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中初三九年级人教版下册数学全册教案下载1

 昵称1705697 2010-10-22

正弦和余弦(一)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使学生知道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都固定这一事实.

(二)能力训练点

逐步培养学生会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使学生知道当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这一事实.

2.难点:学生很难想到对任意锐角,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事实,关键在于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如图6-1,长5米的梯子架在高为3米的墙上,则AB间距离为多少米?

2.长5米的梯子以倾斜角∠CAB30°靠在墙上,则AB间的距离为多少?

3.若长5米的梯子以倾斜角40°架在墙上,则AB间距离为多少?

4.若长5米的梯子靠在墙上,使AB间距为2米,则倾斜角∠CAB为多少度?

前两个问题学生很容易回答.这两个问题的设计主要是引起学生的回忆,并使学生意识到,本章要用到这些知识.但后两个问题的设计却使学生感到疑惑,这对初三年级这些好奇、好胜的学生来说,起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同时使学生对本章所要学习的内容的特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有些问题单靠勾股定理或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是不能解决的,解决这类问题,关键在于找到一种新方法,求出一条边或一个未知锐角,只要做到这一点,有关直角三角形的其他未知边角就可用学过的知识全部求出来.

通过四个例子引出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请每一位同学拿出自己的三角板,分别测量并计算30°、45°、60°角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

学生很快便会回答结果:无论三角尺大小如何,其比值是一个固定的值.程度较好的学生还会想到,以后在这些特殊直角三角形中,只要知道其中一边长,就可求出其他未知边的长.

2.请同学画一个含40°角的直角三角形,并测量、计算40°角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学生又高兴地发现,不论三角形大小如何,所求的比值是固定的.大部分学生可能会想到,当锐角取其他固定值时,其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吗?

这样做,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也使学生对本节课要研究的知识有了整体感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大胆地探索新知.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通过动手实验,学生会猜想到“无论直角三角形的锐角为何值,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总是固定不变的”.但是怎样证明这个命题呢?学生这时的思维很活跃.对于这个问题,部分学生可能能解决它.因此教师此时应让学生展开讨论,独立完成.

2.学生经过研究,也许能解决这个问题.若不能解决,教师可适当引导:

若一组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锐角相等,可以把其

顶点A1A2A3重合在一起,记作A,并使直角边AC1AC2AC3……落在同一条直线上,则斜边AB1AB2AB3……落在另一条直线上.这样同学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引导学生独立证明:易知,B1C1B2C2B3C3……,∴△AB1C1∽△AB2C2∽△AB3C3∽……,∴

形中,∠A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

通过引导,使学生自己独立掌握了重点,达到知识教学目标,同时培养学生能力,进行了德育渗透.

而前面导课中动手实验的设计,实际上为突破难点而设计.这一设计同时起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

练习题为 作了孕伏同时使学生知道任意锐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能求出来.

()总结与扩展

1.引导学生作知识总结:本节课在复习勾股定理及含30°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基础上,通过动手实验、证明,我们发现,只要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

教师可适当补充:本节课经过同学们自己动手实验,大胆猜测和积极思考,我们发现了一个新的结论,相信大家的逻辑思维能力又有所提高,希望大家发扬这种创新精神,变被动学知识为主动发现问题,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

2.扩展:当锐角为30°时,它的对边与斜边比值我们知道.今天我们又发现,锐角任意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如果知道这个比值,已知一边求其他未知边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看来这个比值很重要,下节课我们就着重研究这个“比值”,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提前预习一下.通过这种扩展,不仅对正、余弦概念有了初步印象,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四、布置作业

本节课内容较少,而且是为正、余弦概念打基础的,因此课后应要求学生预习正余弦概念.

五、板书设计

 

 

                  第十四章  解直角三角形

  一、锐角三角函数                   证明:------------------

结论:--------------------

 

练习:---------------------                    

 正弦和余弦()

 

一、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使学生初步了解正弦、余弦概念;能够较正确地用sinAcosA表示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比;熟记特殊角30°、45°、60°角的正、余弦值,并能根据这些值说出对应的锐角度数.

()能力训练点

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

()德育渗透点

渗透教学内容中普遍存在的运动变化、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等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正弦、余弦概念.

2.教学难点:用含有几个字母的符号组sinAcosA表示正弦、余弦;正弦、余弦概念.

三、教学步骤

()明确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直角三角形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

2.明确目标:这节课我们将研究直角三角形一锐角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正弦和余弦.

()整体感知

只要知道三角形任一边长,其他两边就可知.

而上节课我们发现:只要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它的对边与斜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固定.这样只要能求出这个比值,那么求直角三角形未知边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通过与“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相类比,学生自然产生想学习的欲望,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对以下要研究的内容有了大体印象.

()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正弦、余弦的概念是全章知识的基础,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工作都十分重要,因此确定它为本课重点,同时正、余弦概念隐含角度与数之间具有一一对应的函数思想,又用含几个字母的符号组来表示,因此概念也是难点.

在上节课研究的基础上,引入正、余弦,“把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称做正弦、余弦”.如图63

请学生结合图形叙述正弦、余弦定义,以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教师板书:在△ABC中,∠C为直角,我们把锐角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正弦,记作sinA,锐角A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余弦,记作cosA

若把∠A的对边BC记作a,邻边AC记作b,斜边AB记作c,则

引导学生思考:当∠A为锐角时,sinAcosA的值会在什么范围内?得结论0sinA10cosA1(A为锐角).这个问题对于较差学生来说有些难度,应给学生充分思考时间,同时这个问题也使学生将数与形结合起来.

教材例1的设置是为了巩固正弦概念,通过教师示范,使学生会求正弦,这里不妨增问“cosAcosB”,经过反复强化,使全体学生都达到目标,更加突出重点.

求出图64所示的RtABC中的sinAsinBcosAcosB的值.

学生练习1123

让每个学生画含30°、45°的直角三角形,分别求sin30°、sin45°、sin60°和cos30°、cos45°、cos60°.这一练习既用到以前的知识,又巩固正弦、余弦的概念,经过学习亲自动笔计算后,对特殊角三角函数值印象很深刻.

求下列各式的值:

为了使学生熟练掌握特殊角三角函数值,这里还应安排六个小题:

(1)sin45°+cos45                 (2)sin30°·cos60°;

在确定每个学生都牢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后,引导学生思考,“请大家观察特殊角的正弦和余弦值,猜测一下,sin20°大概在什么范围内,cos50°呢?”这样的引导不仅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而且培养学生勇于思考、大胆创新的精神.还可以进一步请成绩较好的同学用语言来叙述“锐角的正弦值随角度增大而增大,余弦值随角度增大而减小.”为查正余弦表作准备.

()总结、扩展

首先请学生作小结,教师适当补充,“主要研究了锐角的正弦、余弦概念,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可求其锐角的正、余弦值.知道任意锐角A的正、余弦值都在01之间,即

0sinA1                             0cosA1(A为锐角)

还发现RtABC的两锐角∠A、∠BsinAcosBcosAsinB.正弦值随角度增大而增大,余弦值随角度增大而减小.”

四、布置作业

教材习题14.1A3

预习下一课内容.

五、板书设计

 

              14.1  正弦和余弦(二)                  

一、概念:      三、例1----------   四、特殊角的正余弦值

-------------       -------------------    -----------------------

二、范围:      ------------------    五、例2 ------------

 

正弦和余弦()

 一、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使学生了解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值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之间的关系.

()能力训练点

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

()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使学生了解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值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之间的关系并会应用.

2.难点: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之间的关系的应用.

三、教学步骤

()明确目标

1.复习提问

(1)、什么是∠A的正弦、什么是∠A的余弦,结合图形请学生回答.因为正弦、余弦的概念是研究本课内容的知识基础,请中下学生回答,从中可以了解教学班还有多少人不清楚的,可以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

(2)请同学们回忆30°、45°、60°角的正、余弦值(教师板书)

(3)请同学们观察,从中发现什么特征?学生一定会回答“sin30°=cos60°,sin45°=cos45°,sin60°=cos30°,这三个角的正弦值等于它们余角的余弦值”.

