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易正读>之八:龙是个什么东西,"勿用"不是"不用" - 儒学经解 - 国学论坛

 LM0318 2010-12-06

<周易正读>之八:龙是个什么东西,"勿用"不是"不用"

(11)龙是个什么东西

“潜龙”
“潜”:潜字的本义为涉水或没水游渡。涉水时,部分身体被水淹没,故潜字又引申为隐藏、深、暗流等义。
“龙”: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龙是古代君王的代称;龙是十二生肖之一;龙是马;龙是东方七宿的名;龙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这些乱七八糟的属性之间有没有必然的联系呢?我们常以龙的传人自居,但龙的原形是什么呢?古今的国人为什么如此宠爱这个连原形都说不清,道不明的动物?……这些问题都是学术界的悬案。其实,只要我们不作神通想,这些问题也是很容易解释的。
我国古代关于龙的记载中较为久远、可信的资料,大至可以分为二类:一是关于龙的行为规律的;二是关于龙的生物特征及与人类关系的。下面我们分别说说这两类记载。首先我们看关于龙的行为规律的记载。
《淮南子》说:“虎啸而谷风至,龙举而景云属。”
《易传·系辞》:“云从龙,风从虎。”
《左传·恒公五年》:“凡祀,启蛰而郊,龙见而雩,始杀而尝,闭蛰而烝”。
《说文》:“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张衡传》:“夫亢龙,迎夏则凌云而奋鳞,乐时也。冬则掘泥而潜蟠,避害也。”
《左传·昭公十九年》:“秋,龙见于绛郊。”
《礼记·礼运》:“鳞、凤、龟、龙,谓之四灵。”
这些记载均是有关龙的行为规律的,如果用现代语言来综合表述的话,那就是:龙的行为规律与气候的变化规律有相应的联系。它出现于春季,活跃于夏季,秋季潜伏,冬季深藏。它的这种规律为古人所认识,并因此被称为灵兽。这个灵兽至少在唐代还被人视为就是东方七宿。如孔颖达在疏《左传》“龙见而雩。”一句时说:“天官东方苍龙七宿”。的确,如果我们比较一下东方七宿的运行规律和龙的行为规律就会发现,此两者是十分吻合的。
东方七宿是古人在天球黄道和赤道附近选取的七个星官,它们分别是角宿、亢宿、氏宿、房宿、心宿、尾宿、箕宿这七个星官。它们与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西方七宿奎、类、胃、昴、觜、毕、参,北方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一起大至均匀地分布在天球的黄赤道带上,被统称为二十八宿或二十八舍。古人选取这二十八个星官的最初用意是为了确定历法,其中的房、星、昴、虚四宿为主星,被用于确定四季的时间,其它的二十四星则是古人用于确定二十四节气的主要依据。它们与季节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四象名称        南方朱雀七宿        东方苍龙七宿        北方玄武七宿        西方白虎七宿
星宿        井        鬼        柳        张        翼        轸        角        亢        氏        心        尾        箕        斗        牛        女        危        室        壁        奎        类        胃        毕        觜        参
        星        房        虚        昴
季        早春        仲春        孟春        早夏        仲夏        孟夏        早秋        仲秋        孟秋        早冬        仲冬        孟冬
节气        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署        大署        立秋        处署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从表上我们看到,在一月的午夜,南方七宿的井星宿处于中天的位置。二月的午夜,柳星宿处于中天的位置……其它以此类推。星宿的变化与季节的对应关系是由于地球的公转而造成的。或者说,由于地球的公转,群星在空中的视运动除了因地球的自转而造成的以每天为周期的变化外,还有一个以年为周期的变化,东方七宿在空中的视运动也是如此。
