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专心致力于最根本的东西

 解决人生问题 2016-04-22

.专心致力于最根本的东西

【原文】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23,而好456者,鲜7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8。君子务9本,本立10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11之本与12!”

【译文】有子说:“这个人为人也能继承先人之志,而且所继承的东西亦有次序、顺序;但他却宜于约束使先人留下来的东西合规范,这样的人太少了。如果不约束使先人留下来的东西合规范,而随自己意思作乱、乱作者,也是没有这种情况的。作为一个君子是专心致力于最根本的东西的;最根本的东西能够树立起来而道路也就生出来了。能继承先人之志,而且所继承的东西亦有次序、顺序,那么这就是能使人相互亲爱的最根本的东西了。”

【说明】孔子在作了欢迎词之后,有若就上堂主持。这第二节便是有子对孔子的评价。“孝弟”而能“犯上”者,是指在继承先辈留传下来的学问时,能够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能敢于规范、批评先辈留下来的某些不好的东西。要有选择地继承和学习,若是统而收之,则糟粕不能去,而精华亦将埋没其中。孔子很清楚,若是毫无保留地学习先辈的东西,那社会就不会发展,人类就不会进步。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人类的思想也在不停地变化,前进;所以,孔子是有选择地约束和规范、继承先辈留下来的学问的。因为只有这样有选择地继承先辈留下来的学问,才能立起“仁”的根本。所以,我们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时,也要有选择地继承,适合时代发展的就继承,已被时代所淘汰的就抛弃。比如说,土葬风俗已不符合时代的发展,我们就不要再继承了。而建立和谐社会,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的思想,我们就要继承。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除了和谐这条道路,不可能有其它道路。

什么叫“本立而道生”呢?就是最根本的东西要立起来,最根本的东西是什么?做人!我们是人,但很多人不懂得做人,而有着禽兽般的思想和行为,有的甚至连禽兽都不如。所以我们要学习做人的知识,尽量做好一个人。这个根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树立起来了,人生的道路自然也就产生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古人的学习是为了学做人,那么现代的学生是为什么来学习呢?是为了学技能,是为了得到若干毕业证、等级证书。拿到各种毕业证、等级证书后,似乎就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得到一份好工作了。可是毕业证仅仅是块敲门砖,门敲开后,这块砖就被扔掉了。由于不懂得做人,故而大学毕业后仍然不知道自己的人生道路是什么。有的即使当了教授、专家,亦不懂得做人。这些人,最后获得的只能是一个失败的人生。因此,现代教育应该是中小学时学习做人,到大学时再学技能,再复杂的技能也不过是一两年的功夫,也比不上学习做人重要。

——————————————————

【注释】1.有子:又名有若;孔子晚年弟子。姓有,名若,字子有。春秋末鲁国人,少孔子三十三岁。

2.孝:(xiào)《书·太甲中》:“奉先思孝;接下思恭。”《诗·小雅·天保》:“吉蠲为饎,是用孝享。”《诗·大雅·下武》:“永言孝思,孝思维则。”《诗·大雅·文王有声》:“匪棘其欲,遹追来孝。”《诗·周颂·载见》:“率见昭考,以孝以享。”《礼记·大学》:“孝者,所以事君也。”《礼记·中庸》:“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孟子·梁惠王上》:“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这里用为能继先人之志之意。

3.弟:(dì地)甲骨文字形,象有绳索围绕于“弋”,象竖立有杈的短木桩。绳索捆束木桩,就出现了一圈一圈的“次第”。本义:次第。《诗·小雅·蓼萧》:“既见君子,孔燕岂弟。”《管子·小匡》:“长者言爱,幼者言弟。”《礼记·大学》:“弟者,所以事长也。”《吕氏春秋·原乱》:“乱必有弟。大乱五,小乱三。”《说文》:“弟,韦束之次第也。”这里用为有次序、有顺序之意。

4.好:(hào)《诗·郑风·缁衣》:“缁衣之好兮。”《文子·微明》:“犹不易拘于小好,而塞于大道。”这里用为便于,宜于之意。

5.犯:(fàn)古通范。《论语·泰伯》:“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於斯矣。”《墨子·备蛾传》:“轴间广大,以圉,犯之,融其两端以束轮。”于省吾新证:“犯应读作范……此言轴间广大,以围范之,融其两端以束轮。”《孟子·离娄上》:“君子犯义,小人犯刑。”《逸周书·文传》:“土可犯,材可蓄。”这里用为约束使合规范之意。

6.上:(shàng)指地位比自己高的人。如父、兄或上司等,亦指前辈古人。

7.鲜:(xiān)《书·立政》:“休兹知恤,鲜哉!”《书·毕命》:“世禄之家,鲜克由礼。”《诗·邶风·新台》:“燕婉之求,籧篨不鲜。”《诗·小雅·蓼莪》:“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诗·大雅·抑》:“不僭不贼,鲜不为则。”《尔雅·释诂》:“鲜,寡也。”郭璞注:“谓少。”《礼记·大学》:“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荀子·哀公》:“舍此而为非者,不亦鲜乎?”这里用为很少之意。

8.未之有也:是未有之也的倒装句,意思是“没有这种情况”。

9.务:(wù雾)《书·康王之诰》:“富不务咎,厎至齐信。”《管子·立政》:“君之所务者五:一曰山泽不救于火。”《论语·雍也》:“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战国策·秦策一》:“欲富国者,务广其地。”《荀子·解蔽》:“法其法以求其统类,以务象效其人。”《吕氏春秋·察今》:“非务相反也。”这里用为专心致力于某件事之意。

10.立:(lì丽)《书·皋陶谟》:“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诗·周颂·思文》:“立我烝民,莫匪尔极。”《易·恒·象》:“雷风恒,君子以立不易方。”《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广雅·释诂三》:“立,成也。”这里用为树立、自立之意。

11.仁:(rén)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观念。其核心指人与人相互亲爱。孔子以之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诗·郑风·叔于田》:“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老子·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子·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论语·学而》:“巧言令色,鲜矣仁!”《韩非子·解老》:“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礼记·儒行》:“温良者,仁之本也。”《礼记·丧服四制》:“仁者,可以观其爱焉。”《说文》:“仁,亲也。”《春初·元命苞》:“仁者,情志好生爱人,故立字二人为仁。”这里用为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之意。

12.与:(yu)古通“欤”,古汉语助词,表示疑问,用法跟“乎”大致相同。《论语·泰伯》:“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礼记·中庸》:“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