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漢語 第三單元 判斷句

 知愚草堂 2010-10-31
古代漢語 第三單元   判斷句
本單元內容:
通論部分:判斷句的特點、基本形式及表達功能、“是”字和“也”字的特點。
文選部分:《鞌之戰》
 
第一節 古代漢語判斷句特點
 
一、什麽是判斷句
語法角度:判斷句就是以名詞或名詞性短語作謂語的句子,主要用來對事物進行解釋或分類。張文囯、張能甫《古漢語語法學》P233。
表義:呂叔湘《中國文法要略》:“判斷句有兩個用處:一是解釋事物的涵義,二是申辨事物的是非。”商務印書館1957,61頁。
另外可以參攷《古代漢語知識詳解辭典》803頁、《現代漢語知識大詞典》652頁(山東教育出版社1995)。
向熹先生《簡明漢語史》:“判斷句表示某種事物是什麽東西或不是什麽東西,某種事物或不屬於某一類。”該著143頁。教材297頁。
    語法語義結合: 白兆麟《文法學及其散論》:“判斷句是判斷人或事物的名稱、類別或屬性的句子,其謂語一般由名詞或名詞性詞組來充當。”166頁,九州出版社2004。
       ————事物定位要多角度、多層面進行。
二、判斷句的特點
向熹先生《簡明漢語史》:“ 漢語判斷句大都用名詞作謂語,但判斷謂語不限於名詞。名詞作謂語大都表示判斷,但不一定全是表示判斷。甲骨卜辭很少判斷句和名詞謂語句,西周開始發展起來,春秋戰國更顯得紛繁複雜。”143頁。
先秦漢語判斷句的最大特點:普遍沒有係詞。
①南冥者,天池也。(《莊子·逍遙遊》)
  ②廉頗者,趙之良將也。(《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③陳勝者,陽城人也。(《史記·陳涉世家》)
  ④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左傳·僖公四年》)(貢品沒有交納,這是我們國君的罪過。)
  ⑤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戰國策·齊策》)
   ⑥張騫,漢中人也。(《漢書·張騫傳》)
⑦是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老子》)(因此善良的人是不善良的人的老師,不善良的人是善良人的鑒戒。)北京師範大學教案
 
