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不二女丹功注(1)

 昵称4162206 2010-10-26
孙不二女丹功注(1)
2010年05月31日 星期一 05:14
  余自束发受书而后,读葛洪传,慨然景慕其高风,遂有志于道术。壮岁宦游四方,足迹所至,闻异人必尽力访求,见秘籍必潜心快读,旁门无论矣。   历四十年来,遇正宗,每多。品格最纯谨者,当推郑君鼎丞,学识最精博者,当推陈君樱宁。二君对于三元丹法,都得真传,而地元一项,又皆能不畏劳苦,亲自临炉,虽魔障迭起,寒暑屡迁,仍未尝稍挫其志。余既周旋二君之间,亦多次参从实验之役,即外事以证,获益固匪浅也。   郑君著述,昔已幸见厥成。今陈君复出其所作《孙不二女丹诗注》一卷相示,并索序文。余素习南宗,故于北派丹决,颇有疑义,及观此注,豁然贯通。方知南北二家丹法,男女两性工夫,所不同者,在其下手之玄机,所必问者,在其一贯之妙道。   孙诗尽善,陈注尤详,余何容辞费?惟曾记当日陈君所诵孙不二仙姑七言绝句一首,似含微旨,细审五言律诗中,尚未言及,特补录于此。诗曰:“蓬岛还须结伴游,一身难上碧岩头;若将枯寂为修炼,弱水盈盈少便舟。”学者果能悟彻十四首律诗之作用,然后将此七言绝句,熟读而深思之,则弦外余音,当可耐人寻味矣。   一、原诗十四首,辞句雅驯,意义浑涵,乃丹诀中之上乘,故全录于篇端,以便学者诵习。另有七言绝句数首,已收入拙著《女丹诀集成》中,故不重录(按七言绝句七首,今补附于‘孙不二仙姑事略’之后)。  二、原诗虽标题为女功内丹,然就男女丹诀全部而论,其异者十之一二,而同者则有十之八九。故男子修仙者,亦可于此诗得多少参悟。   三、诗中杂用仙家专门术语,博学之士,尚不易窥其玄奥,普通妇女无论已。不佞此注,极力阐扬,泄尽隐秘,真口诀已跃跃纸上。至其工夫首尾,不能成段说明者?则因为原文所限,不得不尔。又注中多引古语者,皆当日信手拈来,适合妙谛,比自作为优,且免杜撰之嫌。  四、注中文字,虽非白话体裁,然已扣除譬喻,都为实语,浅显易明,凡国文通顺者,阅之自易了解,若对此犹有难色者,其人恐于仙道无缘。盖此等无上道妙,必须择根器而授。作诗者意在发挥自己之性情,本不求他人之了解,作注者志欲流传高深之学术,亦不欲博庸俗之欢迎,故普度之说,非本编范围内事。   五、仙家上乘工夫,简易圆融,本无先后次第,此诗所谓第者,就效验深浅言之耳。若言工夫,则自第一首至第十四首,皆是一气呵成,不可划分为十四段落,故须前后统观,方能得其纲要,幸勿枝枝节节而议之。   六、修仙,除天元服食,窒碍难行,人元双修,誓不笔录而外,古今来仅此一门,堪称。其余诸家所说,坛社所传,名目繁多,种类各别,不善学者,流弊百出,纵能善学,亦仅可健身延寿,无疾而终,其去仙道,盖远甚矣。有大志者,于此篇宜三致意焉。   七、古人学道,有从师二十余年,或十余年者,如阴长生、白玉赡、伍冲虚之流,皆是师与弟子同居一处,实地练习,随时启导,逐渐正误,然后能收全功。今人志气浮薄,作事无恒,所以难于成就,其狡诈者,每喜用市侩手段,旁敲反激,窃取口诀,以为一得口诀,立刻登仙,不知所得者乃死法耳。而真正神仙口诀,皆从艰苦实验中来,彼辈何曾梦见。敬告读者,若有所得,务要小心磨炼,努力修持,否则得与不得等(此种弊病,男子最多,女子尚少)。  八、儒释道三教,白汉以来,至于清季,彼此互相诽议,优劣迄无定评。君主政体改革而后,儒教早已同归于尽,又不成其为教,只余为硕果之仅存,其中信徒虽多,而真实用功者盖鲜,僧尼无论矣。它即一般在家居士,所称为大善知识者,除教人念阿弥陀佛而外,别无。  九、世间各种宗教,其中威仪制度,理论工修,殊少男女平等之机会,独有神仙家不然。常谓女子修炼,其成就比男子更快,男子须三年做完者,女子一年即可赶到,因其身上生理之特殊,故能享此优先之利益。