2.导入新课

根据这一特征,学生们可能会猜想“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这是否是真命题呢?引出课题.

()、整体感知

关于锐角的正弦(余弦)值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之间的关系,是通过30°、45°、60°角的正弦、余弦值之间的关系引入的,然后加以证明.引入这两个关系式是为了便于查“正弦和余弦表”,关系式虽然用黑体字并加以文字语言的证明,但不标明是定理,其证明也不要求学生理解,更不应要求学生利用这两个关系式去推证其他三角恒等式.在本章,这两个关系式的用处仅仅限于查表和计算,而不是证明.

()重点、难点的学习和目标完成过程

1.通过复习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引导学生观察,并猜想“任一锐角的正弦(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吗?”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思维积极活跃.

2.这时少数反应快的学生可能头脑中已经“画”出了图形,并有了思路,但对部分学生来说仍思路凌乱.因此教师应进一步引导:sinA=cos(90°-A)cosA=sin(90°-A)(A是锐角)成立吗?这时,学生结合正、余弦的概念,完全可以自己解决,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研究解决问题的时间,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

3.教师板书: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

sinA=cos(90°-A)cosA=sin(90°-A)

4.在学习了正、余弦概念的基础上,学生了解以上内容并不困难,但是,由于学生初次接触三角函数,还不熟练,而定理又涉及余角、余函数,使学生极易混淆.因此,定理的应用对学生来说是难点、在给出定理后,需加以巩固.

 

已知∠A和∠B都是锐角,

(1)cos(90°-A)写成∠A的正弦.

(2)sin(90°-A)写成∠A的余弦.

这一练习只能起到巩固定理的作用.为了运用定理,教材安排了例3

(2)已知sin35°=0.5736,求cos55°;

(3)已知cos47°6=0.6807,求sin42°54′.

(1)问比较简单,对照定理,学生立即可以回答.(2)(3)(1)则更深一步,因为(1)明确指出∠B与∠A互余,(2)(3)让学生自己发现35°与55°的角,47°6′分42°54′的角互余,从而根据定理得出答案,因此(2)(3)问在课堂上应该请基础好一些的同学讲清思维过程,便于全体学生掌握,在三个问题处理完之后,最好将题目变形:

(2)已知sin35°=0.5736,则cos______=0.5736

(3)cos47°6=0.6807,则sin______=0.6807,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为了配合例3的教学,教材中配备了练习题2

(2)已知sin67°18=0.9225,求cos22°42′;

(3)已知cos4°24=0.9971,求sin85°36′.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2,就说明定理的教学较成功,学生基本会运用.

教材3的设置,实际上是对前二节课内容的综合运用,既考察学生正、余弦概念的掌握程度,同时又对本课知识加以巩固练习,因此例3的安排恰到好处.同时,做例3也为下一节查正余弦表做了准备.

()小结与扩展

1.请学生做知识小结,使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将所学内容变成自己知识的组成部分.

2.本节课我们由特殊角的正弦(余弦)和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间关系,以及正弦、余弦的概念得出的结论:任意一个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一个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

四、布置作业

教材习题14.1A45

五、板书设计

 

 

       14.1  正弦和余弦(三)

一、余角余函数关系       二、例3         

    -----------------------------      -------------------------- 

 

----------------------------------       -------------------------------

 

 

正弦和余弦()

 

一、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使学生会查“正弦和余弦表”,即由已知锐角求正弦、余弦值.()能力渗透点

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

()德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正弦和余弦表”的查法.

2.难点:当角度在0°~90°间变化时,正弦值与余弦值随角度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三、教学步骤

()明确目标

1.复习提问

1)30°、45°、60°的正弦值和余弦值各是多少?请学生口答.

2)任意锐角的正弦(余弦)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之间的关系怎样?通过复习,使学生便于理解正弦和余弦表的设计方式.

()整体感知

我们已经求出了30°、45°、60°这三个特殊角的正弦值和余弦值,但在生产和科研中还常用到其他锐角的正弦值和余弦值,为了使用上的方便,我们把0°—90°间每隔1′的各个角所对应的正弦值和余弦值(一般是含有四位有效数字的近似值),列成表格——正弦和余弦表.本节课我们来研究如何使用正弦和余弦表.

()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正弦和余弦表”简介

学生已经会查平方表、立方表、平方根表、立方根表,对数学用表的结构与查法有所了解.但正弦和余弦表与其又有所区别,因此首先向学生介绍“正弦和余弦表”.

(1)“正弦和余弦表”的作用是:求锐角的正弦、余弦值,已知锐角的正弦、余弦值,求这个锐角.

2)表中角精确到1′,正弦、余弦值有四位有效数字.

3)凡表中所查得的值,都用等号,而非“≈”,根据查表所求得的值进行近似计算,结果四舍五入后,一般用约等号“≈”表示.

2.举例说明

查表求37°24′的正弦值.

学生因为有查表经验,因此查sin37°24′的值不会是到困难,完全可以自己解决.

查表求37°26′的正弦值.

学生在独自查表时,在正弦表顶端的横行里找不到26′,但26′在24′~30′间而靠近24′,比24′多2′,可引导学生注意修正值栏,这样学生可能直接得答案.教师这时可设问“为什么将查得的5加在0.6074的最后一个数位上,而不是0.6074减去0.0005”.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得结论:当角度在0°~90°间变化时,正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

解:sin37°24=0.6074

角度增2                   值增0.0005

sin37°26=0.6079

查表求sin37°23′的值.

如果例5学生已经理解,那么例6学生完全可以自己解决,通过对比,加强学生的理解.

解:sin37°24=0.6074

角度减1′值减0.0002

sin37°23=0.6072

在查表中,还应引导学生查得:

sin0°=0sin90°=1

根据正弦值随角度变化规律:当角度从0°增加到90°时,正弦值从0增加到1;当角度从90°减少到0°时,正弦值从1减到0

可引导学生查得:

cos0°=1cos90°=0

根据余弦值随角度变化规律知:当角度从0°增加到90°时,余弦值从1减小到0,当角度从90°减小到0°时,余弦值从0增加到1

()总结与扩展

1.请学生总结

本节课主要讨论了“正弦和余弦表”的查法.了解正弦值,余弦值随角度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当角度在0°~90°间变化时,正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角度的减小而减小;当角度在0°~90°间变化时,余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角度的减小而增大.

2.“正弦和余弦表”的用处除了已知锐角查其正、余弦值外,还可以已知正、余弦值,求锐角,同学们可以试试看.

四、布置作业

预习教材中例8、例9、例10,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板书设计

 

            14.1 正弦和余弦(四)

 一、正余弦值随角度变    二、例题     5       6

化规律                  4

 

---------------              -------------     -----------     -------------

 

---------------              -------------     ------------     ------------

 

---------------

 

正弦和余弦()

 

一、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使学生会根据一个锐角的正弦值和余弦值,查出这个锐角的大小.()能力训练点

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

()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和疑点

1.重点:由锐角的正弦值或余弦值,查出这个锐角的大小.

2.难点:由锐角的正弦值或余弦值,查出这个锐角的大小.

3.疑点:由于余弦是减函数,查表时“值增角减,值减角增”学生常常出错.

三、教学步骤

()明确目标

1.锐角的正弦值与余弦值随角度变化的规律是什么?

这一规律也是本课查表的依据,因此课前还得引导学生回忆.

答:当角度在0°~90°间变化时,正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当角度在0°~90°间变化时,余弦值随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

2.若cos21°30=0.9304,且表中同一行的修正值是 cos21°31=______

cos21°28=______

3.不查表,比较大小:

(1)sin20°______sin20°15′;

(2)cos51°______cos50°10′;

(3)sin21°______cos68°.

