作图,然后,再根据它们之间的联系,画出所要求的梯形.

如图,先算出AB长,可画等腰三角形ABE,然后完成 AECD的画图.

  画法:ΔABE,使BE=124=8cm

   .

  延长BEC使EC=4cm.

  分别过ACAD∥BC CD∥AEADCD交于点D

  四边形ABCD就是所求的等腰梯形.

  解:梯形ABCD周长=4125×226cm

  答:梯形周长为26cm,面积为24

 

六、随堂练习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等腰梯形两底角相等   

B)等腰梯形的一组对边相等且平行

C)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都等于90

D)等腰梯形的四个内角中不可能有直角

2.已知等腰梯形的周长25cm,上、下底分别为7cm8cm,则腰长为_______cm

3.已知等腰梯形中的腰和上底相等,且一条对角线和一腰垂直,求这个梯形的各个角的度数

4.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DC∠1=∠2AC=BD,求证: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

(略证   AD=BC ,∴ ABDC

 

5已知,如图,EF分别是梯形ABCD的两底ADBC的中点,且EFBC,求证: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

 

七、课后练习

1.等腰梯形一底角 ,上、下底分别为818,则它的腰长为______,高为______,面积是_________

2.梯形两条对角线分别为1520,高为12,则此梯形面积为_________

 

3.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CABCD不平行,且AB=CD求证: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

4如图4.9-9,梯形ABCD中,ABCDAD=BCCEABE,若ACBDG.求证:CE= AB+CD).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

20.1数据的代表

20.1.1平均数(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数据的权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应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在数据统计中的意义和作用: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字,是反映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特征数。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突破的方法:

1、重点:会求加权平均数

2、难点:对“权”的理解

3、难点的突破方法:

首先应该复习平均数的概念:把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叫做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复习这个概念的好处有两个:一则可以将小学阶段的关于平均数的概念加以巩固,二则便于学生理解用数据与其权数乘积后求和作为加权平均数的分子。

在教材P136“讨论”栏目中要讨论充分、得当,排除学生常见的思维障碍。讨论问题中的错误做法是学生常见错误,尤其是中差生往往按小学学过的平均数计算公式生搬硬套。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提问学生平均数计算公式中分子是什么、分母又是什么?学生由前面复习平均数定义可答出分子是数据的总和、分母是数据的个数,这时教师可递进设疑:那么,题目中涉及的每个数据是每个占有耕地面积还是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呢?数据个数是指ABC三个县还是三个县的总人数呢?这样看来小明的做法有道理吗,为什么?

通过以上几个问题的设计为学生充分思考和相互讨论交流就铺好了台阶。

要使学生更好的去理解权的意义,可以再举一些生活、学习中的例子。比如:初二.五班有4个小组,在一次测验中第一组有7名同学得了99分,1名同学得了61分,第二组有1名同学得到了100分、7名同学得62分。能否由 得出第二小组平均成绩这样的结论?为什么?这个例子简单明了又便于学生想象理解,能够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得99分的7个人比1个得61分的学生对平均成绩影响更大,从而理解权的意义。

在讨论栏目过后,引出加权平均数。最好让学生将公式与小学学过的平均数计算公式作比较看看意义上是否一致,这样做利于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利于对加权平均数公式的理解,也利于理解“权”的意义。

三、例习题意图分析

1、教材P136的问题及讨论栏目在教学中起到的作用。

1)、这个问题的设计和讨论栏目在此处安排最直接和最重要的目的是想引出权的概念和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

2)、这个讨论栏目中的错误解法是初学者常见的思维方式,也是已学者易犯的错误。在这里安排讨论很得当,起揭示思维误区,警示学生、加深认识的作用。

3)、客观上,教材P136的问题是一个实际问题,它照应了本节的前言——将在实际问题情境中,进一步探讨它们的统计意义,体会它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揭示了统计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4)、P137的云朵其实是复习平均数定义,小方块则强调了权意义。

2、教材P1371的作用如下:

