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说阅读之人物赏析》教学思路设计

 鲤鱼山九龙门 2010-12-01

《小说阅读之人物赏析》教学思路设计

考点例析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对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典型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可见,在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和环境中,人物是最重要的,而情节和环境则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因此,深入分析并把握好人物形象是读懂小说的关键,也是深入理解小说主旨的前提。

小说的中心任务是塑造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刻划人物的方法是小说阅读考查的重要内容。人物形象是命题者最青睐的内容,其命题角度大致有四个方面:赏析人物形象;塑造形象方法;分析形象作用;领悟小说主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小说人物形象的赏析。

一、             赏析人物形象

赏析小说人物形象,首先要仔细阅读文本,深入分析小说的具体情节;其次要结合文本

中对人物刻画的艺术技巧及具体语句,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最后水到渠成,概括出人物的形象来。其答题步骤一般为:是一个什么样的典型形象,通过什么事件,表现了怎样的特征。我们来看几个典型例题:

2009年浙江卷(《魔盒》):

16.赏析文中贝格斯太太的形象。(不超过100) (5)

参考答案:她是一位可爱、可敬的女房东形象。她热爱故土,珍视亲情:将一个母亲给的空盒子珍藏多年;她淳朴善良,热情爽直:对“我”这个初次离家的旅客关心、照顾;她观察敏锐,善解人意:对“我”观察细致入微,并委婉开导。

2008年广东卷(《河的第三条岸》):

17.结合作品,请简要分析“母亲”这一人物形象。(5分)

参考答案:“母亲”是一个勤劳善良、情感深挚、忍辱负重的普通女性形象。她爱唠叨,常责备孩子;掌管着全家人的生活,热爱家庭。她对“父亲”的行为深感不满,甚至觉得羞辱,但又一直牵挂和思念着他,直到年迈,她才放弃对“父亲”的等候。

2009年辽宁卷(《遗璞》):

11.3)从小说看,遗璞村人有哪些性格特点?请做简要概括分析。(6分)

参考答案:①纯朴善良,省城老贾“犯了”错误,村人还处处照顾他;②有自豪感,但有时有些盲目,因为有一块孕璜遗璞便祖祖辈辈引为骄傲,山外人不能喝当地的野茶就笑话他们胃嫩;③自主意识薄弱,常常希望老贾这样的大人物给他们拨救济。

二、如何塑造形象

解答这一类型的题目需要结合小说的故事情节、表现手法和构思艺术等进行深入分析和全面概括,做到有理有据、有赏有析、有条有理。最常见的题型:1、小说中某一人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个人物?2、小说在构思上有何特点,请分析其在塑造人物、表现主题方面的作用。请看高考试题:

2007年宁夏/海南卷(《林冲见差拨》):

13.差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差拨是个利用职权诈取钱财的势利小人。作者采用了对比手法刻画这个人物,主要表现在对林冲先骂后夸的语言描写上:如先是骂林冲为“贼配军”“贱骨头”,后来夸林冲为“好男子”“久后必然发迹”。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不难看出此类题的答题要求:1.性格特点的概括要简明;2.表现手法的分析要具体。该题第一问考查对人物形象性格特点的概括能力:差拨的形象首先通过“一般的罪人”初步勾勒,继而通过大骂林冲、勒索敲诈等言行描写及前倨后恭的态度变化塑造出来的。据此可概括出这一形象的两大特点:贪财和势利。第二问考查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与第一问紧密联系:差拨先骂后夸,前后判若两人,一是因为林冲使钱的作用,二是有柴大官人的书礼,很显然,这里用了对比和语言描写的表现手法。

2007年湖北卷(《日月行色》):

17.本文在构思上具有先抑后扬的特点,请作具体说明,并分析其作用。

参考答案:1)女主人公的两次回答最能体现先抑后扬的特点:前面你是个鳖熊,激起无名火;结尾灵性人是鳖熊的奴表明真心,让突生欣喜之情。

  (2)①突出了人物的可爱性格——灵性,加强了女主人公表达情感的效果,使人物个性更加鲜明突出;②前后对照造成悬念,形成曲折,增加情趣。

三、分析人物作用

一般情况下,大多是要求考生分析次要人物的作用。主人公以外的人物多为线索人物或陪衬人物。其作用有相对固定的套话,如突出主要人物性格、深化主题等。我们答题时要借助这些知识积累,结合文段具体分析。命题方式主要是:小说塑造某某人物具有怎样的作用?

