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弱肉强食,党同伐异,这些事情每天都在上演。因此,除了搞明白你的工作职责和内容、努力工作之外,你还必须搞明白企业里谁是关键人物,并与之建立和谐友好的关系。老板和上司无疑是企业中的关键人物,如果无论你如何努力,老板和上司都“视而不见”的话,那么,你在这个企业里的发展就令人担忧了。
《孙子"谋攻篇》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所以,了解老板特征和需求是与老板成功沟通的第一步。 包括老板比较接近哪一种或几种性格类型?有什么工作习惯、生活习惯?他最看重的是什么?为人处世的原则是什么?他比较接近哪一种领导风格?决策风格?他对工作的要求是什么?速度?成本?效果?质量?苛刻?随和?他最反对什么事?什么人?最欣赏事?什么人?最忌讳什么?( 工作忌讳、生活忌讳)目前的最大需求、最棘手的、最难办的、最希望迅速解决的是什么? 老板不是完人,要知道,他之所以成为我们的老板,一定有许多我们所不具备的特质,这些特质使他超越了你。看到他人的缺点很容易,但是只有当你能够从他人身上看出优秀的品质,并由衷地欣赏他们的成就时,你才能真正赢得友谊和赞赏。 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老板。然而,正由于他是老板,我们并不能十分容易做到这一点。作为公司的管理者自然会经常对我们的许多做法提出批评,经常会否定我们的许多想法,这些都会影响我们对他做出客观的评价,甚至产生厌恶、抵触、反感等负面心理。而这些消极负面的情绪则可能使我们与老板之间缺乏信任、欣赏的心理桥梁,最终导致无法真诚有效的沟通。 “物竞天择,识者生存”,天下老板和上司都一样,包括我们自己。所以,我们明智的选择是,在不违背我们基本价值原则的前提下,学会适应老板,而不是埋怨、逃避、抵触或试图改变老板。被改变的应该是我们自己。 你是否清楚你个人的优点、缺点以及工作风格、态度呢?在了解了上司后,你更应该详细的分析自己,找也自己的优缺点以及个人的工作风格、态度。看看自己和上司之间有哪些共性,哪些不同为了避免日后因本身性格原因而可能存在的冲突。你要扬长避短,及时了解自己,调整自己,使自己的工作方式和上司的工作方式相契合。 在充分了解了上司也了解自己的同时,也要让上司真正的了解你。你必须要让上司知道,哪些是你的强项,哪些又是你所不擅长的,哪些目标和任务你力所能及的。当他充分地了解了你,才能授予权给你,而你也能完成他的期望而不是让失望或者给企业造成损失让老板充分了解自己,并借此保持顺畅的沟通,还是需要注重三个方面的打造;第一,保持非常开放的、融合的思想;第二,加强多角度、多场合的沟通;第三,谦虚地、多方面表现自己的实力。 千万不要忽视请示与汇报的作用,因为它是你和领导进行沟通的主要渠道。你应该把每一次地请示汇报工作都做得完美无缺,领导对你的信任和赏识也就会慢慢加深了。 如果领导明确指示你去完成某项工作,那你一定要用最简洁有效的方式明白领导的意图和工作的重点。此时你不妨利用传统的5W2H的方法来快速纪录工作要点,即弄清楚该命令的时间(when)、地点(where)、执行者(who)、为了什么目的(why)、需要做什么工作(what)、怎么样去做(how)、需要多少工作量(howmany)。在领导下达完命令之后,立即将自己的记录进行整理,再次简明扼要地向领导复述一遍,看是否还有遗漏或者自己没有领会清楚的地方,并请领导加以确认。如果领导对你关于目标的理解点头认可了,那么你们可以进入下一个环节。 在上司给你布置完任务或下达指示以后,如果是简单的工作,就简单地表示一下态度即可,比如“请领导放心,我保证完成任务”。如果是相对比较复杂的工作任务,下属应该条理清晰地向上司阐述一下自己准备开展工作的方法、打算和计划,并真心征求上司的指导和建议,比如“我这样做可以吗?请您指教”。如果开展这项工作确实有很大难度,甚至力不从心,你要根据领导的风格选择是暂时接受下来还是委婉地提出自己的理由。如果这项工作需要必须的资源和帮助,比如费用开支、其他部门或个人的协助等,不妨直接向上司提出来,以得到上司的答复和解决。 