至其成功以后之地位,则视本人努力与否为断,并无男女高下之差,此乃神仙家特具之卓识,与别教大不同者。可知神仙一派,极端自由,已超出宗教范围,纯为学术方面之事。读者幸勿以宗教眼光,强为评判,女子有大志者,宜入此门。  十、我非女身,何故研究女丹诀?又未尝预备作世间女子授道之师,何故注解女丹决?盖深恐数千年以来相传之道术,由兹中绝,若再秘而不宣,此后将无人能晓,虽有智慧,从何?世固不乏读书明理之女士,发大愿,具毅力,不以现代人生环境为满足,不以宗教死后迷信为皈依,务免衣食住行之困难,誓破生老病死之定律,非学神仙,安能满愿,是则区区作注之苦心也(男子修仙,有太阳炼气术,今世尚有知者。女子修仙之太阴炼形术,几于绝传,因男子做工夫,能尽其本分已足,不必再问女子之事。故世之传道者,说到女功,总不免模糊影响,而女界中又少杰出之才,更难遇堪传此术者。从今而后,深望继起之有人也)。   孙仙姑名不二,号清静散人,宁海县忠翊幼女(宁海属今山东登州府,非浙江省之宁海)。金太祖天辅二年生,禀性聪慧柔淑,父以配马宜甫,生三子,宜甫即北七真中所称马丹阳真人是也。丹阳既师事王重阳,故仙姑亦因重阳祖师之种种方便劝化,遂远离三子,屏绝万缘,诣金莲堂祈度,密受道要。数年后,师挽丹阳西游,居昆仑烟霞洞,姑独留于家,勤修不倦。金世宗大定十五年,往洛阳,依风仙姑,居其下洞,后六年道成。时当大定二十二年十二月十九日,忽沐浴更衣,问弟子天气卓午,援笔书颂云:“三千功满超三界,跳出包裹外;隐显纵横得自由,醉魂不复归宁海。”书毕,趺坐而化,香风瑞气,竟日不散。元至元己巳,赐号清静渊真顺德真人,道派名清静派。   (以上采自《续文献通考》及《登州府志》,并他种记录,若欲知其详,须阅《道藏》中关于北七真一派之记传专籍年谱诸书)   第一收心(男女同)   吾身未有日,一气已先存;似玉磨逾润,如今炼岂昏?   扫空生灭海,固守总持门;半黍虚灵处,融融火候温。   第二养气(男女同)   本是无为始,何期落後天;一声才出口,三寸已司权。   况被尘劳耗,那堪疾病缠;子肥能益母,休道不回旋。   第三行功(末二句女子独用)   敛息凝神处,东方生气来;万缘都不着,一气复归台。   阴象宜前降,阳光许後栽;山头并海底,雨过一声雷。  第四斩龙(女子独用)   静极能生动,阴阳相与模;风中擒玉虎,月里捉金乌。   着眼絪縕候,留心顺逆途;鹊桥重过处,丹气复归炉。   第五养丹(首二句女子独用)  缚虎归真穴,牵龙渐益丹;性须澂似水,心欲静如山。   调息收金鼎,安神守玉关;日能增黍米,鹤发复朱颜。  第六胎息(男女同)   要得丹成速,先将幻境除;心心守灵药,息息返乾初;   气复通三岛,神忘合太虚;若来与若去,无处不真如。   第七符火(五六两句,女子独用)   胎息绵绵处,须分动静机;阳光当益进,阴魄要防飞。   潭里珠含景,山头月吐辉;六时休少纵,灌溉药苗肥。   第八接药(男女同)   一半玄机悟,丹头如露凝;虽云能固命,安得炼成形;   鼻观纯阳接,神铅透体灵;哺含须慎重,完满即飞腾。   第九炼神(男女同)   生前舍利子,一旦入吾怀;慎似持盈器,柔如抚幼孩;   地门须固闭,天阙要先开;洗濯黄芽净,山头震地雷。   第十服食(男女同)   大冶成山泽,中含造化情;朝迎日乌气,夜吸月蟾精;   时候丹能采,年华体自清;元神来往处,万窍发光明。  第十一(男女同)   既得餐灵气,清泠肺腑奇;忘神无相着,合极有空离;   朝食寻山芋,昏饥采泽芝;若将烟火混,体不履瑶池。   第十二面壁(男女同)   万事皆云毕,凝然坐小龛;轻身乘紫气,静性濯清潭;   气混阴阳一,神同天地三;功完朝玉阙,长啸出烟岚。  