1)、解决例1要用到加权平均数公式,所以说它最直接、最重要的目的是及时复习巩固公式,并且举例说明了公式用法和解题书写格式,给学生以示范和模仿。

2)、这里的权没有直接给出数量,而是以比的形式出现,为加深学生对权的意义的理解。

3)、两个问题中的权数各不相同,直接导致结果有所不同,这既体现了权数在求加权平均数的作用,又反映了应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要灵活、体现知识要活学活用。

3、教材P1382的作用如下:

1)、这个例题再次将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得以及时巩固,让学生熟悉公式的使用和书写步骤。

2)、例2与例1的区别主要在于权的形式又有变化,以百分数的形式出现,升华了学生对权的意义的理解。

3)、它也充分体现了统计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四、课堂引入

1、若不选择教材中的引入问题,也可以替换成更贴近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实例,下举一例可供借鉴参考。

某校初二年级共有4个班,在一次数学考试中参考人数和成绩如下:

班级

1

2

3

4

参考人数

40

42

45

32

平均成绩

80

81

82

79

求该校初二年级在这次数学考试中的平均成绩?下述计算方法是否合理?为什么?

= 79+80+81+82=80.5

 

五、例习题分析:

1和例2均为计算数据加权平均数型问题,因为是初学尤其之前与平均数计算公式已经作过比较,所以这里应该让学生搞明白问题中是否有权数,即是选择普通的平均数计算还是加权平均数计算,其次若用加权平均数计算,权数又分别是多少?例2的题意理解很重要,一定要让学生体会好这里的几个百分数在总成绩中的作用,它们的作用与权的意义相符,实际上这几个百分数分别表示几项成绩的权。

六、随堂练习:

1、老师在计算学期总平均分的时候按如下标准:作业占100%、测验占30%、期中占35%、期末考试占35%,小关和小兵的成绩如下表:

学生

作业

测验

期中考试

期末考试

小关

80

75

71

88

小兵

76

80

68

90

2、为了鉴定某种灯泡的质量,对其中10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进行测量,结果如下表:(单位:小时)

寿命

450

550

600

650

700

只数

20

10

30

15

25

求这些灯泡的平均使用寿命?

答案:1. =79.05      =80  2.  =597.5小时

 

 

七、课后练习:

1、在一个样本中,2出现了x 次,3出现了x 次,4出现了x 次,5出现了x 次,则这个样本的平均数为       .

2、某人打靶,有a次打中 环,b次打中 环,则这个人平均每次中靶     环。

3、一家公司打算招聘一名部门经理,现对甲、乙两名应聘者从笔试、面试、实习成绩三个方面表现进行评分,笔试占总成绩20%、面试占30%、实习成绩占50%,各项成绩如表所示:

应聘者

笔试

面试

实习

85

83

90

80

85

92

试判断谁会被公司录取,为什么?

4、在一次英语口试中,已知501人、602人、705人、905人、1001人,其余为84分。已知该班平均成绩为80分,问该班有多少人?

答案:1.          2.          3. =86.9   =96.5 

乙被录取      4.  39

 

 

 

20.1数据的代表

20.1.1平均数(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加深对加权平均数的理解

2、会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从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会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的值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的突破方法

1、重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

2、难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

3、难点的突破方法:

首先应先复习组中值的定义,在七年级下教材P72中已经介绍过组中值定义。因为在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近似值过程中要用到组中值去代替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的值,所以有必要在这里复习组中值定义。

应给学生介绍为什么可以利用组中值代替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的值,以及这样代替的好处、不妨举一个例子,在一组中如果数据分布较为均匀时,比如教材P140探究问题的表格中的第三组数据,它的范围是41X61,共有20个数据,若分布较为平均,4142434460个出现1次,那么这组数据的和为41+42++60=1010。而用组中值51去乘以频数20恰好为10201010,即当数据分布较为平均时组中值恰好近似等于它的平均数。所以利用组中值X频数去代替这组数据的和还是比较合理的,而且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简化了计算量。

