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修习不执著 [图片]

 qiuyangcuo 2010-11-28

 


 

 佛史比丘.摘自《一问一智慧》

图片

 

如果有人问起:如何才能修习佛教的精髓——不执著?”我们可

 

以再度引用佛陀的话,不必以自己的观点回答。佛陀曾简洁又

 

完整地解释如何修习:眼睛看到可见的对象时,只是看;耳朵

 

听到声音时,只是听;鼻子闻到气味时,只是闻;舌头尝到味

 

道时,只是尝;身体有所接触时,只是触;当心中生起念头如

 

情绪等时,只是清楚知道它。

 


  我为不曾听过的人再说一遍:看只是看,听只是听,闻只

 

是闻,尝只是尝,触只是触,起念只是觉察,这表示不要造作

 

自我。佛陀教导我们:如果这样修习,自我就不会存

 

在,当自我不存在,苦也就止息了。

 


  看只是看这三句话需要解释:当所看的对象和眼睛接触

 

时,只要认清对象,知道应该如何去处理就好了,千万别让喜

 

欢和讨厌的念头趁虚而入。如果你生起喜欢的念头,就会想拥

 

有它;如果生起讨厌的念头,就会厌弃它。如此一来,我们自

 

己就成为那喜欢的人讨厌的人,这就是所谓的自我

 

走向自我就是走向痛苦和错误。所以当看东西时,保持了了

 

分明,要有智慧远离烦恼,清楚什么动作是正确的、适当的,

 

如果是没有必要的动作,就保持冷静,不要去做它。如果想获

 

得某种成就,就得完全应用了了分明的心念去做,不让自我

 

产生,使用这种方法,你就能得到想要的结果,而且心中没有

 

苦恼。

 


  这是一个最好又简洁的修行原则:看只是看,听只是听,

 

尝只是尝,嗅只是嗅,触只是触,起念只是觉察,让一切只停

 

留在这个层次,当下就能产生智慧,可以正确又恰当地处理一

 

切,不会产生爱、恨的自我。如果随着喜欢或讨厌的欲望去

 

做,自我就会生起,让心不能自主,也就无法具足智慧了。

 

以上是佛陀为某比丘所作的开示。

 


  接下来,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我们讨论最易证果的修行

 

方法时,没有提及戒、定、慧、行善、布施等呢?”实际上,这

 

些都是辅行,而不是佛法的核心。行善、布施、持戒、修定和

 

修慧,终究都是为了使我们成为如如不动的人,而修习看只

 

是看、听只是听等等,就足以使我们成为如如不动的人——

 

当接触任何外境时,就不会产生自我,能保持平常心,而不

 

被境转。

 


  行善和布施是为了拔除自我,持戒和修定是为了调御

 

,修慧则为了破除自我。在此我不想多谈,而只讨论每天

 

最迫切的事情——眼睛要看、耳朵要听、鼻子要闻等等,只要

 

守护六根就是已控制一切,修行圆满了,这正是修习佛法的核

 

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