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亩田:实现中国有机蔬菜之梦

 昵称2688372 2010-11-11
一亩田:实现中国有机蔬菜之梦

……阿姨们一手握着翠绿的萝卜,一手持着小刀切掉萝卜头上的大叶子,留下短短的叶茎,但是长长的根须还保留着,甚至泥土也只是用抹布简单的揩了一下。“我们希望让客户看到蔬菜最真实的一面,并让他们放心。”农场里的管理人员这么说。

旁边的货架上摆着一包包由保鲜膜密封的蔬菜,再过几个小时它们就要被装上卡车,从崇明岛出发,运往上海市内的会员家中。

供应有机蔬菜,并且是自己生产、自己配送,这种公司在现在的中国还是十分少见的。几个曾经在上海交大读 EMBA 的年轻人创办了这家名叫“一亩田”的公司。据说,公司的一位创始人有一次在一户农民家吃饭,听到他们家的小孩说“我去摘院子里的蔬菜烧来吃”,一时间十分不解“田里的菜和院子里的菜有什么区别吗”,原来农民们把田里种的菜卖到市场,自己吃是则院子里那些不用农药不用化肥的菜。这位创始人于是发愿要让更多的人吃到健康的安全的蔬菜。这就是“一亩田”的源起。

“一亩田”管理层人士曾经服务于 GE 、西门子、朗讯、山德士、大润发等全球著名企业。因为共同的理想和创业的热情,他们放弃了外企的高薪管理工作,走到了一起。

“一亩田”的名字来自于台湾著名女作家三毛作词的《梦田》:“每个人心里一亩田,每个人心里一个梦……”对于“一亩田”的员工来说,创造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他们共同的梦想,现在他们的梦想正在转化成现实。

 

1

 

从上海浦东出发,穿过新建成的 25 公里 长的长江隧桥,经过大约一个半小时,就来到了位于崇明岛的“一亩田”蔬菜基地。

“长江口的海水倒灌,形成了崇明岛的盐碱地,在这里种庄稼,要么长不出,要么口感极好。”“一亩田”的基地总经理 高 先生这么介绍。

岛上的水都很干净,即使有的看起来有些浑浊,但也栖息着游鱼,这说明水质是清洁无毒的。当初“一亩田”的创始人在寻找生产基地时,在上海的周边地区探访了两个月,最终选择了崇明岛。“崇明是上海 17 区 1 县中唯一的一个县,在中国的行政区定义中,‘区'以工业为主,而‘县'以农业为主。崇明岛是上海乃至华东最后一片无工业、无污染的净土。”高总对崇明岛这个生产基地非常满意。

 

2

农场从 09 年 4 月开始种植蔬菜,现在已发展到 100 多个品种。其中, 70% 是常见的蔬菜,有 20% 则是新奇菜种,比如紫叶生菜、宝塔菜等。

除了蔬菜以外,一亩田还养了鸡和羊。

鸡是崇明岛的土鸡,有一块生长着小树的面积巨大的旷地供他们吃喝拉撒和散步、嬉戏。我们来到这里的时候,是下午三点左右,鸡群正紧挨着东侧的鸡棚墙根蹲着、走着,养鸡的阿姨说“它们正在晒太阳呢”,看起来它们很舒服。据介绍,这里的鸡的食物是:玉米等饲料和农场种的蔬菜。

羊则是崇明岛的特产——白山羊。这种白山羊是崇明岛特定水土条件下孕育而成的特有地方良种,肉质细腻、味道鲜美、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一亩田目前养殖了 80 只的白山羊。(顺便提一下,日本奈良等地的高级毛笔,就使用崇明岛的山羊毛作为原料。)

目前农场里有 80 位左右的农夫,除了崇明岛本地人外,还有山东人、安徽人。

 

3

据高总介绍,中国的市场上,大致上有 4 种蔬菜:

一种是常规蔬菜,一般达到“低毒低残留”标准,是普通老百姓食用的蔬菜;

一种是无公害蔬菜,是指没有受到有害物质污染的蔬菜;

一种是绿色蔬菜,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蔬菜,绿色蔬菜又分 A 级和 AA 级;

最高级别的是有机蔬菜,它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除草剂、合成色素、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既坚持蔬菜的自然生长规律,又保护生态环境。这是蔬菜生产追求的也是人们期望的最高目标。