为了更好的理解这种近似计算的方法和合理性,可以让学生去读统计表,体会表格的实际意义。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教材P140探究栏目的意图。

1)、主要是想引出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近似值的计算方法。

2)、加深了对“权”意义的理解:当利用组中值近似取代替一组数据中的平均值时,频数恰好反映这组数据的轻重程度,即权。

这个探究栏目也可以帮助学生去回忆、复习七年级下的关于频数分布表的一些内容,比如组、组中值及频数在表中的具体意义。

2、教材P140的思考的意图。

1)、使学生通过思考这两个问题过程中体会利用统计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2)、帮助学生理解表中所表达出来的信息,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3P141利用计算器计算平均值

这部分篇幅较小,与传统教材那种详细介绍计算器使用方法产生明显对比。一则由于学校中学生使用计算器不同,其操作过程有差别亦不同,再者,各种计算器的使用说明书都有详尽介绍,同时也说明在今后中考趋势仍是不允许使用计算器。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不是利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但是掌握其使用方法确实可以运算变得简单。统计中一些数据较大、较多的计算也变得容易些了。

四、   课堂引入

采用教材原有的引入问题,设计的几个问题如下:

1)、请同学读P140探究问题,依据统计表可以读出哪些信息

2)、这里的组中值指什么,它是怎样确定的?

3)、第二组数据的频数5指什么呢?

4)、如果每组数据在本组中分布较为均匀,比组数据的平均值和组中值有什么关系。

五、随堂练习

1、某校为了了解学生作课外作业所用时间的情况,对学生作课外作业所用时间进行调查,下表是该校初二某班50名学生某一天做数学课外作业所用时间的情况统计表

所用时间t(分钟)

人数

0t10

4

0<≤

6

20t20

165

10

5

身高(cm

185

175

155

145

15

20

6

10

20

4

人数(人)

14

30t40

13

40t50

9

50t60

4

1)、第二组数据的组中值是多少?

2)、求该班学生平均每天做数学作业所用时间

2、某班40名学生身高情况如下图,

请计算该班学生平均身高

 

 

答案1.1.15. 228.  2.  165

 

七、课后练习:

1、某公司有15名员工,他们所在的部门及相应每人所创的年利润如下表

部门

A

B

C

D

E

F

G

人数

1

1

2

4

2

2

5

每人创得利润

20

5

2.5

2

1.5

1.5

1.2

该公司每人所创年利润的平均数是多少万元?

 

2、下表是截至到2002年费尔兹奖得主获奖时的年龄,根据表格中的信息计算获费尔兹奖得主获奖时的平均年龄?

 

年龄

频数

28X30

4

30X32

3

32X34

8

34X36

7

36X38

9

38X40

11

40X42

2


3
、为调查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环保局对所辖的50个居民区进行了噪音(单位:分贝)水平的调查,结果如下图,求每个小区噪音的平均分贝数。

60

10

5

噪音/分贝

80

70

50

40

15

20

6

12

18

4

频数

10

90

 

 

 

 

 

 

 

 

 

 

 

 

 


答案:1.2.95万元  2.29  3.60.54分贝

 

 

 

 

 

 

 

 

20.1 数据的代表

20.1.2 中位数和众数(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中位数和众数,并会求出一组数据中的众数和中位数。

2、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意义和作用。它们也是数据代表,可以反映一定的数据信息,帮助人们在实际问题中分析并做出决策。

3、会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数据信息做出决策。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的突破方法:

1、重点:认识中位数、众数这两种数据代表

2、难点: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数据信息做出决策。

3、难点的突破方法:

首先应交待清楚中位数和众数意义和作用:

中位数仅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某些数据的变动对中位数没有影响,中位数可能出现在所给的数据中,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可用中位数描述其趋势。众数是当一组数据中某一重复出现次数较多时,人们往往关心的一个量,众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这是它的一个优势,中位数的计算很少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教学过程中注重双基,一定要使学生能够很好的掌握中位数和众数的求法,求中位数的步骤:⑴将数据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排列,⑵数清数据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如果数据个数为奇数则取中间的数,如果数据个数为偶数,则取中间位置两数的平均值作为中位数。求众数的方法:找出频数最多的那个数据,若几个数据频数都是最多且相同,此时众数就是这多个数据。

