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二十章绝学无忧

 老梧桐 2010-10-27
杜家和讲《老子》二十章绝学无忧
http://www.  10-10-27 09:01  来源: 黑龙江新闻网-老年日报   [发表评论] [10条]

 

  【原文】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语译】抛掉学问,可以使人无忧。应诺与斥责,相差有好多吗?美好与丑恶,差得了多少?别人所害怕的,不能不怕。远古以来一向如此,这种风气不知道何时能够停止。众人无忧无虑,欢欢喜喜,好像是参加盛大的筵席,又好像是春天登台眺望,舒适无比。而我却淡然悠然,无动于衷,浑浑噩噩,就像是无知的婴孩;闲闲散散,做事没有目的,就好像是无家可归。众人都欲念有余,而我却处处不足。我真是愚人的心肠呀!大家都那么明白,我却如此糊涂;大家都那么精明,我却如此懵懂。世人都有所作为,我却愚蠢笨拙。我不同于别人,是因为我悟出了道。

  【解说】在这一章中,老子描述了体道之人与凡俗之人的差别。这里的“我”指的是悟道之人,“我”与别人的差别,也就是体道者与凡俗之人的差别。

  可能我们都知道培根的那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老子为什么说绝学无忧呢?原来这里的学是有具体所指的,指的是儒家所倡导的圣智仁义之学问。得道之人是超然物外的,世俗的价值观念在他的眼里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也许是冥冥之中中西文化的暗合,老子在这里的言说方式非常类似于柏拉图那些著名的对话,也就是将自己伪装成愚蠢的样子,而骨子里是超越世俗之后的清高。

  得道之人并不在乎别人的评价,因为那都是外在的,并不是从自己的内心之中生长出来的。很多人都有一个通病,就是过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徐悲鸿曾经说过一句话:“人不能有傲气,但不能没有傲骨。”过分地傲慢就很难与别人相处,但过分地在意别人的评价就会迷失自己,就会不知道“我是谁”。得道之人也不看重世俗的美和丑的标准,因为那是人为制定的,框定的是事物“应该”的样子,而不是事物“本来”的样子。得道之人所要面对的是事物的原貌,做人则要做本真之人,不追求巧饰,也就是世俗所谓的美。

  老子对于体道之人与凡俗之人的比对,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人要有一种超越的情怀。当下是一个讲求实际的时代,做事注重目的性本无可厚非,但人不能没有超越物质的精神追求。画饼不能充饥,不等于说美术的存在毫无价值,因为艺术满足的是人的精神需求。没有精神需求的人是可悲的人,没有精神需求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