学生在回答2题时极易出错,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叙述思考过程,然后得出答案.

3题的设计主要是考察学生对函数值随角度的变化规律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估算.

()整体感知

已知一个锐角,我们可用“正弦和余弦表”查出这个角的正弦值或余弦值.反过来,已知一个锐角的正弦值或余弦值,可用“正弦和余弦表”查出这个角的大小.因为学生有查“平方表”、“立方表”等经验,对这一点必深信无疑.而且通过逆向思维,可能很快会掌握已知函数值求角的方法.

()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已知sinA0.2974,求锐角A

学生通过上节课已知锐角查其正弦值和余弦值的经验,完全能独立查得锐角A,但教师应请同学讲解查的过程:从正弦表中找出0.2974,由这个数所在行向左查得17°,由同一数所在列向上查得18′,即0.2974sin17°18′,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解:查表得sin17°18′=0.2974,所以

锐角A17°18′.

已知cosA0.7857,求锐角A

分析:学生在表中找不到0.7857,这时部分学生可能束手无策,但有上节课查表的经验,少数思维较活跃的学生可能会想出办法.这时教师最好让学生讨论,在探讨中寻求办法.这对解决本题会有好处,使学生印象更深,理解更透彻.

若条件许可,应在讨论后请一名学生讲解查表过程:在余弦表中查不到0.7857.但能找到同它最接近的数0.7859,由这个数所在行向右查得38°,由同一个数向下查得12′,即0.7859cos38°12′.但cosA0.7857,比0.78590.0002,这说明∠A38°12′要大,由0.7859所在行向右查得修正值0.0002对应的角度是1′,所以∠A38°12′+1′=38°13′.

解:查表得cos38°12′=0.7859,所以:

0.7859cos38°12′.

值减0.0002角度增1

0.7857cos38°13′,

  锐角A38°13′.

10  已知cosB0.4511,求锐角B

10与例9相比较,只是出现余差(本例中的0.0002)与修正值不一致.教师只要讲清如何使用修正值(用最接近的值),以使误差最小即可,其余部分学生在例9的基础上,可以独立完成.

解:0.4509cos63°12

值增0.0003角度减1

0.4512cos63°11

∴锐角B63°11

为了对例题加以巩固,教师在此应设计练习题,教材P1523

2.已知下列正弦值或余弦值,求锐角AB

(1)sinA=0.7083sinB=0.9371

sinA=0.3526sinB=0.5688

(2)cosA=0.8290cosB=0.7611

cosA=0.2996cosB=0.9931

此题是配合例题而设置的,要求学生能快速准确得到答案.

(1)45°6′,69°34′,20°39′,34°40′;

(2)34°0′,40°26′,72°34′,6°44′.

3.查表求sin57°与cos33°,所得的值有什么关系?

此题是让学生通过查表进一步印证关系式sinAcos(90°-A)cosA0.8387,∴sin57°=cos33°,或sin57°=cos(90°-57°)cos33°=sin(90°-33°)

()、总结、扩展

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已知一个锐角的正弦值或余弦值,可用“正弦和余弦表”查出这个锐角的大小,这也是本课难点,同学们要会依据正弦值和余弦值随角度变化规律(角度变化范围0°~90°)查“正弦和余弦表”.

四、布置作业

教材复习题十四A34,要求学生只查正、余弦。

五、板书设计

 

            14.1 正弦和余弦(五)

   8               9              10

 

   -----------------        ------------------      -------------------

 

   ----------------         ----------------- -     --------------------

 

 

正弦和余弦()

 

一、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归纳综合第一大节的内容,使之系统化、网络化,并使学生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德育渗透点

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和疑点

1.重点:归纳总结前面的知识,并运用它们解决有关问题.

2.难点:归纳总结前面的知识,并运用它们解决有关问题.

3.疑点:学生在用“正弦和余弦表”时,往往在修正值的加减上混淆不清.

三、教学步骤

()明确目标

1.结合图6-5,请学生回忆,什么是∠A的正弦,余弦?教师板

2.互余两角的正弦、余弦值之间具有什么关系?

答:sinAcos(90°-A)cosAsin(90°-A)

教师板书.

3.特殊角0°、30°、45°、60°、90°的正弦值余弦值各是多少?

4.在0°~90°之间,锐角的正弦值、余弦值怎样随角度的变化而变化?

答:在0°~90°之间,锐角的正弦值随角度的增加(或减小)而增加(或减小);锐角的余弦值随角度的增加(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加)

本节课我们将运用以上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本章引言中提到这样一个问题:修建某扬水站时,要沿着斜坡铺设水管.假设水管AB长为105.2米,∠A30°6′,求坡高BC(保留四位有效数字).现在,这个问题我们能否解决呢?

这里出示引言中的问题,不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动机,同时体现了教学的完整性,首尾照应.

对学生来说,此题比较容易解答.教师可以请成绩较好的学生口答,

BCAB·sinA

105.2·sin30°6

105.2×0.5015

52.76()

这一例题不仅起到巩固锐角三角函数

概念的作用,同时为下一节“解直角三角形”做了铺垫.同时向学生渗透了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2.为了过渡到第二大节“解直角三角形”,教材还安排了例1,它既是对概念的巩固、应用,又为解直角三角形作了铺垫.出示投影片

11  如图6-7,在RtABC中,已知AC35AB45,求∠A(精确到1°)

分析:本题已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直角边长,所以根据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余弦定义,先求出cosA,进而查表求得∠A

教师可请一名中等学生板书,其他学生在本上完成.

查表得∠A39°,

3.教材为例题配置了两个练习题因此在完成例题后,请学生做巩固练习

在△ABC中,∠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

(1)已知a32,∠B50°,求c(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已知c20b14,求∠A(精确到1°)

学生在做这两个小题时,可能有几种不同解法,如(1),应选择c=

当的三角函数关系式解题,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4.本课安排在第一大节最后一课,因此本课还有对整个第一大节进行归纳、总结的任务.由于在课前复习中已经将几个知识点一一复习,因此这里主要配备小题对概念加以巩固和应用.

(1)判断题:

对于任意锐角α,都有0sinα<10cosα<1

                                                                                                           

ii  对于任意锐角α1,α2,如果α1<α2,那么cosα1cosα2             

iii  如果sinα1sinα2,那么锐角α1<锐角α2I                                              

iv  如果cosα1cosα2,那么锐角α1>锐角α2                                   

这道题是为巩固正弦、余弦的概念而配备的,可引导学生用图形来判断,也可用“正弦和余弦表”来判断.对于假命题,应请学生举出反例.

(2)回答下列问题

i  sin20°+sin40°是否等于sin60°;

ii  cos10°+cos20°是否等于cos30°.

可引导学生查表得答案.这两个小题对学生来说极易出错,因为学生对函数sinAcosA理解得并不深,而且由于数与式的四则运算造成的负迁移,使学生易混淆.

(3)RtABC中,下列式子中不一定成立的是______

AsinAsinB

BcosAsinB

CsinAcosB

Dsin(A+B)sinC

这一小题是为复习任意锐角的正弦值与余弦值的关系而设计的.通过比较几个等式,加深学生对余角余函数概念理解.

教师可请学生口答答案并说明原因.

A0°<∠A30°

B30°<∠A45°

C45<∠A60°

D60°<∠A90°

对于初学三角函数的学生来说,解答此题是个难点,教师应给学生充足时间讨论,这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很有好处,如果学生没有思路,教师可适当点拨;要想探索∠A在哪个范围,首先观察

A范围,答案选D

()总结与扩展

请学生总结:我们研究了正弦、余弦的概念及余角余函数关系,会用“正弦和余弦表”查任一锐角的正弦、余弦值,并会用这些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四、布置作业

1.看教材培养学生看书习惯.

2.教材习题14.1A组.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选作B组第1题.

