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十七章 能继承先人之志

 传统文化网站 2010-11-28

 

第十七章   能继承先人之志

 

子曰:“舜其大孝1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2之,子孙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3者覆4之。《诗》曰:‘嘉君子,宪宪56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7之。’故大德者必受命。”

【译文】孔子说:“舜真是个很大的能继承先人之志的人吧!发展变化的规律使他成为圣人,被人民尊为天的儿子,并由此而拥有了四海以内的财富。宗庙里供奉祭祀的宴席都要有他一份,子子孙孙永远保持祭祀不断。所以那大的规律,必然会得到应该的地位,必然会得到应该的福禄,必然会得到应该的很长的命运。

所以上天生育万物,必然会因生物的本质属性忠实笃厚而生育。所以,能栽种的就培养,相互依倚着的就把它倾覆翻转。《诗经》上说:‘赞美欢乐君子啊,效法自上而下兮规律。适宜民众适宜人,接受福禄于上天。保护佑助得命令,这是上天再重复。’所以,掌握大的规律的人,必然会接受上天的命令。”

【说明】孔子为什么说舜是个很大的能继承先人之志的人呢?是因为舜能够虚心学习和继承前人传下来的知识,并能够掌握天地自然的规律,所以发展变化的规律使他成为圣人,他由此而被人民尊为天的儿子,并由此而拥有了四海以内的财富。这是首先追述前人的伟大,舜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的能继承先人之志。我们不应该小看这个“孝”,不要单纯地把它理解为仅仅是孝敬孝顺之意。要真正地把父辈、先人的志向发扬光大,才能叫真正的“孝”!一个人具有了历史的经验,才能更好地向前看;有了故旧的经验,才会有新的发挥与发展。换句话说,一个人有了相当的文化、知识,有了底蕴,才能将旧有的、过去了的经验发扬光大。这样的人才能为政,才能当官。若是一个没有文化、知识的人,没有过去的经验为底蕴的人,没有以历史为鉴的人,他也就不会创造出新的东西来。这样的人怎么能做好一个人呢?又怎么能当官,怎么能为政呢?

所以,谦虚地学习古人留传下来的历史的经验,就能掌握住那大的规律,就能得到人民的拥护。所以那大的规律,必然会得到应该的地位,必然会得到应该的福禄,必然会得到应该的很长的命运。这个“寿”不是指个人的寿命,而是指思想的寿命。因为唯有正确的,能得到人民大众衷心拥护的思想,才能长时期保存下来。后来的德国哲学家黑格尔(17701831年)把这个说法变成了“凡是存在的,必然是合理的”理论。

这个宇宙生育万物,是要使每一种物体必然要有利于其它物体才使其得到生存,这样就使得万物成为一个生物链。如果某一种物体只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而剥削和利用其它物体的资源,这个物体很快就会要灭亡的。现代科学研究确实证明了这一点。因而,所谓的“物择天竞”其实是不成立的。

所以,上天对待万物是能栽种的就培养,相互依倚着的就把它倾覆翻转,使它们各自独立,这个独立,就是万物的对立和统一。《诗经·大雅·假乐》的这个例子,说的就是上文的“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的思想。

所以,掌握大的规律的人,必然会接受上天的命令。也就是说,他懂得了上天的道路和规律,所以他依照这些道路和规律从事活动。但往往这些活动得不到普通人的认可,因为普通老百姓很少有人能懂得上天的道路和规律,所以不理解这些道路和规律,所以他们也接受不了上天的命令,所以他们只能做普通的老百姓。

——————————————————

【注释】1.孝:《书·太甲中》:“奉先思孝;接下思恭。”《书·文侯之命》:“追孝于前文人。”《诗·小雅·天保》:“吉蠲为饎,是用孝享。”《诗·大雅·下武》:“永言孝思,孝思维则。”《诗·周颂·载见》:“率见昭考,以孝以享。”《论语·学而》:“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礼记·大学》:“孝者,所以事君也。”《孟子·梁惠王上》:“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这里用为能继先人之志之意。

2.飧:(xiang响)通“享”。《诗·小雅·彤弓》:“钟鼓既没,一朝飨之。”《诗·周颂·我将》:“既右飨之,我其夙夜。”《诗·鲁颂·閟宫》:“享以骍牺,是飨是宜。”《左传·哀公十五年》:“子,周公之孙也,多飨大利,犹思不义。”《国语·周语上》:“神飨而民听。”《孟子·滕文公上》:“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荀子·礼论》:“大飨,尚玄尊,俎生鱼,先大羹。”《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今日飨国而杀贤者,何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飨,受食亦曰飨。”这里用为祭祀先王和鬼神的宴席之意。

3.倾:《易·否·上九》:“倾否,先否后喜。”《老子·二章》:“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所倾盖与车以见穷闾隘巷之士以十数,伉礼下布衣之士以百数矣。”《后汉书·朱穆传》:“彼与草木俱朽,此与金石相倾。”这里用为“依、倚”之意。

4.覆:《易·鼎·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书·仲虺之诰》:“殖有礼,覆昏暴。”《书·吕刑》:“罔中于信,以覆诅盟。”《管子·牧民》:“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老子·五十一章》:“亭之毒之;养之覆之。”《论语·子罕》:“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庄子·逍遥游》:“覆杯水于坳堂之上。”《楚辞·天问》:“覆舟斟寻。”这里用指为倾覆之意。

5.宪:《书·益稷》:“率作兴事,慎乃宪,钦哉!”《书·说命中》:“惟天聪明,惟圣时宪。”《诗·小雅·桑扈》:“之屏之翰,百辟为宪。”《诗·大雅·假乐》:“嘉乐君子,宪宪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诗·大雅·板》:“天之方难,无然宪宪。”《周礼·天官》:“宪禁于玉宫。”《礼记·中庸》:“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荀子·劝学》:“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这里用为效法之意。

6.令:(lìng)《诗·齐风·东方未明》:“倒之颠之,自公令之。”《诗·小雅·湛露》:“显允君子,莫不令德。”《诗·大雅·假乐》:“嘉乐君子,宪宪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孟子·离娄上》:“既不能令,又不受命。”《史记·陈涉世家》:“召令徒属曰。”《说文》:“令,发号也。”这里用为上对下有所指示之意。

7.申:《书·太甲》:“伊尹申告于王。”《书·尧典》:“申命羲叔宅南交。”《诗·大雅·假乐》:“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尔雅·释诂下》:“申,重也。”这里用为重复,一再之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