第十三出神(男女同)   身外复有身,非关幻术成;圆通此灵气,活泼一元神;   皓月凝金液,青莲炼玉真;烹来玉兔髓,珠皎不愁贫。  第十四冲举(男女同)   佳期方出谷,咫尺上神霄;玉女骖青凤,金童献绦桃;   花前弹锦琵,月下弄琼箫;一旦仙凡隔,泠然度海潮。   按女丹诀传世者,现止数种,较之男丹经,未及百分之一,已憾其少,且大半是男子手笔,虽谈言微中,终非亲历之境,欲求女真自作者,除曹文逸之《灵源大道歌》而外,其惟此诗乎。原诗行世既久,无人作注。余往岁与某女士谈道之余,随时,邮寄赠之,距今已阅廿稔。旧稿零乱,杂于故纸堆中,难以卒读,爱为检出,重校一过,幸无大谬,遂录存之,固不敢自信尽得孙仙姑之玄义,但为后之读此诗者,辟一门径而已。注中容有未臻圆满处,因欲启诱初机,故卑之毋高论耳。   吾身未有日一气已先存   吾人未有此身,先有此气。谭子化书云:“虚化神,神化气,气化血,血化形,形化婴,婴化童,童化少,少化壮,壮化老,老化死。”此言顺则成人。若达道之士,能逆而行之,使血化气,气化神,神化虚,则成仙矣。  “一气”者,即先天阴阳未判之气;至于分阴分阳,两仪既立,则不得名为一气。儒家云:“其为物不二,则其生物不测。”亦指先天一气而言。老氏之得一,即得此一气也,此中有实在工夫,非空谈可以了事。   似玉磨逾润如金炼岂昏   丹家常有玉池、金鼎、玉兔、金乌,玉液、金液,种种名目。大凡言阴、言神、言文火者,则以“玉”拟之;言阳、言气、言武火者,则以“金”拟之。意谓玉有温和之德,金有坚刚之象也。然亦偶有例外。   扫空生灭海固守总持门   “生灭海”即吾人之念头。刹那之间,杂念无端而至,,忽起忽灭,莫能定止。念起为生,念灭为死,一曰之内,万死万生,轮回即在目前,何须待证于身后?然欲扫空此念,谈何容易!惟有用法使念头一耳。其法如何?即固守总持门也。   “总持门”者,名为玄牝之门,即后世所谓玄关一窍。张紫阳云:“此窍非凡窍,乾坤共合成,名为神气穴,内有坎离精。”质而言之,不过一阴一阳、一神一气而已。能使阴阳相合,神气相搏,则玄关之体已立。虽说初下手要除妄念,然决不是专在念头上做工夫,若一切不依,一切不想,其弊必至毫无效果,令人失望灰心,是宜熟思而明辨也。(紫阳此诗,另有一解,不在本篇范围之内。)   半黍虚灵处融融火候温   “半黍”者,言凝神入气穴时,神在气中,气包神外;退藏于密,其用至微至细,故以半黍喻之。“虚”者,不滞于迹象。“灵”者,不堕于昏沉。杂念不可起,念起则火燥;真意不可散,意散则火寒。必如老子所云:“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方合乎中道。“融融”者,调和适宜。“温”者,不寒不燥也。此诗二句言守玄关时之真实下手工失,维妙维肖。然决不是执着人身某一处部位而死守之,切勿误会。若死守一处,不知变通,将来必得怪病。   本是无为始何期落后天   顺乎自然而无为者,先天之道;出于人力而有为者,后天之功。吾人当未生之初,本是浑元一气,无名无形,不觉而陷入于胎中,于是有身。既已有身,而大患随之矣。   一声才出口三寸已司权   婴儿在胎,仅有胎息,鼻不呼吸。及至初出胎时,大哭一声,而外界之空气乘隙自鼻而入,于是后天呼吸遂操吾人之权。   其始也,吸入之气长,呼出之气短,而日壮;其继也,呼吸长短平均,身体之发育,及此而止。到中年以后,呼出之气渐长,吸入之气渐短,而身体曰衰;临终时,仅有呼出之机,而无吸入之机,鼻息一停,命根遂断。“三寸”者,指呼吸而言。   况被尘劳耗那堪疾病缠   上言人身生死之常理,此言人之自贼其身也。色、声、香、味、触、法,是名“六尘”。劳心、劳力,皆谓之“劳”。吾人自然之寿命,本为甚短,纵不加以戕贼,在今世亦少有能过百岁者。况麈劳与疾病,皆足以伤竭人之元气,使不得尽其天年,故多有寿命未终而中途夭折者。