东方七宿的第一宿角星宿,在立春的黄昏时分,出现在东方的地平线上。以后受地球公转的影响,每天比前一天提前四分钟升起。到仲春二月时,东方七宿的主星房星宿开始出现在东方的天际,此时东方七宿的大部分星宿均出现在夜空,这情形与古人所说的龙“春分而登龙”的规律是相吻合的。到夏季,东方七宿全部升起,整个夜晚都很醒目地挂在南方的夜空,这与古人所说的龙“夏则凌云而奋鳞”的规律是相合的。秋季,东方七宿逐渐西移,这与古人所说的“秋,龙见于绛郊”的规律是相合的。中秋之后的午夜时分,整个东方七宿只留下房星宿之后的心、尾、箕三宿在空中,而这三宿位居银河系之中,其情形正与古人说的“秋分而潜渊”相合。冬季里,东方七宿处于白天的天空,在整个夜晚我们都看不见它们,正与古人说的龙“冬则掘泥而潜蟠”的规律相合。至于“云从龙”“龙行雨施”之类的现象也均是春季的典型特征。从东方七宿的运行规律与龙的行为规律的相似中,我们可以认为,古代关于龙的行为规律的记载大多是针对东方七宿的运行特征而言的。其实,东方七宿的全名就叫东方苍龙七宿。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说:古代关于龙的行为规律的记载大多是就东方七宿的运动规律而言的,龙也就是东方七宿的别称。
在我国古代有关龙的记载中,除了描述它的行为规律的内容外,大多是有关龙的生物特征及与人类关系的内容。在甲骨文、《左传》、《列子》等文献资料中,就分别提到了殷代的“龙侯之国”,夏朝的“御龙之国”,虞舜的“豢龙之国”,黄帝的“龙伯之国”等等。因此《论衡》说:“古者畜龙,乘车驾龙,故有豢龙氏,御龙氏。”《大戴记·五帝德》也说:“颛瑞乘龙而至四海,帝喾春夏乘龙。”由此看来,龙当是实际存在的为人牧养,为人所用的一类生物,它对人类的功用类似于马。《周礼》和《公羊解诂》对此说得更为明确:
《周礼·周官·瘦人》说:“马高八尺为龙,七尺为騋,六尺为马。”
《公羊解诂》说:“天子马曰龙,高七尺以上,诸侯曰马,高六尺以上,卿大夫曰驹,高五尺以上,……马七尺以上为騋,八尺为龙。龙, 也。马八尺为戎。”
按这两本书的说法,古代所说的龙就是那种特别高大、优良的,为天子所用的马。在后来的演变中,龙也常作为骏马、战马的代称。如:《后汉书》引《河图·赤伏符》说:“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唐朝王勃《感兴奉送王少府序》:“鸟群多而无辨凤,马群杂而不分龙。”据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古代关于龙的生物特征的记载多是说骏马的。或者说龙就是马,就是那种特别高大的马。
龙为东方七宿的名称,龙也是骏马的代称,这两个结论早已成为定论,没有什么值得争议的地方。但东方七宿与马为什么都称为龙?它们之间是否也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呢?稍加分析就会发现,它们之间是具有因果关系的。
东方七宿除箕星宿外,均是动物器官名。其中“角”为动物头上的突出物和额骨;“亢”为咽喉;“氏”为动物的脊骨前段;“房”的本义为物体分成间隔的各个部分,此处指分成间隔状的肋骨;“心”“尾”均为动物器官名。东方七宿的这种取象可以肯定是以动物为象。而且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判明,这个动物就是马。
1、        房星宿也被称为马房。如《唐开元占经》说:“房为天府,一曰天马。或曰天驷……一名天龙。”
2、        房星宿被占星家取为马身,而用于占断车骑之事,以此认为,日月食等异常星象如果出现在房星宿,将有兵荒马乱之难。如《唐开元占经·月占三》:“月入氐,天下兵起。”
3、        房星宿的范围内,包括钩星和钤星各一颗。钩是钩连,钤是锁闭。在动物身体的腹部钩连、锁闭,这分明是象马鞍。《唐开元占经·月占三》说:“月犯乘钩钤,驷马驾将有行。”
4、        东方七宿的最后一宿为箕星宿。箕是扬米去糠的工具。就二十八星宿的取意和划分规律看,作为生产工具象征的箕星宿似不当放在东方七宿之内,为什么它又偏偏被安排在这里呢?原来箕星宿在占星术中是主风的星,它的别名又称为风星或风伯星。风一般只能感觉而不易看到,而扬米去糠时,风吹糠散,满天都是糠皮杂物和尘土,风的力量就十分形象地展示在我们面前了。古人将箕星宿放在东方七宿的最后,正是取其象征意义以象征骏马奔腾时产生的疾风和飞扬的尘土。这种创意真是太合适不过了,其绝妙程度绝不亚于过去在武威出土的那匹马踏飞燕以象神速的天马构思。
由以上几点,我们认为古人在命名东方七宿时正是以马为象。古人取马为东方七宿的象大概是因为马性情温顺,与东方七宿所象征的春天的特征相合。其次,马的主要用途是拉车。马拉车是马在前,马为物的动因,这情形与春天在四季之前,春季里万物始生的情形也是一致的。但是这里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东方七宿取马为象,为什么不直接称其为“东方苍马七宿”,而要造一个“龙”字出来呢?其实原因很简单:东方七宿以马取象,但“龙”这个汉字的写法却与马一点关系都没有,它是东方七宿在空中的象形。龙的甲骨文写作“  ”,在夏季的夜空,仰望南方的天空时,只要认识龙星宿的人,都会看到这个巨大的甲骨文“龙”字非常醒目地展现在那里。如下图:

        ·           ·                  ·      亢··        ·氏     ·      ·   ·         ·    角     ·
            ·                ··箕           ·        ·                      ·房        · ·· ·      ·   心    ··                ·  ·尾   ·               
             ·               
此图反映不了群星的不同亮度及与夜空之间的反差,天球上星体的位置关系反映在平面图上也已经有很大的变形,直接在夏季的夜空下观看会生动、形象得多。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所谓的“龙”实际上就是东方七宿分布在夏天的天空时的象形,而东方七宿是以马取象的。或者说“龙”是东方七宿的外象,而“马”是东方七宿的内含。也正因为东方七宿以马取象,它也因此成了一匹名副其实的天马,所以古人又将骏马称之为龙。
以此认识去理解古代有关龙的民俗、传说,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解释。如正月十五玩龙灯的民俗,实际上是起源于春祭活动。龙头模拟龙星宿的角宿、亢宿,龙灯模拟月亮。农历正月十五前后正是角星宿在傍晚时分开始露头的时候,龙头随着龙灯起舞,就是模拟的此种天象。又如五月初五赛龙舟,此时龙星宿在傍晚时分已全部出现在天空,其中心、尾、箕三宿位于银河系中,仿佛龙行河中,龙舟正是此时的龙形写照……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帝王开始喜欢以龙自居,所谓真龙天子。他们的起居用品及服饰均要以龙为装饰品。经过千百年的演变,龙被描绘得张牙舞爪,极具威严。其实古代帝王以龙自居的初衷并不坏,大概是取春天主生之意,希望自己的行为能以龙为榜样为民造福,与威严之义本不相干。
搞清了龙的来源,我们再来看《乾》卦爻辞中的龙。《乾》卦爻辞中的“潜龙”、“见龙在田”、“或跃在渊”、“飞龙在天”、“亢龙”等均是指东方苍龙七星宿傍晚时分出现在空中不同的位置时的描述。其中“潜龙”即是说龙星宿尚未出现,但已经潜藏于此,即将出现之义,这当是指立春节来临前的一段时期。

(12)“勿用”不是“不用”

“勿用”
“勿”:甲骨文写作“  ”“  ” 等。《说文》:“勿,州里所建旗。象其柄,有三游,杂帛,幅半异,所以趣民,故据称勿勿。”《字彙·  部》:“勿,勿勿,犹切切也。”《广韻·物韻》:“勿,无也。”“勿,莫也。”“勿”字的本义是古代士大夫、士所建旗帜。半赤半白,主要用途是用来召集民众。古代战事频繁,召集民众往往是为了应对敌人的侵略,其事急切,故“勿”字又引申为急促之义。“勿”字还有一层含义,就是作副词用,表示否定,相当于“不”、“无”。为什么集众的旗帜成了“无”?古人没有交待。可能是旗帜插在固定的位置不动,就是平安无事。如果举旗招摇,就是有事,召唤大家快来。所以,“勿用”是聚众,“勿不用” 就是无事,大家不用来的意思。更有可能是源于对《乾》卦初九爻爻辞“潜龙,勿用”的误读,望文生义地以为既然是“潜”,当然也就“无”……
我们现在使用“勿”字一般都是当“不”字用,传统易学释《周易》卦爻辞就是将“勿”字全部训为“不”。“潜龙,勿用”被释为“潜藏的龙,不能使用。”这样解释表面上看来好像完全正确,因为既然“龙”已经“潜藏”,当然也就“不能用”,无“龙”可用嘛。但仔细地分析却有一个很大的问题:这就是以“不”训“勿”虽然可以勉强训通“潜龙,勿用”的爻辞,但不能训通《周易》卦爻辞中其它的卦爻辞。如《屯》卦卦辞为:“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传统易学将“勿用,有攸往”释为“不要出门”、“不利出门”,出门只怕会遇到“鬼”。这么一训,这句卦辞就不通了,因为“勿用,有攸往”后面接着“利建侯”的卦辞。“建侯”就是封大官,封官要到封地去就职,就得出远门。又要去就职,又不能出远门,不知道这侯还如何建?又何“利”之有?所以,传统以“不”训“勿”不通。“勿”字应以聚众之旗的本义来训。这段卦爻辞大意是:“立朝建国,是亨通的基础,利于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能得到民众的拥护,才能有一个安定繁荣的政治局面。为实现此目的,则利于建立完善的国家法规、分封诸侯,以确立新的社会制度。”以“勿”字的本义来训,卦辞简明、贴切、通顺,没有任何迷信的色彩。其实在《尚书·盘庚中》这本与《周易》同时期的书中,“勿”字正是如此使用的。该篇第一段说:
“盘庚作,惟涉河以民迁。乃话民之弗率,诞告用亶。其有众咸造,勿亵在王庭。盘庚乃登,进厥民。”
商王盘庚欲迁王城,《尚书·盘庚》记载了这件事,以上引文是其中的一段,大意为:“盘庚作了君主以后,计划渡过黄河带领臣民迁移。于是集合了不服从的臣民,用至诚普告他们。那些民众都来了,旗帜在王庭飘扬。盘庚于是登上高处,招呼他们靠前一些”。这段记载中的“勿亵”就是“旗帜飘扬”的意思,用法与“勿用”相似。以此,我们认为“勿用”不能训为不用。“勿用” 就是“用勿”,就是“招摇聚众的旗帜”之义,就是组织民众或得到民众拥护的意思。