第二節  判斷句的基本形式及表達功能
 
一、 判斷句的分類
根據有無繫詞,分為有繫詞的判斷句和無繫詞的判斷句,在這裏主要講無繫詞的判斷句。
根據判斷語氣,可以分爲肯定判斷句和否定判斷句。
二、判斷句形式
形式,是一事物區別於他事物的外在表徵,屬於顯性層面。
北京大學《古代漢語知識教程》(P320——P322)把古代漢語判斷句的基本形式概括為七種:
(一)主語+謂語+也
          制,巖邑也。
這是古代漢語判斷句最常見的形式之一,謂語都是名詞性成分,句末語氣詞“也”加強判斷語氣。
(二)主語+者+謂語+也
          兵者,兇器也。(《韓非子·存韓》)
“者”字起提示主語、加強語氣的作用,這種形式的判斷意味更強。
(三)主語+者+謂語
          兵者,兇器。(《史記· 酷吏列傳》)
(四)主語+謂語
            兵,兇器。(《漢書· 鼂錯傳》)
 “主語 +者+謂語”和“主語+謂語”這兩種形式在古代漢語裏的出現頻率不高,由於不用句末語氣詞“也”,後者甚至連起提示作用的“者”都不用,故判斷意味較弱。
(五)主語+副詞+謂語(+也)
             ①勞師以襲遠,非所聞也。(《左傳·僖三十二年》)
             ②乃歌夫“長鋏歸來”者也。(《戰國策·齊策》)
             ③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諸葛亮《出師表》)
(六)主語+為+謂語
        ①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②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論語· 微子》)
        ③穎考叔為穎谷封人。(《左傳·隱元年》)
該種形式判斷句中的“為”是動詞,不是判斷詞。
(七)主語+是+賓語
      ①韓是魏之縣也。(《戰國策·魏策》)
      ②此必是豫讓也。(《史記·刺客列傳》)
      ③是是帚彗。(《馬王堆星占書》)
      ④千裏而見王,是予所欲也。(《孟子·公孫丑上》)
      ⑤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論語·述而》)
教材(p297---p298)判斷句的基本形式可以分爲這樣幾種:
        (一)以“者”、“也”等表示判斷。
          1. “者……,……也”式
           ①陳勝者,陽城人也。
           ②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2. “……者,……”式(例見教材297下)
          3. “……,……也”式(例見教297)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桃花源記》)
(二)直接用名詞短語作謂語表示判斷。
            ①荀卿,趙人。(《史記· 孟軻荀卿列傳》)
            ②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論語·顏淵》)
孔穎達云:“在上君子為政之德若風,在下小人從化之德如草,加草以風,無不僕者。猶化民以正,無不從者。 ”
(三)否定判斷用“非”、“匪”等副詞。
     “匪”和“非”:先秦多用“匪”。
 ①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詩經·邶風·柏舟》)(我的心不是石頭,不能任意轉動;我的人也不是 席子,不任憑人捲曲。)
 ②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莊子·秋水》)(惠子說:“你不是魚,怎麼知道魚快樂呢?”莊子說:“你又不是我,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快樂呢?”)
三、判斷句的表達功能
古代漢語判斷句的主語和謂語在句法上構成判斷關係,但在語義表達方面卻並不單一,古代漢語判斷句的基本表達功能有五種:
(一)表示類屬關係,即主語表達的人或事物屬於謂語所表達的人或事物的同類。
①陳勝者,陽城人也。(《史記·陳涉世家》)
②仲弓父,賤人。(《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③滕,小國也。(《孟子·梁惠王下》)
(二)表示等同關係,即主語表達的人或事物就是謂語所表達的人或事物。
①昔者鬼侯、鄂侯、文王,紂之三公。(《戰國策·趙策》)
②梁父即楚將項燕。(《史記·項羽本紀》)
③余為伯儵,余而祖也。(《左傳·宣三年》)
這兩种判斷句不僅在句法上構成判斷,在邏輯上也構成判斷。
(三)表示比喻關係,即主語表達的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就像謂語運算式的人或事物一樣,如:
       ①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王制》)
②价人維藩,大師維垣,大邦維屏,大宗維翰。(《詩· 大雅·板》)
        程俊英譯:“好人好比是藩籬,大衆好比是圍牆,大國好比是屏障,同族好比是棟梁。”(《詩經譯註》556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袁梅譯:“善良臣民,就是國家籬障,大衆群黎,就是國家垣墻,諸侯大國,就是國家屏障,君之宗族,就是國家圍牆。”(《詩經譯註》826頁,齊魯書社1985)
        价,音借,《說文》:”价,善也。“
         師:眾。
        宗:鄭《箋》:“大宗,王之同姓世適子也。”
(四)表示主語同謂語之間某種複雜的語義關係,即說話人把複雜的運算式內容,用判斷句的形式表達出來,以求達到強烈確認的表達效果,如:
        ①夫戰,勇氣也。(《左傳·莊公十年》)
        ②百乘,顯使也。(《戰國策·齊策》)
(五)謂語表示造成某種結果的原因,如:
      ①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斫也。(《莊子·養生主》)
      ②井蛙不可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語於冰者,篤於時也。(《莊子·秋水》)
 
第三節   “是”字和“也”字
 
繫詞“是”的形成時代及縯化軌蹟 是古代漢語的一大難題;“也”則是古代漢語判斷句形式中的重要語詞。
一、“是”
(一)“是”所屬的詞類及意義
《漢語大詞典》的釋義:1.正;不偏斜。2.正確。3.指正確的論斷或肯定的結論。4.認為正確;肯定。5.訂正。6.遵從,以為法則。7.概括之詞。凡是,任何。8.表示肯定判斷之詞。9.表示加重語氣之詞。10.表示答應之詞。11.用在動詞後面的兩個數量結構之間,含有“算作”的意思。12.代詞。此,這;這裏。13.副詞。表示範圍,相當於“只”。14.連詞。表示承接,相當於“於是”。15.連詞。表示承接,相當於“則”。16.連詞。表示轉折,相當於“而”。17.連詞。表示因果關係,相當於“因此”、“因為”。18.連詞。表示讓步關係,相當於“雖”、“雖然”。19.連詞。表示假設關係,相當於“即使”。20.助詞。用在賓語和它的動詞之間,起著把賓語提前的作用,以達到強調的目的。21.助詞。猶“夫”,表發端。22.通“ 視 ”。23.通“ 寔 ”。足,滿。24.通“ 寔 ”。實在;真實。25.通“ 氏 ”。26.通“ 時 ”。此時,這時候。27.用同“ 試 ”。嘗試。28.猶“甚”。怎樣。29.猶“甚”。極;很。30.用同“ 事 ”。事情。31.姓。
動詞
 
