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支持除有供给营养的作用外,还有免疫调节的作用,其中谷氨酰胺(Gln)是组织特需的营养(tissue specific nutritient)。它是生长迅速的细胞如肠黏膜细胞生长、修复的特需能量,对淋巴细胞也甚为重要。精氨酸是NO的前体。1995年,免疫营养制剂Impact首先问世,其中所含的精氨酸量是常用复方氨基酸制剂的10倍。2003年,Bartonit的多中心临床验证中期报告,免疫营养组的死亡率3倍于对照组,引起了极大的震动。究其原因是精氨酸的过量导致大量产生的NO有相反的作用。除精氨酸外,核苷酸的免疫调控作用得到肯定。近年来,人们对鱼油(二十碳五烯酸与二十二碳六烯酸)的抑制炎症作用得到普遍的关注。在PN和EN制剂中都有添加。在急性胰腺炎、急性肝损害等疾病临床应用中得到证实。现在,有大豆油(S)、中链脂肪(M)、橄榄油(O)、鱼油(F)相混合的脂肪乳剂(SMOF)产品,以求Ω6∶Ω3的比值近似2∶1,从理论上使致炎与抑炎的烯类物质达到平衡。除此,对益生菌的作用亦加以重视,以求肠道微生态的平衡,协同肠黏膜屏障,以减少肠道细菌或内毒素的易位(bacterial translocation),减少因此而产生免疫功能紊乱。在临床实践中虽尚未获得有益的效果,但应用营养物质参与免疫调控,将是一个有前景的发展方向。
3 营养作用的再认识
在治疗学中,营养的作用沿袭至今,均称之为“支持”,亦即营养是身体必需的物质,对组织器官的生长、修复、功能以及人体的活动、人的思维无一不与营养有关。因之,有古代的哲学家Engels即称“生命是蛋白质活的形式”。在当代治疗学中,已认识到营养的供给不可缺少,但并未将它置于重要的位置,对疾病的治疗并不起主要、直接的效果,始终是起辅助的作用。在20世纪70年代是以氮平衡、瘦肉体的量来衡定营养支持的效果。其后,认识到它直接参与到机体组织、器官的功能和修补、评定营养的效果,增加了有关病人康复的内容。随着人们对营养重要性的认识,还有某些氨基酸具有治疗疾病和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称之为“药理氨基酸(pharmacal amino acids)或药理学营养素(pharmaconutrients)”。随着免疫学的深入研究,认识到脂肪类有调节烯类介质的作用。鱼油具有抑炎、平衡助Ω6/Ω3比值的功能,起到治疗作用。EN除供给营养外,对慢性炎性肠病有控制、延长缓解的效果,有预防PN引起肝损伤的作用。因此,近年来有学者认为,营养既然有免疫调控、减轻氧化应激、维护胃肠功能和结构、降低炎症反应、改善病人的生存率等作用,不应再称为“营养支持(nutrition support)”而宜改称“营养治疗(nutrition therapy)”更为合适。“支持”改为“治疗”虽仅是两个字的改换,但却是概念上的改变,其意义更加深远,作用更加确切,不仅是有辅助作用,而且有治疗的主导作用,更应得到重视。Bozzetti等则认为,营养对正常健康人和病人都必需,而不是像药物一样仅为了疾病,支持(support)的含义更广,更合适。同时,营养在治疗中起主导作用的范围与病种尚有限,这一更改虽尚未得到共识。然而,这一认识已逐渐被推广。2009年,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发表的有关指南,都用上了“营养支持治疗(nutrition support therapy)”一词。而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指南,均未用这样的名称,而只是用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和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讨论,是否改称为“营养治疗”或“营养支持治疗”将会得到共识。
4 对指南的认识
自20世纪80年代后,循证医学得到推广应用。临床治疗的各类指南不断增加、更新。对各系统疾病,各种疾病,各种治疗方法,以至于各个国家、各个地区、不同的学会都有各式各样的指南,有关临床营养支持的指南也较多。指南的出现帮助了临床实践的提高,指导了临床医师的治疗工作。近年来,经过临床的应用,对“指南”的价值产生了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指南的价值甚高,有实用性;有人则认为,根据“指南”,临床应用的结果并不满意,甚至对指南的价值产生怀疑。这是涉及到如何认识“指南”的本质问题。初始,“指南”仅是指导实践的建议。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ASPEN)主席Steven A Meclave就指出,“指南不是法律,不是规定,它亦不保证有益于预后”。“指南从不替代临床判断”。指南虽是根据发表的文章,尤其是双盲、随机、多中心对比的资料、文章荟萃分析的结果,也经过了一批专家的筛选讨论,也还参照了专家的认识、经验制订而成,希望结果能接近临床实践。但实际上指南有它的局限性,很多“指南”都在前言中提到这一问题。由于报告的文章中选择的病例有一定的条件,没有普遍的代表性,所以提出的建议并不一定与将应用这一治疗病人的情况相似。因此,指南的建议是具有很好的普遍性,很强的共性,但具体应用时,应根据病人的情况而定。治疗措施的个体化,并不与当今倡用的循证医学矛盾,而恰是循证医学的一项基本原则。循证医学的经典定义是:“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研究依据,结合医师个人专业技能和临床理论,同时考虑病人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整地结合,制订出病人最优的治疗措施”。指南虽有它的局限性,但它是经过很多临床实践、对比、筛选的结果。正如McClave所说,“它具有不可估量的潜在价值”。在实践中,可依据、应用指南,同时为使指南有更多符合临床实践的客观数据,临床医师也应为指南做更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