(或问:“六尘之说,曰释氏语,何故引以注丹经?”答曰:“非我之咎,原诗已喜用佛家名词,如生灭、如真如、如舍利子等,皆非道家所本有者,不引佛典,何能作注?”)   子肥能益母休道不回旋   “子”者,后天气;“母”者,先天气。后天气,丹道喻之为“水”;失天气,丹道喻之为“金”。按五行之说,金能生水,是先天变为后天也。丹道重在逆转造化,使水反生金,是由后天返还先天也。   昔人谓为九转还丹,九乃阳数之极,又为金之成数,故曰九还,非限定转九次也。先天难于捉摸,必从后天工夫下手,方可返到先天。后天气培养充足,则先天气自然发生,故曰子肥能益母。“回旋”者,即返还逆转之谓。   息凝神处东方生气来   “息”耆,呼吸之气,蛰藏而不动也;“凝神”者,虚灵之神,凝定而不散也。“东方”者,日出之位;“生气”者,对于死气而言。古之修炼家行吐纳之功者,大概于寅卯二时,面对东方,招摄空中生气,入于吾身,借其势力,而驱出身内停蓄之死气。上乘丹法,虽不限定时问与方所,然总宜在山林清静之区,日暖风和之侯,则身中效验随做随来,如立竿见影。果能常常凝神息,酝酿薰蒸,不久即可由造化窟中,采取先天一气。孔子云:“先天而天弗违。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此段作用,乃真实工夫,非空谈,亦非理想,惟证方知。若问“息如何?神如何凝?处在何处?来从何来?”既非片语能明,且笔墨亦难宣达,须经多次辩论,多次实验,又要学者夙具慧根,苦心孤诣,方可入门。若一一写在纸上,反令活法变成死法,世人性情不同,体质各异,学此死法,适足致疾,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将何取耶?  万缘都不着一气复归台   昔人云:“者须谢绝万缘,坚持一念,使此心寂寂如死,而后可以不死;使此气绵绵不停,而后可以长停。”“台”者何?灵台也,灵台者性也;“一气”者,命也。命来归性,即是还丹。   张紫阳真入云:“修炼至此,泥九风生,绛宫月明,火炽,谷海波澄,夹脊如车轮,四肢如山石,毛窍如浴之方起,骨脉如睡之正酣,精神如夫妇之欢合,魂魄如子母之留恋。此乃其,非譬喻也”。以上所云,可谓形容极致。   阴象宜前降阳光许后栽   阳火阴符之运用,虽出于自然,但人工亦有默化潜移之力,不可不知。自尾闾升上泥丸,乃在背脊一路,名为“进阳火”;自泥丸降下气海,乃在胸前一路,名为“退阴符”。以升为进,以降为退。   又凡后升之时,身中自觉热气蒸腾;及至前降之时,则热气已渐归冷静。此以热气盛为“进阳火”,热气平为“退阴符”。二解虽义有不同,理则一贯,此中有许多奥妙,应当研究。   山头并海底雨过一声雷   吕绝阳真人步蟾宫词云:“地雷震动山头雨”。百字碑云:“阴阳生反覆,普化一声雷。”邵康节先生诗云:“忽然夜半一声雷,万户千门次第开。”钟离真人云:“达人采得先天气,一夜雷声不暂停。”彭鹤林先生云:“九华天上人知得,一夜风雷撼万山。”丹经言雷者甚多,不可殚述。其源皆出于周易“地雷复”一卦,其实则喻先天一气积蓄既久,势力雄厚,应机发动之现象耳。其气之来也,周身关窍齐开,耳闻风声,脑后震动,眼中闪光,鼻中抽掣,种种景象,宜预知之,方免临时惊慌失措。   然女工修炼,欲求到此地步,必在月经断绝之后。而孙诗所云,乃在斩龙之前,恐难得此效。大约此处所谓雷者,不过言行功之时,血海中有气上冲于两乳耳。此气发生,丹家名曰活子时。“山头”喻两乳及膻中部位;“海底”喻子宫血海部位。“雨”喻阴气;“雷”喻阳气。   静极能生动阴阳相与模   “龙”者,女子之月经也。“斩龙”者,用法炼断月经,使永远不复再行也。若问:“月经何以名为龙?”则自唐朝以后,至于今日,凡丹书所写,及口诀所传,皆同此说,当有一种意义存于其间,暂可不必详解。