在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实际问题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课堂上教师应多举实例,使同学在分析不同实例中有所体会。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教材P143的例4的意图

1)、这个问题的研究对象是一个样本,主要是反映了统计学中常用到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数据较多的研究对象,我们可以考察总体中的一个样本,然后由样本的研究结论去估计总体的情况。

2)、这个例题另一个意图是交待了当数据个数为偶数时,中位数的求法和解题步骤。(因为在前面有介绍中位数求法,这里不再重述)

3)、问题2显然反映学习中位数的意义:它可以估计一个数据占总体的相对位置,说明中位数是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数据代表。

4)、这个例题再一次体现了统计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所以应鼓励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

2、教材P1455的意图

1)、通过例5应使学生明白通常对待销售问题我们要研究的是众数,它代表该型号的产品销售最好,以便给商家合理的建议。

2)、例5也交待了众数的求法和解题步骤(由于求法在前面已介绍,这里不再重述)

3)、例5也反映了众数是数据代表的一种。

四、课堂引入

严格的讲教材本节课没有引入的问题,而是在复习和延伸中位数的定义过程中拉开序幕的,本人很同意这种处理方式,教师可以一句话引入新课:前面已经和同学们研究过了平均数的这个数据代表。它在分析数据过程中担当了重要的角色,今天我们来共同研究和认识数据代表中的新成员——中位数和众数,看看它们在分析数据过程中又起到怎样的作用。

五、例习题的分析

教材P1444,从所给的数据可以看到并没有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因此,首先应将数据重新排列,通过观察会发现共有12个数据,偶数个可以取中间的两个数据146148,求其平均值,便可得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教材P1455,由表中第二行可以查到23.5号鞋的频数最大,因此这组数据的众数可以得到,所提的建议应围绕利于商家获得较大利润提出。

六、随堂练习

1某公司销售部有营销人员15人,销售部为了制定某种商品的销售金额,统计了这15个人的销售量如下(单位:件)

1800510250250210250210210150210150120120210150

求这15个销售员该月销量的中位数和众数。

假设销售部负责人把每位营销员的月销售定额定为320件,你认为合理吗?如果不合理,请你制定一个合理的销售定额并说明理由。

2、某商店34月份出售某一品牌各种规格的空调,销售台数如表所示:

台数

规格

月份

 

 

1

1.2

1.5

2

3

12

20

8

4

4

16

30

14

8

根据表格回答问题:

商店出售的各种规格空调中,众数是多少?

假如你是经理,现要进货,6月份在有限的资金下进货单位将如何决定?

答案:1. 1210件、210   2)不合理。因为15人中有13人的销售额达不到320件(320虽是原始数据的平均数,却不能反映营销人员的一般水平),销售额定为210件合适,因为它既是中位数又是众数,是大部分人能达到的额定。

2.   11.2    2)通过观察可知1.2匹的销售最大,所以要多进1.2匹,由于资金有限就要少进2匹空调。

七、课后练习

1.       数据8998108998107998的中位数是  ,众数是

2.       一组数据23272018X12,它的中位数是21,则X的值是        .   

3.       数据929698100X的众数是96,则其中位数和平均数分别是(      

A.9796    B.9696.4       C.9697      D.9897

4.       如果在一组数据中,23252822出现的次数依次为2534次,并且没有其他的数据,则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A.2425     B.2324        C.2525      D.2325

5.       随机抽取我市一年(按365天计)中的30天平均气温状况如下表:

温度(℃)

-8

-1

7

15

21

24

30

天数

3

5

5

7

6

2

2

请你根据上述数据回答问题:

1.该组数据的中位数是什么?

2.若当气温在18~25℃为市民“满意温度”,则我市一年中达到市民“满意温度”的大约有多少天?