五、板书设计

 

       14.1正弦和余弦(六)

一、正余弦概念及有关   二、例解        11

知识                   引例-----------     -------------

-------------------           ----------------     -------------

-------------------           ----------------     --------------

 

 

正切和余切(一)

 

 

 

一、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使学生了解正切、余切的概念,能够正确地用tanAcotA表示直角三角形(其中一个锐角为∠A)中两边的比,了解tanAcotA成倒数关系,熟记30°45°60°角的各个三角函数值,会计算含有这三个特殊锐角的三角函数值的式子,会由一个特殊锐角的三角函数值说出这个角的度数,了解一个锐角的正切(余切)值与它的余角的余切(正切)值之间的关系.

 

()能力训练点

 

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

 

()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正切、余切的概念,熟记特殊角的正切值和余切值.

 

2.难点:了解正切和余切的概念.

 

三、教学步骤

 

()明确目标

 

1.什么是锐角∠A的正弦、余弦?(结合图6-8回答)


 

2.填表

 

 

 

3.互为余角的正弦值、余弦值有何关系?

 

4.当角度在90°变化时,锐角的正弦值、余弦值有何变化规律?

 

5.我们已经掌握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是指直角三角形中该锐角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那么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比值与锐角的关系如何呢?在锐角三角函数中,除正、余弦外,还有其它一些三角函数,本节课我们学习正切和余切.

 

()整体感知.

 

正切、余切的概念,也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是全章知识的基础,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或工作都十分重要.教材在继第一节正弦和余弦后,又以同样的顺序安排第二节正切余切.像这样,把概念、计算和应用分成两块,每块自成一个整体小循环,第二循环又包含了第一循环的内容,可以有效地克服难点,同时也使学生通过对比,便于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有关知识.

 

()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

 

1.引入正切、余切概念


 

 

①本节课我们研究两直角边的比值与锐角的关系,因此同学们首先应思考:当锐角固定时,两直角边的比值是否也固定?

 

因为学生在研究过正弦、余弦概念之后,已经接触过这类问题,所以大部分学生能口述证明,并进一步猜测“两直角边的比值一定是正切和余切.”


 

 

②给出正切、余切概念如图6-10,在RtABC中,把∠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的正切,记作tanA

tanA=

 并把∠A的邻边与对边的比叫做∠A的余切,记作cotA

 cotA=

2tanAcotA的关系

请学生观察tanAcotA的表达式,得结论 (或

 

这个关系式既重要又易于掌握,必须让学生深刻理解,并与tanAcot(90°-A)区别开.

 

3.锐角三角函数

由上图, 把锐角A的正

 

弦、余弦、正切、余切都叫做∠A的锐角三角函数.

锐角三角函数概念的给出,使学生茅塞顿开,初步理解本节题目.

问:锐角三角函数能否为负数?

学生回答这个问题很容易.

4.特殊角的三角函数.

①教师出示幻灯片

三角函数/0°/30°/45°/60°/90°

三角函数

  

 

 

 

 

   0

 

 

 

   1

   1

 

 

 

   0

tanA

 

 

 

 

 

cotA

 

 

 

 

 

 

 

 

请同学推算30°45°60°角的正切、余切值.(如图6-11)

 


 

 通过学生计算完成表格的过程,不仅复习巩固了正切、余切概念,而且使

 

学生熟记特殊角的正切值与余切值,同时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90°正切值与余切值可引导学生查“正切和余切表”,学生完全能独立

 

查出.

 

5.根据互为余角的正弦值与余弦值的关系,结合图形,引导学生发现互

 

为余角的正切值与余切值的关系.

 

结论: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

 

  tanA=cot(90°-A)cotA=tan(90°-A)

 

练习:1)请学生回答tan45°cot45°的值各是多少?tan60°cot30°tan30°cot60°呢?学生口答之后,还可以为程度较高的学生设置问题:tan60°cot60°有何关系?为什么?tan30°cot30°呢?

 

2)把下列正切或余切改写成余角的余切或正切:

 

(1)tan52°     (2)tan36°20′;           (3)tan75°17′;

 

(4)cot19°    (5)cot24°48′;         (6)cot15°23′.

 

6.例题

 

1  求下列各式的值:

 

(1)2sin30°+3tan30°+cot45°

 

(2)cos245°+tan60°·cos30°

 

解:(1)2sin30°+3tan30°+cot45°


 

 (2)cos245°+tan60°·cos30°


=2

 

练习:求下列各式的值:

 

(1)sin30°-3tan30°+2cos30°+cot90°

 

(2)2cos30°+tan60°-6cot60°

 

(3)5cot30°-2cos60°+2sin60°+tan0°

(4)

(5)

学生的计算能力可能不很强,尤其是分式,二次根式的运算,因此这里应查缺补漏,以培养学生运算能力.

 

()总结扩展

 

请学生小结:本节课了解了正切、余切的概念及tanAcotA关系.知道特殊角的正切余切值及互为余角的正切值与余切值的关系.本课用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结合

 四、布置作业

 

1.看教材,培养学生看书习惯.

 

2.教材P102中习题14.2A2356

 

五、板书设计

14.2正切和余切(一)

一、概念                   三、锐角三角函数           五、互为余角的正切与余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切值关系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tanAcotA关系        四、特殊角的正切与余       六、例题

   ________________         切值(幻灯片)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正切和余切()

 

 

 

一、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使学生学会查“正切和余切表”.

 

()能力训练点

 

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

 

()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和疑点

 

1.重点:使学生会查“正切和余切表”.

 

2.难点:使学生会查“正切和余切表”.

 

3.疑点:在使用余切表中的修正值时,如果角度增加,相应的余切值要减少一些;如果角度减小,相应的余切值要增加一些.这里取加还是取减,学生极易出错.

 

三、教学步骤

 


()明确目标

 

 

 

1.结合图6-12说明:什么是∠A的正切、余切?因为这是本章最重要的概念,因此要求全体学生掌握.这里不妨提问成绩较差的学生,以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

 

2.一个锐角的正切(余切)与其余角的余切(正切)之间具有什么关系?并写出表达式.

 

答:tanAcot(90°-A)cotAtan(90°-A)

 

 

3.∠A的正切值与余切值具有什么关系,请用式子表达_

tanA= cotA= tanA

4.结合23中复习的内容,配备练习题加以巩固:

         

(1)tan35°·tan45°·tan55°______

 

(2)tan35°·tan 1,则 ______

 

(3)tan47°·cotβ=1,则β=______

 

这几个小题学生在回答时,极易出错.因此在本课课前复习中出示它们,结合知识点的复习,便于学生加以比较.

 

5.提问30°45°60°90°五个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各是多少?要求学生熟记.

 

6.对于任意锐角的正切值、余切值,我们从何得知呢?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正切和余切表”.

 

这样引入较自然.学生有查“正弦和余弦表”的经验,对查“正切和余切表”必定充满信心.

 

()整体感知

 

学生在第一大节曾查过“正弦和余弦表”,知道为什么正、余弦用同一份表格,并了解在90°之间正、余弦值随角度变化的情况,会正确地使用修正值.

 

本节课在第一大节基础上安排查“正切和余切表”,学生不会感到困难.只是正切表在76°90°无修正值,余切表在14°无修正值,这一点与“正弦和余弦表”有所区别,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强调这一部分.

 

()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请学生观察“正切和余切表”的结构,并用语言加以概括.

 

答:正切表在76°90°无修正值,余切表在14°无修正值.其余与正弦和余弦表类似,对于正切值,随角度的增大而增大,随角度的减小而减小,而余切值随角度的增大而减小,随角度的减小而增大.

 

2.查表示范.

 

2  查表求下列正切值或余切值.

 

(1)tan53°49′;                     (2)cot14°32′.