名詞
 
繫詞
 
代詞
 
副詞
 
連詞
 
助詞
 
形容詞
 

 
 
 
 
 
 
 
 
 
 
 
 
 
(二)“是”何時轉化為繫詞的研究
漢語繫詞“是”何時產生,來源如何,一直是漢語史研究者關注的問題。先秦時代有無“是”字判斷句,則是存在爭議的問題。
1.    王力先生的研究
最早討論漢語繫詞的論文是王力先生 1937年在《清華學報》12卷1期上發表的《中國文法中的係詞》。在這篇論文裏,王力先生提出上古漢語判斷句不用繫詞“是”,“是”作為繫詞是六朝以後由指示代詞發展而來的。王力先生認為:“繫詞句在口語裏完全代替上古的判斷句,則是中古時期的事。在這個時期,繫詞句有三大標誌:
         第一,它擺脫了語氣詞‘也’字,‘是’成為一個必要的,而不是可有可無的係詞。”如:
          ①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陶潛《桃花源記》)
       “第二,繫詞‘是’字可以被副詞修飾。”如:
        ②然孔老、釋迦,皆是至聖。(唐·宗密《〈華嚴原人論〉》序)
       “第三,繫詞‘是’字前面加否定詞‘不’字,在口語裏代替了上古的‘非’。”如:
       ③劫劫生生,輪回不絕……都由此身本不是我。(《原人論》)
王力先生對“是”為什麼發展成了繫詞有一個解釋,他說:“在先秦時代,主語後面往往用代詞‘是’複指,然後加上判斷語”;“‘是’字經常處在主語和謂語的中間,這樣就漸漸產生出繫詞的性質來。”(王力《漢語史稿》)見教材299頁倒數第5行
       ——————吴辛丑:关于楚竹书中“是”字的用法问题——兼答王三峡先生http:///bbs/dispbbs.asp?boardid=27&id=16920
2.繫詞“是”字産生的時代分歧
共有三種意見:
第一種為“一世紀說”,以王力為代表。這種意見認為,繫詞“是”出現於“西元一世紀前後,即西漢末年或東漢初葉”。
第二種是“漢初說”,以洪誠為代表。這種意見認為:“‘是’之成為繫詞起于漢初,在紀元前一百幾十年。”
第三種是“先秦說”。“先秦說”的具體意見又很不同,持這一觀點的絕大多數人認為繫詞“是”產生于戰國時代;也有人認為“應該上推到《詩經》時代”甚至《尚書》時代。
3.對于繫詞“是”的認定及所出現文獻的分歧
先秦文獻遭遇秦火,用個別的材料來作證據,不夠嚴謹。即便是秦漢的個別材料也未必可靠,如《史記·刺客列傳》“此必是豫讓也”,王力認為傳抄有誤,這種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即使文獻可靠的,又可能因別的問題發生爭論。如1973年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帛書《天文氣象雜占·彗星圖》有以下五個例句: 
“是是帚彗”、“是是竹彗”、“是是蒿彗”、“是是苦彗”、“是是苦發彗”
這些句子沒有篡改或抄錄錯誤的問題,但是,對這些“是是”句,裘錫圭、郭錫良等認為“第二個‘是’顯然是繫詞”,而以王力為代表的一些學者卻不這麼看,甚至還有人認為第二個“是”是副詞。
4.肖婭曼的研究
    (1)結論
判斷詞“是”不是由指代詞“是”變化而來,而是由“是”自身的判斷功能發展、指代功能退化而來。判斷詞“是”不是一個詞變成另一個詞的結果,而是自身演進的結果。
(2)語義條件
“是”發展為繫詞,有其內在的根據,這就是“是”本身語義中含有的判斷義素。從語義角度講,“是”最初含有指代、神聖、法則、肯定、判斷等義素,主要用於指代神靈、祖先、君王、祭器、時運和神聖正義的事情、態度、方式等。後來“是”的神性(“日”)抽象為普遍的原則,不具有神性的“則”成為判斷事物正確與否的標準,“是”的斷指義和正確義由此發展而來。
(3)“是”發展為繫詞所需的幾方面因素
 “是”發展為繫詞是伴隨上古語法系統向中古語法系統的轉型完成的。在這個轉型過程中,有三個方面的調整是互相密切關聯的:其一,繫詞“是”的發展成熟;其二,一般指代詞的發展成熟;其三,名詞判斷句的消亡和上古各類判斷句的歸於一統。
繫詞“是”的發展成熟和名詞判斷句的消亡,是上古語法系統向中古語法系統轉型過程中最深刻、最重要的變化。
二、“也”
(一)“也”字所屬詞類及意義
《漢語大詞典》分列14個義項:1.語氣助詞。表判斷語氣。2.語氣助詞。表解釋語氣。3.語氣助詞。與疑問、反詰、祈使等詞連用,表相應語氣。4.語氣助詞。表呼喚語氣。5.語氣助詞。用在句中,表停頓。6.語氣助詞。襯詞。無義。7.副詞。猶亦。承接上文,表示同樣。8.副詞。表選擇。9.副詞。連用,表並列。10.副詞。表轉折或讓步。11.副詞。表強調。12.副詞。表委婉。13.通“ 他 ”。 14.通“ 它 ”。
(二)作爲判斷語氣詞的“也”字的特點
          ①常常與表示提頓的“者”配合使用,用於判斷句中,表示極明顯的判斷意味。
          ②用於非判斷句,也表示確定語氣。
 