答案:1.  92.  22 3.B4.C  5.115.   2)约97

20.1.2 中位数和众数(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平均数、众数、中位数都是数据的代表。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应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在描述数据时的差异。

3、能灵活应用这三个数据代表解决实际问题。

二、重点、难点和突破难点的方法

1、重点: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之间的差异。

2、难点:灵活运用这三个数据代表解决问题。

3、难点的突破方法:

首先应复习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将这三者进行比较,归纳三者的各自特点,以保证学生在应用过程中不致盲目乱用。以下是这三个数据代表的异同。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可以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主要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平均数是应用较多的一种量。另外要注意:

平均数计算要用到所有的数据,它能够充分利用所有的数据信息,但它受极端值的影响较大.

众数是当一组数据中某一数据重复出现较多时,人们往往关心的一个量,众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这是它的一个优势,中位数的计算很少也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平均数的大小与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均有关系,任何一个数据的变动都会相应引起平均数的变动.

中位数仅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某些数据的移动对中位数没有影响,中位数可能出现在所给数据中也可能不在所给的数据中,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可用中位数描述其趋势.

实际问题中求得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应带上单位.

例题6的讲解要到位,分析要清楚,既要讲明白例题,也要使学生通过这个例题知道怎样去应用这三个数据代表分析问题,具体的注意事项将在例习题的意图分析中介绍。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教材P1466的意图

1)、这是在学习过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与分析之后涉及到这四个环节的一个例题,从分析和解答过程来看它交待了该如何完整的进行这几个过程,为该怎样综合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作了一个标准范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应注意,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复习。

2)、从分析和解答过程来看,此例题的一个主要意图是区分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这三个数据代表的异同。

3)、由例题中(2)问和(3)问的不同,导致结果的不同,其目的是告诉学生应该根据题目具体要求来灵活运用三个数据代表解决问题。

4)、本例题也客观的反映了数学知识对生活实践的指导有重要的意义,也体现了统计知识与生活实践是紧密联系的。

四、课堂引入:

本节课的课堂引入可以通过复习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定义开始,为完成重点、突破难点作好铺垫,没有必要牵强的加入一个生活实例作为引入问题。

五、例习题的分析:

例题6中第一问是在巩固平均数定义、中位数定义和众数的定义。可以引导学生从问题中词语特点分析它们分别指哪个数据代表,教师也可以顺便加一个发散性问题,一般地哪些词语是指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呢?

例题6中的第二问学生一般不易想到,教师要将“较高目标”衡量标准引向三个数据代表身上,这样学生就不难回答了。

第三问要抓住一半左右应与哪个数据代表的意义相符这个问题。即要很好的回答第三问,学生头脑必须很清楚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特点。

六、随堂练习:

1、在一次环保知识竞赛中,某班50名学生成绩如下表所示:

得分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人数

2

3

6

14

15

5

4

1

分别求出这些学生成绩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

2、公园里有甲、乙两群游客正在做团体游戏,两群游客的年龄如下:(单位:岁)

甲群:131314151515161717

乙群:34455665457

1)、甲群游客的平均年龄是     岁,中位数是    岁,众数是     岁,其中能较好反映甲群游客年龄特征的是      

2)、乙群游客的平均年龄是        岁,中位数是       岁,众数是      岁。其中能较好反映乙群游客年龄特征的是      

答案:1.  众数90  中位数 85    平均数 84.6

2.1151515、众数(2.155.56、中位数

 

七、课后练习:

1、某公司的33名职工的月工资(以元为单位)如下:

职员

董事长

副董事长

董事

总经理

经理

管理员

职员

人数

1

1

2

1

5

3

20

工资

5500

5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求该公司职员月工资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2)、假设副董事长的工资从5000元提升到20000元,董事长的工资从5500元提升到30000元,那么新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又是什么?(精确到元)

3)、你认为应该使用平均数和中位数中哪一个来描述该公司职工的工资水平?