2008年浙江卷(《乌米》):

21.鲁迅《祝福》中的“我”既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又是主人公祥林嫂命运的见证,其重要性与本篇中的“我”相似。请赏析《乌米》中“我”的形象与作用。(6分)

参考答案:形象:①对不幸者富有同情心 ;②对人性之美满怀敬意; ③对现实有清醒的认识 。作用:①使文中的人和事更具真实感; ②是贯穿全文的线索;③用的感触揭示全文主旨;④通过我对乌米的情感态度突出乌米的形象。 

2008年江苏卷(《侯银匠》):

15.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6)

参考答案:①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侯家父女相依为命,侯菊继承了父亲的精细、勤劳等品质,写侯菊就是表现侯银匠。

②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女儿出嫁是他生活中的大事,更多描写此时此刻的情景,重点突出,可以避免平铺直叙。

③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作者截取侯菊出嫁前后的片段,正面描写侯菊,间接烘托出侯银匠的人生况味。

④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作者实写侯菊,暗写侯银匠,以有形写无形,更有情趣。

⑤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更多描写女儿出嫁前后的情景,在人物关系中深刻表现中国传统的人情美、人性美,意味深长。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小说主旨、把握人物形象、鉴赏艺术特色的能力。作者以较多笔墨正面描写侯菊,正是为了侧面烘托主人公侯银匠的人生际遇和内心情感,从而避免了平铺直叙,使小说情节更有情趣。

四、领悟小说主旨

小说的主题就是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主题是小说的灵魂。主题的深浅实际上就决定着小说价值的高低,因此欣赏小说就必须理解它的主题。考查这方面内容的设题方式通常是:小说通过塑造某某形象揭示了怎样的主旨?

分析小说的主题,首先应从小说的人物形象入手,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而再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以及作品中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在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以达到认识典型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问题,即达到把握主题的目的。

2007年湖北卷(《日月行色》):

19.简要概括本文女主人公的形象特点与文章主旨。

参考答案:(1)女主人公的形象特点:美丽、淳朴、灵性。(2)本文通过描绘一对青年情侣约会的情景,表现了山村青年男女淳朴的爱情之美。

能力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2分)

  

赵恺

南京乐团招考民族器乐演奏员,其中一名木笛手。  

应试者人头攒动,石头城气氛热烈——这是一个国际级乐团,他的指挥是丹麦音乐大师,这位卡拉扬的朋友长期指挥过伦敦爱乐乐团。  
   
招考分初试、复试和终试三场。两轮过后,每一种乐器只留两名乐手,两名再砍一半,二比一。终试在艺术学院阶梯教室。房门开处,室内探出一个头来。探身者说:木笛。有请朱丹先生。声音未落,从一排腊梅盆景之间站起一个人来。修长、纤弱,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一棵梅树。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走进屋门,朱丹站定,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他的木笛。之后,抬起头,他看见空蒙广阔之中,居高临下排着一列主考官。主考席的正中,就是那位声名远播的丹麦音乐大师。

大师什么也不说,只是默默打量着朱丹。那种神色,仿佛罗丹打量雕塑。半晌,大师随手从面前的一叠卡片中抽出一张,并回头望了一下坐在身后的助手。助手谦恭地拿过卡片,谦恭地从台上走下来,把那张卡片递到朱丹手中:1、贝多芬的《欢乐颂》;2、柴可夫斯基的《四小天鹅舞》。  
   
