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clfkk 2010-11-28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必修三第三单元

教学过程:

一、单元梳理

本单元学习古代议论性散文

选文有先秦散文两篇,其中孟子一篇(《寡人之于国也》),荀子一篇(《劝学》);汉代贾谊一篇(《过秦论》);唐代韩愈一篇(《师说》)。孟子散文是对话体论辩文,文章说理形象、论辩有力;荀子散文体制宏大,逻辑性强;贾谊散文继承了先秦诸子的优良传统,关心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勇于表达自己的政治见解和主张,写得深切著明,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韩愈倡导古文运动,有自成体系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取精用宏,浑浩流转,风格多样。

文言文的学习,重点应放在理解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上,放在熟读背诵课文上,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积累语言材料,形成一定的语感。本单元学习还要注意培养质疑解难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地方,把疑难提出来,然后解决疑难,从疑到不疑,这样才有长进。

二、复习《寡人之于国也》

(一)复习目标

1、掌握本文涉及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3、体会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

(二)课文整体感知

1.解说文题

《孟子》共7篇,各取篇中开头几字为篇名,如《梁惠王》、《公孙丑》、《告子》等。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诸子哲理散文,“四书”之一。长于论辩,善用比喻,对后世议论性散文的发展影响较大。

2.明了背景

这篇课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  

3.梳理结构

     梁惠王问询:“寡人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答疑:1、“民不加多”的原因(比喻说理)

               2、进一步阐释:使“民加多”的措施;

               3、结论:保民而王。

4.感悟主旨

《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宣传他的政治主张时,提倡实行王道。王道的核心是仁义,以仁义为政就是仁政。孟子所说的仁政,是要用仁义之心来爱民。在本文所指的具体内容是:不违农时,使民生有保障,施行教化,使百姓知礼义。

(三)重点难点探究

1.孟子在文中提出了自己“王道”主张的一个方面,其具体内容是什么?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孟子的主张有什么区别?

第一个问题。“王道”是孟子仁政思想的主要内容。具体内容是:顺应农时,使民生有保障,并进而对他们实行伦理道德教育。也可用文中的话回答。

第二个问题。孟子认为梁惠王没有解决人民生老病死的基本生活条件,不能使百姓“养生丧死无憾”,虽然有“移民移粟”的小恩小惠,实质上与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没有区别,只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这与孟子施仁政、行王道有本质的区别,相差甚远。

2.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孟子用对比和比喻的手法批评统治者不顾人民的死活。“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对比,是多大的反差!“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又是多么的残忍!多么的不仁!而把“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归罪于天灾,就如同把杀人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残害人民的不是荒年而是虐政!

3、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1)结构严谨。孟子的文章从表面看,铺张扬厉,似乎散漫无纪,实则段落分明,层次井然,而且环环相扣,不可分割。这篇文章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全文各部分连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2)善用比喻。孟子善于运用比喻说理,文字显得从容不迫。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

3)气势充沛。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是使用整齐的排偶句式。如这篇文章第三部分孟子畅谈“使民加多”的道理时,连用四组排偶句,音节铿锵,气势充沛。

(四)基础知识积累

1、关于作者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他是子思(孔子孙,名伋)的再传弟子,曾游说齐、宋、滕、魏等国。当时“天下方务于合从连横,以攻伐为贤”,孟子却说“唐、虞、三代之德”,被诸侯认为迂阔、远离实际,不被采纳。因此,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一书全面反映了孟子的思想。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个最大的儒学大师,一向被认为是继承孔子学说的正统,后世将他和孔子并称。他曾拒杨墨,反纵横,维护和发展了儒家学说,对当时和后世思想界影响很大。

《孟子》在写作上很有特色。首先是善于雄辩,具有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的风格;采用了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辩论,逻辑谨严。其中最多的是各种发问的方式方法,时而提问,时而设问,时而反问,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其次,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述事理,辩论是非。

2、字音字形

王好(hào)战  弃甲曳(yè)兵  不可胜(shēng)食 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 衣帛(bó)

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 谨庠(xiáng)序之教 孝悌(tì)之义 然而不王(wàng)者

涂有饿莩(piǎo)养生丧(sàng)死无憾

3.通假字汇

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不要。    ②无失其时        无通“毋”,不要。 

③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同“斑”,花白。   ④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涂同“途”,道路。 

4.古今异义

河内凶(古义:谷物收成不好,凶年。今义:指人和动物暴躁,心肠狠。)   