文 選 · 鞌之戰
 
[正文]癸酉師陳于鞌。
 
[講解]干支紀年: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師:甲骨文字形爲“ ”、“ ”,“意爲徘佪、停止不前、繞圈子。合起來指靠山駐扎。”達世平等《古漢語常用字字源》142頁,上海:上海書店1994。《說文》:“二千五百人為師。”天津古籍127頁。
陳:“陳”即“陣”,古代凡是佈陣的“陣”都寫成“陳”,南北朝以後才寫成“陣”,“陣”是個後起字。
 
[正文]邴夏御齊侯,逢古音讀“龐”丑父為右。
 
[講解]御:甲骨文  ,“迎迓於道謂之御。”徐中舒《甲骨文字典》P166,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2005。 《說文》:“御,使馬也。”
此處“御”爲動用法。
 
[正文]晉解張御郤克,鄭丘緩為右。齊侯曰:“余姑翦滅此而朝食。”
 
    [講解]余:第一人稱代詞。“甲骨卜辭第一人稱代詞有‘我、余、朕’3個,周代繼續使用;又產生了‘吾、卬、台、予’4個。它們從語音上可以分作兩個系統:
    [ ] 系     我     吾        卬
    [ d ]系    余予    台         朕   ”向熹《簡明漢語史》下49
姑:副詞。“用在動詞前,表示動作行爲是在某種情況下採取的暫時措施,或者表示時間的短暫等。”《古代漢語虛詞詞典》179頁。
翦滅:同義合成詞。杜註:“翦,盡也。”
朝食:《漢語大詞典》收有兩個義項:①吃早飯;②早餐。根據《國學備覽》,先秦典籍中“朝食”共出現3次。本文、《詩·陳風·株林》:“駕我乘馬,說於株野。乘我乘駒,朝食於株!”《荀子·儒效》:“遂選馬而進,朝食於戚,暮宿於百泉。”從另2例用例看,此處“食”當為動詞,“朝食”還只是一個狀中結構,不是合成詞。
 
[正文]不介馬而馳之。
 
[講解]介: 篆書  甲骨文“象人衣甲之形,古之甲以聯革為之,   象甲片形。” 《甲骨文字典》70頁。杜註云:“介,甲也。” 這裡是為動用法。
馳:《左傳·昭公十七年》:“嗇夫馳,庶人走。”杜預注:“車馬曰馳,步曰走。”
 
[正文]郤克傷於矢,流血及屨,未絕鼓音。
 
[講解]傷於:被動。
屨:單底鞋。多以麻、葛、皮等製成。後亦泛指鞋。
 
[正文]曰:“余病矣 。”
 
[講解]病:見教材。
 
[正文]張侯曰:“自始合,而矢貫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輪朱殷。豈敢言病?吾子忍之。”
 