看过卡片,朱丹眼睛里闪过一丝隐忍的悲戚。之后,他向主考官深深鞠了一躬。抬起眼睛,踌躇歉疚地说:请原谅,能更换一组曲目吗?
”  
   
这一句轻声的话语,却产生沉雷爆裂的效果。主考官有些茫然失措起来。
  
   
片刻,大师冷峻发问:为什么?
”  
   
朱丹回答:因为今天我不能演奏欢乐曲。
”  
   
大师问:为什么?
”  
   
朱丹说:因为今天是1213日。
”  
   
大师问:“1213日是什么日子?
”  
   
朱丹说: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  
   
久久,久久,一片沉寂。
  
   
大师问:你没有忘记今天是什么考试吗?
”  
   
朱丹答:没有忘记。
”  
   
大师说:你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艺术前途应当珍惜。
”  
   
朱丹说:请原谅
——”  
   
没等朱丹说完,大师便向朱丹挥了挥手,果断而又深感惋惜地说:那么,你现在可以回去了。”  听到这句话,朱丹顿时涌出苦涩的泪。他流着泪向主考席鞠了一躬,再把抽出的木笛轻轻放回绒套,转过身,走了。
  
   
入夜,石头城开始落雪。没有目的,也无需目的,朱丹追随雪片又超越雪片,开始他孤独悲壮的石头城之别。朱丹不知不觉走到鼓楼广场。穿过广场,他又走向坐落鸡鸣寺下的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碑。
  
   
临近石碑是一片莹莹辉光,像曙色萌动,像蓓蕾初绽,像彩墨在宣纸上的无声晕染。走近一看,竟然是一支孩子方阵。有大孩子,有小孩子;有男孩子,有女孩子。他们高矮不一,衣着不一,显然是一个自发的群体而不是一支组织的队伍。坚韧是童稚的坚韧,缄默是天真的缄默,头上肩上积着一层白雪,仿佛一座雪松森林。每个孩子手擎一支红烛,一片红烛流淌红宝石般的泪。
  
   
纪念碑呈横卧状,像天坛回音壁,又像巴黎公社墙。石墙斑驳陆离,像是胸膛经历乱枪。
  
   
顷刻之间,雪下大了,雪片密集而又宽广,仿佛纷纷丝巾在为记忆擦拭锈迹。
  
   
伫立雪中,朱丹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去木笛,轻轻吹奏起来。声音悲凉隐忍,犹如脉管滴血。寒冷凝冻这个声音,火焰温暖这个声音。坠落的雪片纷纷扬起,托着笛声在天地之间回旋。
  
   
孩子们没有出声,孩子们在倾听,他们懂得,对于心语只能报以倾听。
  
   
吹奏完毕,有人在朱丹肩上轻轻拍了一下。
  
   
回头一望,竟然是那位丹麦音乐大师。朱丹十分意外,他回身向大师鞠躬。
  
   
大师说:感谢你的出色演奏,应该是我向你鞠躬。现在我该告诉你的是,虽然没有参加终试,但你已经被乐团正式录取了。
朱丹问:问什么?大师略作沉默,才庄重虔诚地说:为了一种精神,一种人类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  
   
说完,大师紧紧握住朱丹的手。朱丹的手中,握着木笛。

1. 简要概括文中主人公朱丹的形象。(5)

2. 小说中对的描写有什么作用?(5分)

3. 文章主要写了和音乐大师有关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句一一概括。(4分)

4.请你说说这篇小说在艺术构思方面的特色。(8分)

参考答案

1.朱丹是一个既有出色的音乐才华、又有崇高民族精神的人。

2. ①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令节气,渲染了一种悲壮的气氛,②烘托主人公朱丹和音乐大师纯洁高尚的美好心灵,凸现了少年儿童心灵的洁白无瑕。

3. ①在考场上,大师拒绝了朱丹更换曲目的要求;②大师在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碑前找到了朱丹,并把正式录取的消息告诉了他。

4①情节曲折生动,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②细节描写生动细致。③场面描写庄严凝重,真切感人。④对比手法的运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