邻国之民不加少(古义:副词,更。今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  

或百步而后止(古义:有的人。今义:表选择的连词,或者。)

是亦走也(古义:跑,逃跑。今义:行走。)

5.词类活用情况

【填然鼓之】一般“鼓”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打鼓

【七十者衣帛食肉】一般“衣”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穿              

【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名词活用为动词:为王、称王、统一天下

【树之以桑】  一般“树”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种植                    

【王无罪岁】   一般“罪”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归罪、归咎             

【请以战喻】  一般“战”是战斗(动词),在此活用为名词:战争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生”是活着(动词),在此活用为名词:活着的人

                          “死”是死去(动词),在此活用为名词:死去的人

【谨庠序之教】一般“谨”是谨慎(形容词),在此活用为动词:认真从事    

【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移”是移动,在此是使动用法:使……迁移

6、一词多义

(1). 

愿得补黑衣之数 《触龙说赵太后》 数目、数量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寡人之于国也》 几、若干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六国论》 命运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 shuò    屡次 

数罟不入洿池 《寡人之于国也》 cù  密、细密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赤壁之战》 shǔ计算 

(2).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爱莲说》 与“曲”相对,不弯曲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寡人之于国也》 仅、只 

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 价值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指南录〉后序》 径直、直接 

(3). 

百发百中 成语 发射 

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 《陈涉世家》 征发、派遣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寡人之于国也》 打开 

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醉翁亭记》 花开 

主人忘归客不发 《琵琶行》 出发 

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 《五人墓碑记》 发出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五人墓碑记》 发出、抒发 

(4). 

非我也,兵也 《寡人之于国也》 兵器 

穷兵黩武 成语 战争 

必以长君为质,兵乃出 《触龙说赵太后》 军队 

草木皆兵 成语 士兵 

(5). 

驴不胜怒,蹄之 《黔之驴》 承受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寡人之于国也》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胜利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忆江南》 超过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岳阳楼记》 优美的 

7.文言句式 

1)介词结构后置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宾语前置  未之有也 

3)固定用法 

直不百步耳(直……耳:只是……罢了。)

是亦走也(是……也:这也是……啊。)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或……或……”相当于“有的人……有的人……”)

则何如(何如:怎么样)

三、复习《劝学》

(一)复习目标

1、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

2. 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

3. 明确学习的重要性,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二)课文整体感知

1.解说文题

《劝学》中的起统领全篇的作用。劝勉的意思。繁体字是形声字,凡是用作形旁的字,多数有勉励的意思,如”“等,这是的本义。而现代汉语中,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2.梳理结构

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第二段:论述学习的意义。

第三段:论述学习的作用。

第四段: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3.感悟主旨

《劝学》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目的、意义、态度和方法,是古代论述学习的重要文章。这里节选的三段,着重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和学习应持的态度。作者反复论证人的知识、才能、品德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通过学习和积累取得的。即使是圣人的思想,也可以在不断的学习和积累中具备。所以,任何人都应当持恒专一,脚踏实地,不断学习。

(三)重点语句赏析

找出本文的比喻句,分析这些比喻之间有怎样的关系,说明了几层意思。

本文共有20个比喻句。

①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③ 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④ 木受绳则直。       ⑤ 金就砺则利。     ⑥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⑦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⑧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⑨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⑩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11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12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1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14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15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16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17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18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9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0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0个比喻句中的①至⑤是用来阐明学习的意义的,学习能够改变人的禀性,能够使人获取知识、增长才干;⑥至⑩是用来阐明学习的作用的,利用外物,效果明显,学习能够弥补不足;至是用来阐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的;至从正反两方面阐明学的方法,强调逐步积累;至从正反两面阐明学习的态度,强调持之以恒,强调坚持;至也阐明学习的态度,强调专心致志。

(四)重点难点探究

1.本文的中心论题是什么?各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

本文的中心论题是“学不可以已”。下面的部分从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学习的意义(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学习的方法和态度(积累、坚持、专心)。中心论题与各部分之间有总领和分述的关系。

2.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本文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比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作者的观点。例如: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有时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照,让读者从中明白道理。例如将骐骥与驽马对照,朽木与金石对照。设喻方式有时先反后正,有时先正后反,内容各有侧重,句式也多变化,读者毫无板滞之感。有的比喻,单说比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让读者思考。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有的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有的先设比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作进一步论证。