 

学生有查“正弦和余弦表”的经验,又了解了“正切和余切表”的结构,完全可自行查表.在学生得出答案后,请一名学生讲解“我是怎样查表的”,教师板书:

 

解:(1)tan53°48=1.3663

 

角度增1′值减0.0008

 

tan53°49=1.3671

 

(2)cot14°30=3.867

 

角度增2′值增0.009

 

cot14°30=3.858

 

在讲解示范例题后,应请学生作一小结:查锐角的正切值类似于查正弦值,应“顺”着查,若使用修正值,则角度增加时,相应的正切值要增加,反之,角度减小时,相应的正切值也减小;查余切表与查余弦表类似,“倒”着查,在使用修正值时,角度增加,就相应地减去修正值,反之,角度减小,就相应地加上修正值.

 

为了使学生熟练地运用“正切和余切表”,已知锐角查其正切、余切值,书上配备了练习题1,查表求下列正切值和余切值:

 

(1)tan30°12′,tan40°55′,tan54°28′,tan74°3′;

 

(2)cot72°18′,cot56°56′,cot32°23′,cot15°15′.

 

在这里让学生加以练习.

 

3  已知下列正切值或余切值,求锐角A

 

(1)tanA1.4036                       (2)cotA0.8637

 

因为学生已了解由正弦(余弦)值求锐角的方法,由其正迁移,不难发现由正切值或余切值求锐角的方法.所以例3出示之后,应请学生先探索查表方法,试查锐角A的度数,如有疑问,教师再作解释.

 

解:(1)1.4019tan54°30

 

值增0.0017  角度增2

 

1.4036tan54°32′.

 

∴锐角A54°32′.

 

(2)0.8632cot49°12′.

 

值增0.0005  角度减1

 

0.8637cot49°11′.

 

∴锐角A49°11′.

 

已知锐角的正切值或余切值,查表求锐角对学生来说比已知锐角查表求值要难,因此在解完例题之后还应引导学生加以小结.

 

教材为例3配备了练习2,已知下列正切值或余切值,求锐角AB

 

(1)tanB=0.9131tanA=0.3314

 

tanA=2.220tanB=31.80

 

(2)cotA=1.6003cotB=3.590

 

cotB=0.0781cotA=180.9

 

学生在独立完成此练习之后,教师应组织学生互评,使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帮助.

 

()总结与扩展

 

请学生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查“正切和余切表”,已知锐角可以查其正切值和余切值;反之,已知锐角的正切值、余切值,会查表求角的度数.

 

四、布置作业

 

教材p108习题14.31题把用计算器求下列锐角三角函数值改为查表求下列锐角三角函数

 

用计算器求锐角三角函数值和由锐角三角函数值求锐角

  素质教育目标

(一)(一)知识教学点

1.1.会用计算器求出一个数的平方、平方根、立方、立方根。

2.2.会用计算器求锐角三角函数值和由锐角三角函数值求锐角。

(二)(二)能力训学点:培养学生熟练地使用现代化辅助计算手段的能力

(三)(三)德育渗透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求知欲。

  教学重点: 会用计算器求锐角三角函数值和由锐角三角函数值求锐角

教学过程

    问题1 你能 用计算器求出(145、(2 、(3 、(4 的值吗?试一试。

说明和建议

1)组织学生人人用计算器来计算上述运算,分别求出它们的结果,使学生回忆出以前学过的用计算器进行数的乘方、开方的计算方法。

2)在计算上述4个问题时,采取兵教兵的方法,教师只需作个别辅导。计算结束后,可叫学生逐一说出使用计算器的顺序和方法,以纠正学生中存在的错误

3)教师还可在小黑板上做出如下使用方法说明

算式

按键顺序

显示

 4    yx    5   = 

1024(为4 的值)

100 5

100  ×  5   yx  4 

62500(为100 5 的值)

49+7

49   +   7    yx   4 

2450(为49+7 的值)

2028    yx   = 

12.6785054(为 的值)

 

  在使用CZ1206型计算器时,要求乘方的底数大于或等于0,当算式中乘方的底数小于0,且指数是奇数时,应将计算器中得到的结果加上负号,再进行加、减、乘、除运算时,只要按四则运算算式顺序输入数据与运算符号即可完成运算,具有括号的算式,可按照算式中的括号出现的顺序按 [   ]   键即可,如计算:

        

        200—{2 3—〔8 4+2 34 2)—(5+6)〕}

  可按以下顺序按键

   2  0  0   -   、〔 2  、×、3 -    [  8    4 

 +  2  ×  、 [  、 3  、 -  、 4  、× 、 2  、 ]  、 -  、 [  、 5  

  +  6  ]  ]  ]  =  ,显示176

  4)教师还可以出一组加减乘除和乘方、开方的简单的计算题,让学生练习,以复习和巩固以前学过的计算器的有关内容和方法。

问题2 (阅读课本第105页的有关内容并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逐一回答问题。)

(1)       1       用计算器求锐角的三角函数值时应首先按哪一个键?

(2)       2       怎样用计算器求锐角的三角函数值?要注意什么问题?

说明和建议:

(1)1)对求非整数度数的锐角三角函数值时,要先把它化为以度为单位的角后再求它的三角函数值。在用计算器计算时注意度与分、秒之间均要用  +  键,分化度时用 ÷  6  0  键,秒化度时用  ÷  3  6  0  0                     键。

2)按键时要正确,顺序不能搞错。

3)教师可根据学生边读阅、边动手计算的情况,再提供已知锐角求它的正 弦、余弦 、正切、余切的题目让学生求出各锐角的三角函数值

问题3 (阅读课本,按课本内容用计算器计算,并回答问题)

(1)1)怎样使用计算器由锐角三角函数值求锐角?要注意什么问题?

(2)2)怎样求锐角的余切值和由锐角的余切值求锐角?

 说明和建议:

1)在学生边阅读、边计算时,教师要提醒学生以下几点:在按sin  cos tan 键前必须按第二功能选择键;按sin  键后显示得到的是这个锐角的度数,必须按课本上的方法逐一把度数的小数部分化为分,再把分的小数部分化为秒,最后得到精确到 的锐角的近似值。(2)求锐角的余切值时应转换成求这个锐角的余角的正切值。即利用关系式cot   A=tan( –A)来解决。再由锐角的余切值求锐角时,应利用关系式cotA= 来解决。(3)教师应配置相应的课堂练习题让学生巩固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课堂练习]

课本习题14.312)、22)题。

[ ]

课本习题14.312)、(3)、(4)题、第22)题。

 

解直角三角形

 

一、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使学生理解直角三角形中五个元素的关系,会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

 

()能力训练点

 

通过综合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渗透点

 

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和疑点

 

1.重点:直角三角形的解法.

 

2.难点:三角函数在解直角三角形中的灵活运用.

 

3.疑点:学生可能不理解在已知的两个元素中,为什么至少有一个是边.

 

三、教学步骤

 

()明确目标

 

1.在三角形中共有几个元素?

 

2.直角三角形ABC中,∠C=90°abc、∠A、∠B这五个元素间有哪些等量关系呢?

(1)边角之间关系


如果用 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那上述式子就可以写成.

(2)三边之间关系

 

a2  +b2  =c2 (勾股定理)

       

 

(3)锐角之间关系∠A+B=90°

 

以上三点正是解直角三角形的依据,通过复习,使学生便于应用.

 

()整体感知

 

教材在继锐角三角函数后安排解直角三角形,目的是运用锐角三角函数知识,对其加以复习巩固.同时,本课又为以后的应用举例打下基础,因此在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之后,就是运用本课——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来解决的.综上所述,解直角三角形一课在本章中是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重要一课.

 

()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我们已掌握RtABC的边角关系、三边关系、角角关系,利用这些关系,在知道其中的两个元素(至少有一个是边)后,就可求出其余的元素.这样的导语既可以使学生大概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同时又陷入思考,为什么两个已知元素中必有一条边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教师在学生思考后,继续引导“为什么两个已知元素中至少有一条边?”让全体学生的思维目标一致,在作出准确回答后,教师请学生概括什么是解直角三角形?(由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的两个已知元素,求出所有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

 

3.例题

 

  1在△ABC中,∠C为直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c=287.4,∠B=42°6′,解这个三角形.