“有机蔬菜有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严禁使用农药。”高总说。

为了防虫害,“一亩田”使用了 5 种新式武器:( 1 )防虫网。把虫子挡在蔬菜大棚之外;( 2 )杀虫灯。通过紫色、黄色光源诱杀虫子;( 3 )性诱剂。利用害虫之间靠气味吸引“异性”的原理,用人工合成的性诱剂引来雄虫落网;( 4 )生物制剂。在辣椒等植物中提取成分,利用刺激性气味让害虫远而避之;( 5 )套种。在菜地上间隔地种植两种蔬菜,牺牲其中一种来保全另一种。

“如果田里长了草,也决不用化学除草剂,我们一般进行人工除草。”农场的管理人员说。

参观过程中,我们看到有几个大棚内正在施肥,臭哄哄的一闻就知道是猪粪的气味。阳光穿过透明的棚顶照在整齐的田垅上,农夫们推着车子,将肥料一铲铲施加在泥土上,非常有秩序感。在另一个地方,我们还看到一个方形的大坑里堆着一些植物秸杆,正等待降解为有机肥料,这是传统的绿肥制造方式。一亩田种植标准的第一条就是“土壤的肥料采用有机肥”。

菜地一侧就是一条水源丰沛的沟渠,滚滚流水来自长江。浇灌菜地的水就是这条沟渠里的活水。

 

4

“一亩田”的蔬菜基本上都采用大棚种植,站在路中间看去,排列整齐的大棚像是一些明亮的玻璃房。

除了看到施肥、摘菜的农民,还能看到从一座座大棚走过,进行农事观察和纪录的农场管理人员。

走进一个大棚,这里的豌豆苗长势很好,悄悄地蔓延着碧绿的藤叶。听管理人员讲,这里豌豆苗需要 40 天才能长成,但是市场上的豌豆苗只要 10 天即可长成,它们使用水培方式快速培植而成,其营养价值远远比不上泥土里慢慢长大的。

特别让我们眼前一亮的是两座茄果类蔬菜大棚,里面种植着番茄、青椒、黄瓜、茄子等,在暖烘烘的大棚内,它们都长得很茂盛,丝毫感觉不到这是一个寒冬季节。大棚采用中国北方的温室保暖方法,白天太阳照耀时,将屋顶厚厚的稻草苫子卷起,让阳光透过薄膜射进菜地,下午太阳落山时,则将它们覆盖起来。这样热能就被保存了起来,即使在夜晚也能保持 5 、 6 度的温度。——这是一种非常环保的方法,属于聪明的中国农民的发明。

 

5

在采访过程中,“一亩田”的创始人高总、张总(负责 IT )以及农场基地副总经理 张 先生都告诉我们,他们正在努力做的是“中国首家数字化有机农场”,要用现代科技把他们的有机种植方式直接地、公开地传达给客户。

“我们进行的是‘透明的种植',我们怎么做,做了什么,都可以让客户明明白白的看到。”

在将来,会员可以通过互联网查看产品的各种数据,比如一只番茄,你可以查询它是产自哪一地块,是哪一位农夫种的,使用了什么肥料,产量是多少等等信息。

客户还可以利用“全球眼”(网络视频监控技术),实时观察蔬菜的长势与收获,做到“在电脑前就能看到菜地”。

 

5

“一亩田”的另一个创举是采用会员制的方式,进行蔬菜的销售和农场的管理。客户在缴纳半年或一年的会费后,成为 VIP 会员。然后就可以通过网络下订单,让工作人员在最快的时间内免费将菜送到家门口。会员可以在周末前往农场基地进行采摘、耕种等体验,感受劳作的乐趣。或者参与“一亩田”策划和组织的各种会员活动。

另外,会员在某种程度上也参与了农场的管理。他可以通过“数字化农场管理系统”,实时察看田间管理全过程,感受看管自己的田地的心情。会员也可以向农场提出诸如“可以种些什么蔬菜”等建议,与农场形成互动。如果是高级会员,还可以租用农场的一块田地,在专属私人庄园参与播种、移栽、田间维护等全过程的乐趣,收获季节还可以带上亲朋好友一起采摘。

据介绍,“一亩田”现在已有 1000 多名会员。

配送中心
配送中心

 

6

在采访中,高总提到了日本的“大地宅配”,说到上世纪 70 、 80 年代,日本社会也出现了食品危机,正是“大地宅配”这样守卫大地、守卫健康的企业破空而出,改善了日本人民的生活质量。对于自己选择的绿色事业,高总说:“一是喜欢做这个事情,二是能帮助别人,三是很有利润。”

采访归途
采访归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