(五)基础知识积累

1、关于作者                                    

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他为“荀卿”。 其政治思想主张,礼法兼治,强调尚贤使能。                                     

2、字音字形

砺(lì) 木直中绳:zhòng 虽有槁暴:gǎo pù 輮以为轮róu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ān xǐng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xū yú     吾尝跂而望矣:qì  故不积跬步:kuǐ      骐骥一跃:qí jì

驽马十驾:nú      锲而舍之:qiè金石可镂:lòu     蟹六跪而二螯:áo 

3、通假字:  

輮(róu)通煣  生(xìng)通性(古音声母韵母相同。)                知(zhì)是“智”的有(yòu)通又    暴(pù)是“曝”的古字(通假字与本字同音;含音相近。)

4、古今异义

【輮以为轮】古义:把……做成 今义:“以为”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广泛地学习   今义:学识渊博

【……而绝江河】古义:长江与黄河    今义:泛指河流

【故不积跬步】古义:“步”,等同于今天的两步   今义:步子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义:“寄托”,寄身,容身  今 义:指托付或把情感、希望、理想等放在某人某事物上

【假舆马者】古义:凭借  今义:“真”相反

【蟹六跪而二鳌】 古义:脚或腿    今义:两膝着地

【金就砺则利】 古义:金属制品     今义:黄金

【声非加疾也】疾:古义为强、洪亮。今义为“快;疾病”。

【用心一也】用心,思想意识活动。今义为“用功、肯动脑筋”。

5、词类活用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词作状语,每日。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地上、在地下。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作动词,游水。

用心一也:一,数词做动词,专一。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词作动词,走得快。

6、特殊句式

1.判断句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用心一也。/用心躁也。

2.省略句    ()以为轮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六跪而二螯

3.倒装句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状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

二、复习《过秦论》

(一)复习目标

1. 理解并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2. 了解作者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

3. 培养科学的正确的历史观和独立判断能力。

(二)课文整体感知

1.解说文题

《过秦论》分上、中、下三篇。课文选的是上篇。“过秦”即“言秦之过”,指出秦亡国的过失。论,一种文体,古文中的所谓“论”,是论断事理,它包括论政,论史等文字。课文着重叙述秦王朝的兴亡过程,揭露秦始皇的暴虐无道,指出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明了背景

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人民很需要休养生息。针对这一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规汉”,主张施行仁政,“与民休息”。  

3.梳理结构

 

第二部分(5)阐述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5

4.感悟主旨

作者总结,秦王朝覆灭的历史教训,意在借古讽今,即从反面说明“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而“安之”之策莫大于施行仁义,目的是劝汉文帝对人民实行宽松的政策。

(三)重点难点探究

1.本文从秦孝公写起,为什么不从孝公以前的国君(如秦穆公)写起?

材料是为论点服务的。本文的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秦的攻夺天下正是从秦孝公开始的。这一点,首句“君臣固守以窥周室”已经说明了,孝公在摄政之初仍是固守秦地,对周室只是暗中窥伺,后来由于“商君佐之”,才开始有了“席卷天下”的行动,虽然在此之前,他已有了“地利”“人和”(君臣固守)的条件。

2.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以史实为论据,用观点统率材料。

作者所谓“攻守之势异”,指的是秦要统一全国,自然要对山东(崤山以东)诸侯采取攻势,逐步消灭它们;而在统一全国之后要防止人民颠覆它的政权,这就转入守势了。处于攻势“高诈力”,处于守势“贵顺权”。“顺权”,就是施行仁义以收拢民心。秦灭六国后依旧残酷地压迫人民,不施仁义,故而迅速灭亡。这是贾谊的基本观点。要讲清这一点,就必须以史实为据,说明秦的兴亡过程。

本文叙史的特点是:在观点统率下对史实作出高度概括。例如秦“取西河之外”,是商鞅计骗魏将公子卬而袭破其军的结果,文中以“拱手”二字作了概括。又如山东诸侯曾多次合纵抗秦,皆被张仪等人的连横术所破,韩、魏、楚三国多次献地于秦,秦土日广,这是秦的“诈力”策略的胜利,作者把所有这些史实都集中到九国之师攻秦失败一事上来加以表现。说到秦统一全国后,则着重揭露秦始皇压迫人民的政策──这其实是“诈力”策略的继续。这个事实充分说明:秦在转入守势之后,“其道不易,其政不改”(《过秦论》中篇语),它的覆灭是不可避免的。