 

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很多,灵活多样,学生完全可以自己解决,但例题具有示范作用.因此,此题在处理时,首先,应让学生独立完成,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同时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其次,教师组织学生比较各种方法中哪些较好,选一种板演.

 

解:(1)A=90°-B90°-42°6=47°54′,

 

 (2)

 

a=c cosB=28.74×0.7420

 

213.3

 

 (3) ,

 

b=c·sinB=287.4×0.6704

 

192.7

 

完成之后引导学生小结“已知一边一角,如何解直角三角形?”

 

答:先求另外一角,然后选取恰当的函数关系式求另两边.计算时,利用所求的量如不比原始数据简便的话,最好用题中原始数据计算,这样误差小些,也比较可靠,防止第一步错导致一错到底.

 

  2RtABC中,a=104.0b=20.49,解这个三角形.

 

在学生独立完成之后,选出最好方法,教师板书.

 

 (1)

 

查表得A=78°51′;

 

(2)B=90°-78°51=11°9

 

 (3) .0

 

注意:例1中的b和例2中的c都可以利用勾股定理来计算,这时要查平方表和平方根表,这样做有时会比上面用含四位有效数字的数乘(或除)以另一含四位有效数字的数要方便一些.但先后要查两次表,并作一次加法(或减法)

 

4.巩固练习

 

解直角三角形是解实际应用题的基础,因此必须使学生熟练掌握.为此,教材配备了练习针对各种条件,使学生熟练解直角三角形,并培养学生运算能力.

  

说明:解直角三角形计算上比较繁锁,条件好的学校允许用计算器.但无论是否使用计算器,都必须写出解直角三角形的整个过程.要求学生认真对待这些题目,不要马马虎虎,努力防止出错,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结与扩展

 

1.请学生小结:在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还有五个元素,知道两个元素(至少有一个是边),就可以求出另三个元素.

2.幻灯片出示图表,请学生完成

 

a

b

c

A

B

1

2

3

b=a?cotA

4

b=a?tanB

5

6

a=b?tanA

7

a=b?cotB

8

a=c?sinA

b=c?cosA

9

a=c?cosB

b=c?sinB

10

不可求

不可求

不可求

注:上表中“”表示已知。

 

 

四、布置作业

 

五、板书设计

 

             14.4 解直角三角形

  一、概念                   二、例题

 

 ————————             ——————   ——————

 

 ————————             ——————   ——————

 

 ————————             ——————   ——————

 

应用举例()

 

 

 

一、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使学生了解仰角、俯角的概念,使学生根据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训练点

 

逐步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渗透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和疑点

 

1.重点:要求学生善于将某些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归结为直角三角形中元素之间的关系,从而解决问题.

 

2.难点:要求学生善于将某些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归结为直角三角形中元素之间的关系,从而解决问题.

 

3.疑点:练习中水位为+2.63这一条件学生可能不理解,教师最好用实际教具加以说明.

 

三、教学步骤

 

()明确目标

 

1.解直角三角形指什么?

 

2.解直角三角形主要依据什么?

 

(1)勾股定理:a2+b2=c2

 

(2)锐角之间的关系:∠A+B=90°

 

(3)边角之间的关系:

 


 

 


tanA=            cotA=

()整体感知

 

在讲完查“正弦和余弦表”以及“正切和余切表”后,教材随学随用,先解决了本章引例中的实际问题,然后又解决了一些简单问题,至于本节“解直角三角形”,完全是讲知识的应用与联系实际的.因此本章应努力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仰角、俯角

 

当我们进行测量时,在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角中,视线在水平线上方的角叫做仰角,在水平线下方的角叫做俯角.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仰视灯或俯视桌面以体会仰角与俯角的意义.

 

2.例1

如图(6-16),某飞机于空中A处探测到目标C,此时飞行高度AC=1200米,从飞机上看地平面控制点B的俯角α=16°31′,求飞机A到控制点B距离(精确到1)

 

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是在于把它转化为数学问题,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知识来解决,在此之前,学生曾经接触到通过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后,用数学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方法,但不太熟练.因此,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转化实际问题为数学问题,转化过程中着重请学生画几何图形,并说出题目中每句话对应图中哪个角或边(包括已知什么和求什么),会利用平行线的内错角相等的性质由已知的俯角α得出RtABC中的∠ABC,进而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就可以解此题了.

解;在RtABCsinB=

  AB= = =4221()

 

答:飞机A到控制点B的距离约为4221米.

 

1小结:本章引言中的例子和例1正好属于应用同一关系式    sinA=

来解决的两个实际问题即已知 和斜边

求∠α的对边;以及已知∠α和对边,求斜边.

 

3.巩固练习

 

如图6-17,某海岛上的观察所A发现海上某船只B并测得其俯角α=80°14′.已知观察所A的标高(当水位为0m时的高度)43.74m,当时水位为+2.63m,求观察所A到船只B的水平距离BC(精确到1m)


为了巩固例1,加深学生对仰角、俯角的了解,配备了练习.

由于学生只接触了一道实际应用题,对其还不熟悉,不会将其转化为数学问题,因此教师在学生充分地思考后,应引导学生分析:

1.谁能将实物图形抽象为几何图形?请一名同学上黑板画出来.

2.请学生结合图(6-18)说出已知条件和所求各是什么?

 


 

答:已知∠B=8°14′,AC=43.74-2.63=41.11,求AB

 

这样,学生运用已有的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完全可以解答.

 

对于程度较高的学生,教师还可以将此题变式:当船继续行驶到D时,测得俯角β=18°13′,当时水位为-1.15m,求观察所A到船只B的水平距离(精确到1m),请学生独立完成.

 

2  如图6-19,已知AB两点间的距离是160米,从A点看B点的仰角是11°AC长为1.5米,求BD的高及水平距离CD


 

此题在例1的基础上,又加深了一步,须由A作一条平行于CD的直线交BDE,构造出RtABE,然后进一步求出AEBE,进而求出BDCD

 

设置此题,既使成绩较好的学生有足够的训练,同时对较差学生又是巩固,达到分层次教学的目的.

 

解:过AAECD,于是AC=ED

 

AECD

 

 RtABE中。sinA=

 

BE=AB·sinA=160·sin11°=30.53()

 

 cosA=

 

AE=AB·cosA=160·cos11°=157.1()

 

BD=BE+ED=BE+AC=30.53+1.532.03()

 

CD=AE=157.1()

 

答:BD的高及水平距离CD分别是32.03米,157.1米.

 

练习:为测量松树AB的高度,一个人站在距松树15米的E处,测得仰角∠ACD=52°,已知人的高度为1.72米,求树高(精确到0.01)

 

要求学生根据题意能画图,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来解决它.

 

()总结与扩展

 

请学生总结:本节课通过两个例题的讲解,要求同学们会将某些实际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问题去解决;今后,我们要善于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布置作业

 

1.课本习题145A12

 

五、板书设计


 应用举例()

 

 

 

一、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使学生会把实际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问题,从而会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来解决.

 

()能力训练点

 

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渗透点

 

渗透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的观点,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和疑点

 

1.重点:要求学生善于将某些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归结为直角三角形元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利用所学知识把实际问题解决.

 

2.难点:要求学生善于将某些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归结为直角三角形中元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利用所学知识把实际问题解决.

 

3.疑点:计算例1时,选不同的三角函数所得结果却不相同,学生会感到疑惑.

 

三、教学步骤

 

()明确目标

 

1.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五个元素之间具有什么关系?请学生口答.

 

2.等腰三角形具有什么性质?