[講解]合:甲骨文字形為 《漢語大詞典》義項18:交鋒;交戰。《孫子·行軍》:“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謹察之。”《史記·高祖本紀》:“ 淮陰 先合,不利,卻。”《三國志·魏志·武帝紀》:“時太祖兵少,設伏,縱奇兵擊,大破之” 裴松之 注引《魏書》:“ 布益進,乃令輕兵挑戰,既合,伏兵乃悉乘隄,步騎並進,大破之。”
“始合”,狀中結構。
貫,甲骨文字形為 ,象一根東西橫穿物體。橫貫、貫穿。本作“毌”。達世平222頁
    及,介詞。介賓結構作補語。
相似者:《紀念劉和珍》:“彈從左肩入,穿胸偏右出。”
朱殷:《漢語大詞典》義項1:大紅色。比絳色(深紅色)淺,比赤色深。古代視為五色中紅的正色。《詩·豳風·七月》:“我朱孔陽,爲公子裳。”《論語·陽貨》:“ 子曰:‘惡紫之奪朱也。’” 何晏集解引孔安國曰:“朱,正色。紫,間色。”《禮記·月令》:“﹝孟夏之月﹞乘朱路,駕赤駵,載赤旂,衣朱衣。” 孔穎達疏:“色淺曰赤,色深曰朱。”甲骨文字形為  ,本義為露出地面的樹根。達世平196頁。
殷,杜預注:“殷,音近烟,今人謂赤黑爲殷色。”
吾子:《儀禮·士冠禮》:“某有子某,將加布於其首,願吾子之教之也。” 鄭玄注:“吾子,相親之辭。吾,我也;子,男子之美稱。”
忍之:忍,形聲字。“之”,結構助詞。
 
[正文]緩曰:“自始合,苟有險,余必下推車。子豈識之?——然子病矣!”張侯曰:“師之耳目,在吾旗鼓,進退從之。此車一人殿之,可以集事。”
 
    [講解] 在:《說文》:“在,存也。”
耳————聽————鼓
目————見————旗
    《國語·晉語五》:“張侯曰:‘三軍之心,在此車也。其耳目在於旗鼓。車無退表,鼓無退聲,軍事集焉。’”韋昭註云:“耳聼鼓音,目視旗表。”197頁,齊魯
    從之:動賓結構。
集事,《漢語大詞典》收有該詞條,先秦“集事”只見《左傳》,共2見。
杜註云:“殿,鎮也;集,成也。”集的甲骨文字形為 ,指群鳥聚集在樹上。達世平319頁
 
[正文]若之何其以病敗君之大事也?
 
[講解] 若之何,固定結構。“‘之’在此格式中為代詞,有時有具體的指代對象,有時已虛化,沒有指代作用。‘若之何’可以詢問原因、方法。”“詢問原因。含有反詰的意味。”《古代漢語虛詞詞典》484頁。
 
[正文]擐甲執兵,固即死也。
 
[講解]擐甲執兵:並列的動賓結構。杜註云:“擐,貫也;即,就也;擐,音患。”即之解見以前講。甲骨文字形為 。
 
[正文]病未及死,吾子勉之。
 
[講解]及:動詞。
 
[正文]左并轡,右援枹而鼓。
 
[講解]杜註云:“援,音爰;枹,音浮,鼓槌也,《字林》云:”擊鼓柄也。”本亦作‘桴’。”古無輕唇音《石鈡山記》:“南音含混,北聲清越,桴止響騰,餘韻徐歇。”《正義》曰:“《說文》云,‘援,引也。’‘枹,擊鼓杖也。’援枹而鼓,謂引杖以擊之。
 
[正文]齊師敗績,逐之,三周華不注。
 
[講解]敗績,合成詞。《漢語大詞典》義項①指軍隊潰敗。《書·湯誓》:“ 夏師敗績,湯遂從之” 孔 《傳》:“大崩曰敗績。”
績,《說文》:“輯也。”段註云:“績之言積也,積短為長,積少為多。故《釋詁》曰:‘績,繼也、事也、業業、功也、成業。’”
逐之,主語省略。
 