从上面的分析还可以看出,政论叙史所看重的是历史过程的本质,而不讲求细节的准确。

对比论述。

本文的对比论述集中在第5段,上文已有说明。这里只作一点补充:必须把这种对比放到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来看。昔年,九国之师,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进攻仅有雍州一地的秦,却遭到惨败;而今天,陈涉以数百“疲弊之卒”发难,进攻占有天下的秦,反而取得成功,这就生动地说明了转入守势后的秦已经变得外强中干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形呢?孟子说:“失民心者失天下。”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这正是仁义不施而失掉民心的结果。这样来论述,自然突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3.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贾谊是汉赋的早期作家,这篇文章不是赋,却带有赋的特色。它讲究铺排渲染,例如开头写秦孝公的雄心,连用“席卷天下”“包举宇内”等四个短语;中间写九国之师攻秦,四君、九国、谋臣、策士、武将,一一列名,显得很有气势。行文多用骈偶,琅琅上口。它的骈偶不同于后来的骈体文以“四六句”为基本形式,而是非常灵活,有时字数不完全相等,如“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有时骈语包含在散句之中,如“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如此变化多端,不显得单调。

(四)基础知识积累

1、关于作者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贾谊的文章气势雄伟,畅达,辞赋以《吊屈原赋》、《鵩鸟赋》为最。政论文以《过秦论》、《论积贮疏》等文章脍炙人口。后人编纂了他的政论文集《新书》十卷

2、字音字形

崤函(xiáo) 膏腴(yú) 轸(zhěn 镞(cú) 笞(chī) 恬(tián)藩(fān)瓮(wèng)牖(yǒu 

孝公既没(mò)召滑(shào)俯首颈系(xì)践华为城(huà)劲弩(jìng  

不及中人(zhōng)墨翟(dí)蹑足行伍(háng)将数百之众(jiàng 

度长絜大(duó)  比权量力(liàng  万乘之势(shèng  

   3嗵假字

约从离衡(通“横”)       合从缔交(通“纵”)      制其弊(通“敝”) 

陈利兵而谁何(通“呵”)   倔起阡陌之中(通“崛”)  赢粮而景从(通“影”)

   4、古今异义: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古义:黄河        义:水道的通称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古义:崤山以东    义:山东省份 

流血漂橹                  古义:盾牌        义:使船前进的工具

   5、词类活用

席卷、包举、囊括           名词作状语           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样 

内立法度,南取汉中         名词作状语           在国内、向南 

追亡逐北                       动词作名词         逃走的人 

却匈奴七百余里                 使动用法           使……退却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使动用法           使……灭亡 

会盟而谋弱秦             形容词使动          使……弱 

以愚黔首                 形容词使动          使……愚蠢 

6、一词多意

①制(例句   出处     释义) 

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        《齐桓晋文之事》     制作、缝制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                《后汉书·张衡传》   制造、制作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赤壁之战》         压制、控制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过秦论》 制服 

王寥、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过秦论》 统率、指挥 

是故君制民之产,必使养足以事父母 《齐桓晋文之事》 规定、制定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岳阳楼记》 规模 

②亡(例句 出处     释义) 

 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逃跑、逃脱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过秦论》 丢失、失去 

 燕虽小国而后亡 《六国论》 灭亡、消亡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 《赤壁之战》 死亡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过秦论》 逃兵、逃亡的人 

 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 通“无”,没有 

 吞二周而亡诸侯 《过秦论》 使动用法,使……灭亡 

7、重点句子翻译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②、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③、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④、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⑤、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⑥、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⑦、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

    ⑧、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二、复习《师说》

(一)复习目标

1、学习本文“破”“立”结合、 正反对比的写法。

 2、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并用自己的话加以表述。

 3、了解课文尊师重道的深刻内涵,感悟作者抨击时弊、坚持真理的精神。

(二)课文整体感知

1.解说文题

“说”是论说文的一种,“师说”即“说师”、“论师”,更详细一点就是“论从师求学”。本文着重论述了师的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择师的原则,大胆提出了恢复师道的主张,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2.明了背景

《师说》作于公元802年,即唐德宗贞元十八年。这一年韩愈43岁,正是他锐意求进,致力于“古文运动”的时候。

当时的官僚士大夫重视门第观念,只认得功名富贵,威权势力,不尊师重道,不看重有学问的人。《师说》就是为了指责唐代上层社会这些不良风气而作。《师说》的问世也是韩愈被贬阳山的原因之一。

3.梳理结构

第一段开头提出观点,“古之学者必有师”。接下来阐明择师的原则:以“道”的有无为标准,而不应有贵贱、长幼之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第二段以第一段立论为基础,以事实为论据,从反面展开批驳。连用三个对比对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进行针砭。层层对比,深刻揭露了当时耻于学师的社会陋习,并具有强烈的说服力。

第三段以圣人孔子为例,从正面论证自己立论的正确。

第四赞扬李蟠“能行古道”,点明作《师说》的原因。

(三)重点难点探究

1.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应作怎样的理解?

