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幸福地沉浸在智慧课堂里——“千课万人”全国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学习汇报

 ypjyb 2010-12-09
 
 

2008418——21日,为期四天的“千课万人” 全国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在大家的期待中精彩地演绎。本次活动由37位特级教师、教授、教育专家、优秀教师献艺,四天的课堂和讲座紧锣密鼓地进行,或冷静理性或激情感性,或平和如水或跌宕如山,真是精彩纷呈,让人听得如痴如醉,心里十分庆幸能够接受这样顶尖的教学技艺与教学理念的熏陶,按耐住心潮起伏,整理一些思绪及感受如下:

1.静静的

18日第一节课就是一直景仰却从未谋面的支玉恒上的《最珍贵的东西》,他已69岁,上起课来却是精神抖擞。不知道是否因为年岁和经历的缘故,老一辈的特级教师的课总是透露着这样的气韵:平和,平实,安静。

支玉恒老师和孩子们平和的交流与分享,犹如山间潺潺的溪水叮咚流淌,静静地走进孩子的心田。如余秋雨《文化苦旅》中的游敦煌莫高窟一样,在茫茫黄沙之间保有一股如玉的清泉,是那么清新典雅,赏心悦目。老师引着孩子们在浮躁的现实社会走入一抷净土,感悟除了金钱之外,免费的阳光、空气、亲情、友情、月华、信念等等的珍贵,禅悟人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沐浴在苇迪《最珍贵的东西》里,老师的动情诵读指导,孩子们学悟“珍贵的”的东西是真正需要用心呵护的无比珍贵的财富。感悟后继而让孩子们领悟文章的表达方式,文中运用了多处的排比和反问。利用仿写的方式,抒发自己内心的顿悟,表达思想,升华热爱生活的情感,练习中无形地交予孩子优秀的书面表达方式。静而实。

2.自然的

在激情澎湃的课改浪潮中,课堂透露出浓厚的自然气息的并不是很多,也许大家都觉得语文课就应该激情飞扬,就应该诗意无边……可是我领略到不同于此的语文课依然语文味十足。贾志敏老师和于永正老师的课是那么朴素,那么自然。就如专家所说:是田野式的。听他们的课,我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都要求孩子们读书读得那么多,要求读得那么自然,就像说话一样。这一要求入我耳之后,脑神经便做出了思考,读得跟说话一样,如此自然地读着读着,不就内化成孩子们说话的习惯了吗?无形中,不就积累了优秀的语言表达方式了吗?这是多么睿智又简单的教法。自然地读书,真好!

3.诗意的

浙江的语文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的授课方式深得人心,很诗意,很动情。老师的话语里透露着深深的学者气息,且是一位诗意的学者。人们总是用这样的语言形容他:诗意地栖居在语文教学的土地上。这样满怀诗意地教学,诗意地带领着孩子们徜徉于祖国的文字里,人类美好的感情里,是多么美的事。他的《慈母情深》一个深字的诵读,就能读得长长的,沉沉的;恭恭敬敬地读题使孩子们瞬间对慈母更加肃然起敬。从孩子的生活出发理解那“龟裂”的手,真真切切;一句“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那样从自身出发的对“震耳欲聋”深切的体悟,一遍一遍想象着画面动情地诵读,孩子们大概很难忘记这幅画面吧。他的讲座犹如他的课,一路诗意和充满哲学味道。他授予我们语文教学的内容有语言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注重语言的完形,感受高雅、精致的语文,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文体感,语境感。

4.激情的

窦桂梅老师的课依然是那么激情昂扬,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女人,一个努力绽放生命、热情生活的女人。她的激情源于深刻的思想。以前听过几节老师的课,如《秋天的怀念》《葡萄沟》《清平乐村居》,每每听她的课,都犹如对生命的洗礼,尤其听她上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那种解读出来的“好好儿活”的人生观,催人奋进,我想也一直影响着我们这些聆听课堂的老师,至少我了解的几位老师确是这样。她这一次给五年级的孩子上《丑小鸭》,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她是那么关注《丑小鸭》译本、深入了解那只“丑小鸭”与安徒生之间的微妙关系,那么深刻地研究有梦想便是高贵;于是孩子们就把译本与课文对比起来读,读到的是译文的精彩,与丑小鸭一起随着命运起伏而思绪万千,也和自己对话起来,我是否高贵,在于我是否拥有梦想。激情飞扬的老师总是这样爽朗、思想这样深刻、课堂上这样爱笑。

5.深刻的

第一次见刘云生老师,感觉人非常朴实,且话如其人。质朴的话中蕴含丰富的学识与深刻的思想。他提出“心灵意象”与过程教学;如看到“杨柳”这个词,不仅想到依依惜别之情,脑海里还应该跳出许多有关杨柳的诗句所描绘的画面,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就是语文素养的体现,现在的阅读教学难的就是在学生心中建立起心灵意象。刘云生老师还举出了许多生动的教学实例来说明什么是心灵意象,怎么样的教学会把意象给肢解了,如:《江雪》教学时,教师问学生:他是在钓鱼吗?有的同学回答“是”,有的同学回答“不是”,于是展开辩论。这样的辩论就使意象破碎了。老师们还容易犯这样的毛病,意象全在老师这头,学生只需要跟着读课文即可,也就是我所理解的“引读”问题,把握不准确便会使学生与意象失之交臂。

6.童真的

数天之内领略这些特级教师的风采,除了感受他们教学的独具匠心之外,还有那一颗颗透亮的童心。陈金才老师执教《祖父的园子》时,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对孩子童心的呵护,让人窝心。陈建先老师执教的《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从自己的穿着打扮引入课堂,聚焦于爱因斯坦的“怪”上,感受61岁的爱因斯坦那份难得的童趣和爱心;陈建先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读课文,读得痴迷投入,俨然成了一个有童趣、有爱心的“老顽童”。这样的老师是幸福的,学生是快乐的,课堂是美好的。

这一次的学习感受到的很多,无法一一陈列。总之,我们很辛苦地听课、思考;但是浸润在这样的专业研究的氛围中,精神富足。每一次的学习都是一次精神洗礼和对自己的警示;回来之后,也在细细思索一些问题,对照自己的教学实践,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是根本,还需要细心发现并研究课堂问题,提高钻研教材的能力……

                                                           林乐芸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