 

 

 

2、某公司有15名员工,它们所在的部门及相应每人所创的年利润如下表示:

部门

A

B

C

D

E

F

G

人数

1

1

2

4

2

2

3

每人所创的年利润

20

5

2.5

2.1

1.5

1.5

1.2

根据表中的信息填空:

(1)       该公司每人所创年利润的平均数是       万元。

(2)       该公司每人所创年利润的中位数是        万元。

(3)       你认为应该使用平均数和中位数中哪一个来描述该公司每人所创年利润的一般水平?答       

答案:1.1.2090 5001500

2.328815001500

3)中位数或众数均能反映该公司员工的工资水平,因为公司中少数人的工资额与大多数人的工资额差别较大,这样导致平均数与中位数偏差较大,所以平均数不能反映这个公司员工的工资水平。

2.13.2万元   22.1万元    3)中位数

 

20.2   数据的波动

20.2.1极差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极差的定义,知道极差是用来反映数据波动范围的一个量

2、会求一组数据的极差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的突破方法

1、重点:会求一组数据的极差

2、难点:本节课内容较容易接受,不存在难点。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教材P151引例的意图

1)、主要目的是用来引入极差概念的

2)、可以说明极差在统计学家族的角色——反映数据波动范围的量

3)、交待了求一组数据极差的方法。

四、课堂引入:

引入问题可以仍然采用教材上的“乌鲁木齐和广州的气温情”为了更加形象直观一些的反映极差的意义,可以画出温度折线图,这样极差之所以用来反映数据波动范围就不言而喻了。

五、例习题分析

本节课在教材中没有相应的例题,教材P152习题分析

问题1 可由极差计算公式直接得出,由于差值较大,结合本题背景可以说明该村贫富差距较大。问题2 涉及前一个学期统计知识首先应回忆复习已学知识。问题3答案并不唯一,合理即可。

六、随堂练习:

1、一组数据:473865368774539474的极差是     ,一组数据17361350-2114-1736的极差是      .

2、一组数据3-102X的极差是5,且X为自然数,则X=     .

3、下列几个常见统计量中能够反映一组数据波动范围的是(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极差

4、一组数据X X X 的极差是8,则另一组数据2X +12X +1…,2X +1的极差是(    

A. 8     B.16     C.9      D.17

答案:1.  4973850      2. 4       3. D       4.B

 

七、课后练习:

1、已知样本9.910.310.39.910.1,则样本极差是(     

A. 0.4    B.16    C.0.2    D.无法确定

在一次数学考试中,第一小组14名学生的成绩与全组平均分的差是23-5101282-14-10-255-5,那么这个小组的平均成绩是(    

A. 87    B. 83    C. 85    D无法确定

3、已知一组数据2.11.91.8X2.2的平均数为2,则极差是      

4、若10个数的平均数是3,极差是4,则将这10个数都扩大10倍,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极差是      

5、某活动小组为使全小组成员的成绩都要达到优秀,打算实施“以优帮困”计划,为此统计了上次测试各成员的成绩(单位:分)

9095879263548276551004580

计算这组数据的极差,这个极差说明什么问题?

将数据适当分组,做出频率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

答案:1.A   2.D    3. 0.4      4.3040.       51)极差55分,从极差可以看出这个小组成员成绩优劣差距较大。(2)略

 

20.2.2 方差(第一课时)

. 教学目标:

1. 了解方差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 理解方差概念的产生和形成的过程。

3. 会用方差计算公式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

. 重点、难点和难点的突破方法:

1. 重点:方差产生的必要性和应用方差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 难点:理解方差公式

3. 难点的突破方法:

方差公式:S = [ - + - ++ - ]比较复杂,学生理解和记忆这个公式都会有一定困难,以致应用时常常出现计算的错误,为突破这一难点,我安排了几个环节,将难点化解。

1)首先应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习方差和方差公式,目的不明确学生很难对本节课内容产生兴趣和求知欲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多举几个生活中的小例子,不如选择仪仗队队员、选择运动员、选择质量稳定的电器等。学生从中可以体会到生活中为了更好的做出选择判断经常要去了解一组数据的波动程度,仅仅知道平均数是不够的。