(13)卦爻辞的写作特点

《乾》卦初九爻“潜龙,勿用”的爻辞如果直译,大意应为:“潜藏的龙,招摇聚众的旗帜”。直译后我们还是看不出其准确的意思。这句话有两种可能的含义:一种可能的含义是“阳气已经生发,东方苍龙七宿即将出现在东方的天际,应招摇聚众的旗帜以招唤民众,迎接阳气的到来。以时俱进,不误农时”。在我国古代,夏、商、周三代的历法起始点是不一样的,夏时以正月为一年的起点,商时以十二月为一年的起点,周时以十一月为一年的起点。这三种历法的起点并不是乱定的,均有所据。其中夏时的依据是龙星宿的出现,而周时的依据是太阳的冬至点。冬至时大约在每年农历的十一月,这时太阳的视运动到达最南端,以后逐渐北移。《周易》是周人的作品,应以周人的历法来理解这段爻辞。依周制,“潜龙”应为冬至节到立春节之间这一段时间。这时阳气开始复苏,但龙星宿尚未出现在傍晚时的天际,故称为“潜龙”。此时是古人举行春祀,准备春耕的时候,所以写这一段爻辞以警示受教者,不要误祭祀和农时。这两项活动在古代都是非常重要的。《左传·恒公五年》说:“凡是祭祀,昆虫冬眠后开始惊动的时候举行郊祀,苍龙角、亢二宿出现的时候举行雩祭,秋天气降临时举行尝祭,昆虫蛰伏举行烝祭。如果天象与季节不符就要记载下来。”民俗正月十五闹元宵,应是来源于对迎接龙星宿的春祭活动。而为了能按时举行祭祀,就必须提前准备。所以“潜龙,勿用”的爻辞可以作为是对此活动做出提前安排的要求。
还有一种可能的含义是:“能具备君王的实力,需要得到民众的拥护。”要理解这层含义需要懂得《周易》卦爻辞的写作手法。《周易》卦爻辞的写作手法有两个最突出的特点:一是遵循卦画+主题叙述词+判断词+告诫词的基本格式。譬如:《乾》卦卦辞为“  :乾,元亨,利贞。”“  ”是卦画,作用类似于卦题。“乾”是主题词,也就是叙述词,确定了该卦将要讨论的事。“元亨”是判断词,表明主题“乾”的意义。“利贞”是告诫词,提请受教者注意此问题。《乾》卦初九爻爻辞“潜龙,勿用”的“潜龙”是叙述词,是对实际天象的描述。“勿用”如果按传统易学的解释释为“不用”,那就是告诫词无疑,但我们前面已经否定了传统易学的观点,而是将“勿用”训为“使用旗帜”的意思,以此来理解“勿用”两字,它属于判断词?还是告诫词呢?要搞清这个问题,我们就要了解《周易》卦爻辞写作手法的第二个突出特点。
《周易》卦爻辞写作手法的第二个突出特点是大量使用双关语。“潜龙”的“龙”字就是一个双关语,它本指东方苍龙七宿,但同时又是隐喻天子、帝王。这一点结合《乾》卦其它五爻爻辞理解,会看得更清楚。《乾》卦六爻爻辞如下:
上九:亢龙,有悔。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九四:或跃在天,无咎。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无咎。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初九:潜龙,勿用。