[正文]韓厥夢子輿謂己曰:“旦辟左右。”故中御而從齊侯。
 
    [講解]謂……曰,“謂” 作爲“說”義,和“曰”、“云”不同的是:“說者通常是某人,而不可以是《詩》、《諺》等事物,而且還要有具體的聽者。”李佐豐《先秦漢語實詞》P268“主語通常是表示具體個人”、“常與‘曰’組合在一起使用,其後要有引語”。同上P268,另見張猛P117——P120。
    辟,古今字。
左右:具體的方位名詞。.[1]説明;輔佐。《易·泰》:“輔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孔穎達疏:“左右,助也,以助養其人也。”[2] 支配;控制。《左傳·僖公二十六年》:“公以楚師伐齊 ,取穀。凡師能左右之曰‘以’。” 杜預注:“左右,謂進退在己。”《國語·越語上》:“寡君帥越國之衆以從君之師徒。唯君左右之。” 韋昭注:“左右,在君所用之。”
中御,“中”作狀語。
 
[正文]邴夏曰:“射其御者,君子也。”公曰:“謂之君子而射之,非禮也。”
 
[講解]謂之,“謂帶雙賓語,語義解爲‘稱’,近賓語表示被評價和判斷的對象,遠賓語由名詞、名詞性詞組或帶指稱性的謂詞充當,表示關於對象的評價或判斷。”張猛P117.
謂之,義訓術語,解釋詞義。釋語在前,被訓詞在後。《爾雅·釋草》:“木謂之華,草謂之榮。”
“謂之”和“之謂”的區別,見何樂士《古漢語語法論文集》(商務2000)。
 
[正文]射其左,越于車下;射其右,斃于車中。綦毋張喪車,從韓厥曰:“請寓乘。”從左右,皆肘之,使立於後。韓厥俛定其右。
 
    [講解]《正義》曰:“《說文》云:‘肘,臂節也。’謂左右為凶處,故以肘排退之。”
俛,《廣韻》亡辨切,上獮,明。《集韻》匪父切,上噳,非。杜注:“俛,俯也。右被射,仆車中,故俯安隱之。 ”
 
[正文]逢丑父與公易位,將及華泉,驂絓於木而止。丑父寢於轏中,蛇出於其下,以肱擊之,傷而匿之,故不能推車而及。
 
[講解]楊伯峻《白話左傳》:“由於這樣,他不能用臂推車前進,這樣纔被韓厥追上。”P166
 
[正文]韓厥執縶馬前,再拜稽首,奉觴加璧以進,
 
[講解]杜注:“縶,馬絆也。執之示脩臣僕之職。”“進觴璧亦以示敬 。”《正義》云:“蓋古者有此禮,彼雖敗績,猶是國君,故戰勝之,將示之,以臣禮事之,不忍即加屈辱,所以申貴賤之義。 ”
 
[正文]曰:“寡君使羣臣爲魯衛請,曰:‘無令輿師陷入君地。’下臣不幸,屬當戎行,無所逃隱,且懼奔辟而忝兩君。臣辱戎士,敢告不敏,攝官承乏。”
 
    [講解]杜注:“本但為二國救請,不欲乃過入君地。謙辭。”
    輿師——輿論
    杜注:“若奔辟,則為辱晉君,并為齊侯羞。故言二君。此蓋韓厥自處臣僕謙敬之飾言。”
“無所”,《漢語大詞典》:1.沒有地方;沒有處所。漢枚乘《七發》:“今夫貴人之子,必宮居而閨處,內有保母,外有傅父,欲交無所。” 2.表示否定不必明言或不可明言的人或事物。《周禮·考工記·輪人》:“無所取之,取諸圜也。”鄭玄注:“非有他也,圜使之然也。”
杜注:“言欲以己不敏攝承空乏,從君俱還。” 楊譯:“下臣身爲一名戰士,謹嚮君王報告我的無能,但由於人手缺乏,祗好承當這個官職。”P167
 
[正文]丑父使公下,如華泉取飲。鄭周父御佐車,宛茷爲右,載齊侯以免。韓厥獻丑父,郤獻子將戮之。呼曰:“自今無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於此,將爲戮乎?”郤子曰:“人不難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勸事君者。”乃免之。
 
   [講解]飲,讀本音。“如字”或“讀如字”,“某一多音字在特定語境中按其本音讀。一字異讀往往表示詞義和詞性不同,故用‘如字’注音兼含釋義。”
自,“介詞,表示時間、處所的起點、觀察事物的着眼點或行爲的主體,所組成的結構一般作狀語。”韓崢嶸P64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