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處暑

 LM0318 2010-12-16

處暑


2010-08-23 08:07:46   華夏經緯網

    處暑這天有許多事要做。先要收麻。爸爸在前面砍,孩子跟在後面,一捧一捧地抱到院子裏,堆起來。媽媽拿著一塊鐵片,把麻一縷縷刮下來。鐵片薄薄的、彎彎的,像剖成了一半的竹筒。麻收好了,要翻地。翻地是爺爺的事。因為老牛最聽他的話。“處暑蘿蔔白露菜”。翻好地,就可以種蘿蔔了。

  放蘿蔔種子的竹簍挂在屋樑上,要爬上梯子才夠得著。蘿蔔的種子毛茸茸的,像小蟲。種下地去,要立即用土蓋,不然就會被風吹走,或者被饞嘴的雞一粒一粒撿著吃了。

  這兩件事做完,就可以“祭田神”了。孩子們抱來大捧的紙旗,喊叫著,狂奔著,在自家的田地裏到處插上。大人們呢,在田間的十字路口,擺下瓜果蔬菜、雞鴨魚肉,向田神禱祝今年有個好的收成。

  然而這只是熱鬧的開頭。在處暑到白露的這15天裏,會碰上兩個十分隆重的節日。一個是七夕,一個是中元。

  農曆七月初七,早上起來,就會發現,樹上嘰嘰喳喳的喜鵲,全不見了。它們都飛去了天上,為牛郎織女搭橋相會。織女是玉帝的孫女,負責紡織天上的彩雲。七夕這天她會把最美的雲彩拿出來。地上的姑娘們,也會在這天比美。她們一早就忙著採鳳仙花,搗成紅艷艷的汁,涂在指甲上,爭奇鬥艷。

  織女是最心靈手巧的仙女。七夕這天因為跟牛郎會面,心情好,她會把巧甚至愛情賜給誠心向她祈求的人。人間乞巧有許多方法。有些姑娘會盛一碗水,放在陽光底下曬一曬,然後向裏面投下繡花針。如果針沉了,就得不到巧。如果不沉,就有。但是能得到多少巧呢?要看針投在水底的影子的圖案。像花、像雲,是多巧;如線、如錐,巧就少了。

  七夕的晚上,很多的少男少女遲遲不肯睡覺,他們躲在瓜架子下面,要偷聽牛郎織女的情話。更多的是趁這樣的夜晚彼此交心。“七月初七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七夕過後七天,就是中元節。中元節是鬼節。地獄之門大開,鬼過年,紛紛回家與家人團聚。為了讓他們認識回家的路,不要走錯,人們就在河裏點上各式各樣的燈。家家戶戶安排了豐盛的酒席,擺上香燭,磕頭,祭祀,用極其隆重的儀式迎接祖先。

  然而也有亡靈享受不了子孫的美食。佛祖有個弟子叫目連,他的母親在世時,為人不善,死後墜入餓鬼道。食物入口,就立即化為烈焰。目連為了救母親,求教于佛祖。佛祖教他在七月十五作盂蘭盆,擺上百味五果,供養十方大德高僧,以救其母。於是每年這一天,各村都會在村口搭起戲臺,唱《目連救母》,請人和鬼來看戲。高僧們也開始“放焰口”,向四方施捨饅頭、大米、水果,來解除有主或無主的亡靈們可能會遇到的痛苦。

  街上的店舖這一天也要早早關門,把街道讓給亡靈回家。街道的正中每過百步就擺一張香案,香案上供著新鮮的瓜果和專供他們享用的包子,桌子的後面站著請來的道士,他們唱著聽不懂的歌謠,讚美所有經過此地的亡靈。名為“施歌兒”。

  無論是普通百姓的“放河燈”、佛家的“放焰口”還是道家的“施歌兒”,都不是只超度某一戶人家的祖先,而是對包括孤魂野鬼在內的所有亡靈進行祝福,讓每一個靈魂都得到溫暖。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所以,中元節,又叫做“孝義節”。

  (每年陽曆8月22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50度,為處暑。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

來源:天津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