若问:“女子修道,何故要先断月经?”此则神仙家独得之传授,无上之玄机,非各种宗教、各种哲学、各种生理卫生学所能比拟。女子修炼与男子不同者,即在于此;女子成功较男子更速者,亦在于此。若离开此道,别寻门路,决无成仙之希望。倘今生不能修成仙体,束手待毙,强谓死后如何证果,如何解脱,此乃自欺欺人之谈,切不可信。   或者谓:“既是月经为修道之累”必须炼断,则老年妇人月经天然断绝者,岂不省却许多工夫,其成就当比少年者更易?”不知若彼童女月经未行者,果生有夙慧,悟彻玄功,成就自然更易。一到老年,月经乾枯,生机缺乏,与童女有霄壤之殊,何能一概而论?   法要无中生有,使老年天癸已绝者,复有通行之象。然后再以有还无,按照少年女子修炼成规,渐渐依次而斩之,斯为更难,岂云更易?所以古德劝人“添油宜及早,接命莫教迟。”   静极则动,动极则静;阳极则阴,阴极则阳,乃理气自然之循环,无足怪者。第十五章云:“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上句言人能静,则身中浊气渐化为清气;下句言静之既久,则身中又渐生动机矣。   道德经第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上二句言静极,下二句言生动。“复”即复卦之复。阴象静,阳象动,五阴之下,一阳来复,亦言“静极生动”也。“模”者,模范,所以成物。“相与模”者,盖言阴阳互根,彼此互相成就而不可离之意。   风中擒玉虎月里捉金乌   “风”者,人之呼吸也。如丹经云:“后天呼吸起微风。”又云:“吹嘘藉巽风。”皆是此意。道书常以“虎”配西方金,“龙”配东方木;凡言铅、言金、言虎,都属一物,不过比喻人身中静极而动之先天阳气而已。   “月”有二义:若言性功者,则当一念不生时谓之月,谓其清净无瑕,孤明独照也;若言命功,则当先天阳气发动时亦谓之月,譬如晦朔弦望,轮转不忒也。   “金乌”即日之代名词,日即离,离即火,火即汞,汞即神也。当采取先天气之时,须借后天气以为枢纽,故曰“风中擒玉虎”。玉字表其温和之状。石杏林真人曰:“万籁风初起,千山月乍圆。”正是此景。   丹道有风必有火,气动神必应,故吕纯阳真人云:“铅亦生,汞亦生,生汞生铅一处烹。”铅与月,喻阳气;汞与金乌,喻阴神。阳气发生,阴神必同时而应,故曰“月里捉金乌”。   著眼氤氲候留心顺逆途   易曰:“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盖“氤氲”者,天气下交于地,地气上交于天,温和酝酿,欲雨未雨,将雷未雷,所谓“万里阴沉春气合”者是也。若雷雨既施,则非矣。   人身之侯,亦同此理,但究竟是如何现象?则因有难言之隐,不便写在纸上,聪明女子,若得其传,则可及时下功,否则恐当面错过。虽说有自造机会之可能,总不若天然机会之巧妙,此时如顺其机而行人道,则可受胎生子;逆其机而行仙道,则可采药还丹。然顺逆之意,尚不止此,生机外发为顺,生机内敛为逆;生气下行,变为月经为顺,生气上行,不使化经为逆。故道书云:“男子修成不漏精,女子修成不漏经。”   鹊桥重过处丹气复归炉  入药镜云:“上鹊桥,下鹊桥;天应星,地应潮。”后世丹经言“鹊桥”者,皆本于此。凡炼丹之运用,必先由下鹊桥转上背脊,撞通玉枕,直达泥丸;再由上鹊桥转下胸前十二重楼,还归元海。“上鹊桥”在印堂山根之里,“下鹊桥”在尾闾会阴之间。丹气转到上鹊桥时,自觉两眉之间有圆光闪灼,故曰“天应星”;丹气由下鹊桥上升时,自觉血海之中有热气蒸腾,故曰“地应潮”。此言“鹊桥重过”者,兼上下言之也。“归炉”者,归到黄庭而止,黄庭一名坤炉(按:上下鹊桥,另有别解,此处不具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