遇到重大的工作事项,在接受任务后,下属通常还要根据初次与领导沟通的情况,制定一个详细具体、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工作计划一般包括:团队构成、开始与完成时间、行动方法与路线、措施与对策、资源安排与成本费用开支、部门协调、可能出现的障碍与应对方案等,以便进一步征求上司的意见和确认,并方便上司监督和指导。 在工作进行过程中,下属要根据上司的领导风格,选择是否汇报、多长时间汇报和怎么汇报。注重结果型的领导一般在工作过程中不听汇报,因为他只要结果,不问过程。而有些管理风格比较细腻的领导则不同,他安排工作之后总是不放心,这时的下属就应该勤汇报、多请示,否则他会认为你不把他放在眼里。而且勤汇报能够让领导了解你的工作进度、出现的困难、问题和你的辛苦付出,万一遇到特殊情况影响了工作进度和质量,领导也不会感到意外,反而会理解你的处境。 工作完成后要及时向领导汇报完成的结果。重大的工作事项一定要有一个漂亮的总结。总结应该言之有物、实事求是、数据真实准确,不要过分夸大自己的功劳,更不能贬低别人的努力和帮助,当然还不能忘记写上领导的正确指导与大力支持。工作总结的内容一般包括:完成情况(与计划对比)、采取的措施和努力、成功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改进的意见等。 上司对你的汇报最为忌讳的可能就是:渲染或夸大、罗嗦、表功。一个聪明的上司不是从你工作辛苦与否来评价你,相反,如果你工作又快又好,他就会认为你是有能力的。所以,不要带着邀功的心态,极力强调你的工作的难处。此外,一般上司都很忙碌,所以,把汇报做得简明扼要恐怕才能够令你的上司赏识。汇报的内容要与原定目标和计划相对应,切忌漫无边际,牵扯到其它没有关系的事情。 不少人由于存在对老板和上司的畏惧心理,大都是有事情才找上司沟通,平时好象井水不犯河水,老死不相往来。这其实是一种消极的沟通心态,极不利于自己的成长和发展。俗话说“好哭的孩子多吃奶,多嘴的鹦鹉惹人爱”。上司也是凡人,其实级别越高的上司越孤独、越想倾听来自基层和下属的意见和信息。这就要求下属要打破“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保守态度,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通过恰当的话题和方式与上司进行融洽的沟通。在平时沟通中,下属应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与上司沟通或汇报选择适当的时间十分重要。一般情况下在这几种情况下,记住不要去打搅上级:刚上班或快下班时;上级有急务缠身时;上级心情不好时;上级准备外出时;上级出差或度假刚回来时;午饭时间已到,而上级还在忙碌时等。当然紧急情况需要沟通的除外。 领导的办公室当然是一个沟通场所。但是还有其它不错的地点。比如当领导来到你的办公室时,你就要不失时机与他积极沟通,拉一些家常,夸奖一下他的孩子或衣服,汇报一下自己目前正在进行的工作等。电梯间、宴会中、出差途中等,都是与上司适时沟通的好地方和好时间,要抓住这些机会。 上司最厌烦的是下属凭空想象或捕风捉影的建议或汇报,所以,在与上司沟通时要注意用事实和数据说话,有理有据,逻辑性强,信息充分。而且不要用一些模棱两可的话语和词汇,比如:大概、也许、差不多、基本上、可能是、听说是等都是要避免的。同时,还要准备更多、更丰富的资料、数据与信息,在上司问到一些背景信息时能够对答如流,不至于哑口无言,当场失态。 领导的时间是宝贵的,在与之当面沟通时,要事先打好腹稿,把要害和关键的东西找出来,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一、二、三、四,条理清晰,重点突出。重大的事项还应该准备一份书面汇报,在沟通结束后呈送给领导,方便上司参阅。 好为人师的习惯大部分人都有,尤其当领导的更甚。在平时与老板或上司沟通的时候,我们不妨以学生的姿态,诚恳地向上司请教,征求他们的意见。哪怕是自己已经有了比较好的注意,也要只说出一半来,留下另一半让给上司,当上司说出意见后,我们尽可以由衷的赞美他“还是头儿的思路开阔”。上司自然觉得很有面子,作为下级既实现了自己的想法,又获得了上司的欢心,何乐而不为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