 

以上二题,通过提问学生,唤起学生的记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3.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解决的实际问题是应用正弦及余弦解直角三角形,在实际问题中有时还经常应用正切和余切来解直角三角形,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

 

()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例1如图6-21,厂房屋顶人字架(等腰三角形)的跨度为10米,∠A-26°,求中柱BC(C为底边中点)和上弦AB的长(精确到0.01)


 

分析:上图是本题的示意图,同学们对照图形,根据题意思考题目中的每句话对应图中的哪个角或边,本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由题意知,△ABC为直角三角形,∠ACB=90°,∠A=26°AC=5米,可利用解RtABC的方法求出BCAB

 

学生在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后,大部分学生可自行完成.

 

 

解:

 

 

BC=AC·tanA=5×tan26°2.44()

 

 

AB= = = ≈5.56(米)

 

 

答:中柱BC约长2.44米,上弦AB=5.56米.

例题小结:求出中柱BC的长为2.44米后,我们也可以利用正弦计算上弦AB的长,即由 sinA= =AB= 5.75()

 

这个结果与例1中所得的结果相比较,相差0.01米,这两个结果都可认为是正确的,因为cos26°sin26°都取近似值,相除以后又取近似值,经过两次近似后,出现0.01米的差异,在本例中认为是可以的.

 

但是在求AB时,我们应尽量应用题目中原有的已知量,也就是选用关系式

 

 AB= = 求得结果。

 

如果在引导学生讨论后小结,效果会更好,不仅使学生掌握选何关系式,更重要的是知道为什么选这个关系式,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计算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另外,本题是把解等腰三角形的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的问题,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

 

2.巩固练习

 

教材P119练习.

 

引导学生根据示意图,说明本题已知什么,求什么,利用哪个三角形来求解,用正弦、余弦、正切、余切中的哪一种解较为简便?

 

3.补充例题2

 

为测量松树AB的高度,一个人站在距松树15米的E处,测得仰角∠ACD=52°,已知人的高度是1.72米,求树高(精确到0.01)

 

首先请学生结合题意画几何图形,并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RtACD中,∠D=Rt∠,∠ACD=52°CD=BE=15米,CE=DB=1.72米,求AB


 

 

解:在RtΔACD中,tanC=

 

 

AD=CD·tanC=BE·tanC

 

=15×tan52°=15×1.2799

 

19.20()

 

AB=AD+BD=19.20+1.72

 

=20.92()

 

答:树高20.92米.

 

()总结与扩展

 

请学生总结:通过学习两个例题,初步学会把一些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通过解直角三角形来解决,具体说,本节课通过让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利用正切或余切解直角三角形,从而把问题解决.

 

本课涉及到一种重要教学思想:转化思想.

 

四、布置作业

 

1.某一时刻,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为78°,此时测得烟囱的影长为5米,求烟囱的高(精确到0.1)

 

2.如图6-24,在高出地平面50米的小山上有一塔AB,在地面D测得塔顶A和塔基B的仰面分别为50°45°,求塔高.

 

3.在宽为30米的街道东西两旁各有一楼房,从东楼底望西楼顶仰角为45°,从西楼顶望东楼顶,俯角为10°,求西楼高(精确到0.1)

应用举例()

 

 

 

一、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使学生懂得什么是横断面图,能把一些较复杂的图形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

 

()能力训练点

 

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渗透转化思想;渗透数学来源于实践又作用于实践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把等腰梯形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问题;

 

2.难点:如何添作适当的辅助线.

 

三、教学步骤

 

()明确目标

 

如图6-25RtABC中,∠CRt∠,若已知∠Aa,求b

 


 

 cotA=

 

b=a·cotA

 

此图恰是燕尾槽中被分割出来的Rt△,课前抛出这一问题为解例题做铺垫.

 

()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出示已准备的泥燕尾槽,让学生有感视印象,将其横向垂直于燕尾槽的平面切割,得横截面,请学生通过观察,认识到这是一个等腰梯形,并结合图形,向学生介绍一些专用术语,使学生知道,图中燕尾角对应哪一个角,外口、内口和深度对应哪一条线段.这一介绍,使学生对本节课内容很感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例题

 

  燕尾槽的横断面是等腰梯形,图6-26是一燕尾槽的横断面,其中燕尾角B55°,外口宽AD180mm,燕尾槽的深度是70mm,求它的里口宽BC(精确到1mm)

 

分析:(1)引导学生将上述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等腰梯形ABCD中,上底AD=180mm,高AE=70mm,∠B=55°,求下底BC


 

 

 

(2)让学生展开讨论,因为上节课通过做等腰三角形的高把其分割为直角三角形,从而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来求解.学生对这一转化有所了解.因此,学生经互相讨论,完全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解:作AE DF 那么在RtABE. cotB= ,

 

BE=AE·cotB

 

=70×0.7002

 

49.0(mm)

 

BC=2BE+AD

 

2×49.0+180

 

=278(mm)

 

答:燕尾槽的里口宽BC约为278mm

 

例题小结:遇到有关等腰梯形的问题,应考虑如何添加辅助线,将其转化为直角三角形和矩形的组合图形,从而把求等腰梯形的下底的问题转化成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

 

3.巩固练习

 

如图6-27,在离地面高度5米处引拉线固定电线杆,拉线和地面成60°角,求拉线AC的长以及拉线下端点A与杆底D的距离AD(精确到0.01)

 

分析:(1)请学生审题:因为电线杆与地面应是垂直的,那么图6-27中△ACD是直角三角形.其中CD=5m,∠CAD=60°,求ADAC的长.


 

 

(2)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独立解决此题.教师巡视之后讲评.

 

解:∵CDAB

 

那么在RtACD中,

 

 sin ,

 

  AC=

 

 

 

答:拉线AC的长是5.77m,拉线下端点A与杆底D的距离AD2.89m

 

()小结

 

请学生作小结,教师补充.

 

本节课教学内容仍是解直角三角形,但问题已是处理一些实际应用题,在这些问题中,有较多的专业术语,关键是要分清每一术语是指哪个元素,再看是否放在同一直角三角形中,这时要灵活,必要时还要作辅助线,再把问题放在直角三角形中解决.在用三角函数时,要正确判断边角关系.


 

 

四、布置作业

 

1.如图6-28,在等腰梯形ABCD中,DCAB DEABE

 

 AB=8, DE=4, cosA= , CD的长.

 

2.教材课本习题14.53

 

 

 

 

 

 

 

 


 

 

 

 

 

 

  

 


 应用举例()

 

一、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巩固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三角函数,学会解关于坡度角和有关角度的问题.

()能力训练点

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渗透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和疑点

1.重点:能熟练运用有关三角函数知识.

2.难点:解决实际问题.

3.疑点:株距指相邻两树间的水平距离,学生往往理解为相邻两树间的距离而造成错误.

三、教学步骤

().明确目标

讲评上课节课后作业

()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教师出示投影片,出示例题.

1  如图6-29,在山坡上种树,要求株距(相邻两树间的水平距离)5.5m,测得斜坡的倾斜角是24°,求斜坡上相邻两树的坡面距离是多少(精确到0.1m)

分析:1.例题中出现许多术语——株距,倾斜角,这些概念学生未接触过,比较生疏,而株距概念又是学生易记错之处,因此教师最好准备教具:用木板钉成一斜坡,再在斜坡上钉几个铁钉,利用这种直观教具更容易说明术语,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

2.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画出图形(上图6-29(2)).已知:RtABC中,∠C=90°AC=5.5,∠A=24°,求AB

3.学生运用解直角三角形知识完全可以独立解决例1.教师可请一名同学上黑板做,其余同学在练习本上做,教师巡视.

 

 

答:斜坡上相邻两树间的坡面距离约是6.0米.

 

教师引导学生评价黑板上的解题过程,做到全体学生都掌握.

 

2  如图6-30,沿AC方向开山修渠,为了加快施工速度,要从小山的另一边同时施工,从AC上的一点B取∠ABD=140°BD=52cm,∠D=50°,那么开挖点ED多远(精确到0.1m),正好能使ACE成一条直线?