2)波动性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表现出来?第一环节中点明了为什么去了解数据的波动性,第二环节则主要使学生知道描述数据,波动性的方法。可以画折线图方法来反映这种波动大小,可是当波动大小区别不大时,仅用画折线图方法去描述恐怕不会准确,这自然希望可以出现一种数量来描述数据波动大小,这就引出方差产生的必要性。

3)第三环节 教师可以直接对方差公式作分析和解释,波动大小指的是与平均数之间差异,那么用每个数据与平均值的差完全平方后便可以反映出每个数据的波动大小,整体的波动大小可以通过对每个数据的波动大小求平均值得到。所以方差公式是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统计量,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程度和课堂时间决定是否介绍平均差等可以反映数据波动大小的其他统计量。

. 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 教材P125的讨论问题的意图:

1.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为引入方差概念和方差计算公式作铺垫。

3.介绍了一种比较直观的衡量数据波动大小的方法——画折线法。

4.客观上反映了在解决某些实际问题时,求平均数或求极差等方法的局限性,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方差的意义和目的。

2. 教材P1541的设计意图:

1.1放在方差计算公式和利用方差衡量数据波动大小的规律之后,不言而喻其主要目的是及时复习,巩固对方差公式的掌握。

2.1的解题步骤也为学生做了一个示范,学生以后可以模仿例1的格式解决其他类似的实际问题。

.课堂引入:

除采用教材中的引例外,可以选择一些更时代气息、更有现实意义的引例。例如,通过学生观看2004年奥运会刘翔勇夺110米栏冠军的录像,进而引导教练员根据平时比赛成绩选择参赛队员这样的实际问题上,这样引入自然而又真实,学生也更感兴趣一些。

. 例题的分析:

教材P1541在分析过程中应抓住以下几点:

1.       题目中“整齐”的含义是什么?说明在这个问题中要研究一组数据的什么?学生通过思考可以回答出整齐即波动小,所以要研究两组数据波动大小,这一环节是明确题意。

2.       在求方差之前先要求哪个统计量,为什么?学生也可以得出先求平均数,因为公式中需要平均值,这个问题可以使学生明确利用方差计算步骤。

3.       方差怎样去体现波动大小?

这一问题的提出主要复习巩固方差,反映数据波动大小的规律。

. 随堂练习:

1. 从甲、乙两种农作物中各抽取1株苗,分别测得它的苗高如下:(单位:cm

甲:9101112713108128

乙:8131211101277911

问:(1)哪种农作物的苗长的比较高?

2)哪种农作物的苗长得比较整齐?

2. 段巍和金志强两人参加体育项目训练,近期的5次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谁的成绩比较稳定?为什么?

测试次数

1

2

3

4

5

段巍

13

14

13

12

13

金志强

10

13

16

14

12

参考答案:1.1)甲、乙两种农作物的苗平均高度相同;(2)甲整齐

          2.段巍的成绩比金志强的成绩要稳定。

 

. 课后练习:

1.已知一组数据为20-13-4,则这组数据的方差为      

2.甲、乙两名学生在相同的条件下各射靶10次,命中的环数如下:

甲:78686591074

乙:9578768677

经过计算,两人射击环数的平均数相同,但S      S ,所以确定        去参加比赛。

3. 甲、乙两台机床生产同种零件,10天出的次品分别是(    

甲:0102203124

乙:2312021121

分别计算出两个样本的平均数和方差,根据你的计算判断哪台机床的性能较好?

4.       小爽和小兵在10次百米跑步练习中成绩如表所示:(单位:秒)

小爽

10.8

10.9

11.0

10.7

11.1

11.1

10.8

11.0

10.7

10.9

小兵

10.9

10.9

10.8

10.8

11.0

10.9

10.8

11.1

10.9

10.8

如果根据这几次成绩选拔一人参加比赛,你会选谁呢?

答案:1. 6  2. >、乙;3. =1.5S =0.975 1. 5S 0.425,乙机床性能好

4. 10.9S 0.02

   10.9S 0.008

选择小兵参加比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