韩愈以儒家道统的继承者自居,他“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目的就是要恢复自孟子后已“失其传”的儒家道统。正因为如此,他把“传道”视为教师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任务。“受业”“解惑”,都与此有关:“业”即“道之文”,指以“六艺经传”为代表的儒家经典;而“解惑”也是为了“明道”。由此可见,“师道”是贯穿全文的主线,“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个判断就是上述内容的高度概括。

2.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本文在写作上的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论证,并辅之以感叹句来加强说服力。例如第2段,首先用一个感叹句紧承前一段,转入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分析,然后从三方面作对比。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次用对自己与对儿子的要求不同来对比,指出“士大夫之族”行为的自相矛盾;最后用“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比,批判士大夫的错误想法,指出这是“师道不复”的真正原因。从后果、行为、心理等方面逐层深入分析,笔锋犀利。几个感叹句,均有加强感染力的作用。句式也有变化,“其皆出于此乎”,是用推测语气作判断;“吾未见其明也”是用肯定语气作判断;“其可怪也欤”,是用惊诧语气作判断。“同”中有“变”,感情一层比一层强烈。

3、这篇课文论述了从师之道。看看课文的第一段是怎样逐步推出论点的,第二、三段是从什么角度论述的。

第一段开篇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紧接着正面概述教师的职能和任务是“传道、受业、解惑”;然后转而论述从师的必要性,无师不能解惑;最后正面论述择师的标准,凡先闻道者,都可为师,并归纳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第二段评述当时不从师的不良风气,从反面论证从师的必要。第三段举历史事例正面论述从师的必要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

4、课文的第二段是用对比手法来写的。说说这一段用了几组正反对比的事实论据,这样对比有怎样的论证作用。

这一段用了三组正反对比的事实作论据。第一组,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第二组,对其子于对其身对比:爱其子,择师而教;于其身,耻学于师。第三组,百工之人与士大夫对比: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群聚而笑之。在对比中得出结论:师道之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从批判反面现象中阐明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5、试说说作者的观点在当时有哪些进步意义,在今天仍有什么借鉴作用。作者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试就这一观点谈谈自己的认识。

作者概括而全面地提出教师的职责。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掖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作用。第三段阐述师道、师生关系,以能者为师,也就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比较容易接受,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也很多。

(四)基础知识积累

1、关于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韩愈和柳宗元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

“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苏轼语。

古文运动

主要主张:其一,是“文以明道”。其二,在倡导“文以明道”的同时,也充分意识到“文”的作用,为写好文章而博采前人遗产。

对象:即向一些准备通过科举、跻身仕途的青年读书人宣传不要写骈体文,要用散体文去阐明孔、孟之道。

古文:以儒家思想为基本内容,取法先秦两汉文体,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抒写真情实感的散文。

古文运动在当时的中下层知识分子中有一定影响。但遭到上层统治集团中当权的官僚地主的诽谤与讪笑,阻力很大。 

2、字音字形

句读 dòu     或不焉 fǒu     官盛择近谀 yú     郯子tán      苌弘cháng      老聃dān

3、一词多义
①、惑:传道、授业、解惑 /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惑之不解/孰能无惑-----疑难问题(名词)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糊涂(形容词)

、师:古之学者必有师 /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老师          

吾从而师之 /孔子师郯子 ----以……为师(意动用法)
           
吾师道也 /不耻相师 ------学习(动词)
           
则耻师焉 /或师焉,或不焉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从师
   
③、无:圣人无常师----没有          无长无少,无贵无贱---无论
   
④、其: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指示代词)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人称代词)
           
其皆出于此乎?----大概、也许(副词,表揣测)   其可怪也欤!------难道(语气副词,表反问)
    4
、特殊句式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判断句    ②、不拘于时----被动句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句(“之”起提宾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