 

 

这是实际施工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应首先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由题目的已知条件,∠D=50°,∠ABD=140°BD=520米,求DE为多少时,ACE在一条直线上。

 

学生观察图形,不难发现,∠E=90°,这样此题就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了,全班学生应该能独立准确地完成.

 

解:要使ACE在同一直线上,则∠ABD是△BDE的一个外角.

 

∴∠BED=ABD-D=90°

 

DE=BD·cosD

 

=520×0.6428=334.256334.3(m)

 

答:开挖点ED334.3米,正好能使ACE成一直线,

 

提到角度问题,初一教材曾提到过方向角,但应用较少.因此本节课很有必要补充一道涉及方向角的实际应用问题,出示投影片.

 

补充题:正午10点整,一渔轮在小岛O的北偏东30°方向,距离等于10海里的A处,正以每小时10海里的速度向南偏东60°方向航行.那么渔轮到达小岛O的正东方向是什么时间?(精确到1)

 

学生虽然在初一接触过方向角,但应用很少,所以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可能出现不会画图,无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几何问题的情况.因此教师在学生独自尝试之后应加以引导:

 

(1)确定小岛O点;(2)画出10时船的位置A(3)小船在A点向南偏东60°航行,到达O的正东方向位置在哪?设为B(4)结合图形引导学生加以分析,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解:由图6-31可知,∠AOB=60°,∠OAB=90°

AB=OA tan

从点A行到B点所需时间为 17.32(海里).

答:船到达点B的时间为1小时44分.

 

此题的解答过程非常简单,对于程度较好的班级可以口答,以节省时间补充一道有关方向角的应用问题,达到熟练程度.对于程度一般的班级可以不必再补充,只需理解前三例即可.

 

 

补充题:如图6-32,海岛A的周围8海里内有暗礁,鱼船跟踪鱼群由西向东航行,在点B处测得海岛A位于北偏东60°,航行12海里到达点C处,又测得海岛A位于北偏东30°,如果鱼船不改变航向继续向东航行.有没有触礁的危险?

 

如果时间允许,教师可组织学生探讨此题,以加深对方向角的运用.同时,学生对这种问题也非常感兴趣,教师可通过此题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若时间不够,此题可作为思考题请学生课后思考.

 

()小结与扩展

 

教师请学生总结:在这类实际应用题中,都是直接或间接地把问题放在直角三角形中,虽然有一些专业术语,但要明确各术语指的什么元素,要善于发现直角三角形,用三角函数等知识解决问题.

 

四、布置作业

课本习题14.5B组第十题

 应用举例()

 

 

 

一、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巩固用三角函数有关知识解决问题,学会解决坡度问题.

 

()能力训练点

 

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渗透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和疑点

 

1.重点:解决有关坡度的实际问题.

 

2.难点:理解坡度的有关术语.

3.疑点:对于坡度i表示成1m的形式学生易疏忽,教学中应着重强调,引起学生的重视.

三、教学步骤

()明确目标

1.讲评作业:将作业中学生普遍出现问题之处作一讲评.

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如果你是修建三峡大坝的工程师,现在有这样一个问题请你解决:如图6-33


 

 

 

 

 

 

水库大坝的横断面是梯形,坝顶宽6m,坝高23m,斜坡AB的坡度i=13,斜坡CD的坡度i=12.5,求斜坡AB的坡面角α,坝底宽AD和斜坡AB的长(精确到0.1m)

 

同学们因为你称他们为工程师而骄傲,满腔热情,但一见问题又手足失措,因为连题中的术语坡度、坡角等他们都不清楚.这时,教师应根据学生想学的心情,及时点拨.

 

()整体感知

 

通过前面例题的教学,学生已基本了解解实际应用题的方法,会将实际问题抽象为几何问题加以解决.但此题中提到的坡度与坡角的概念对学生来说比较生疏,同时这两个概念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又有十分重要的应用,因此本节课关键是使学生理解坡度与坡角的意义.

 

()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坡度与坡角

 


 

 

结合图6-34,教师讲述坡度概念,并板书:坡面的铅直高度h和水

平宽度 的比叫做坡度(或叫做坡比),一般用i表示。即i=


 

把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α叫做坡角.

 

引导学生结合图形思考,坡度i与坡角α之间具有什么关系?

 

 答:i= =tan

 

这一关系在实际问题中经常用到,教师不妨设置练习,加以巩固.

 

练习(1)一段坡面的坡角为60°,则坡度i=______

 

 

 

______,坡角 ______度.

 

为了加深对坡度与坡角的理解,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教师还可以提问:

 

(1)坡面铅直高度一定,其坡角、坡度和坡面水平宽度有什么关系?举例说明.

 

(2)坡面水平宽度一定,铅直高度与坡度有何关系,举例说明.

 

答:(1)

 


 

 

如图,铅直高度AB一定,水平宽度BC增加,α将变小,坡度减小,

 

因为 tan AB不变,tan BC增大而减小

 

(2)

 


 

 

(1)相反,水平宽度BC不变,α将随铅直高度增大而增大,tanα

 

 也随之增大,因为tan = 不变时,tan AB的增大而增大

 

2.讲授新课

 

引导学生分析例题,图中ABCD是梯形,若BEADCFAD,梯形就被分割成RtABE,矩形BEFCRtCFDAD=AE+EF+FDAEDF可在△ABE和△CDF中通过坡度求出,EF=BC=6m,从而求出AD

 

以上分析最好在学生充分思考后由学生完成,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坡度问题计算过程很繁琐,因此教师一定要做好示范,并严格要求学生,选择最简练、准确的方法计算,以培养学生运算能力.

 

解:作BEADCFAD,在RtABERtCDF中,

 

 

 

AE=3BE=3×23=69(m)

 

FD=2.5CF=2.5×23=57.5(m)

 

AD=AE+EF+FD=69+6+57.5=132.5(m)

 

 因为斜坡AB的坡度i=tan ≈0.3333,查表得

 

α≈18°26

 

 


 

答:斜坡AB的坡角α约为18°26′,坝底宽AD132.5米,斜坡AB的长约为72.7米.

 

 


 

 

 

3.巩固练习

 

(1)教材P124. 2

 

由于坡度问题计算较为复杂,因此要求全体学生要熟练掌握,可能基础较好的学生会很快做完,教师可再给布置一题.

 

(2)利用土埂修筑一条渠道,在埂中间挖去深为0.6米的一块(6-35阴影部分是挖去部分),已知渠道内坡度为11.5,渠道底面宽BC0.5米,求:

 

①横断面(等腰梯形)ABCD的面积;

 

②修一条长为100米的渠道要挖去的土方数.

 


 

 

分析:1.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2.要求S等腰梯形ABCD,首先要求出AD,如何利用条件求AD

 

3.土方数=S·l

 

 


 

AE=1.5×0.6=0.9()

 

∵等腰梯形ABCD

 

FD=AE=0.9()

 

AD=2×0.9+0.5=2.3()

 

 

 

总土方数=截面积×渠长

 

=0.8×100=80(3)

 

答:横断面ABCD面积为0.8平方米,修一条长为100米的渠道要挖出的土方数为80立方米.

 

()总结与扩展

 

引导学生回忆前述例题,进行总结,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1.弄清俯角、仰角、株距、坡度、坡角、水平距离、垂直距离、水位等概念的意义,明确各术语与示意图中的什么元素对应,只有明确这些概念,才能恰当地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2.认真分析题意、画图并找出要求的直角三角形,或通过添加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来解决问题.

 

3.选择合适的边角关系式,使计算尽可能简单,且不易出错.

 

4.按照题中的精确度进行计算,并按照题目中要求的精确度确定答案以及注明单位.

 

四、布置作业

 

1.看教材,培养看书习惯,作本章小结.

 

2.预习实习作业.

 

3.课本习题14.5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