《乾》卦六爻爻辞的叙述词分别是“潜龙”、“见龙在田”、“君子终日乾乾”、“或跃在渊”、“飞龙在天”、“亢龙”。这六个叙述词除九三爻辞“君子终日乾乾”外,均是以龙为描述对象,而后面的“勿用”、“利见大人”、“夕惕若,无咎”、“无咎”“利见大人”、“有悔”这些词句均是对受教者的解说、告诫和结局的判断。或者说作者希望受教者根据“龙”或“君子”的处境和行为特征来调整自己的行为。这种行文特征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龙”或“君子”应是受教者的学习榜样,或者说“龙”就是“君子”,“君子”也就是“龙”,它们是两位一体的,在作者看来也只有能效法天道的人才能被称为君子。九三爻叙述词的这个例外,正说明了在《乾》卦爻辞中,“龙”和“君子”是作为双关语在使用。这种写作手法实际上也是《周易》卦爻辞的突出特点,在后面各卦的注释中我们都会经常遇到。
以《周易》的这两个写作特点来看“潜龙,勿用”的爻辞,可以认为“潜龙”的双关义应为“即将升起的东方苍龙七宿”和“正在形成的王”两层含义。注意“潜”字的理解,传统易学一般将“潜”字仅仅理解为隐藏之义,其实,此字还有正跋涉过来(去)之义。它的本义应为涉水过河、没水游渡,是隐蔽地渡过的意思,是进攻而不是防守,是即将来到、将来未来之义,而不是大祸临头,能躲就躲之义,两者的区别是一定要分清的。
《乾》卦初九爻“潜龙,勿用”的爻辞含义经过我们的推导,得出了两个结论,即:“阳气已经生发,东方苍龙七宿即将出现在东方的天际,应招摇聚众的旗帜以招唤民众,迎接阳气的到来。以时俱进,不误农时”和“要获取君王的实力,需要得到民众的拥护。”结合《乾》卦后面的爻辞内容分析,我以为后者的含义是正确的,因为《乾》卦六爻爻辞均是以“龙(君子)”的处境变化而发论,“龙”隐喻着“君子”,而不是仅仅指自然天象。或者说所谓“龙”是指具备了称王实力的人。“潜”指尚在野,未登基。“潜龙”虽然尚未显现,但“龙”已存在。正如王虽未登基,但已经具备了称王的实力。“勿用”是获取称王实力的条件:“招摇聚众的旗帜,求得民众的拥护”。这一爻实际上是讲述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因此,我以为《乾》卦初九爻爻辞可译为:“为王者实力的形成,是得到民众拥护的结果。”
知道了初九爻爻辞含义,我们还要知道作者为什么要在这一爻而不是在其它爻写这一段话。或者说作者的构思,有没有什么规律可循?是有的,我们在前面曾经谈到过卦象的问题,也谈到过序数词的问题,并得出了一个结论:所谓卦实际上是对某一类事物的发展变化所作的表述,作者将每一卦均分成了六个阶段,分别用六爻表述。对卦画而言,那就是每卦的卦画均是由其反卦经过六爻的演变而形成,《乾》卦的变化就是由《坤》卦“  ”变为《复》卦“  ”,再变为《临》。卦“  ”、《泰》卦“  ”、《大壮》卦“  ”、《夬》卦“  ”、《乾》卦“  ”。这六个变卦均是六爻的爻象,而爻象正是引发爻辞的依据。
以此种卦象观来看《乾》卦初九爻,其爻象应该为《复》卦卦象“  ”。“复”字的本义为去而复返、恢复。从冬至日起太阳达到南回归点,之后将逐渐北移,正是阳气得以恢复的开始,此时东方苍龙七星宿在傍晚时分尚处于即将出现在地平线附近的位置,故称“潜龙”——将来未来之义。此时也正是万物将响应阳气的恢复而复苏的时候,人也应效法天道而君民响应,故有“勿用”一词。

(本文摘自徐丛<周易正读>,其中的图表在网上显示不出来,见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